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45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芳仪一听儿子来了,马上让人把帘子掀了,母子两隔着老远的说话。芳仪虽然陆续好转,但还没有最后的康复,太医自然是不会让承祜阿哥涉险,芳仪也不放心这些,所以母子俩每日的相处,就成了眼前的模样。

  芳仪看着儿子一幅小大人的样子,心里就有点难受,这一场病,逼着自己的儿子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恐惧,那天的事情,还是有后遗症的,就是自己这个宝贝儿,见了自己总要问上一句,“承祜想额娘了,额娘有没有想承祜?”,有时候还要加上一句,“就是做梦也要想承祜哦,不能一直睡一直睡的,要醒过来看承祜的哦”

  现在两人就这样说话聊天,别看承祜还小,可那个记忆力可是很靠谱的,能清楚地说出,今天吃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承祜想要额娘抱,额娘快好起来等等。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渐渐的时间也就过去了。这样隔着老远说话自然是废体力的,所以也就有了时间限制。承祜看着那些人冲着自己行礼说是时候不早了,该让皇后娘娘歇息了,这时候就是再怎么满脸不愿意,承祜还是听话的准备走了,只是临走时,果然如芳仪想的那样,又一次的叮嘱着,“额娘一定要记住哦,额娘的梦里要有承祜哦。”

  芳仪笑着应承着,心里却是酸酸的。心里知道儿子早晚要面对那些黑暗的东西,因此上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为儿子搭一个玻璃暖棚,把儿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可现在看着儿子这样,却还是让自己心里很难过的。

  这些日子,芳仪虽说是静养着,可又怎么会不想事情?这人脑又不是电脑,说关机就关机的。芳仪一次次的琢磨着这些事情,奶嬷说过,那时细云清醒时,奶嬷几次问话,都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细云那姑娘和往日一样,喜欢各处走走的,当然也和翠花一起说过闲话。可就是这样,也不能说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连这毛病是细云传给翠花的还是翠花传给细云的,都没个准。

  后来还是奶嬷不死心,仔细翻捡细云的随身东西,衣物什么的都不放过,连铺盖都拆了,最后竟然在一个光鲜漂亮的新香囊里头,拆出污秽的里子。拿着这个香囊去追问了细云,细云还是认得出的,这东西是翠花送给她的,按翠花说,是翠花得的纳喇氏的赏赐。

  这些话,再加上纳喇氏那里惩处翠花的事情,看着好像有些明了,连奶嬷都觉着,这事儿,就是纳喇氏背后下的黑手。可是芳仪总觉得有些个奇怪,如果是纳喇氏的话,借翠花得手干了这件事,怎么还会把翠花留着?而且这翠花可是有可能染病的,打发去花房就放心了?她那时就快生了,怎么会冒这样的险?

  可惜翠花也已经故去了,那时候虽然也暗地里派人去翠花的隔离处,可是那时候翠花神智不清,那人也不能守在那里,再加上自己这里的那些措手不及的事情,竟没有从翠花口里掏出个字来,只是听人说,这人昏迷着,还一声一声的叫着哥哥。

  宫外头也没打听出什么来,这翠花细云都不是京里的人,而且还都离着不近,要了解这两人的家人和什么人有着纠葛就不能靠自己的那些太监了,太监们可是不能离开京城的,所以都是指望叔叔索额图了。可芳仪没想到的是,额鲁竟然求着叔叔往盛京去了,翠花家在那里。那个时候,芳仪已经病得一塌糊涂了,额鲁还肯为自己出力,倒是让芳仪有点儿惊讶。

