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202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等人进去了,芳仪才收回眼神。身上刚刚出了好些汗,有点儿粘腻难受,嗓子也干干的。也不等边上秋实的伺候,拿起一遍的茶盏很喝了一口,才把刚刚起的惧意压了下来,心神也定了定。

  只等到了这个时候,芳仪才想起刚刚那个稳婆来请示的意思。女子生产是个危险的事情,面临保大保小这样的境况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在这宫里,天家的血脉何等的重要?一般情形,这产妇比得上真龙的后嗣?所以没有额外的吩咐,自然是保住那个小的。只是,没有意识到倒也罢了,现在想起来了,还真能就这样选?

  这样的问题,上一世让护士问过许多人,现在轮到,才这是何等的残酷。半天,芳仪才有出声,“去说,大的小的我都要,实在没法子了,就保大的,快去!”生怕人去了晚一步了,又改了主意。

  芳仪做出这个决定,告诉,并不是又良心了,开始圣母了,照旧还在做着加减法,只是这次的角度有点儿不同而已。不管说,成亲也多年了,也算是夫妻和睦,若真到了那地步,这丧妻之痛,也不会轻的吧?古代丧妻,还以刑克之说,也不想沾上这样的说法。这小的生下来,到底能不能养得大,还是个未知数呢。

  等候的是最难捱的,就这样煎熬着,也不到过了多久,芳仪听着产房里的动静不对,再也坐不住了,她实在是不想再这样等着了,站了起来,就要往产房里头冲。可自古说来,这产房都是血污之地,就有人想要劝着,只是被皇后娘娘狠狠的瞪了一眼,也没人敢说了。等芳仪进来,才原来是胎儿落草了,只是这孩子竟然不会哭!稳婆倒提着孩子的腿,这巴掌却不敢落在孩子的小屁/股上,因为这孩子太小了,就像个小猫儿似的,身上还泛着胎里青。

  芳仪忙把孩子接,一手托着,另一手极快的稍稍用力撑开了孩子的小嘴并把里头的血污掏了出来,在凑上嘴去罩住孩子的小嘴,如给人吸痰似的轻轻一吸,以确保喉管通畅,还别说,这一吸,还真吸出团污秽。然后,芳仪才腾出一只手,轻轻按摩挤压胸腔,以这助力帮助肺部收缩扩张,刺激孩子自我呼吸形成,同时还往孩子嘴里吹气。就那么两三下子,手下的孩子发出一声细小的啼哭,也像声小猫儿叫,只是听在芳仪耳朵里,却犹如心肝肺被猫爪子挠了一下,很疼很疼。芳仪的托起孩子,身子已经按着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来到了产床边,把孩子举起,下身冲着太子妃,道是个弟弟。”

  太子妃一直撑着等到了这句,忽然“呜”的一声哭开了,边上伺候的人马上劝着,“这可是个大喜事呢,太子妃娘娘可不敢这样,仔细伤了眼睛。”只是这时候的太子妃又是如何能劝得住的,当下反而大声哭了出来。

  芳仪能体会儿的心情,这些委屈憋在心里好久了,刚刚又是在恐惧里挣扎,若不让她发泄发泄,也容易憋出毛病来。只是又担心外头的承祜误会了,所以一边给小阿哥处理脐带,一边对着稳婆说道,“报喜去吧,只说大小安康就行了,不该说的就要咽进肚子里烂了,明白?”而后抬眼,视线却在屋子里扫了一圈。这还有不懂的?关于皇后娘娘进产房后的一系列行为,谁敢透出去一个字?而且,这些能进产房的,也算是靠得住的。

  芳仪现在却不管别的,仔细给孩子检查了一下,稍事擦洗,用软细棉布包裹起来,亲自抱着出了产房,进了才刚让人准备好的“新生儿室”。孩子看着发育不,但毕竟早产了那么多,接下来的事情,可少不了。这所谓的新生儿室,其实根本不够格,只是在室温上,物品、人员出的消毒上,更严了些。还要让太医给小阿哥看看,商量个养护的方子。

  好容易熬过了头几天,看着小阿哥从完全不会吃奶到现在会就着指甲大的小勺喝奶了,芳仪才放下了些心。要,那头几天,芳仪看着就忍不住地想哭。孩子太小了,根本不会吃奶,得芳仪把奶灌进他嘴里然后轻轻按摩着喉头刺激吞咽。这一小勺一小勺的喂,得花多少功夫?而且没喂几勺,这挤出来的奶,芳仪就弃之不用了,因为暴露在空气中久了。这孩子可差不得这一丁点儿。所以,这孩子的奶嬷嬷是最多的,现在就用了八个。而且关照下去,生产了满五个月的奶嬷嬷就不能用了,得换新的。就是现在这样,这孩子还得用勺子喂,因为他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吸奶。

