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68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承祜的事情,芳仪还是逮着空子跟康熙商量了。康熙对这个也不含糊,他也知道,这个嫡长子,多么的招人“稀罕”。这些事情,他早就想过了。今儿见芳仪问了,也就笑着说:“朕知道你是舍不得儿子,不过,这规矩还是不能错的。儿子也不能总跟着额娘的,咱们大清的好儿郎,可不能躲在额娘裙子边上长大的。”

  芳仪听到这话,就有些发急,果然,这个康熙还真是要照规矩办事啊,那怎么办?虽然知道康熙说得不错,可就这样,不放心是其次——大不了把这阿哥所的人从上到下里里外外的全换一遍,篱笆死命的扎扎紧,反正自己是皇后,有这个能耐,可最主要的是舍不得儿子啊这不就是跟送六岁的儿子去全托是一样的事情吗?全托可还没有这样刺激呢。

  芳仪抬头,看着康熙,就看见了康熙嘴角微微上翘着。心里就起了疑问,这是什么状况,难道,就是想要我去多求求情?这有何难?姐姐一向是能屈能伸的。

  果然,康熙把皇后的样子看在眼里,心里好笑,等芳仪声情并茂的表示了自己对儿子多么的不舍、两个儿子之间如何的感情好之后,也知道见好就收,开始了“但是”:“但是,朕的嫡长子,自然与别个不同的,这阿哥所,倒是不宜于他居住。朕这就下令,另择一处修建宫室,赐予承祜。在这之前,承祜还是先跟着皇后起居吧。”

  芳仪早就明白,康熙有意于立承祜为太子,这样安排不算突兀,也没什么好吃惊的。只是明白儿子终究是要搬到别的地方去的,芳仪心中还是失落的。不过,作为皇子阿哥,确实不能老跟着自己,往好里想,康熙这样安排,也让儿子能跟自己多住段日子了。所以,看着康熙那有些得瑟的样子,芳仪很给面子的捧了场,由衷地感谢了皇上。两人都很默契的不去提,这另建宫室给了承祜,这承祜的名头是什么。

  康熙现在因为被芳仪的捧场弄得很高兴,就拉着芳仪说自己给承祜选的地方。其实,这些他早就考虑到了,对承祜的思量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这个名分,还是要选个好时机才颁布的。而给承祜建宫室,就是今日皇后不提,等承祜生辰那日,他也是要说的,也算是给儿子的庆礼。不过,既然皇后这样恳求自己,早些说也没什么。

  康熙兴致勃勃地拉着皇后说自己给承祜选的地方,就是东面斋宫与奉先殿之间的明奉慈殿。芳仪仔细想了想这地方,就跟脑子里上辈子的记忆对上号了,上辈子自己在北京时可是没少逛故宫,那地方,这青铜馆和钟表馆之间的地方,可有着一个大大有名的宫室名的。芳仪笑着就问康熙,“那地方倒是贴着前廷,日后也可以跟内廷隔开,万岁爷倒是挑了个好地方,可见是费了大心思了,说不得,连这宫室的名儿,万岁爷也早就拟好了吧?”

  “芳仪真是深知朕心啊。没错,你看,这毓庆二字可否?”康熙这时候高兴,话也是捡好地讲。

  只是这名字听在芳仪耳中,心中颇有点不是味儿。早知道就是那个名字,现在也确认了,只是,不知怎么的,想到这些原本都是属于二儿子的,就有点复杂。不过,才一晃神,芳仪就差点想给自己两巴掌,什么属于二儿子的,不要把上辈子自己都搞不清楚的史实跟现在的现实搞混了。现在的两个儿子,都是自己亲生的,自己要努力保护的,一个都不能丢。跟史上那早殇的以及废太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自己在瞎纠结什么?

  康熙还以为芳仪在想着那两个字呢,就再问了一遍,芳仪早就回了心思,这会儿,是在跟着两字较劲呢。还真以为姐姐我不是才女啊?这“毓”字是生育养育的意思,原来史上那太子生而失母,弄这两个字还说得过去,现在姐姐我活得好好的,小康你这是啥意思?

  听康熙发问,也就实话实说:“这两字我倒是都认得,也知道是啥意思,可是万岁爷为什么取这二字呢?”

