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91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芳仪虽然笑着,却还是提醒自己,别笑得太过了。兆佳氏能在康熙十三年安然产下皇五女,并养到这么大,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怎么说呢,这种人,大概就是那种,给我一片舞台,我就能唱台好戏的。现在给了她露联的机会了,以后怎么样还两说呢。而万琉哈氏这么些年平平安安的,也是有水准的。自己不要因为只看着四大妃,就忽略了,能在这个宫里生存,都是不简单的。

  不过,现在芳仪还是静心养胎才好。这次,也不知是芳仪身子没调理好,还是在太皇太后那儿身心都受到了考验,妊娠反应真是来势凶猛。自打从太皇太后那儿回来,这就开始了,身子像是得了什么信号,就折腾开了。先是孕吐厉害,真个到了吃什么吐什么的境界,然后,就是那些汤药,也到了才捏着鼻子喝下去,就马上了反哺了出来的地步。只是芳仪知道,这药一定得吃,所以每每吐了,就再熬上一剂补上去,一剂还不管用,那就再熬。每次这个药,总要有三四贴在候补着。

  这样子可不行,看着奶嬷嬷直流眼泪。两个儿子也急坏了,每次都是给额娘又是撸胸又是拍背的,而对着芳仪的肚子又是哄又是骗的。承祜虽然经历过了胤礽那一次,可是哪比得上这次的厉害?再怎么能干,承祜也就是个大孩子,也有幼年的阴影,这下子就担心急了。而胤礽看着哥哥都慌乱了,就更急了。这下可好,芳仪一人妊娠反应,三人跟着消瘦。

  康熙也是着急,只是女人怀孕这回事,任谁也没有办法。只能宽慰着儿子,又责令太医院想法子。这样下去还了得?

  芳仪虽然自己是妇产科的,可是在这个没有西药没有针剂的年代,也是对自己束手无策的,只能使劲地发挥阿Q精神,来个精神胜利法,心里暗示什么的。可是一时之间,也不怎么管用。而对于儿子的担心,芳仪只能可着劲儿的安慰,只是现在她这样子也实在没什么说服力。儿子们虽然不想额娘担心,嘴上也跟着额娘说话,只是那种血脉相连的担忧,又怎么是说停就停的?

  虽然康熙下了旨意,可是芳仪喝药也吐,汤药不进,再好的方子也无济于事。不过,皇权还是很管用的,终于,在康熙的威逼下,几位太医也想了个笨法子,这里头还有那个擅针灸的王太医的功劳。就是等皇后娘娘喝下药剂,就以针灸之法,阻止呕吐反应。只是,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也不是个长久之法,对身子有无伤害,也说不准的。

  芳仪听了,却很赞同。要说,这药剂下去了,才能调理身子,才能安胎保养,不然,早晚有天给折腾掉了,芳仪可舍不得。再说了,胎安了,这反应,自然就轻了。至于针灸有没有害处,芳仪也不顾了。就算是有,芳仪却是这么想的,这针灸也大概就是刺激某些神经、某些激素,来抑制呕吐反射。这和后世那些抑吐药,也是异曲同工而已。

  一试之下,果然管用,胤礽就嚷嚷着,额娘用膳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却被否了,用膳可比喝药复杂多了。难不成,吃一口,扎一针?还有膳食中与金相克的东西在里头呢。

  不过,因为汤药喝下去了,芳仪倒是爽利些了。随着时不时调整的汤药,芳仪的孕吐也好上了许多,也能多吃些了。这才让康熙并着儿子舒了口气。

  芳仪身子舒坦些了,也开始有空七想八想了。自己这里折腾得那么厉害,却不见人来报卫氏那里有什么异常,这到底说明什么?

  正文216拐了个金口玉言

  芳仪知道,那晚上是康熙的禁忌,提不得,所以她连那晚上相关的,也不碰触。因此,对于卫氏,她就当是没这个人,连暗中都没派人盯着,就怕落在康熙暗线的眼里。

  只是,不管芳仪怎么对自己说,历史早就不一样了,就算是出了卫氏、出了老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就算是那个历史,老八和卫氏也是输家,可是在她心里还是有个疙瘩的,因而,总在下意识的等待着那个卫氏的消息。

  而这个等待,在推测出自己有可能怀孕时,变成了有点儿焦躁。只是,后来的折腾,弄得她也无暇顾及了,直到这会儿舒坦些了,才又有空想想。

  如果卫氏那里没有动静,那么,难道自己肚子里的这个就是那个历史上的老八?一想到这个可能,芳仪觉得自己这个蝴蝶实在是太伟大了,看看,小胤禛被自己抱了过来,那个老八若在自己的肚子里的话,那四四八八一家亲,承祜胤礽又会照看着,这要怎么斗?康熙的九龙夺嫡,还剩下几条了?估计,那些腐女们还能萌出若干个西皮了。想到这儿,芳仪被自己恶寒了一下。

