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24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康熙又是一夜好眠后,按着时辰起来,要到太和殿,接受诸王百官的上表朝贺,还后还要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到这个时候,就算是结完婚了,小皇帝也就不是单身贵族了,虽然他本来还有小老婆,但在万恶的旧社会,只要正房妻子没娶,他也就不算成了家。

  康熙忙他的,芳仪也没闲着,这一天,她还是要穿着正式的朝服,等着宗族百官的外命妇的朝拜,也算是第一次作为皇后的亮相了。

  里里外外的人很多,前来拜见都是要叩首行礼的。哪怕就是在这么多的人里头,芳仪还是不由自主地搜寻了她叫了这么多年的幺嬷和额娘。

  正文062被迫上架

  虽然灵魂并不是真正的芳仪,但好歹,这么些年下来,已经叫惯了这样的称呼了。说句难听的,就是猫猫狗狗的,在身边转悠时间长了也是有感情的。而那个时候,一再地告诫自己,从今往后只是盟友,不要再把感情放在无谓的人上头了。可是,感情这东西真的不是自来水,想开就开想关就关的。所以这个时候,芳仪端坐在上头,看着福晋和少福晋在下头叩首行礼,心里的滋味还是不好受的。

  不过,芳仪还使极力的忽视这些些冒出来的酸泡,不断对自己说,忘掉这些,忘掉这些。以前有人说过,谎话说一百遍,就会连自己都相信这是真的了,这种自我催眠,自己也该用得上的……

  大婚三日,按制帝后合寝,宿于中宫。以后,皇上就随便了,只要初一、十五的别忘了到皇后那里交公粮就行了。只是,芳仪还小,而且还答应了索尼的恳请,这初一、十五的公粮,也暂时不用交了,不过,人还是要去的。

  现在,芳仪的日子很规律,早起先去太皇太后那里请安,不出所料的,那里会遇上皇太后,于是,在太皇太后跟前奉承说话,伺候一会儿。然后,再跟着皇太后去了慈仁宫,在那里被皇太后立立规矩。再然后,就会到自己的中宫,等着被人来给自己行礼。

  那些贵人,也是要去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行礼的,只是,不是每次太皇太后或皇太后能见她们。

  开始的热闹过去了,下马威也有了,果然如芳仪所料,接下来她的日子,开始走向了平淡。

  只是,如果康熙能够不添乱的话,这日子可能会更好。其实,这时候的康熙还年少,身子骨还不是太扎实,太皇太后怕他毁了根基,一些教导还是做得挺足的。而康熙心中有着大志向,所以只是勤奋的读书练功。他怕走他皇阿玛的老路,到了十四岁亲政,还不识汉字,所以在课业上对自己的要求极严的。虽没人要求他,这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的,却是被他自己贯彻的彻底。而下半晌的骑马射箭,功夫布库,也天天不拉。所以,虽然收录的几个贵人,但是招宠的时候并不多。人家小皇帝的心思,主要还在正事上头呢。

  这样一来,芳仪倒是没什么,反正这些都和她无关的,小皇帝找人也好,不找人也好,她就看个热闹,然后大印一盖,准了。也好让她好好过一把盖章的瘾头。现在,皇帝并不怎么翻牌子,她过不了瘾不说,还要天天看着这些个贵人一天比一天幽怨的眼神。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帝后虽然没有合卺,但皇上也不知道怎么了,晚上不找没人睡,要不是自己在自己的殿里独寝,要不就是喜欢跑到小皇后的冬暖阁盖着被子纯聊天。

  这事情,一开始芳仪也没怎么在乎,毕竟,现在他们还不能来真格的,能在一起多聊聊,多培养培养感情,有什么不好的?而且,谁知道这里头有什么猫腻呢。小皇帝可能是有些个好玩放松在里头,可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为了朝堂上的事?不是为了进一步宽玛法的心?而且,每回这样第二天去见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总是笑眯眯的点着头。说什么玄烨在芳仪那儿安置最好,帝后融洽,才是大清的福气。而且还隐隐约约的有着在芳仪那里康熙能养好身子的意思。

  只是几回下来,就是芳仪再迟钝,也知道自己是被树在靶子上了,况且,芳仪还不是个笨的。这些,在太皇太后那里是一早就安排好的,这让芳仪能怎么办呢?劝康熙雨露均沾?这话说得其实很容易,但是有这个必要吗?芳仪反复权衡着,到底是要低调做人呢?还是要高调行事?其实,不管怎么说,都是有利有弊,而且,就算是想退,太皇太后能允了?从一而再再而三对赫舍里索尼的退让,再到现在这慢慢的把芳仪推上去,就是要达到一个目的,把索尼牢牢地捆在康熙的战车上,现在虽然朝堂上有些成效,但还不够,这时候哪里容得芳仪退缩的?

