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156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六阿哥听了,略有迟疑,道:“嬷嬷说的很是。只是,才刚被这里耽搁了,我跟胤禩弟弟还未去探望过瑞珈妹妹,也没有给两位弟弟传话呢。总得把事儿做完才是呢。”

  胤禩也接口道:“正是呢,这还是我在皇额娘跟前说的话,还拖了六哥哥一起的。要不,嬷嬷,这些先都劳烦你一下,我跟六哥哥先去看下胤禟、胤誐哥哥还有瑞嘉妹妹?然后再回去给皇幺模磕头赔罪。你放心,这一回,一准儿不再耽搁了。”

  武嬷嬷心里松了口气,她还怕这个胤禩阿哥不肯离开呢,这会儿哪有说不好的?等两位小阿哥走了以后,武嬷嬷先招呼人,把人分别押了起来,才速速的来回禀皇太后娘娘,主子还惦记着小阿哥呢,可不能让主子等急了。

  皇太后娘娘得了武嬷嬷的报,脸色能好看得到哪儿去?这些年来,她已经置身事外了,渐渐的,对于神灵之说,倒是越来越虔诚起来,心中没了妄念,倒也觉得日子好过了许多,就更不想理会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了。唯有对六阿哥倒是真心疼爱的。可即便如此,人沉静了下去,可骨子里头那蒙古贵女的傲性还是没有完全丢了。这些年,除了为了六阿哥的抓周,她可没有向皇后讨好过。这现在,又要给扯进来了?

  转念再一想,看着现在的样子,这内廷里头再也没有能压着皇后的了,自己孩子这样,也算是卖了好了,以后也要皇后能记着看顾一些。至于那孩子的亲身额娘,还真指望不上了。于是,按下烦躁,对武嬷嬷吩咐道:“这事儿,你去跟皇后仔细说说。还有,若有用的上你的地方,你就好好出力。若没有,你就快过来,别往上凑。”为了孩子,说不得就再掺合一次麻烦了。嗯,这胤禩阿哥,倒也是个机灵的。自己孩子太老实了,有这样一个机灵的一起,可能会有些帮衬。只是,若是这孩子一直会惹事,那就还要再看看。

  芳仪这边让春华盯着,这会儿听了春华的报,不由心里想到,好一个小阿哥,看着太皇太后娘娘不行了,这是在向自己投靠吧?可真比他额娘有眼色得多了。还有这一出,自己若不是早在卫氏那边动了手脚,不知道这底下的细事,还真得感谢他呢。而且,他拖了六阿哥进来这一招,一边在皇太后卖了乖,一边更是大大的卖好了自己呢。捉了佟妃身边的人,又是这样的事情,仅自己身边的人,总免不了不够信服,现在拖进了六阿哥,就是拖进了皇太后,也算是有了第三方。心思果然好得很啊。而且这样一来,在康熙面前也是露了脸了。

  芳仪再一次感慨,这皇宫里头,还真没有小孩子呢。

  这时候,武嬷嬷也奉着皇太后娘娘的话,过来说话。芳仪一脸感激的看着皇太后娘娘道:“还真是多亏了两位阿哥呢。也多谢武嬷嬷能搭把手,太皇太后娘娘这一病,我这儿真是转悠不开了。真亏得皇额娘体惜儿媳呢。”

  皇太后娘娘不欲多说,冲着皇后娘娘摆了摆手,脸上有些个尴尬。芳仪看着皇太后娘娘这样,也就不再多说了,转头吩咐乌勒丹道:“我这儿离不开,你指两个伶俐的,跟着武嬷嬷,还有春华,把这起惹事的奴才好好审审。”

  乌勒丹估摸着皇后娘娘的心思,小心的问道:“那要不要儿媳一起跟着看看?”

  “不用了,太皇太后娘娘这儿要紧。你妹妹那儿,唉,也就先这样搁着。再说了,武嬷嬷可是经年的老嬷嬷了,又是你皇幺嬷跟前得力的,春华也还算是懂事的,这事儿也就妥帖了。”

  武嬷嬷得了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的话,这就下去办事儿了。这一边走,一边还在琢磨着,今儿个这事情还真是蹊跷,你说,这下个巴豆吧,怎么不下在汤药里头,偏生弄到了这药渣子里。这有什么用?虽说,这药渣子是回收的,可不见得有人会去查验这东西。那奴婢,倒是唱得哪出啊?