  芳仪病重时,她身边的人只顾守着娘娘看顾着,确实耽搁了些事情,但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比起真相,还是娘娘和小主子的安危更重要些。后来芳仪醒了,听了这奶娘说那个香囊,既然有污秽,那就是有着得病的人,就顺着这条线去查,重点是那几个府里庄子田地佃农等等有什么暴毙的。因怕下头人找不出那些人家里的庄子田产什么的,又怕那些家不用自己家里的地方谋事,或者是外头碰上了这些得病的,芳仪又另辟了条线,从京城开始往附近查找,看看有什么地方有人暴毙,死因不明,甚至是有瘟疫时疫之说的。这一点点地,由京城附近向远处推进。这可是个耗时耗人力的做法,就算是自己那个阿玛各位叔叔,也不是轻易能完成的。可是现在,也没什么巧法子。而宫里头,芳仪更是让人往细里打听,这翠花以前跟谁要好,又有什么事情,事无巨细,都要听听。这些事情,还不能动作太大,这宫里头的眼睛,可不是白饶的。

  正文121吃不消的母女小谈

  芳仪知道,自己只凭一点儿疑惑,就这样大费周章,没准查到头,什么也查不出来,可是,不这么办,自己就是不能安心。好些书上都把打探事情说得分外的轻巧,好似只要一有怀疑,马上就能查出些细枝末节,那可真是吃了个灯心草啊。

  只是芳仪这边还没有着落,她额娘递牌子觐见时就又放了颗卫星。

  其实,这宫里头真正有资格接见外命妇的,现在在康熙还没有分封时,也就芳仪这个皇后。不过,康熙有时候以示恩宠,给了些特赐,芳仪也是知道的。这回芳仪病倒前,为了怕天花传播,特地下令停止觐见。后来芳仪病得昏沉,康熙又让马佳氏和钮钴禄氏代理宫务,这两人又要卖人好,又要得自己方便,就停了禁令。

  芳仪醒过来以后,奶嬷跟她说宫里现状时也提了这个事情,因为怕芳仪为了这个事情生气,只是一句话带过而已。其实芳仪哪里会为这个事情生气,虽然那几个这样做有些冒犯了皇后,可是真要说起来,那些人也占了些理,原本下禁令的原由宫里已经肃清了,那就是可以开禁的了,再说了,宫里发生了那么多事,也得体谅体谅别人的心思以及娘家人的担心。一边是不知死活的皇后,一边是收买人心以及自己的便利,哪个轻哪个重?而且还遵了康熙的旨意管着事儿,也不算是逾越了。

  芳仪只是没想到,这边自己的病还没好透,府里人就这么急着见自己,是有什么急事,还是府里终究是挂念自己的?

  人是进来了,可不是像往日那样贴得很近,芳仪知道他们还是有顾虑的,也不以为意,只是细细看了福晋,倒是有些憔悴,看来还是为自己担心了,心中微微软了软。等两下里诉过别情,福晋又说了自己有多么担心,茶饭不思的,又是怎么求神拜佛的,芳仪听了还是好好的宽慰了这位额娘的。渐渐的,就说着府里的人和事,说说长泰如何如何了,额鲁的妻子倒是个老实人等等的。

  芳仪还是很喜欢长泰的,这个孩子自己也是费心教过,那时候自己出嫁进宫,这孩子还哭得什么似的。后来也是能时时见着的,看着这个小孩子一点点地长大,心里有着与别人不同的亲近,就笑着说:“回头等我好利索了,也把长泰带过来说说话儿,这小子虽说是大了些,但也不用避忌到什么份上。也让承祜和他这个舅舅多亲近亲近,承祜也不能就跟着那些宫人厮混的,可现在给他弄个伴当又太早了些。说不得,他这个舅舅就多费些心,可要知道,这舅舅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感情好,我看长泰可是巴不得呢。谁不知道,他就和您这个姐姐亲近。这小子也大了些,我还求着娘娘好好替他留些心,给寻摸个好媳妇儿呢。”

  “这有什么难的,额娘看中了哪家的,或是这小子喜欢上了谁,尽管开口,我去跟皇上讨个情也就是了。”芳仪想想,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那人不是康熙也看中的就行了。