  可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那些贵人的眼神可是太幽怨了。老实说,这些贵人还只是新晋的,才刚不做姑娘,总还有些个矜持的,要是换成了像烟羽格格那样功力深厚的,芳仪只在脑子里想了想,手臂上的汗毛就立正行礼了。

  芳仪想了再三,忽然笑了起来,自己来这个世上的日子多了,脑子真就被这里的人的思想给局限了。难道,自己还真陪他们这些人来演这些后/宫苦情戏来着?小皇帝心中想的是什么?皇上知道,太皇太后知道,芳仪也知道,他又岂会是在这些女人身上花心思?就算是要花心思,也是配合这朝堂上来的。所以,该怎么做,就是要顺着皇帝的心思来。现在这太皇太后的心思是和皇帝一样的,既然如此,自己怎么能逆着皇上的意思呢?

  不过,就算如此,芳仪也还是要耍耍小把戏的,不能白把自己当靶子吧?

  这一日,康熙又来芳仪这里用晚膳。芳仪心细,早就琢磨出了皇上的喜好了,也别说,康熙在芳仪这儿吃得愉快睡得安心,倒也让康熙多了常来的想头了。只是这一日,康熙等膳食上桌,竟然发现,满桌子的菜,竟然全是素菜。虽然康熙喜欢清淡,但是却不吃斋啊,这一出,倒让康熙诧异。要说这芳仪来不及准备自己的膳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下半晌他就让小太监来传过话了。可见这一桌子菜,是特意为康熙准备的。这皇后,今天是准备唱哪出啊?

  正文063我要的不多

  菜上齐了,芳仪挥退伺候着的人,准备亲自服侍皇上用膳。这虽然有点不合规矩,但是皇上不说,别人自然也不敢吭声的,都悄悄地推了下去。

  小皇帝是个聪明的人,虽然一开始有点不明白,可是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时候的康熙,还没有修炼到喜怒完全不行于色,何况,他这些天来,在芳仪这边感觉很放松,说话也有些随意了。所以,他脸上就带出些怒色,他还记得,这丫头说了不止一次的要全心的信赖他信任他。那这个算是什么?在他面前耍小手段,以这个素斋来劝诫他?告诉他得开荤了,不能老宿于中宫纯聊天?

  芳仪看着小皇帝脸色不好,心里抖了一抖,虽然,这皇帝还没有修炼到家,气势也不足,连鳌拜都不把他当盘菜,可是一想到他就是以后那个康熙大帝,芳仪还是有点抖哗的。但是,正是因为以后的康熙不好糊弄,所以,芳仪更要把现在的小玄子唬弄住了。连这个小的都不能拐带,那以后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芳仪在心里一个劲儿的给自己鼓劲,丫个毛孩子,姐姐可是四根的了,那什么,可以做你娘了,不怕不怕。不就是脸色不好吗?姐姐就是要你脸色不好,你脸上如果一成不变像个白板似的,姐姐我还看不出计划可行不可行呢!以我们新中国积累的多少年的各种领先,变身吧芳仪!上!

  芳仪看着小皇帝,笑着说:“皇上不喜欢吃斋?我也不喜欢!不过,我今儿个倒是想让皇上陪我吃斋来着,而是吃得越久越好!”