  “噢?芳仪真的不明白朕的心思吗?”康熙看着芳仪,这会儿,他倒是卸下了皇帝的冷峻,神色柔和,语气更是柔和。看着这样的康熙,芳仪差点儿失了心神,神情也是柔了再柔。边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人在伺候,所以,这两位这样看着,也没人打搅。

  等到晚上芳仪安歇,才想明白了,自己只想着史上那是康熙为了纪念元后的意思,怎么没想到,在这儿,也是想让儿子永记生养之恩,这跟自己还活着,并不矛盾。儿子的居所,康熙并没有用那些或吉祥或大气或励志的名字,而是在这个上头打转,是不是算拐着许多弯,隐讳的对自己示好,表达皇帝的情谊?怪不得,康熙会那副样子。

  一瞬间,芳仪心都就涌上一些难于言表的滋味。康熙是个出色的人,其实,用出色已不能来形容他。被这样的男子这样看着,跟他一起生活,还养育了两个儿子,就现阶段,还在这男子的心中有一席之地,要说没有一丁点儿的感觉,这芳仪也就要算是圣人了。只是,她时刻管着自己的心,又庆幸着,还好宫里有那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时刻刺激着自己提醒着自己,不能沦陷,这才让芳仪把自己的感情收得紧紧的。白日里,芳仪是没有弄明白,要不然,自己是不是就会被迷惑了?

  那一旦动了心动了情,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什么?自己还会不会笑看班会上,各人风华正茂,众女意气,挥斥方遒?不会的,再怎么改变接受,情感的洁癖是改不了。而且就算能改,让自己像这内廷无数的人一样,想着自己中意的那个人,今日宿在哪里,又对着哪个诉说情谊,或是被翻红浪,而自己咬着被子角,一夜辛酸流泪到天明?

  想到这里,芳仪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现在这样挺好的,别在胡思乱想了,这个时代,没有爱情,可是活得滋润,可有了感情,那就是自寻死路自己还有两个儿子要养呢。

  芳仪只觉得自己逃过一劫,境界又一次提升了。所以,第二天,芳仪起身时,心情特别的好。就算是给太皇太后请安时,那笑容也是特别的真诚。

  承祜现在虽然还没有进书房,但也已经开始学写字了。加上上回的不愉快,所以现在给太皇太后请过安后,就先告退了。就是要陪着老太太说话解闷,也是另择时间的。只是今日,承祜觉着那些娘娘看着自己的眼神比往日更是热烈。不用想,承祜也是知道这都是为了什么。宫里长大的孩子,对那些规矩地位的理解,可是格外深刻的,那阿玛来了这一出,有什么意图,自己想得明白,那些大人就更是想得明白了。今日那些眼神,有多少是羡慕的,又有多少是嫉妒的,更有多少时歹毒的,这些,自己已经不用再多想了,只要记住了,自己一定要变得更强,要保护额娘和弟弟,当然自己也要很小心很谨慎的,自己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额娘和弟弟要怎么办呢。

  宫里现在最热的话头,已经不是郭络罗氏那一夜“承恩”了。不管有什么想头,对皇后表示恭喜的,说自己替皇后娘娘高兴的,一波又一波。宫里头的那些人,自己想不见就不见了,自己的地位放在那里了,还怕那些人?可那些外命妇,就算再烦,芳仪还是要见的,这些人家的势力,就算不拉拢,也不能得罪啊。赫舍里府上自然也是热闹的,这从进宫来的福晋脸上的容光,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芳仪怕的就是这个,承祜还没有怎么样呢,不要自己的阿玛就先弄出些事情来,所以不得不又叮嘱福晋。

  看着福晋连声应着,可不知道真正的又听进去了几分。就算听进去了,又能说得动噶布喇大人几分?不得已,芳仪想着,日后还得专门派人看着,省得出些什么不着调的事情,连累到自己的儿子。要知道,康熙喜欢儿子的时候,天捅破了都可以不看。而若是一旦心里有别的想法了,那些点点滴滴的都是罪状。

