笑清廷 第150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母子俩也不说话。好一会儿,芳仪调整了心情,才又拉着儿子说话。毓庆宫里,都是自己原先安排的人手,他们母子是不分这个的。但栋鄂氏来了,必然会带着自己的人,也会想要培植自己的力量,这很正常。而且,毓庆宫现在还有一良娣他塔喇氏、一儒人伊尔根觉罗氏,虽然都是满族老姓,但都不是什么显赫的人家,不过性子柔顺。看来康熙也不想让儿子后院起纷争。只是,这岂是不想就没有的,这几个,再加上原先的那四个女官,就一个承祜,而且,自己虽然不太会给儿子指人,但只要康熙高兴,这后院的人数,还会越来越多。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更何况还是争丈夫?

  芳仪拉着儿子说话,后院纷争岁难免,但要极力控制,不然,康熙就会认为儿子能力不够。不是有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的妻妾都管不住,怎么管国家?虽然知道儿子都知道,但还是又说了一遍,看来,当**都啰嗦。

  芳仪也打定主意,自己是不想做恶婆婆。但是,还是有条件的。一是不能伤及儿子的血脉,这是做长辈的都不能容忍的。自己也从没有害过别人的子嗣,岂能容小辈在这个上头放肆?二就是,关起门来怎么闹,芳仪不太会管,但是要是闹到面子上来,那就杀一儆百。更甚的是,不能拉拢着别的宫里、让别的宫里趁了机,给儿子惹麻烦。还有,就是不得挑唆儿子手足感情,这要是让自己知道了,自己手上虽然没沾过人命,可不介意为了这个开开鲜。

  对于额娘的话,承祜自然不会嫌啰嗦,也觉得很有必要。芳仪也就定了,等过了新婚三日,就给儿媳妇们训话。不过,现在,还是先想想这个范嬷嬷。

  哪想到芳仪一说,承祜倒是先有盘算了,“额娘,您先甭管。先看看这栋鄂氏的手段如何。您就先给把把关,若真的她吃不住了,您再出手也是一样的。”

  芳仪点头,儿子说得不错,也算是先看看新媳妇的手腕儿。不过,芳仪猛地一醒,以后这类事,自己还真是不能想伸手就伸手了。这儿子成家了,总是和以前不一样的,不然,还真是容易引起婆媳矛盾呢。

  芳仪这边沉思着,承祜看着额娘这样,也忽然明白额娘想什么了,“额娘,儿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试试这栋鄂氏的手段罢了。以后,儿子的毓庆宫,跟以前一个样儿。”

  芳仪知道儿子是真心的,但越是这样,自己就越不能不放手。

  四月的一天,胤礽从乾清殿出来,直奔额娘的坤宁宫,见了额娘行了礼,然后说道:“额娘,今儿个儿子在乾清殿,路过茶房,碰上一个当值的。说是个新选上来的宫女,但这脸,却不是生的。”

  316到底是谁

  内务府,总是很忙碌的。这年初元月就先不说了,每月又有那么多皇子皇女内廷贵人的生辰,二月尤其多,还有太皇太后娘娘的生辰,而且今年三月又是太子殿下大婚。就连皇后娘娘都忙得个底朝天的,这内务府就更不用说了。可就是这样,宫里的规矩还是照样子要遵着。这每年的小选,今年也不能拉下。

  这小选不像选秀那样要皇后娘娘亲自把着的,只要规矩不错大方向把着,都是内务府操办的,当然这里头的手脚也是很多的。芳仪只要是自己的意思他们能做到了,其他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要知道水清则无鱼,在这上头也可以用这样的话。

  选出来的宫女,还是要经过严格的教导训练,才能分配到各处去或者等着各位主子来要人。对于这些,芳仪都是照着规矩办事,只是私底下极小心的关注几个要害地方的。而乾清宫,就是这样一个要害。

  所以,芳仪是知道乾清宫茶房进了新人了,这人,还是康熙点的。现在听儿子这样说,却也不想儿子这么严肃,就笑着接口道:“不是生的,还是熟的?几成熟?”