  康熙一直没来看过孩子,承祜倒是一直要看,芳仪却拦着。等过些日子再说吧。再过些日子,看着能站下来了,再让承祜看看。若是不能,一眼都没看过,想来难受会少些吧?芳仪虽然想一直待在婴儿房里,但她毕竟是皇后,这能在孩子身边守了这几日已经是极不容易了。所幸,这几个老嬷嬷也算是学得快。

  只是身子虽然疲惫到了极点,芳仪躺在坤宁宫的卧房里,却也睡不着。这个亏,就这样吃了?不能,不甘心!一定要报复!栋鄂氏格格先等等,那个奶嬷嬷倒是忠心为主,已经不吃不喝好几日了。可,最要紧的,那些个流言谁传的?谁有那么大胆子?芳仪头一个就想到了惠妃和二阿哥。这满腔的怒火真是忍也忍不住。二阿哥,在手里的把柄多着呢,这一件件抖露出来,可是够他受的。二阿哥不好了,惠妃能好?

  就这么办!芳仪迫不及待的就要唤人进来。只是话到了嘴边,却又迟疑了。太子这边才出了事,二阿哥就被暴料了,这,也太显眼了。这种小把戏,可是瞒不过康熙的。就算做的天衣缝,康熙找不到任何证据,可还是会疑心的。一直以来求的是?康熙现在这样对,非是现在。可若让康熙起了疑心,有了一就有了二,这一向以来的努力,不久白费了?更何况,有些事情,可是好久好久之前的,包括乌雅氏那件事。这会让康熙想?一直以来对他的隐瞒?芳仪生生地打了个冷战,五月的夜晚,竟让她感觉到了三九四九的寒意!

  这些把柄是好,可得在完全联想不到身上时用,而且即用了,就要把二阿哥彻底的废了。可现在,康熙虽对二阿哥失望,但毕竟还是念着父子亲情的,现在的康熙也不是史上那个临近晚年、刻薄多疑的康熙,就是那样的康熙,也不会杀子,顶多是圈禁。可康熙现在毕竟还在壮年,就算圈了,过了几年没准就消气,把人放出来了吧?

  二阿哥既然不太会被废掉,那还不如留着做靶子比较好,省得承祜太显眼了。而且,有这么个人,时时刻刻让承祜谨慎些也好,省得如这般,因孝庄文皇后的薨毙,日子舒坦些了,随嘴上时时刻刻提醒,可实际上真没以前那么谨慎。只是出了这么档子事,不干点儿,也太憋屈了。芳仪想着想着,就想到一个人的身上,二阿哥一直在笼络的人。可若那些流言不是二阿哥做下的办?凉拌!就不兴芳仪拿二阿哥作出气筒?至于真凶,也别以为逃得掉。这些日子,不管是嫔妃贵人,还是阿哥公主,芳仪都免了人请安。可每日这十阿哥都去坤宁宫请安,被告知皇后娘娘不在,这孩子还会磕个头再,真是表现得相当好啊。而次日一早,芳仪就让人捡上好的补药拿出了许多,这中间还包括了一枝老参,关照人若十阿哥来请安,就把这些药上给他,说是赐给良嫔补身子的。鹤儿领了命。等她下去归置时,李奶嬷憋不住地问了,“娘娘,您不是说,不能送吃的的吗?这会这样啊?还有,这良嫔乃是罪魁,就这样便宜他们了?”“十阿哥是个聪明的,他会明白我的意思的。”只是接了这些,在最终明白前,会先害怕、担心、煎熬吧?便宜了良嫔?能够!

  397人言

  一个月,一个月可以竟是柴米油盐什么大事都没有,一个月也可以发生许多让普通百姓也知道并传颂的事情。这其中被传颂的主角,还是在世人看来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的娘家。

  前几日,还被传得有些不堪的栋鄂氏府上的格格,转眼,就变成了忠义两全、姐妹情深的女子典范

  什么与皇阿哥搂搂抱抱的,那是您听错了吧?不少字要不就是以讹传讹。那宫里头,规矩大着呢,人家进宫是陪着姐姐说话的,怎么可能与皇阿哥相处。您以为那是您家后街那菜市场啊,青菜小七边上就是豆腐西施的摊位,男女混杂的?您还别不信,您看前街钱四老婆娘家的大鼓奶奶的邻居家的外甥他叔叔的契兄家才趁几个钱?那巴掌大的院子还前院后院的,讲究那么多规矩呢。再说了,您知道那宫里有多少太监有多少宫女吗?听说啊,就是伺候吃个饭,都有五六个捧着筷子七八个端着金碗的,行动身后跟着一群太监宫女伺候着呢,您说当着这么群人,怎么可能那什么?什么?您说我怎么知道的?我家隔壁的小五的干爹他侄子,认识宫里采买的管事公公,人公公偷偷说的,还说咱们真是没见识,什么话都信