  “那就讨娘娘这句话了,我就先去打听了,等下一次选秀长泰的年纪也正好了。”看着芳仪点头,福晋歇了歇,总算把这个话题引到了自己的目的上,“要说,府里还有个庶出的格格,昨年选秀正好病了,不然,我倒是轻省了。不过,这丫头大了,倒是懂事能干了。前几日,老爷倒是和我说过,想把那丫头送进宫来服侍您。您这一病,我们都跟着担心着呢,恨不能进来照看着,只是不能够。那丫头再怎么说,也是老爷的闺女,这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有她在您身边服侍着,倒也叫府里能放下心的。”

  芳仪还顺着原来的话头,一时脑子还转不过弯来,也就看着福晋没接口,这是什么意思?除了内务府辛者库人从事贱役苦差外,这其它的宫女都是有小选上来的包衣,这庶女怎么就能自降来服侍自己了?

  福晋看着芳仪只是看着自己又不说话,就有些许尴尬,这一尴尬,倒是让芳仪想明白了,这哪里是要来服侍自己的?这怕是要来“服侍”康熙的吧?这一回,芳仪心中已经不会再凉了,只觉得万分好笑,刚刚看着福晋的憔悴还有些感动,现在想想,还真不知道是有几分为自己担心的,就算是为自己担心,又有几分是担心自己没了,府里失了天家的照应?这回可好了,直接送个女儿来作为备胎了,连两年后的选秀也等不及了。那些天,估计这个壳子的阿玛担心懊恼不已吧,怎么去年就报了个病缓呢。恐怕是担心小丫头太青涩了,怕老大不愿意嚼,直接给指给了别人。也是,选秀也不是个十拿九稳的,哪有往自己这里一送来得简单。

  自己倒不在乎康熙收多少女人,可是想到以往在府里这姑娘的那个能干劲儿,弄得景焕搬救兵的旧事,就一股子腻味,这货搁自己身边,不是膈应人吗?于是笑着说道:“额娘这是怎么说的?自己家的妹妹怎么能忍心让她做这些服侍人的活计,再说了,我这个病还没有好透呢,这要是过了病气给她,倒是不落忍的。还是让她在家里松快些,也不过两年的光景,以后出了门子就没这么舒坦了。”

  福晋听了这话就更别扭了,也知道这里头的门道大家都门清儿,“我也是这么个说头,只是你阿玛实在是担心您。我估摸着,就算您这儿回了,他也要想别的法子的,这万一他想了个歪法子,弄得大家都脸上无光,还不如就这样才好呢。要我说,这些事情,就看开些吧。反正这里正殿就只能您能住着。原先就说过,那些家里带来的宫女都是可用的,也帮着您稳固些。我估摸着您这身子还要调理一段时日,找个人帮帮你有什么不好的?她的身份又不同那些个宫女丫头,也更能稳固些吧?”

  正文122风波再起

  芳仪也知道自己那个阿玛,现在袭了爵,又担着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要操办一些事情也是方便的。而且,现在自还要依靠着他办些事情,让他不痛快了也不好,再一说,如果真如福晋说的弄出些没脸没皮的,还不如就此答应了。

  至于这个庶妹妹身份不同于一般宫女,这也是对于赫舍里府更有力吧,不过,既然要答应,有些话也就不要再说了,不要为几句嘴头上的痛快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呈一时口舌又何必呢。哎,妾多不愁,虱多不痒啊,来吧来吧不过,就算是在自己身边,自己也不会做这个拉皮条的,一切就看她自己能不能勾得康熙下口了。

  等福晋满意的告退后,芳仪揉了揉头,把几个贴身的人找来,说道:“过几日赫舍里府里的庶格格要进宫来住上一段日子,你们让人在后殿给收拾一处来安置了她。虽说是要来服侍我的,可人家毕竟还是个格格,一应事务还是不要让人家沾手,就是承祜那里也要关照到了,别真的累着了人家。承祜还小,也别让他去烦着人了。可都听明白了?”