  “额娘。跟您说正经事儿呢。那人,我看着,就是那日见的李煦家大姑娘李敏。只是,李煦他女儿不是免选了吗?”

  听了儿子这样的话,芳仪忽然想起康熙昨日里模糊的提了提李煦原姓姜。那时候芳仪搞不懂康熙说这个干什么。这个事芳仪上辈子就知道了。但因为是康熙说的,也就应了声。

  乾清宫茶房新进的人,明明是姑苏章氏女子啊。现在看来,昨日里康熙的举动,是印证在这个女子身上了。

  官话,章,姜,相差太远了。可是若是用姑苏方言,章,姜,却有些谐音的。看来,那算是康熙对自己的交代。本来,作为帝王,在这些上头,是无需对自己说什么的,就是以前,康熙也不说的。可经过卫氏那一夜,康熙应承了芳仪后,有些事情,就会对芳仪说说了。

  见儿子发问,芳仪本不想瞒,也就把事儿说了说。胤礽皱了皱眉,道:“这李煦,那日我就看着有想头。原本我还以为是想把人塞给大哥哥呢,没想到,打的却是这个主意。”

  芳仪摆了摆手,“这姑娘,我是不会让她近了你们兄弟身的。可能别人会认为拉着李煦有好处,可我却看着,这人不能太近,当然,也不能远着。”谁会喜欢自己的特务头子跟别人走得很近?即便是自己的儿子,像康熙这种人,心里也是会不舒服的吧?芳仪看着儿子皱着的眉头,就想让儿子放松一下,小小年纪,也别崩得太紧了,“再说了,怎么就是你哥哥?那时人家又不是不知道你哥哥今年这时候大婚,怎么会这么没眼色的,这不是得罪人的事情吗?我看,人家是相中你了”

  “额娘~~”胤礽这才有了小孩子样子。拧着芳仪的袖子瞪眼睛。

  “好了好了。不过,还别说,那人没准真的就有这个想头。就是咱儿子没把那姑娘放眼里。只是你阿玛喝多了,多赞了两句。那人就搁心里了。”

  “这才是儿子奇怪的地方呢。李煦乃包衣,虽然阿玛免了他们家的选,可他要送人过选,也没什么。可为什么这正大光明的事情,却要藏着掖着?”

  芳仪倒是想起一些东西。后世都知道,这满族原是游牧民族,其实进关之前还停留在奴隶制度,这女人和马匹牛羊一样,都是财产。那么父死子继,兄亡弟承,女人改嫁给儿子、给小叔子,就是继承遗产,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娶姑侄姐妹,纳奶兄弟的女儿,也是很正常的。可康熙是个有志向的,他所讲究的满汉一家,其实是不光要做满人的皇帝,更是要让比满人多十几乃至几十倍的汉人也要对他歌功颂德。他要名誉,推崇汉学,要改变天下汉人认为满人是粗俗无知、不讲究lun理常法的印象。所以,就这样了?

  芳仪小心的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自己现在也是满人,还牵涉到评价自己的老祖宗,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也得婉转的说。这其中,为了举例力证,还把康熙前些日子撰写孔子庙碑文,亲书立碑的事情说了。

  胤礽听了,想了会儿说道:“额娘,您说的那些,有道理。阿玛确实有这些想头。可那并不干那个女子的事情。您来看,阿玛可不是个沉溺女色的。那女子,是李煦送上来的,阿玛只是收了而已,可并不会事先就指使李煦让那女子改姓参选。阿玛要个女子还不容易?用得着那么麻烦吗?定是那李煦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是了,可能是他投阿玛所好,觉得阿玛会认为纳了奶兄弟的女儿外头听了有些尴尬,拒了他的心思,才先来这样一手。李煦是个体贴的人,惯会看主子颜色的,看着是会作出这样的事情的。”

