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83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康熙不是没有喝过着鹿血酒,知道鹿血酒有壮/阳、助兴之功用,可是不会让身子这样,这不是被人下了药是什么?当下,又惊又怒,身子又难受,几种夹杂着,没当场砍了人,已经是自制力极佳了。还能当场有条理的吩咐下去,不可谓这头脑是不好的。只是,那时看着纳喇氏就厌烦,根本别说用她泄火了,更不想留在那个宫里,让那暗中的人得了意。所以拔脚就走人。

  可是自己身上的情况自己知道,虽让人去急传了太医,可还得找个人泄了这个火去。这个情形,康熙一点儿都没想到要去找皇后。皇后那是什么地位,在自己心中又是什么分量,怎么能让她来承受这个?那简直是对皇后的侮辱了而且,康熙也等不得许多了。要说作为一个皇帝,什么时候不是随了他的性致的?何曾这样憋忍着的?而且还要让他再忍会儿?不是说笑吧?所以,康熙连回乾清宫都等不及了,让梁九功就近找了个地方。而泄火药?这宫里,俩条腿的蛤蟆难找,可是那两条腿的女人,就遍地都是了。而且是承受皇恩雨露,还不是便宜了她们?要说,这梁九功还是会办事的。这么着急的情况下,偷偷急传了御医,还就近找了个美貌的奴婢。

  而康熙也了得,虽然来不及吩咐如何处置翊坤宫那些事情,却还是封锁了自己的这件事,就连如此急速的传了太医也是极机密的。一来,这是康熙的屈辱,二来,皇上急传太医容易让人起疑,惹出其它祸事来。

  在太医的看顾下,康熙折腾了大半宿,才把这火给去了,然后太医也战战兢兢的给开了条理的方子。这太医是康熙极信任的,倒是也没让灭了口,而梁九功也是极用得着的,可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些先不去说,那个奴婢倒让康熙留着了,一来是看着她做了药的份上,二来,虽让人赐了避子汤,可也是怕不保准的,这万一真有了那避不去的天子骨血,康熙现在还是那种虎毒不食子的,早年仅有一次的经历也就够了。

  康熙折腾了大半夜,回乾清宫稍事休息,就起身早朝了,虽然极力克制着自己,可是还是在朝堂上训斥了明珠,让人惊诧了一回。待下了早朝,处理了要紧的政务,就着暗部仔细查处这个事情。忽而想到了,昨儿还说要去坤宁宫晚膳,后又说膳后再去,让皇后等着的话儿,找人一问,才知道,皇后寝殿,灯点了一晚上,而今晨皇后早早出了屋子,气色不甚很好,康熙听了,怅怅的叹了口气,心中各种滋味,无法细辨。

  皇上其它一些贴身的事情,都有这大总管梁九功处置了,就是敬事房那里,也是梁九功亲自去的,只避了人让总管亲自捉笔,留了三个字,其他人不敢问也不敢说。那三个字,也是芳仪看着发火的那个。

  正文201讨点儿利息

  “幸卫氏”。

  这就是让芳仪看得火大而康熙觉得屈辱的三个字。

  芳仪觉得火大,要说原因,可是有很多的,第一反应,就是,昨天儿子们那样担心这个做阿玛的,原来这个做阿玛的是找乐子去了,儿子们也太亏了。而自己也真是好笑,还一晚上没睡,东想西想的。现在回想起来,又是鹿血酒,又是看管服侍的人,又是要彻查屋子里的东西,又是不待见纳喇氏,还那样急忙忙的走了,更有那郭络罗氏在外头候着,就该猜出来些的。难道是,自己也关心则乱了?那可不行,这之前的日子挺好的,关心则乱,再往下里呢,是什么?是不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这样想着,拿起纸笔,写两个小纸条,给俩儿子送点心时夹带着偷偷的送了去,也算是让儿子们安心。只是要跟儿子们说这事,也是挺尴尬的,他们知道是一回事情,可让芳仪主动写,又是一回事情,所以索性也是“幸卫氏”这三个字。这里头,也有芳仪赌气的成分在。要说她气康熙,还不如说气自己更多些,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感情而剩下的几分怒气就是些杂七杂八的了。