  哪想到,这边审人,还真是审出个笑话儿来了。

  先不说这个,只说武嬷嬷等人下去了。而不一会儿,六阿哥打头,四个小阿哥就进了来了,一应见礼什么的都不说了。胤禟、胤誐就看着太皇太后娘娘,开始垂泪了。而芳仪也等瞅了空,把胤祺、胤禩拉到跟前来一通好言好语。皇太后娘娘脸色好看了许多。卫贵人神色不定,又是惊讶又是担心。而佟妃则更是焦躁了。

  等太皇太后娘娘的汤药送了上来,一应试药的奴才用了以后,才要给太皇太后娘娘服下。可是,这老太太人事不知,就连唾液也不能控制,这会儿,又怎么会咽下去?虽然这一汤匙药汁儿喂进嘴里,却又顺着嘴角儿流了出来。

  芳仪叹了口气,说不得,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了。净了手,芳仪斜坐上炕头,示意人稍稍把老太太上半身抬高一些,一手轻捏两边腮,一手把一汤匙药汁儿灌进去,然后迅速抽出捏腮的手,在老太太咽喉颈处顺着向下的方向一个劲儿的快撸,人工帮助肌肉动作,算是把这口药给吞了下去。一边的苏麻喇姑看了会儿,也学着帮了手,这样,这碗药才喂了下去。

  芳仪等忙完了这些,心里直烦躁,信虽然送了出去,可等康熙回来,路上也有几天呢。老太太这样,现在又没有什么点滴营养素,若是仅凭老参吊着,可还真是说不好。

  许是上天听到了芳仪的呼声,许是这冯太医真是杏林神医。这一个时辰以后,老太太果真醒来了,只不过,这眼角,是斜的,能张口,却只能荷荷出声,而身子却是彻底的不能动了。

  康熙这边离开京城,直往塞外,路上倒是没有怎么耽搁。一路上赶得急,等到了地头上,别人倒也没什,就连最小的五阿哥,也是精神抖擞的。可是这随扈的两位满人妃子倒是劳累得撑不住了。说来也奇怪,反而是端嫔安嫔,一位是旗下包衣一位是汉军旗的出身,倒是还算是可以。

  安顿驻扎下来,等翌日,早有这等候的各路蒙古王爷台吉等等来见驾。这些那些的礼节仪式就不再多说了。而因为惠妃荣妃的不适,顺理成章的,也就都不用出现在各路蒙古权贵面前了。

  出塞,会蒙,怎么少得了打猎、赛马、摔跤等等的?这才休整了一日,这些,就开始了。

  对于这些,二阿哥胤禔正是磨拳擦掌的,要说上回南巡,他心里憋着气,可这回,可就瞧好了吧!

  对于这几个阿哥的表现,康熙还是点头的,小四小五还小,没有人同他们较真,可这几个大的,却还是很让他欣慰的。二阿哥武事上头一直努力,这两天当然也没让他失望,就是那些蒙古贵族,也是真心的翘着大拇指。三阿哥虽然也不算大,可那股狠劲儿,自己也要点头的。而太子,因为自己一直让他跟在身边,倒是还没怎么显露。说不得,明日也让这孩子出去跑跑,也震慑一下那些蒙古人,朕的储君,可是样样都拿得出手的!

  想到这儿,不免想到出巡之前,这孩子过来腼腆的讨了个人情,康熙心里就软了软。这孩子,各样都是好的,就是心有些慈了点儿,对于骨肉亲情,总是太惦记了些。这样,还是得多练练,有时候,在帝王的责任面前,那些东西,还是得放下的。可康熙理智上虽然这样想着,但也正因为太子这个性格,让康熙心里某处,又是轻松了些。

  再一想到这所求的人情,康熙又不免想到,皇后这些年来,还真是做得很好啊。对于前朝的事情,一律没有上过手,也没有为自己娘家人求过什么好处肥差。弄得有些人,只能打起太子的主意来了。皇后是好的,这不用说了,就是那个嫡亲弟弟长泰,也是个爽直的,而那个额鲁虽然精明,却也是懂事的。真是奇怪,这噶布喇和他的福晋,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孩子来?说不得,还都是索尼的功劳吧?一想到索尼,就想到这个老臣的种种好处了。

  其实,太子承祜到康熙跟前讨的人情也不算什么,就是想让长泰随扈而已。当然,这个随扈不是说跟着太子自己,若这样,太子也不用跟康熙求了。这是要充当康熙的禁卫亲军。长泰虽然也在步兵统领衙门,可离皇帝的身边,还是远着些的。

  这种小事,康熙自然是点头的。再说,这个长泰,也不是个有花花心思的人,自己原本也想再打磨一下,就启用了。

  326渐显

  康熙这时独自处理政务、想着各色的事情,而承祜得了空,正想着拉着马去遛遛弯儿,顺便也跑一下马,自己倒没觉得什么,可别委屈了自己这匹好马。这出了营地,正好迎面碰上的检查巡卫的长泰,说不得,又是一番见礼。在外头,不好论甥舅,只以国礼见之。但承祜也没有大大咧咧的就这样受着,而是偏身受了。这番,看在别人眼里,又是不同的说话。

  对于这个舅舅,承祜倒是点头认可的,能帮一把,也就帮一把。而且,让阿玛认为自己有些心软,总比认为自己心硬无情好。再说了,自己也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一想起过分的要求,承祜就想起那日出宫,被人堵在宫外的情形。这外祖母行事,也真是有趣,怎么就这样“恰巧”“偶遇”到了自己了,而后竭力请自己去赫舍里府上坐坐。

  承祜现在想起,就忍不住摇头,赫舍里福晋提了个头,自己就没让她说下去。这回虽帮了长泰,但赫舍里福晋尝到了甜头,别又要生出什么事情出来。自己倒是没什么,只是担心气着了额娘。

  胡思乱想中,就听见后头一溜声的马蹄声赶上来,自己身下的马,也有点儿兴奋了,跃跃欲试的想要跑起来。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万岁爷急召,万岁爷急召!”