  哎,不过,这回我可听见个新鲜的了,这可是真真的,人小五的干爹的侄子请那公公吃饭,人公公喝多了才说的。说是这栋鄂氏格格啊,真是个好啊。人姐姐怀孕,她尽心尽力的陪着。前几日太子妃娘娘生了个小阿哥,这您总该知道吧?不少字可惜,太子妃娘娘身子骨不好,这是早产的。听说啊,这生产的时候,这妹妹就在外头发下了宏远,若姐姐平安生产,这小阿哥顺顺当当的,她从此吃斋念佛虔心祈福。哎,神了,这才七个月的小阿哥,尽然就平安落地了。

  您说,这做妹妹的,为姐姐做到这份上,算不算情谊深重了?算不算为太子妃娘娘尽忠了?

  您还别不信,据说,皇上都亲口称赞的。皇上圣明神武,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爷都点头的事情,这还能有错?

  什么,您说我怎么知道万岁爷点头了?我看见了?嘿您这不是寒謲我吗?我哪有那个福分呢这可是人公公说的,人还说了,万岁爷还封了栋鄂氏府上的格格为和硕格格了,就是认了义女这格格若是不好的,皇上万岁爷能要吗?只等到了黄道吉日就下旨了。哎,这可是机密啊,现在外头还不知道呢,我就告诉你了,你可别往外都说啊。这可都是天家的事情,咱们可传不得。

  一时间,前两日还被京城中勋贵暗中撇嘴的栋鄂氏府上,一下子又大红大紫了起来。看人家府上,出了个太子妃,又出了个和硕格格,这说明什么?至于那些话是真是假,现在还有人计较吗?只要皇上点头了,那就是真的更有脑子清醒地,无不从此中掂量出了太子爷在万岁爷心中的份量

  只是栋鄂氏福晋一下子像老了十岁似的,不光她,就是老爷,看着在府外是容光焕发,可以回来,却是满脸的疲惫。自那日出事,老爷就整晚没睡,而后就去见了圣上,回来却对她说,小女儿成了和硕格格,不过只是个封号,不上玉牒。让她给收拾收拾,等接了册封的圣旨后,就把人送到家庙里去,以后衣食什么的全不管福晋怎么做,但一辈子也别提接回来的话。

  她惊呆了连声问这是什么意思,老爷怎么舍得?老爷这时候怒火倒是上来了,说,若不是舍不得,一条绳子勒死才对,他才不用费心费力想出这么个祈福的事情。不然,只怕宫里的大女儿也危险。而万岁爷不是为了太子殿下的体面,能轻饶了?末了,还说了,让她合适的时候跟太子妃提提,家里学的规矩原本是好的,可别嫁人时间长了就忘了。这正妻的本分是什么?正经快让侧室给太子殿下添丁,女人的小心思都收拾收拾,站稳了才能看长远

  宫里,这段时候倒是没乱。芳仪虽然忙着孙子的事情,可却也狠狠地整肃了下宫规,所以,即便是万岁爷下了有些古怪的旨意,也没人敢再嘀嘀咕咕的。

  要说,康熙的旨意也确实有些古怪。小阿哥身子弱,头几天连皇后娘娘都熬着照看,这洗三的事情,皇后娘娘一句轻飘飘的免了。可皇后娘娘这样说,内务府的人也不敢多说,胆战心惊的蹭到皇帝跟前。没想到,康熙听了也点头,竟然说,满月酒也免了。听着,不是说按着规矩来,而是“免了”,不办这还不说,还关照,在小阿哥序齿前,每年的生辰都不许操办

  内务府的人这下混乱了,这可是太子殿下的嫡长子,怎么能这样呢?难道说,万岁爷极不喜欢?也对阿,不然,怎么听说就没去看过,也没大肆打赏?

  哪知这还不算,隔日,万岁爷竟然传諭下去,对于太子殿下的嫡长子,序齿前不赐名,也不许有乳名,更不许以宝啊贝啊等贵重字眼称之,只以小阿哥呼之。

  这条圣谕下得古怪,只是碍于皇后娘娘最近的严厉,也不敢有人在私下里议论,只是肚中揣摩,看来,圣上是真的不待见这孩子。只是从此,在宫里,小阿哥就指那一位了,别的皇阿哥,再不以小阿哥称之。

  出了这么多事,太子殿下虽然有些疲惫,但脸上还算是平静,对于阿玛突然弄出的这个,也没多大的抱怨,就是胤礽等替小侄子委屈,说是要去阿玛那儿讨个说法,也被他拦下了,只说阿玛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不让哥几个添乱。