  凭着自己在白区对敌工作这么些年的经验,芳仪大概拼凑出些首尾来了。说到底,还是那个郭络罗氏的好心思,这事情肯定是与她脱不了干系的,不然,这人为什么在外头侯着?虽不知道她是如何布置的,可见是昨天让康熙着了道了。只是,这个人也算是猜准了康熙。料到以康熙的本事,一定知道自己着了道,必不待见纳喇氏,更不会留在纳喇氏那里,所以就在外头候着,想让康熙就选了她。只是阴差阳错的,又给胤礽给搅合了。

  胤礽看不顺眼她,不想让她算计得逞,暗地逗引了胤禔这个小蛐蛐儿,让胤禔绊住了她,没能及时地出现在康熙的面前,让她一番心思白费了,怪不得昨天怒气那么冲。也是,从接近纳喇氏开始,辛辛苦苦布下了那么个局,眼看着就成了,结果却便宜了不知道哪个,怎么能不窝火的,想来,这人昨晚也一宿没睡吧?

  只是,这人看自己的那抹讥诮,是讽刺自己白等了一晚上,白白担心着,而康熙却抱着不知道哪个女人在乐和吧?想到那个讥诮,芳仪就火大上几分,不是为了什么吃醋意难平,自己并没等人,也不在意康熙抱着别人,只是昨天晚上确实担心了。一想到这个,就对自己,对康熙,对这个郭络罗氏更出火气了。

  芳仪火气大了,就想着怎么收拾那个郭络罗氏。她可不是平白让人欺负的主儿,芳仪一向认为自己是个小心眼的,虽做不到十倍还之,妄顾人性命,但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是她在这儿的准则。

  定下心来,从头理了理,忽然想着,要是胤礽没有把胤禔踢出来,那么,这个郭络罗氏真的能够如愿?康熙难道不会认为她出现得太巧了了点儿?不过,话说回来,这人好像也挺会琢磨康熙的,大概都准备好了后手,也就是说,那些被看管起来的宫人,不会牵扯出这郭络罗氏的。

  那得想个什么法子把这个郭络罗氏给抖露出来呢?自己跟儿子都不能牵扯在这些里头,省得夹缠不清,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离的越远越好。等等,果然一晚上没睡,脑子有点儿不清醒,真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啊,想当年,自己值个二十四小时还能再上一台手术的,现在只一个晚上,就混乱了,哪还要想法子抖露阿,这不是胤禔跟郭络罗氏打个照面的吗?胤禔虽然还不够瞧,这纳喇氏可不是白给的,还能想不着的?

  不过,既然如此,那郭络罗氏怎么不见惊慌的?她到底想好了什么招数?忽然想到,今儿早起,郭络罗氏给她那个小阿哥请了太医的事情。听回,太医说小阿哥只是略有风寒,无甚大碍,没想到那个郭络罗氏竟然大怒,指斥那太医为庸医,肯定没有诊出真正的毛病来。别人以为这郭络罗氏太过担心儿子,所以才这样的。没想到换了个太医,给小阿哥的诊断还是这样,而郭络罗氏的态度还是那样。

  芳仪怕郭络罗氏借着儿子生事,让太医院掌院亲自带了小方科主事等三人会诊,俱说小阿哥只是略有风寒,这郭络罗氏才消停了。现在估计,这里头肯定有事情呢。

  好手段,别说芳仪现在才想明白,就是当初想明白了,也不得不那么办,皇子阿哥,不容轻忽的,郭络罗氏这样闹,顶多也就是个禁足,不过,这和她想要遮盖的事情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而且,就算是自己那时候不容她那样,这人是不是会真的舍得那个儿子大病一场,来陷害自己的?