  这话说得康熙有点愣神,好像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啊!所以,康熙就凝神看着芳仪,示意她说下去。芳仪努力培养着感情,力求脸上的表情最逼真,说道:“我也不怕丢人,反正您是我丈夫,说给您听那也是应该的。自大婚以来,皇上时常陪着我,我很开心。可是我也知道,作为一个皇后,不能老霸着您,得劝着您些。您若去了别人那里,也就罢了,我也不会多想什么。可是要从我嘴里说出什么雨露均沾的话,虽然那是皇后的本分,心里总是不舒服的。我知道,这叫妒忌,有了这个,是不好的,汉人的妻子要犯了这个,那就是七出之条。可若要心里一点都没有这些酸味,我就不知道了,那人还是不是把丈夫放在心里了。我把您作为我的天,我的依赖,我的仰仗,所以就连这些我心里不好的事也不想隐瞒您。”

  芳仪说到这里自己酸了自己一大把,所以不得不停了一停,看着康熙脸上有一丝动容,才继续说道:“我得守着我的本分,可是那些话我说不出口,所以,我就吩咐下去做了这么一桌子的菜。皇上,您看您……”

  芳仪这话还没有说完,康熙也不等芳仪伺候了,自己拿起筷子吃了起来,脸上连刚刚的动容都收了起来,只是吃得挺欢畅的。芳仪看着这样,心里忍不住地比了个“V”,这会儿,她脸上是开心的,心里更高兴了。只不过,这高兴的事情,与康熙想的不一样。

  康熙生于宫中,又经过那样的起伏,怎么会不知道着后/宫女人的心思?这些女人,哪一个不是期盼着帝王的宠爱的。可就是这样,争宠勾引也从不拿到面上来说的,都是私下里凭手段,面上个个都是贤惠大度的,为皇上考量的。

  可是,这个赫舍里家的小丫头,就这样把这些见不得人的心思明明白白的告诉了自己?她就不怕自己不待见她?还是说,她果真像她说的,因为全心的信赖着自己,依靠着自己,所以心里这样的小心思也不瞒着自己?因该是这样的吧?那些话从第一晚上她就说了,而且,现在看来,她也确是是这样做的。这个丫头,果然值得自己期待的!

  如果是后来在朝堂上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的康熙大帝,可能还不会那么容易就相信了芳仪的说辞。但是,即便是康熙大帝,顶多也只是以为那是芳仪的一种争宠的手段而已,对芳仪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康熙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不被人放在心上的,他是皇上,是所有女人争抢的对象,所以,没有想到,在这些话的根子上就做了假。

  那芳仪到底是要的什么?帝王的恩爱?这种东西多难得啊!且不说帝王以广撒雨露为己任,就是普通氏族官员人家,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是三妻四妾还是要招人诟病的,更不要说皇帝了。就是海兰珠和董鄂氏,她们就一定活得好了?恐怕他们是极累的吧?不然怎么都没什么好下场的?再说了,这皇宫又是充满诱惑的地方,三年一次的旗人选秀,每年宫女的小选,有的是年轻漂亮的女子。所以,指望帝王的恩爱,那是扯淡,更何况,芳仪还是从后世穿来的,知道康熙是多么的种/马!自己还比康熙稍大几个月呢,如果自己有幸不早逝的话,以后年华老去,康熙还真能看得上自己?

  芳仪现在拐带小皇帝的,是让小皇帝相信她的信任。对,芳仪想要康熙相信自己。虽然史书上说,康熙与元后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但那是因为元后早早亡故了。若是长久在一起的话,以康熙多疑的个性,这帝后真能一直那么相合?更何况朝堂诡异,诸子相争,连儿子都能圈禁的,就真的会一直和元后感情深厚?

  所以,芳仪现在做的是,趁现在小皇帝还不成熟,脑子还没有后来好使,特别是现在处境尴尬,朝堂上不被看重,空作为一个皇帝却做不得政事的主时,在一个男人最不得意的时候让他知道,自己是相信他的信赖他的,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让他相信自己的信赖,慢慢的习惯自己的信赖。这样慢慢的,只要一想起芳仪,那个标签就是信赖。这样相对的,小皇帝也会放心芳仪,相信芳仪。用句矫情的文艺话,康熙在一片信任缺失的感情沙漠中,芳仪要做那一个小小的绿洲,让康熙累了倦了可以想起那里。

  谎话重复一百遍,就让人相信,而如果尽心尽力的去编织一个谎话,点点滴滴处千百遍重复着这个谎话呢?