  不过,芳仪觉得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太小了。不说别的,就说自己这次的妊娠反应,这么厉害,跟前面两次一点儿都不一样,是不是可以说明,肚子里的馅儿跟前两次是不同的?想到这个,芳仪觉得这个猜测占了上风。这会子,芳仪满脑子的这个不同,什么老八,什么卫氏,什么九龙,都扔在一边了。

  不同的馅儿,那就是个女儿?芳仪又郁闷了。倒不是说,芳仪不喜欢女儿,谁会不喜欢娇滴滴、柔嫩嫩的宝贝女儿?女儿一向是妈**贴心小棉袄,虽然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不差,可是芳仪只要一想起上一世同事把自己女儿打扮成小公主的样子,然后那小公主软软叫自己一声“最最宝贝我的阿姨~~”,心里就软的一塌糊涂,当然,芳仪是不会承认,她看着同事把女儿一会儿打扮成这样、一会儿打扮成那样,像是在玩一个活的洋娃娃,心里嫉妒得了不得。哼,自己现在若生个女儿,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公主,这个国家身份最尊贵的公主呢。

  可是,女儿总要长大的,在古代,女人的日子不好过呀被关在内院里,虽然旗人家的女儿还是稍有些自由的,可是自己的女儿是公主,注定要被关在高高的宫墙之内的,多可怜?自己好歹还可以凭着上世的记忆,想像一下外头的世界,各处的风光,可女儿呢?还有,女儿终究要嫁人的,然后呢?也就是三妻四妾、内院争斗?儿子在外头拼事业、拼成就,就算有点什么,父母兄弟还可以看顾些。可是这内院的事情,是小夫妻俩的事情,怎么都不好插手的,就算管得了女婿的身子,也管不了女婿的心啊更要一说,康熙的女儿都是干什么的?抚蒙古远离父母兄弟亲人,为了大清的安定,为了让蒙古为中原做好门卫护院,就要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过完全陌生的生活,跟一群蒙古女人争斗,还得时时刻刻的护着娘家,这样的日子,好过?

  芳仪郁闷了,就这样,还不如生个老八呢。管它那个历史如何,自己的儿子自己教,然后大大小小一家亲,又有什么不好的?

  芳仪才好了两天,人又萎靡了。这下子太医们又紧张了。可这回不是生理上的问题,而是心中存着事儿呢。等康熙听着太医们来报,说是皇后娘娘千岁思虑过重,肝气郁积,这样下去,怕是不好的时候,康熙有点儿坐不住了。把折子御笔一扔,去看皇后去了。

  康熙去坤宁宫从不摆驾的,所以他站着芳仪暖阁之外时,屋子里的人都没察觉他已经到了。顺着垂帘,隐隐传出里面的说话声音,原来是胤礽、胤禛在陪着芳仪说话呢。康熙看看天色,这会儿胤礽应该是在校场的,看来这小子是逃堂了,欠收拾了。只是想到儿子们着紧额娘,就又觉得情有可原了。

  康熙正要进去,忽听到胤禛的问话,就不由自主地站住了,也想听听自己妻子的回答。胤禛现在虚岁才三岁,虽说口齿清晰,可是那股子奶腔儿,听得人心里直痒痒的,更何况这孩子现在就端着这个腔儿说着严肃的话题,更让人忍俊不住。

  “额娘,您哪里不开心了?告诉胤禛好不好,胤禛帮您分辩分辩,说不定也就好了。”

  康熙听着这样的说话,想像得出那孩子肯定是眨巴着大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芳仪,他不知道,这个样子在后来专业人士取名为萌,而胤禛现在这个样子可以归为萌物,他只知道芳仪喜欢孩子疼爱孩子,一定吃不住孩子的这样问话,为了听听妻子的回答,康熙也就耐着性子等着,全然不顾,这好像叫作听壁脚,作为一代帝王,在听自己老婆和孩子的壁脚。

  “额娘没有不开心。额娘只是在担心,这肚子里的不是小弟/弟,而是一个***。”果然,传出了芳仪闷闷的声音。

  “***不好吗?”胤禛不太明白的问道。康熙听了也若有所思,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康熙是不相信芳仪是那种想要生个儿子争宠的人,更不相信芳仪会因为这个,想要儿子不喜欢女儿,那是因为?

  “额娘,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我都会喜欢的。下回,我不对着额娘的肚子叫他小弟/弟了,也不会教训她,说她不乖、搅得额娘不舒服,等她出来我要打她屁/股了。妹妹是不能打小/屁/股的。我会宝贝妹妹的。额娘您就不要担心了。”胤礽到底还小,只以为额娘担心阿玛喜欢的是儿子,所以,这会儿他故意说些好玩的话,来逗额娘开心,心里想着,就算是妹妹,自己兄弟们也一定会疼爱的。阿玛也不见得不喜欢女儿,即便是不那么看重,自己也得想法子让阿玛多疼疼可能的妹妹。

  “不是***不好,只是***总比不得男孩子活得舒心。所以,不管是胤礽也好,胤禛也好,还是你们的大哥哥也好,如果额娘生了***,你们要更加疼爱才好,好不好?”