  眼看着承祜的生辰以及皇后娘娘的千秋节快到了,内务府就请示要如何操办。以前承祜就地位不凡,现在跟是要让人捧着了。哪想到,芳仪已经被那些应酬弄得心烦欲死,竟然宣布停了庆贺,简简单单的就好,一切用度从简,把那些该用的银子从内务府拨出去,说是等问过了万岁爷,是不是就充盈军费,这不是还打着仗嘛这一下,也算是给康熙垫了垫脚。三藩反叛还没平定,台湾还跟着起哄,康熙欲振大清士气军威,大肆赞赏皇后娘娘一心为国的壮举,竟然在朝堂上要表示,想要御驾亲征。虽然,因为种种理由,康熙被诸位大臣给劝住了,可是这些也真的鼓舞了军心。

  日子就这么又刺激又不咸不淡的流过,这形容词是不是错了?这两词可是矛盾着呢只是,当经历过这内廷里的面上和里子,就知道,这俩词是多么的贴切。

  宫里的日子,既是不变的又是一直变化的。不变的,就是永远有着争斗谋算,有着怀孕待产,有着子嗣诞生。变化的,不过是手段,人名儿,今日是这个与那个计较,明天,又变成了另一个与再一个。今日是某某氏生产了,明日是某某某是小产了。只是,这一波*的,再也没有人提起那个钮钴禄氏了。别人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这宫里也是不差的吧?

  对这些,芳仪既时刻警惕着,又不是太在意那些得宠等等的是非。对于她来说,儿子才是最重要的。承祜的启蒙是康熙给做的。年前,承祜生辰后,学业上要就傅,康熙为他择了名儒张英、熊赐履为师。虽然那时已近年关,但康熙还是一日都没有耽搁,选了文华殿作为承祜授课之所,让承祜开始了上学的日子。可即便如此,康熙还是日日关心儿子的学业进度,老实说,芳仪认为康熙在这课业上头的事情有些个变/态。一早上,不,应该说是还在凌晨,公鸡还没起床,承祜就要起床了。然后,大冬天里头,要赶那么一段路,到那个文华殿开始一天的课业。孩子还小呢,有必要其那么早吗?睡不够,就长不高的还有那个什么,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什么的。晚上,还要再来检查。这些,芳仪以前虽然有耳闻,可等真正的看到了,才深切觉得,这已经不能用刻苦二字来表述了。

  可是每每想要跟康熙提提,话到口边,芳仪的理智总是及时提醒她,不能说。在这种事情上不能插手,可不能落下是非,以后,这宫里的阿哥都是这样的。别让康熙觉着承祜特别娇惯。所以,芳仪只能装作不见,可是那小厨房却被芳仪可着劲儿的抽打。儿子辛苦,营养一定要跟得上。鉴于承祜要早起,晚上又要温功课,这小厨房的人在芳仪的想法下,分成了三班倒,以保证,随时随刻,这灶是热的。而且,还又跟王太医讨论起食补药膳之说。小孩子太小,不能随便用药,就是药膳也不行,所以只能在食补上死命花功夫。

  这些,都是在坤宁宫里头进行的。虽然芳仪也想把那些吃的送到文华殿,可是想到,不能让人说儿子娇宠,所以只能忍着。只是那些小点心什么的还是准备的,让承祜身边那几个带着,当然也不忘了要给太傅准备。这熊赐履是谁芳仪不太清楚,但这个名儒张英,芳仪还是知道一点儿的,用些小手段,即便不是拉拢,搏个好感也是不错的。

  承祜上学了,等过了年,纳喇氏倒是开始把保清带着给太皇太后请安了。说实话,大概是康熙的遗传基因不错,而这些后妃,都是这选秀出来的,最起码相貌端正,所以这宫里的孩子,长得都是不错的。这个保清,虎头虎脑的,现在虚四岁,正是好玩的时候,太皇太后看着也是眉开眼笑的,也要抱在身边逗弄的。

  芳仪本来就喜欢小孩子,也想拉过来逗弄,可是才一上手,就注意到纳喇氏的手纠紧了一下子。就是纳喇氏这样的人,为了孩子也是要乱了心智的吧?别说自己不会对这个孩子动手,就算是想要动手,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啊。

  不过,芳仪这样一想,就失了兴趣,再一想到,自己虽然不至于,但若有人有心做些什么再来嫁祸,也是麻烦的,就开始有点儿后悔自己的鲁莽了。忙着把保清又让回了太皇太后的身边。