  众人听了,连忙应声,这些都是人精/子,怎么会听不出芳仪的意思?客气的养着个人,还要防着,不叫这人沾上一丁点的事情。芳仪想想,就接着对田嬷嬷说道:“我这个庶妹妹大概也没学过宫里的规矩,还要烦劳田嬷嬷操心,找人教教她。也省得在外头失了分寸,冲撞了什么。”

  对于芳仪这几句话,田嬷嬷更是心领神会了。要说,田嬷嬷还是挺满意现在的状况的。现在她虽然还是管着这坤宁宫里上上下下的事物的,可心里也知道,有些真正紧要的事情,皇后娘娘是不会放手交给自己的,自己不过是个帽子,用来压人的。可她历来是个懂进退的,对着皇后也是有足够的诚心,交到手里的事情桩桩件件都办得漂漂亮亮,所以现在皇后娘娘把承祜阿哥的事务都交给了她,这可是个要紧的。这个皇后娘娘的嫡长子,不光是皇后娘娘的心尖子,就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和皇上,也是极看重的。所以她更是兢兢业业的。

  而方仪之所以那么放心的把儿子的事交给田嬷嬷,自然是想到孝庄日后可以看孙子媳妇不顺眼,却不会舍得危害重孙子的。要说,芳仪最信任的当然是自己的奶嬷嬷,可是,这奶嬷嬷到底不比田嬷嬷在宫里的底气,里里外外的更没有田嬷嬷罩得住。

  芳仪病情虽然没有好透,但是康熙也拖不得了,这皇上也不能老是不在京师。只是还没等康熙回京的消息传回来,赫舍里府上的庶格格已经被送了进来。

  芳萍进宫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见皇后姐姐的。芳仪也不好真的一面都不见就给扔到后殿里。只是看着眼前隔着帘子给自己磕头的小姑娘,那明显有点瑟缩的样子,还是让芳仪有点儿心里不好受。虽然知道眼前的姑娘不是个省油的,可是毕竟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就这样被家里的大人给扔进了这凶险的地界,而唯一有点血缘的姐姐以前也是不待见她的,这日后也不见得依靠得上,嗯,好像也蛮凄惨的。所以虽然没有心软,还是好言好语的慰问了一番,才让人带着安置了。只要她不危及自己,自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接着,又唾弃了自己一把,果然自己还是自私的,学不来圣母,偶尔也只能伪圣母一把,但是只要一危及到自己的利益,就又把那些慈悲心肠收拾得一干二净的。

  康熙回宫时,皇后并没有去迎接,自己这病还不能钻在人堆里。不过,在这之前,芳仪就接到了孝庄的口谕,让她在宫中安心养病就可。这原本也是孝庄体谅自己孙子康熙,既然孙子不忍皇后出宫静养,现又听报着皇后的身子看着日渐好转,那索性自己出面,让皇后在自己宫中别出来了,省得万一有什么事情了都不消停。只是这事情看在皇太后的眼里,却不是这个味儿,想想自己也曾经是皇后,现在更被尊为皇太后,还得颠儿颠儿的赶出去迎人,这一个小辈却仗着宠躲清闲,这一下原本对芳仪的不喜欢就更深了。

  这浩浩荡荡的一起子人都涌着迎接着康熙和孝庄,就是纳喇氏也撑着才满月的身子跪拜在那里,芳仪是得了口谕免了的,余下的除了两个没满周年的小阿哥外,其他的都出来了,连承祜小包也在迎驾之列中。

  因为皇太后的缘故,所以老远的,康熙就下了辇驾,过来给皇太后行礼,然后再扶着皇太后来到太皇太后的座驾跟前迎接,这些礼数,一丝都错不得的。

  孝庄这次养得不错,精神头挺足的,出了暖轿,才跟皇太后说了几句,一眼就看到了承祜小包子被田嬷嬷抱着跪着接驾。孝庄本来也挺喜欢这个重孙子的,又想到本来自己这回是心疼着孩子,舍不得他跟着路上颠簸,才没让他跟着自己出去,可没想到留在宫里却得了那样的大灾,就心疼得了不得,哪里还舍得他在一边跪着,忙让人把他引到自己身边。