  胤礽等知道哥哥这几日的难受,也不忍再添上一笔,就只能忍了。

  还是康熙没忍住,一日政事完了,忽问承祜觉不觉得委屈?承祜倒也老实,说道:“开始是有点儿。只是后来想明白了,儿子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只是因为心疼那孩子,替那孩子委屈了。而您是儿子的阿玛,一向又是最疼儿子的,当然更舍不得儿子委屈了,所以,这里头必有说头。儿子其实应该羞愧,为了开始的那点儿委屈。”

  不管康熙有没有说头,承祜这话已经把康熙给绕进去了,按着他的话,康熙不会也不能不心疼那孩子。

  而康熙倒是笑了,觉得儿子能体谅自己的苦心,而对于那些小技巧,就故意视而不见了,“山海经有云,幽冥界有一物为生死簿,这人何日出生何日亡故皆有记载。后有机缘者取巧,发现未有名者不入生死簿,乃借此获取阳寿。”

  康熙说到这儿,看了眼承祜道:“作为太子的嫡长子,必要序齿入玉牒,只是这之前,未有名,不过生辰,或可留得住。”

  其他的,怕贵字冲着,康熙也就不说了,他还记得先帝爷那个才出生一个月就封了王的儿子。还有,他自己不去看,除了怕日后难受外,也担心龙气过盛了。其实,做皇帝的,都是相当迷信的人。

  康熙的这些苦心,承祜也只是现在才知道,可宫里许多人是不太明白的。

  惠妃娘娘一开始虽然担心被太子抢了先,有了万岁爷的第一个孙子,心里有些不忿。可想想如此早产,身子弱必定是事实,也未必能站得住,就有些开心了。等到领了康熙的口谕后,就心里乐开了花,看看,就算抢在头里还如愿得了儿子,可万岁爷不待见,也是枉然啊。

  只是二阿哥实在是得意忘形了,这一日竟然当着几位弟弟的面前,存心给承祜填堵,开口闭口问着小阿哥的身子可好,一定很精神吧云云。这还不算,“太子大哥,皇阿玛虽然下旨免了小阿哥的满月酒,可是我这个做叔叔的,也不能真就昧了小侄子的满月礼,等下我就让人给您东宫送过去?”

  可没想到,太子承祜还接话,就连一向跟二阿哥不对付的胤礽也没来得及说话,就有人在边上插上话了,“二哥啊,我觉得这不妥当,您这不是难闻太子大哥嘛。皇阿玛下了旨意,咱们这些做儿子的,因该谨当遵守,怎么能这样阴奉阳违了?”

  二阿哥听了这话就不快了,转头一看,竟然是十阿哥胤禩。这小子,平时在自己身后唯唯诺诺的,怎么这会儿就跳出来为太子说话了?而且一张嘴就给自己扣了个这样大的帽子

  二阿哥心里的火就急窜了起来,在他看来,自己勉为其难,屈尊拉拢这个罪籍生的小崽子,已经是很委屈了。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会背叛自己,被自己养的狗反咬了一口,这叫他如何能忍?

  当下冷笑道:“没想到小十倒是长进了,不光听得懂人话了,还会在人话里挑刺儿,行啊”

  这话一出,原本还在看戏的几位阿哥就有点懵了,这叫怎么说话的,反映过来,连忙马几个或东或细的劝了开,只是大家心里知道,这事,不算完。

  398良嫔的黄瓜

  这件事果然没有完,口舌之争到了这个份上,万岁爷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这回万岁爷罚的有点儿重,两个阿哥竟然都被打了板子。虽然才十下,可却是件极丢脸的事情。打完了还不算,还有别的处罚,对于二阿哥的是闭门思过,而对于十阿哥的却只是罚抄书。一时间,别人倒也闹不准哪个阿哥罚得算是重了些。转眼,康熙又赐了好些个东西给了二福晋,让她安心养胎。这就让一些人咂摸出味道来了。可就在好些人都在暗说果然如此时,万岁爷又挑了个小错儿,罚了明珠的俸银,也让其闭门思过了。

  于明珠仅仅是如此,可与其他一些人可就不妙了。康熙雷厉风行,一下子就处置了好一拨儿官员,有仅仅革职的,有发往宁古塔的,当然也有秋后问斩的。其中虽罪有不同,其中一个只是因家奴打杀佃农,这主子就被革了职。可明眼人渐渐都看出名堂来了,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二阿哥亲厚。更有原先在万岁爷封了个和硕格格时就明白事的聪明人,这回看的更清了。看得清自然就疑问更多,难不成,万岁爷一直是在钓鱼?

  芳仪这回舒坦了,果然,自己不动手,康熙反而会更心疼承祜,自己只要给康熙提供一个由子就好了。其实,这由子康熙都完全可以自己找。只不过自己还是想让二阿哥更扭曲一些而已。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