  还没等承祜拍马跑起来,这身后的人声就传了出来。承祜拨转马头,正好这些人到了跟前,滚下马来,磕头传话,说是万岁爷急着召太子过去。

  承祜让人免了礼,就应旨回去。自有身边人去向那传话的人打听底细。这传话的人也乖觉,还没等太子随从开口,就说了个门儿清。原来才刚接了从京里送出的快信,八百里急送那种。万岁爷看了,就急着吩咐准备回銮。除了自己这边急召太子殿下,还有别的人去寻其他阿哥了。

  承祜不敢耽搁,急忙打马跑了起来。等到了康熙帐前,还没来得及通传,就看见梁九功在帐外候着,“太子殿下,您可回来了,快,快进去!万岁爷可等急了。”

  还没等承祜答话,就听见帐里康熙的声音,“外头可是承祜,快进来!”

  承祜进了皇帐,还没等行礼,就听见阿玛吩咐道:“免礼,你过来看看这个。”

  一封额娘的亲笔信就到了承祜的手中。等承祜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也被惊住了,这一日之中,怎么就出了这么多事?

  康熙等承祜看完了,直接吩咐道:“京中如此,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危急,朕必须马上回去。只是这边,各路蒙古亲王面前,也得有个交待。你为朕之储君,留下来善后。只是妥当了,迅速赶回。若是,若是一个不好,你不在跟前,也不妥当。”

  承祜点头称是,替代阿玛行国君之事,自然是好的。只是额娘信中虽然只是就事论事,可他是想像得出其中的紧急的,心里着实担心得很,宣妃如何他才不放在心上,可太皇太后,瑞嘉。。。。。。

  不过,阿玛最后的那句关心,还是让承祜心里暖暖的。没想到康熙还有话说,“朕这次连夜赶回,不用车架,只用快马。是以,惠妃等人必是无法顾及他们了。这些,你也看着安排了好了。不过,安排下去就好了,你自己不用跟着。朕留一半的禁军护卫给你。记住,是给你的。”

  虽然紧急,却也忙中不乱。康熙带着几个阿哥先起驾了。承祜甚至来不及跟弟弟们多关照几句,只能简要的把额娘信中的事情说了。看着胤礽、胤禛急得发躁,也顾不得安慰,只能恨声说道:“沉住气,记住,我若是来不及赶回去,额娘那头,就指望你们两个了。”

  胤礽虽然在哥哥面前急躁,可他自己也是个能耐人儿,“哥哥,你放心。我知道深浅,你也别担心额娘弟弟妹妹们,都有我呢。而且,咱们的额娘还有那几个小的,您还不知道?你自己也小心,尽快回来。”

  不说这边康熙快马回銮,且说这京里头紫禁城慈宁宫正殿内间,太皇太后娘娘终于醒来了。又是一顿太医乱煮,总算是得出结论,太皇太后娘娘的病症,暂时稳住了。不管是做戏还是真性情,众人都是一幅老天保佑的样子。

  这边稍微轻省了些,武嬷嬷春华等人那边也有了进展,等武嬷嬷报了上来,可真是好笑的一件事情。

  这画堂交待道,自己原奉了佟妃娘娘的命令,要把这巴豆下到瑞嘉公主的汤药里头。娘娘说了,不是说瑞嘉公主会得绞肠痧吗?可不正对劲儿?可画堂自己想了想,瑞嘉公主可是个小孩儿,又是才落了水,这样一把巴豆下去,指不定就怎么了,实不想助纣为逆,怎么都下不去这个手。可自己主子的话,也不能不做,这样为难中,就想出了个笨法子。

  画堂想着自己肯定是不能把这巴豆下到这汤药里头的,皇后娘娘多么多么仁慈,瑞嘉公主多么多么可爱,还是祥瑞公主,自己怎么能这样呢?这下在药渣里,对公主可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但若是自己主子娘娘因瑞嘉公主没有发作起来,要疑心自己,自己就让她去查药渣,那里头可是明明白白有巴豆的,自己说不准也能逃过责罚。

  春华一听,就笑了,“这么说来,咱们还得谢谢你照应咱们小公主,你还是救命恩人了?”武嬷嬷在边上听了也好笑道:“春华你可别理她,指不定就是发现煎药的地方看守得紧,她怕自己让人逮住,才想了个这样的巧法子。”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