  这承祜礼数也是不差的,先是一本正经的给孝庄行了礼,复又给康熙磕了头,年纪虽小,但这个动作却是一板一眼十分得到位。这两位哪舍得孩子真的就把头磕在那个石砖上,忙就止住了。这两位都是能忍的,所以在众人跟前也没有作出什么过分疼爱的举动,只是等换过宫中的肩辇时,孝庄当先上去,也没忘记把承祜抱在了身边。

  皇太后跟在太皇太后身后,看着那个小身影坐在孝庄的跟前,心中就起了盘算,想到了妙处,脸上不由得带出了得色来。康熙还在一边等着皇太后上辇呢,所以这一切都落在了康熙的利眼里,只是这位现在城府日深,什么都没有显露出来,就连扶着皇太后的动作,也没一丝有异。

  正文123年纪小不一定就是软柿子

  等几位老大在前头走了,众人这才能起身。一行人迤逦拖沓,尽往慈宁宫去了。等到了地界儿,又是一番做作,皇家的规矩一一尽显,才好不容易都落了座。

  原本大家尽了礼数,就因该告退了,让太皇太后梳洗安歇,这别后的闲聊,也不急这一会儿。可是这皇太后却没有起身告退,反倒真的踏踏实实的坐着摆出与太皇太后闲聊家常的样子。

  而且,稀奇之处不止这一个。康熙也没像往常一样,尽了礼数后就先行告退,把这空间留给一众娘儿们,反倒是留下来笑着喝茶。

  这康熙在座儿,这些内廷的人都想着怎么表现自己,这说话就自然的多了起来。一个一个的争着慰问了老太太的身体,又有各种的恳切言辞表达着自己打心底里发出的孝心。一时间莺莺燕燕的,弄得孝庄都有些头疼,正想着赶人的时候,就听见皇太后说话了,“承祜怎么不说话啊,你看看,你这一些母妃多么有孝心,那你呢?有没有想念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啊?”

  皇太后看那个小孩儿只是乖巧的依靠在孝庄身边,并未有说话,就有心为难他,想一想,一不过是个才四岁的小毛孩儿,定不知道如何回答,那样,说皇后教导不力也不勉强了,既好下了皇后的面子,而且这后面的事情,她也好说话了。只是她也不想一想,康熙对芳仪还是不错的,这样难为儿子的老婆,这儿子为了孝道面上不能说什么,可心里就不会不舒服?

  承祜听了皇太后的问话,就要站起来回话,只是他人小腿短,根本自己就下不了地,看看就要往下跳,还是边上的苏麻喇姑眼疾手快,扶了承祜下来。承祜因要回皇太后的话,也来不及向苏麻道谢,只是冲着人甜甜的一笑。这含着感激又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显出了脸颊上的两个变深了的小肉坑坑,更让人觉得这孩子浑身上下充满着灵气。而这苏麻神情一晃,就好像看到了十多年前的小玄烨似的。

  承祜站稳了后,就冲着皇太后行了个礼儿,恭恭敬敬的回到:“回皇幺嬷的话儿。承祜自然是想乌库嬷嬷的。只是额娘说过,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而且,承祜是一直一直放在心里想的,难道这个不算数,一定要说出来才算的吗?”

  说完了就眨巴眨巴着大眼睛看着皇太后,像是等着皇太后给他解惑似的。承祜这话一下子把皇太后噎得一趔趄。不光是她,就是其他几个人,也有点讪讪的。不过这功力的高下,也立马显了出来,有的已经有些个扭捏,有的还是泰然自若的,一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样子。

  太皇太后因为被这些人弄得烦了,听着这孩子的话可正合心意,有心要让这人小小的不舒坦一下,就只笑着跟康熙说着什么,就当时没看见这眼前的一幕。而康熙更是不理会这些的,也当没听见。其他人就是想要讨皇太后的好,可这小孩子的话实在是不好接,也就只能坐着装大蒜瓣儿。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