  这种又聪明又肯对自己下手的女人,才是可怕的,比起她来,纳喇氏等人真是不够瞧的。

  可是话说回来,昨日在纳喇氏那儿闹了这样一场,康熙怎么没让人把纳喇氏也看住了?难道说,康熙就那么肯定的认为,这事不是纳喇氏做的?

  只是这纳喇氏经了昨儿的事情,今天倒是没有称病不出,也不带什么人反而就这样出来了,是不是想表示,她自坦荡荡,所以不怕?

  芳仪想得脑袋都疼了,才丢在一边。就在刚刚,芳仪已经打定主意了,不管郭络罗氏有些什么后手,芳仪都由着她,只是她管她闹腾的,芳仪不打算顺着她的戏路弄得自己头昏,芳仪这回就要断了她手里最厉害的仰仗。

  丢开这些,芳仪总算好过些了,这时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卫氏,可不就是上辈子知道的良妃吗?听了那么多小护士妹妹的教导,怎么会连原来小八的娘都不知道的?合着这人,还是就这样被成就了?不过,不说以前的那个历史,就是现在以芳仪了解的康熙来说,这个卫氏不太会被待见的,因为这个人的存在,提醒着康熙,他被人算计了,他吃了亏了。以康熙的骄傲,能忍着这个去喜欢那个卫氏?就算是卫氏美得天怒人怨的,康熙也不见得会多看几眼。康熙这个人,帝王、国事、天下,才是他心心念念的,女色,只是消遣和福利。

  芳仪并没在这人身上想太多了,这个世界早就不一样的,芳仪虽然谨慎,虽然步步为营,但,芳仪也是自信的。

  等着事情料理的差不多了,芳仪就在一边歪着,一边养着神,一边等着用膳,然后就歇晌补眠。吃饱喝足睡好了,养足了精神,才能干**不是?

  芳仪靠着,身边人也不敢惊动,只是小心的服侍着。知秋、画冬一人给皇后娘娘弄了个靠枕,一人拿了条薄被给芳仪遮了下。芳仪也懒得睁眼,随她们去服侍,只是恍惚着。

  可是迷糊中,就有人搬着自己的脚,大概是想让自己躺平在榻子上,好睡得舒服些吧。芳仪也不张眼,模糊的吩咐着,“不用,一会儿用完膳,再好好去睡。”

  “那既这么着,就起来陪着朕用膳。”一个男音凑在芳仪的耳边说着。

  等听清了这个话,就是再困,芳仪也只能睁眼了。“万岁爷,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这可不是假装,可真是不解了,以前未亲政时,康熙还曾过来蹭过午膳,可是后来随着皇帝越来越忙,要处理的事情、接见的外臣越来越多,就不过来了,听说,有时候康熙还赐外臣午膳,好吃完了接茬干。

  “过来看看你,昨晚累着你了。”康熙声音不大。芳仪知道,这已经是康熙在道歉了。

  “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这可是尽妻子的本分而已。”芳仪按耐着胃里的酸水,说着肉麻的话。

  “就是妻子的本分,也不见你这样傻等一晚上的。”康熙对着芳仪,心里舒坦些了,其实,这一遭儿,他是最难受的人。

  “我倒不是为了那些女人家小性子。我知道,您一向是最重诺的。可是昨晚上……哎不但我担心着,就是您那几个儿子也担心的。要不是碍着规矩,还真想派人去打听着。虽然把儿子们糊弄回去了,不过,我想着他们也不敢睡踏实。我这一晚上,是既怕您那儿有人过来,是又怕没人来。好容易这晚上过去了。到了早朝的时辰,我才放了心。您听我这么说怕是不乐意吧?像是我在红口白牙的咒着什么。只是我不想瞒着您。”芳仪抱怨着,这可都是真真的。

  康熙听着,从昨晚开始暴躁的心,才回了暖。“朕知道,朕明白,朕的皇后,可不是那些个小性子的。往后,朕有什么事情,一定记得给你个话儿。”