  只是,不知道是芳仪有着预言的能力,还是这个保清真的那么背。这孩子下午就开始有些不舒服了。就算是纳喇氏忙着请了太医,小孩子还是紧接着发起高烧来了。别的小孩子,芳仪可以不管,可这个不行,自己早上才抱过呢。芳仪也知道这宫里的传说,什么就只有皇后的孩子好好儿的。这保清再若有了什么意外,那些话就传得更真了。自己还鲁莽的手贱了一下。这些话一个劲儿的在康熙耳边传,就算是康熙不怀疑,听多了总是不好的。

  芳仪也顾不得其他的,就亲自给太医院下了死命令,还让其小方脉的高手随伺。这还不算,为了怕里头有什么花头,更怕纳喇氏捣些什么鬼,芳仪就把这脑筋动到了太皇太后身上。虽然,芳仪看得出,纳喇氏很紧张自己的儿子,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有,若是别处的人借机搅出些事情来,就更麻烦。再说了,若是纳喇氏起了些心思,保清明明好了,她却欲借儿子生事,或是要引着康熙的疼爱,硬压着说不好了,这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大大的可能。

  芳仪收拾了一下自己,嘱咐人好好看着胤礽,又把李奶嬷留着镇宅,就带着田嬷嬷及一应出行人员,去往太皇太后的慈宁宫了。

  哪知道了慈宁宫里,太皇太后歇晌还未起来。倒是苏麻喇姑听着皇后来了,亲自迎了出来。

  正文170送不出去的包子

  苏麻喇姑可是太皇太后身边的第一人,就是康熙对着她也是毕恭毕敬的。但难得的是,即便如此,这个苏麻喇姑还是谨守着规矩的。

  等进了里头,苏麻喇姑就请皇后坐了,自己一旁伺候着,一边还婉转的打探了皇后娘娘的来意。芳仪跟苏麻喇姑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况且这个时候也不是什么客气的时候,芳仪看了看两边的人,苏麻会意,一个眼色,就清了场。芳仪也挺直接的,就把自己的来意跟苏麻喇姑说了,要知道,现在太皇太后的事情都不瞒着这位从大草原上带出来的奴婢,自己在这人的面前也不用藏着瞒着,反倒是妄作小人,如果得了这人的助力,这事儿就更方便了。

  苏麻喇姑听了芳仪的话,稍微皱了皱眉头,要说,这万岁爷的血脉,自己家的主子是一定重视的,就这个皇后娘娘的请求,也没什么不妥当的。当然,还得看主子的意思,等下看着,若主子也动了心思,自己就帮上一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下也不说什么应承不应承的,只是在一边陪着芳仪。但虽然是这个作派,芳仪倒是不着急了。要知道,这苏麻最是护主,要是自己说的是什么不妥当的,这人肯定会推了的。

  足足等了有两盏茶的功夫,这里头才传来动静。苏麻喇姑听了动静,估摸着时辰,就向皇后娘娘告罪,要离开服侍太皇太后起身了。芳仪也不是不识趣的,能让苏麻喇姑陪着等了这些许功夫,已经很不错了。

  又等了小半盏茶的功夫,才有人让自己进去了。太皇太后已经起身了,靠着一边的个富贵榻在喝茶。见了芳仪进来,也不说别的,只问道:“听着你在外头等了有些时候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芳仪当然知道,这苏麻喇姑指定已经把自己的话给回了,太皇太后这样问,没准已经是准了自己的打算,毕竟,孙子的血脉才是最重要的。芳仪当下就把保清生病的事情给回了,然后继续说道:“回皇幺嬷,孙媳妇盘算着,皇幺嬷是咱们大清第一等的尊贵福气之人,所以斗胆想来蹭蹭您老人家的尊贵福气,借个您身边的人去压压,这保清有您身边的人顶着您的福气给压着,一准儿好的利索。”

  这话说得四平八稳的,但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这哪里是借什么福气,不过是想把孝庄当城镇门神佛,震慑那些有小心思的。而且,皇后亲自来求,不过是为了洗刷自己罢了。只是,这话说的,作为一个长辈也没有推辞的道理。更何况,孝庄本来就看中康熙的子嗣,要知道,此时的康熙还是个子息艰难的,到现在满宫女人,也只有三个阿哥呢。虽然知道芳仪肚子里的盘算,但也是担心这重孙子的,所以既然芳仪求到自己面前,也就顺势点头了。

