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158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是了,跟了太皇太后娘娘这么些年,自然是了解老太太的好强傲气,也懂得老太太现在的难以忍受。所以苏麻喇姑感激自己,除了是自己尽心伺候外,最主要的是自己没有让老太太的不堪,暴露在众人之前吧?

  不过,芳仪又回头想想,老太太这些年处处针对自己,可最后偏偏却要承了自己的情,这,老太太不难受?想到这儿,芳仪觉得自己有些个小人作怪了,竟然觉得快慰起来,果然,皇宫里待多了,心理阴暗喽。

  康熙一行人快马加鞭的回銮,等回到了宫里,这人都不成了样子。可康熙也顾不得什么,连衣裳也没换一件,气也不等喘匀,才进了紫禁城,就直奔慈宁宫了。

  见了太皇太后娘娘这个样子,康熙才叫了声“皇幺嬷”,这眼圈子就红了。后头的皇子阿哥呼啦啦的一下全跪下了,顿时间,这抽泣声就传了出来。

  太皇太后娘娘看着皇帝面带尘土、胡子邋遢的狼狈样子,知道是赶路急,目光中,也有万般感慨,开眼闭眼间,一行水珠从眼角滑落,滚进了白发鬓角里,不见了踪迹。太皇太后娘娘素来要强,就是再怎么遭了大事,都没见怎么掉泪。说得难听的,太宗文皇帝大行时,苏麻喇姑都没见主子怎么掉泪。也就是世祖章皇帝,主子的亲儿子,大行时,主子才背着人痛哭的。可这回,当着孙子,重孙子,主子却忍不住了。苏麻的心里更是如刀绞般。

  康熙这会儿也忍不住了,两行清泪就这么滑了下来。可就在这么感人的时候,一股不好的气味就传了出来。

  太皇太后娘娘虽不能控制这些,但是还是微有感觉的,当着孙子,重孙子,这叫她情何以堪?一下子,这眼神就不对了。脸上的肌肉虽然不听使唤,可也有了点抽搐。

  康熙不知就里,可一向目光敏锐,看着太皇太后娘娘的脸,问道:“皇幺嬷,可是哪里不妥了。太医,快传太医!”

  芳仪眼看着原本感人肺腑的正剧,转眼要变成了鸡飞狗跳的闹剧,差点而也患上了抽搐病,忙止住康熙道:“皇上,且慢些。这太医是要传,可先等一会儿。太皇太后娘娘这边还有些事情,有着我和苏麻喇姑就行了。您还是先避一下为好。”

  康熙还是没能理会,可苏麻喇姑也马上上来帮腔。芳仪就势凑在康熙耳朵边上,快速的说了几句。康熙惊讶的长大了眼睛,这才带着人避到了外间。

  等芳仪忙妥当了,复出去请万岁爷,康熙这才发现,自己这皇后,瘦了许多。不由想到,看刚才的情形,老人卧床,这脏的臭的,都是皇后亲手来做的,出了这些事情,自己在外头看着信就心焦,可皇后身在其中,这些事情都要她担着忙着,而女儿更是让皇后担心受怕,她的苦处,更是难以言表吧?

  这样一想,原来因心中的焦躁,想着皇后未免有些失察,因而产生的一点点埋怨,也云消雾散了,而剩下的,就是对闹出这些事情来那些人的滔天怒火。

  康熙看着皇后在自己跟前行礼,一抬手,就止住了,也不管儿子们在跟前,反手握住皇后的手,道:“这些日子,可苦了你了吧?”

  芳仪虽然一直笃信康熙不会真的如何处罚自己的,但多少总有些挂心的,直到听到康熙这样说,才总算松了口气。

  万岁爷回来了,再次召集太医院一众太医们给太皇太后娘娘问诊。只是,这得出的诊断,并没有多大的好消息,太皇太后娘娘的病症也未见好转。圣上,也接受了这个事情,太皇太后娘娘,中风瘫痪了。

  既然是这个病,也没啥好说的了,只能就这么着好好的服侍着。康熙心里难受,也是有的,毕竟,没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也就没有今日的康熙。但除了难受,还有一种隐隐的解脱。对于太皇太后娘娘的病是没什么办法了,可对于这起由子,康熙倒是腾出手来料理了。

  不过,在这之前,太子殿下竟然也赶了回来。比之康熙自己,只晚了半日。想着那些善后,那些各路蒙古王爷,康熙皱了皱眉,等太子殿下拜见过太皇太后以后,就开始询问起太子行事起来。这一问一答中,康熙心里点了点头,自己走的匆忙,并未对太子有所关照。可太子行事有章有度,不错。

  太皇太后娘娘牵着蒙古,她老人家身子不妥当,自然会有些人心浮动。自己这样一走,想要封锁消息,那是有些难度的。所以太子大大方方的,反而把这消息正式说了出来,嗯,与其遮遮掩掩,让人猜忌想象进而心思不稳,还不如太子这样坦坦荡荡的。而且,太子还以储君的身份,对于大清朝皇帝陛下未能说一声就回銮,安抚了各路人员,这一方面表示对于太皇太后娘娘的无比敬重,另一方面表示对各路王爷的看重,还隐隐的表露,就算太皇太后娘娘不在了,这满蒙的关系,也没什么不妥当的。满蒙联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存在与否,而发生变化。更妙的是,这安抚道歉的话,由帝王来说,却是不妥当的,没得损了威严,可以储君来说,即表现出对于蒙古的看重,却又没有失了大清朝的高高在上的气势。