  要的就是你这句。不能探听皇帝的行踪,可是让皇帝自己说,虽然只是个笼统的,但是也不错了。

  芳仪也不在这个事情上多绕,她还要趁着这股劲儿,砍了那个郭络罗氏的仰仗。

  正文202面子而以

  膳食摆上,康熙现在也不用芳仪服侍,反而扶了芳仪一把,二人落座。膳食倒是没什么还挑剔的,只是帝后二人的心思全不在这上头,也就随便几筷子了事了。芳仪本就没什么精神,又故意几次用手揉了揉额头。康熙看在眼里,就急着要传御医。

  芳仪看效果达到,忙拦着说:“只是些许脑仁子疼,歇上一会儿就没事了。您快别提御医了,今儿一个上半晌,太医院人仰马翻的,吃够了惊吓,连掌院也被我滴溜出来跑上那么一回了。”

  “怎么了?哪儿不痛快?皇后不舒坦,就是跑上十回八回的也不嫌多的。来人,传朕旨意,让掌院带人过来。”

  “可真不用。今儿上午也不是我。”芳仪忙笑着拦着,康熙这个反应,不错。看着康熙疑惑的眼神,芳仪也不用康熙猜谜,也不像别人由着身边人出头说事,就把上午郭络罗氏的做派给说了。只是芳仪虽然就事论事,也没有添油加醋的说那个郭络罗氏如何的狂性,只是一派怜惜小儿的语气,这孩子一早上也是被扰了好多次。

  康熙对上次郭络罗氏把孩子托付给人有着印象,原本是对着郭络罗氏有好奇。可现在听了芳仪的话,顺着她的引导,倒觉得,这人不太会当额娘。再想着以前听人说的,大冬天就抱着个才满月的孩子在外头,就更是皱眉了。

  其实,这人就是这样,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感觉就不一样了。更何况,康熙现在对芳仪不设防,又一向把芳仪疼爱孩子的举动看着眼里,就更觉得那个郭络罗氏的不对了。原本还有的一些个好奇,也给去了,就觉得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太合适带着孩子。又想起以前这人的在自己面前上眼药和今天的张狂,反而添了几分厌恶,说到:“那郭络罗氏,也是不会带孩子的,只是现在,你这儿才添了个孩子,朕也不想让你累着。你看看,还有什么合适的人?”

  芳仪原本还准备了许多话,想着慢慢的把这事儿顺出来,没想到康熙这就说上了,一肚子的话倒是用不上了,这也太顺利了吧?心里不由得想着,信任自己顺着自己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就更要提醒自己些。看来,每日三省是不够的,一定要一日三餐加上早起和睡前。

  芳仪白了康熙一眼,说到:“这话可怎么说的,要传出去了,还以为我要跟人抢孩子了”

  这生动的样子,实是康熙爱看的,“朕跟你的说话,怎么能传得出去?再说了,你还用跟人抢孩子?朕倒是觉得,你生的才好呢。”这话一出,气氛倒是松快了不少,就连康熙自己也觉得,从昨日以来,轻快了不少。

  腻了几句,芳仪才转向正题,“太皇太后是吃不住劳累的。您看,皇太后如何?皇太后一心为大清祈福,人是更仁慈宽厚了,现又当盛年。这孩子养在她身边,既能托着她的福佑,平安康健些,又能让皇太后借个闷,也算是替咱们尽了孝。而且,在她老人家身边,那些不长眼的,手还敢伸到哪儿去不成?”

  康熙听了,有些点头。皇太后从皇陵回来,倒是安分了,人也平和了许多,除了初一十五给太皇太后请安外,并不踏出静堂,就是请安时,也不与人多话。芳仪这个提议相当好,芳仪说的这些里头,虽然儿子安危是康熙看重的,但康熙作为皇帝最关心的还是他的责任他的形象,所以这尽孝一说,更得他心。太后祈福是好的,但最为皇上,也得有所表示啊。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