  胤礽的解释,很合情合理的。可芳仪听了这个推测,想到还真可能是李煦的作为时,心里反而有了疑问。芳仪迟疑了一下,就把那日里看见李煦送的那个丫头的表情给说了说。

  这一下,胤礽跳起来了,“我还想着,李煦虽然在这种事情上用心思,可还是个好的,费了心思,哪怕不要面上的光彩,也要把事情办得让阿玛舒心。现在听额娘这样一说,里头没准还真是有些故事呢。不行,得去查查”

  “查什么查?查你阿玛的心腹,你让你阿玛知道了会怎么想?而里头牵涉到的又是内廷事务,这个又哪里有你出头的地方?再说了,若真是有些什么,也是在江南地界上的,李煦既然敢把人送进来,说不得,那些痕迹就早已经抹平了,就不怕人查。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还有些什么蛛丝马迹的,可李煦在江南经营了这么些年,干的又是密探的活儿,你让人去探查,能瞒得过他?不要到时候把自己给折在里头了,还让人抓住把柄,在你阿玛跟前告你一状,说你图谋不轨,那才够喝一壶的了。你阿玛虽然疼你,可不会容你这上头放肆的。”芳仪一急,口气就有点儿重了。芳仪就是怕儿子这样,刚刚才有点儿迟疑。

  胤礽刚才是有点儿激动,现在被额娘这样一说,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可终究有点儿不甘心,那不是别人,那可是他阿玛,怎么能让个奴才这样算计去了?

  芳仪知道孩子的心思,探了口气,拉着儿子的手道:“儿子,我知道你挂心着你阿玛,可你也想想,你阿玛可是圣上,怎么会轻易被人糊弄的?指不定,他早就知道明白了。只是你阿玛不说,咱们也不能去探查,妄测圣意,很是要不得的。”

  这样的劝说,很是有点儿牵强,但勉强还是能按住胤礽的。芳仪想了想,怕儿子们私下动作,还是提了个想头,“我刚刚也说了,这李煦不会留下把柄的。而且,这事情也是额娘从李氏面上看出来的。实在要是放不下,不如就盯紧了李氏,兴许还有什么说头。”

  看着儿子挑了挑眉,芳仪忙独住话头道:“这事儿,不用其它的人,就让钱氏一人就好。你也知道的,这李氏,原是李煦手底下的探子呢,别让别的人手折在她手上了。也就是这二阿哥,还以为这样跟李煦拉进了关系,是步好棋呢。”

  李氏,就是李煦送的那个丫头,而钱氏,就是喜暖。自出了那档子事后,转了年,惠妃就请报,给二阿哥提了两个宫女房里服侍,也就是这李氏和钱氏。自得月楼起,这二阿哥或许就是被李氏迷住了,可作为皇子阿哥,看得女色也不少,那时收了李氏,估计也是打的李煦的主意。可芳仪刚刚说的话,虽意犹未尽,但胤礽怎么会听不明白的?

  不过,胤礽这会儿心思还不在二阿哥身上,钱氏本来就不是个可信的,怎么额娘这会儿反而只用她了?但再想了想,才恍然大悟,“额娘英明”

  “得了不用给我带高帽子。只不过是女人了解女人罢了。”芳仪对这儿子的插科打诨已经免疫了。不过又想到了什么,对胤礽道:“你赶紧的,把这事情跟你哥说一下。指不定,他也会在乾清宫打个照面的。还有,就说我说的,不许他多事。你还好些呢,他可是太子,反忌讳。至于你弟弟妹妹们,只要告诉他们照了面别带出面上来就行了,也不许底下议论。其它人,咱们管不着。”

  胤礽一边给额娘揉着胳膊一边答应着。这时候,魏珠过来传话,说是万岁爷说了,今儿个晚上过来用膳。芳仪让人回了知道了,冲着胤礽抬了抬眼,嘴却向外头努了努,胤礽点了点头,自会安排人送送魏珠,顺便让盯着这章氏宫女。