  康熙一声不交代就走,固然是心悬着京里,也有些这样的由头在。

  康熙心里虽然点头,但是嘴上还是挑剔的:“你虽然安抚了,但也太笼统了,这各路的蒙古人,轻重缓急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要拉着,可有些人捧高了就蹬鼻子上脸了。任何时候别忘了连纵和分治。你可是个太子,别把自己放着那么低了。”

  太子承祜点头称是。康熙看了眼这儿子,现在这形象肯定是不好的,想想,做了那么些善后之事,可只比自己晚了半日,这一路上,肯定是比自己还赶的,就有些心疼了,嘴上也软乎了:“太皇太后娘娘这一病,可苦了你额娘了。你这一路也赶得急了,收拾收拾再去见你额娘,省得她心疼了。还有你妹妹,好好哄着她喝药,可不许由着她的性子。跟她说,阿玛等会儿就去看她。”

  说着说着,康熙心里的怒气就蹿了上来,对瑞嘉有多少疼爱,就对这事情有多少恼火,可是在儿子面前,又不能说这些,摆摆手,就让太子退下了。

  太子虽然退下了,可有些事情,康熙还是要问一下的,特别是康熙留给太子殿下的那一半人。这一回,跟着太子回来的,也只有那一半人的一半都不到!听了禁卫的禀报,想着,太子对这些一句不提,康熙心里既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对人大度,行事有分寸,那是很好,可是,作为一国储君,就有些软和心慈了。这可好好得敲打磨练。不过,那些找麻烦的人,还得先好好收拾一下了。

  不知怎么的,忽然又想起了那年夏日。这个时候,康熙倒是没怎么多想什么真龙的事情,只想到了儿子看着自己眼神中的钦佩敬爱,以及毫不犹豫垫在自己身下的情景。

  康熙眼光闪了闪,收拾了心神,先处理起眼前的事情起来,“来人,把慈宁宫当日值守的奴才都传来!”

  事关太皇太后娘娘,万岁爷亲自出手了。康熙一声令下,这事情查起来,还有不快当的?不多一会儿,那些事情,就了解得七七八八的了。不一会儿,连太子妃身边的范嬷嬷,宣妃身边的东嬷嬷,还有佟妃娘娘身边的静轩,等等一干人都让人给拘了过来,自然,不会漏了已经被看守起来的画堂。对于这些奴才的狗咬狗,康熙自然不稀的看,只是等口供问得差不多了,康熙竟然并没有去宣妃的咸福宫,竟然摆驾去了佟妃的景仁宫。.o.

  329两枝花落

  康熙去了景仁宫,并没有知道这万岁爷在佟妃跟前说了什么。只是等万岁爷走后,佟妃娘娘身边服侍的人发现,佟妃娘娘脸色灰死,竟然比娘娘的小公主去了那时还不如。双眼空洞,整个人,竟然木木的,也不会说话了。近侍忙着叫唤着娘娘,有几个就要去传太医来。

  没想到这个时候,佟妃娘娘倒是动了,嘴里嘟嘟囔囔的,低声说道:“假的,都是假的,竟然都是假的。”反复就这一句话,最后这声音越说越大,脸上的神色近乎疯狂。吴嬷嬷看着就知道不好,忙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传太医!”

  佟妃娘娘这时候倒是听得见边上人说话了,“传太医?干什么传太医?要活着?活着有什么意思?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啊!”这几句话,声音倒不是很大,还透着平稳,只是在这个时候,配着脸上狰狞的神色,说不出的诡异。一下子倒把吴嬷嬷给镇住了。只是这样的平稳也没有多少时候,一下子,这人就昏了过去。

  太医来得很快,还是位副掌院。在整个太医院围着太皇太后娘娘转的时候,这景仁宫来了位这样的太医,足见万岁爷对佟妃娘娘的宠爱了。太医诊了脉后,说道:“娘娘这是伤心太过了,所以身子受不住。这方子,奴才先开着,调理身子要紧。只是这病根儿,在心上,想要彻底的好了,还得娘娘放开了些。气不淤积心胸,这药石之力,自然能达到了。”

  只是没想到,这佟妃娘娘连句话也不说,一切都有边上的吴嬷嬷应对打点着。

  万岁爷知道了,补药赏赐什么的,也是如常的送了过来。只是万岁爷的圣驾,却没有再过来。

  画堂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人知道。万岁爷这样,倒是让人摸不着边,这到底是宠爱还是冷遇了?不过,对比着另一位卧病的妃子宣妃,人都说万岁爷还是很看重佟妃娘娘的,要不,这一回来,怎么就去了景仁宫了?还有啊,这宣妃娘娘小产了,万岁爷竟然不管不问,哪比得上景仁宫主位,万岁爷人虽然没去,可这东西可没拉下!万岁爷人不去,也是政务繁忙,又要在太皇太后娘娘病榻前伺疾。