  正文064姐是看戏的不是演戏的

  想要人相信自己,做容易的作法,就是把自己的把柄或者短处送到别人手中。所以,芳仪就恰如其分的假装出一个妻子的小心思,而且不遮不拦的自我剖析在小皇帝的面前。小皇帝再怎么能干,还是个少年,离康熙大帝还有很多的距离。再说,他也小看了芳仪,没透过萝丽的表象看出大妈的灵魂,更不要说这个灵魂还带着后世的知识,对他孜孜不倦的分析,在他根本不知道灵魂的目标在哪里时,就布局狩猎了。

  这些信任什么的说法,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建立的,可是只要开了个头,那就好办了,而且,芳仪做的不是什么大事,而是要在日常小事里头,把自己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底。这样,开枪的不要,偷偷的进村,效果是最好的。

  所以,这一顿斋菜,大家吃得都很满意。这回不要说康熙了,就连芳仪一时也吃过了,超过了七分饱。等把东西撤了下去后,芳仪笑着邀请小皇帝散步。一边走,还一边聊天。要说,这可是芳仪的强项,好歹是从信息爆炸的年代过来的,天南海北都能侃两句。康熙自然是满意的,要找一个聊天的人容易,要找一个聊得合拍的就不太容易,要找一个聊得合拍的老婆就更不容易了。芳仪一边聊一边还不厚道的想,不知道,外面那些书肆里的野史杂谈,是不是会涨价了。这脑子一走神,在康熙问她在想什么的时候,就顺嘴的说了出来。

  康熙脑子转了转,就明白了她说的是什么,不由得开心大笑,“真是个捉狭的!平时看着端庄得体的,怎么现在就成了这样?”

  芳仪也就趁性来了一句,“那不是在皇上跟前嘛!”这话也就顺着用膳时的话题敲了一把,只是在外头,芳仪也就没说的太白,不过,如果小皇帝连这个都听不明白,芳仪也就不用再白瞎了。

  康熙果然不负芳仪所望,看着她意味深长的笑了。

  不过,经过这一日的斋菜,康熙的日常生活稍有改变,一月里头也有几次翻绿头牌了。只是他不管晚上去不去坤宁宫,白天,总要去那里坐一下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候只是看一眼说两句话就走,有时就留着喝茶聊天。

  而这以后,孝庄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着芳仪很慈善,什么都没怎么说。皇太后倒是冷笑着对芳仪说过,“听说你请皇上用了顿斋?你倒是个贤惠的。看来用不了多久,这宫里就要有小孩子的热闹了。”

  芳仪听着皇太后故意刺她,她不是没和皇上合卺吗?可是芳仪哪会在乎这些个,反而笑着顺着皇太后的话说到:“那可是个大大的好事呢。”

  皇太后盯着芳仪看着,见芳仪一点没有什么异常,也不知道芳仪是真不在乎还是面上装的,只是作为皇太后,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端着个脸转向了别处。

  而在老婆班会时,芳仪也不再收到那些幽怨的小眼神了。取代的是,噶卢岱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只是时不时会因为某句话而脸上犯红,那些幽怨的小眼神,倒是集在噶卢岱身上多一些。当然,也有那么一两次,换了别人娇羞。

  要说这些,芳仪看着都挺乐呵的,谁说进宫了就要宫斗?姐要自我拔高,姐不是来参合宫斗的,姐是来看宫斗大戏的,那什么,你们可得给姐演好了!

  芳仪现在目标明确,要得不多,虽然这会很难,但是这东西一旦付出了,就好办了。而其他的,她暂时还不放在眼里。这宫里,除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谁还能盖得过她?对于太皇太后,芳仪自然是要极其上心的,可如果小皇帝成功拐带了的话,太皇太后这里也就容易些了。至于皇太后,只要恭敬得体,就成了。

  而那些贵人庶妃,现在还不敢招惹到她头上,芳仪的身份、家世、太皇太后的重视、皇上的重视,都放在那里了,谁敢吃了熊心豹子胆?而且,芳仪还极巧妙的新树了个靶子呢。要说噶卢岱这人,芳仪早就想好让她付车票钱了,更何况噶卢岱也不亏,这皇上不是宠爱她了吗?这不就是噶卢岱要得吗?这叫什么,应该是较三赢吧?

  其实,那顿素斋时,芳仪就想好了,自己原本是放在架子上烤的,可是如果皇上真的相信自己对他说的信赖,自然会对自己体谅的。而且,素斋不时有劝诫的意思在吗?明面上自己也算是尽了本分的。这几下里一凑合,皇上自然要翻翻绿头牌了。而且皇上本来就不会一直和尚下去的。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