  317程咬金

  既然康熙要过来用晚膳,芳仪除了吩咐小厨房预备着,还让人特地去跟承祜知会一下。

  自承祜大婚以后,芳仪就让承祜在毓庆宫跟太子妃一起用晚膳了。为了这个事情,几个小的还不满意了。自家的大哥哥,怎么能从自家的饭桌上缺席呢?芳仪安抚几个小的,同时也是说给老大听的,先不说栋鄂氏才进宫,就说人家阿玛彭春,自女儿大婚以后就赴还黑龙江督察军务了。这说是说督察军务,可其实是为了什么,这几个都知道,这不得多陪陪栋鄂氏,让她安安心?还有,就说康熙给儿子挑太子妃,可花了的大工夫了,这样也是做给康熙看看的。当然,芳仪也没有长此以往就这样的意思,只是新婚期而已。

  可康熙要过来,芳仪也是要把儿子叫过来的。这样一起,能不容易生分了。内廷里的阿哥都慢慢的在长大,总不能让儿子与康熙少了相处的机会。

  一顿晚膳也没什么好说头,只是气氛极好。用毕,几个小的又说了会儿闲话,就退了下去,把时间让给几个大的。

  康熙斜靠着椅背上,平时这人总是坐如钟站如松的,也就是在芳仪这儿,或者一个人独处时才放松一下。听着儿子们随意闲聊,胤禛这会儿真跟三阿哥说着上书房的事情。

  现在,上书房里,已经有好几位阿哥,六阿哥胤祺也进了上书房。只是这个儿子因为在慈仁宫皇太后娘娘身边长大的,蒙与比汉语还熟练,这读书上头就有点儿困难了。二阿哥因为上次为难了小四儿,正好被康熙看到,现在倒是收敛的不少,又看着皇太后娘娘的面子,并不曾为难六阿哥。可这下,倒是让四阿哥有点儿不忿,本来这两位的额娘就不对付,所以连带着看着六阿哥也不顺眼。只是四阿哥还知道掩饰,不过小孩子工夫不到家,怎么会逃过三阿哥的眼睛?

  六阿哥的功课,也很让康熙头疼的,要不是看在皇太后脸面上,他早就把这儿子罚了又罚了,只是一想到宜嫔那时候干的事情,也就狠了狠心,也不在管这个儿子课业上的事情了。

  只是这会儿从俩个儿子的谈话中隐约透露出的意思,还是让康熙皱眉的。也不知哪句话触动了康熙,他忽然问承祜道:“南巡之时,朕看那些氏族,大多都置有族学。你,可有什么想头?”

  承祜对于这个,早就感兴趣的。芳仪作为一个后世来的,教育有多重要,早就跟儿子提过。只是,芳仪也好,承祜也好,都不能出这个声,因为教书育人之事,往往都会带来很大的名声的。承祜,不能名声太盛。现在见康熙相问,承祜也就把这面上大家都看得到的东西说了说:

  “越是兴旺的氏族,这族学就越是办得出色。不光族里请了有名望的座师,还为了鼓励族中弟子读书,免束修,免纸笔费,设午膳,甚至还发月规。很是教出了些出色的弟子,在仕途上也有些作为,又更是光大了氏族。同时,学中弟子相互提携,很能成气候。族学办得好,还很能吸附些寒门依附,这些寒门肯苦读的占了多数,日后,又更为这族学氏族出力气。”

  康熙点点头,“教习,朕有大学士,有整个翰林院,甚至六部九卿。银两,朕有内务府,甚至国库。”

  胤礽、胤禛早就停下了说话,听着阿玛跟哥哥说话,这时候胤禛就问道:“有教义有银子,阿玛您是要办学堂吗?可是,不是已经有了国子监了吗?啊,阿玛您是想办咱们宗学?”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