  这样的话先不去说,佟妃娘娘竟然真的躺倒了。而且,只那日说了几句话以后,就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这人,说句不好听的,就像个木头人似的。不过寥寥几日,就比死人多了口气了。

  到了这个地步,皇后娘娘也只能过来看看了。哪想到,这佟妃娘娘见了皇后娘娘,到忽然有了神智,竟然冲着皇后娘娘说道:“我哪里不如你?为什么?”如此大逆的话,唬得吴嬷嬷差点死过去。好在皇后娘娘并不与主子计较,当然也没什么热情的,只是略看看就走了。

  对于这其中的原委,吴嬷嬷大约猜出了几分,就这样,心里只说皇后娘娘厚道,若是换了个人,这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哪怕是没有得手,这也是要被恨得怎么似的,还不得使劲地往下踩?

  佟妃娘娘病到了,康熙倒是愈加抬举了佟佳氏一干人等。只是这佟佳氏父子兄弟倒是知道收敛起来了,愈发的恭敬谨慎,对于太子殿下,也是更加的恭敬了。别人都说,那是知道宫里佟妃娘娘不行了,才这样在万岁面前在太子面前讨好的。可里头真正的底细,又有谁知道?

  康熙没有去看过佟妃,说是太医们拦着,怕过了病气。就连小佟氏,最初来了几回,跟吴嬷嬷说了几回话,后来竟然也不来了。

  芳仪看在了眼里,又一次感慨了康熙的心冷手狠,虽然这话,她实在是没有说的立场,康熙如此,也是为了瑞嘉。不过,相比起多少年之前的钮钴禄氏,康熙已经是好上许多了。只是这佟妃,从一个倍受心爱男人宠爱、众人仰望、亲人疼爱的女人,一下子变成如此,连家里亲人都避之如蛇蝎,不知道现在心里怎么想?不过,估计她也不在乎这些了吧?

  佟妃虽这样,但面子上还是很风光的。而宣妃,就比不得了。万岁爷回来后,对这个宣妃,竟然不管不顾的。还是皇后娘娘,顾着宣妃小产,还是派太医过来给她调理身子的。

  这宣妃一直忐忑着,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戏摔了一下,竟然会小产,这下可让她后悔得要死。现在虽然因为作小月子,并没有开始受罚,可自己这宫里的人,却不能出去了,那一日,如果不是发现身边伺候的东嬷嬷不见了,她还不知道她这宫里少了好几个得用的。

  这一问,才知道皇上竟然回銮了。可外头到底怎么了?太皇太后娘娘竟然也不派人来看看她?

  皇宫里头,渐渐就有些话说了,这宣妃如何的心黑。那一日,宣妃竟然要为难才五岁的小阿哥,把人推倒在地,自己又不顾自己的身子假装摔倒,还利用这摔倒的机会,把瑞嘉公主踢下了水塘子。还得小公主现在落下了惊风的毛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得好不。这就把太皇太后娘娘给气昏了过去。可没想到,宣妃这一摔,竟然小产了,还要把这祸事按在小阿哥和小公主身上,这就把太皇太后娘娘气去过了。差点儿救不回来。现在虽然救了回来,这人还瘫着呢。

  可这些,毕竟是万岁爷家事,皇家丑闻,可不敢议论。京城里,只知道太皇太后娘娘年高体弱,才病重的。康熙还令内务府总管大臣向二十家内管佐领传谕:宫内一应服役行走女人,凡有事进宫,公事毕即应出外,不许久停闲坐,将外间事向内传说,并窃听宫内事往外传说。

  芳仪明白,这回康熙也很难做。宣妃不孝的罪名是逃不脱的,可是康熙好面子,却不能往外说的。可真要让宣妃“病”死了,也是不能够的。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太皇太后娘娘已经这样了,眼看着就是挨日子,这宣妃若是再去了,这就是微妙了。虽说有不孝这个大帽子,这一来康熙不愿意露丑,二来就算是实情都摆出来可也架不出有些人会使劲儿往歪里想,认为这是皇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以康熙只能先这样冷着宣妃,让咸福宫成了冷宫。话说,这宫里还真没有一个真正叫做“冷宫”的地方,只是待遇上冷下来了,就是冷宫了。

  康熙这边忙着处理这些事情,皇后娘娘这边,几个稍大的阿哥,正在教训着本因好好哄着吃药的瑞嘉公主。

  小公主很委屈,那时事出紧急,那女人推到了哥哥,还假装摔倒在地上诬赖是哥哥们动手的,她看着远远望过来的慈宁宫的宫人,趁乱扯了扯小喜子,就装着被宣妃推落水中了。小喜子会水,自己又给了他提示,一准儿没事的。这不,可不都化解了吗?

  不过,她也知道这是额娘哥哥们心疼她,还是乖乖的听了,喝着苦苦的药,只是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学会耍水!还要学得精于此技!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