  孝庄看着芳仪,想着这些年此人的举动,倒还真的算得上母仪天下,身边的孩子养得也不错,就是对着娘家,也没有一个劲儿的巴拉抬举,所以对这芳仪就放松了些,此时更是和颜悦色地说道:“既如此,就准了你的话。你这个嫡母,做得不错。”抬眼看了看四周,苏麻喇姑会意,就上前揽了差事。

  芳仪得了孝庄这一赞,知道这话不一会儿就会传遍了宫里,最起码,自己舆论上的优势有了,那些真要抹黑自己的,也要掂量掂量的。此时看着苏麻喇姑上前揽差事,就更知道这是给自己做脸了,当下也就恭恭敬敬的,先谦逊的表示不敢当太皇太后的夸,又是感谢了孝庄恩典,对着苏麻,也是表达了谢意。

  当下,苏麻喇姑就代表着孝庄,去翊坤宫偏殿看顾保清阿哥了。当然,这也是只要她一个名头看着而已,哪用她动手的?而且,保清可是纳喇氏的心头肉命根子,自然是仔细得不能再仔细了。芳仪请了太皇太后的人来,除了上头说的那些,还就是防着纳喇氏谎编病情罢了。

  其实,保清也没什么大事。只是纳喇氏养得太过小心了,现在这个天气太冷了,这抱着外头走了一圈,又乍的进了暖屋子,这寒寒暖暖的,倒让小孩儿发热了。现在太医扛了皇后的死命令,用心诊治,而小孩子的病本来就来得快也去得快,就算是发着热,精神头也不错。所以,没多久,这病也就好了。

  这下,不光纳喇氏定心了,芳仪更是定心了。芳仪默默发誓,以后再也不手欠了,自己的儿子还抱不够呢,还去抱别人的?就算以后自己孩子长大了,自己还抱不够,那,大不了自己再生而纳喇氏经过此事,也忽然想通一件事,忽然间,对自己那个同族的妹妹善意了起来。动不动的,就找来自己这儿坐坐,有几次,竟然遇上去看儿子的康熙。这一来二去的,这个同族妹妹也在康熙面前混了个眼熟的。而没多久,芳仪在用皇后凤印时,毫不意外的看到了那人的名字。更没多久,这人又传出了喜讯。

  这时的纳喇氏,像是跟自己有了身子似的,平时不见喜怒的脸上,也是天天带着笑的。对于这个,芳仪仔细想想,也就明白了。纳喇氏连着两胎生产时,都不太顺当,太医的话虽然说得好听,但芳仪明白,基本上,这纳喇氏以后怕是很难再有孩子了。而现在这番举动,固然有固宠的因素,还有就是让这个族妹替她生个背胎吧?又或是替他儿子找个小马仔?

  如果自己在这个上头没有蝴蝶的话,恐怕要让纳喇氏失望了,自己可记得,老三是马佳氏生的,没纳喇氏的份儿。只是,芳仪一想到,日后这个马佳氏可能还会出来蹦跶,心里就腻味。可是,毕竟,人家肚子里现在揣着包子,康熙现在虽然厌弃了这个人,但孩子,他总要去看看的吧?而且,人家身边还有三格格呢。对于这个格格,康熙还是很喜欢的,总要去探望的,这一来二去的,总会磨着康熙心软了的。

  谁知,芳仪这回倒是想错康熙了。康熙虽然去看看三格格的,但是对着马佳氏,倒是没有留什么情面。对着这样的康熙,芳仪深刻地认识到,虽然自己点眼药水起了作用,但最主要的,是康熙把自己的尊严,看得很重吧?所以,自己也好,儿子也好,可千万要记住了,这前车之鉴,后人之师啊。

  马佳氏也是坚强的,就是这样,还是硬挺着十月怀胎,生下了个儿子。对于又添了个儿子,康熙还是很高兴的。只是,这人因为现在不待见这马佳氏,就不想让这个孩子养在马佳氏身边。原本,康熙是想让芳仪养着这孩子的,可是芳仪哪里肯沾这个手的。替别人养儿子?开什么玩笑,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其他的暂且不论,这养个孩子要多费心费力的?况且,养得好还罢了,再要有个什么不妥当,那宫里乃至京城,指不定要怎么发唾沫大潮呢。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