  康熙听到这儿,觉得自己没猜错皇后的心思,也明白皇后担心的是什么,就踏步走了进去,“朕的皇女,朕一定会让她活得舒心的,这么着,皇后可好了?”

  屋子里的人看着皇上进来了,马上一通请安行礼。康熙也不看别人,只是拿手扶着芳仪,注视着妻子,等着皇后的回答。

  芳仪脑子转得飞快,马上抓住话头,说到:“皇上金口玉言,我替咱们的女儿们谢阿玛恩赏。”

  这点偷梁换柱、语言里的陷阱,就康熙这样在朝堂上习惯于更为高深的,怎么会听不出来的?只是看着芳仪的笑脸,康熙也不想太多了,朕的嫡女,当然可以在朕的庇护下,活得肆意的,也就笑着对着芳仪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道这个保证,将来在政局下能起到多少的作用,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而且,明知道自己把自己以后可能的女儿都一网打尽了,康熙还是点了头,终于让芳仪心中一轻,这下子,好像连胸口的恶心烦闷都好多了,人也精神了不少。

  康熙见着芳仪松快些了,也是笑脸频现的,说笑了一会儿,眼睛就往胤礽身上瞟了过去。康熙疼爱皇后的儿子,只是爱之深,责之切,这会子虽然知道儿子逃堂情有可原,而且在心里头已经不计较了,可面上还是要走一遭的。

  可胤礽这孩子多少乖觉的?早在康熙进来时,他就想好了对策,这会子看到阿玛向自己看过来,就弯腰鞠了下去道:“儿子顽皮,这会子逃堂了。还请阿玛教训。等下儿子就去校场把今儿个的功课给补上。”这态度老实的,简直不能再老实了。

  这样难得老实的样子,再加上,康熙原本想要训斥的话又被胤礽抢先说了出来,倒让康熙想要发笑了,只是还是想到责之切这话,才扳着脸,嘴上说出去的却是:“既已知错,朕也就不再多说了,记住了,没有下回,还不快去?”

  胤礽听了这话,给阿玛额娘行了个礼,冲着胤禛给了个笑脸儿,一溜烟的跑了。身后自然少不了那一群尾巴。芳仪一个劲儿的说:“跑慢着点儿,仔细磕着,那可更耽误功夫呢。”

  康熙看着眼前这样欢声笑语外加鸡飞狗跳的,脸上的笑意再一次洋溢了出来,在皇后这儿,才能这样舒心啊,管他皇子皇女,像承祜那样的也好,像胤礽这样的也好,都实在是称朕的心思。转眼又看着芳仪,想像着女儿是缩小版的芳仪,也是相当的满意。哼,满人家都讲究女儿要娇养,朕的女儿,朕疼都疼不过来的,还能让她委屈了?

  正文217相似的外甥女

  芳仪虽说心里轻了些,又是能进汤药了,身上松快了许多,但是反应还是比上两次厉害,但好在已经能进些东西了。这样子虽然还是让人揪心,可是已经比开头好多了。因有时候口味古怪,所以小厨房的人精心伺候不说,就连康熙还赐了腰牌,说是,要是想吃个什么,宫里一时半会儿又伺弄不出,那就打发人出宫寻摸,特赐此腰牌,不管什么时辰都可以出宫。

  这个赏赐,倒是让芳仪不太想接受。要知道,宫里宿卫扈从的规矩相当的严格,到了时候,就关了宫门,下了钥匙,任谁都不得进出,哪怕是皇子阿哥都一样。当然,也有特例的,不过,这些特例都是大事。现在,就因为自己的一个妊娠反应,赏了这样的腰牌,实在是有点过了,让芳仪有点觉得烫手。

  只是,看着康熙当时那种着急体贴的样子,芳仪那拒绝的话,又不太好说出口。那种满把的情谊,却不被领情,反泼了冷水的感觉,不会太好的。芳仪也不想对康熙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罢了,也就先收下,等过些日子再还回去就是了。只是这个东西,还真的好好保存,若有什么闪失,可就麻烦了。

  芳仪现在胃口不好,承祜就把马嬷嬷送回了坤宁宫,指望马嬷嬷指挥小厨房,弄些额娘能进的东西。马嬷嬷原是芳仪从府里带进宫的,擅灶,这些年来一直跟在芳仪身边小心伺候,是个忠心的,那时因为芳仪不放心承祜独宿毓庆宫,才把这人给派了过去的。

  要说,芳仪这儿的规矩其实与别的地方稍有不同的。芳仪的孩子其实是自己带的时候多,只在照应不过来的时候,才让奶嬷嬷搭把手的。不像别的皇子阿哥,都是奶嬷嬷跟前跟后,教导规矩的。而这些奶嬷嬷,自然不像那些奶嬷嬷,可以在皇子阿哥身边说得上话的。可是,虽说都是芳仪细心挑的人,可向上之心,谁能没有?所以在承祜阿哥另开东宫时,这几个都心里雀跃,可是没想到皇后娘娘却把身边的老人派了过来挑了个头。不过,好在奶嬷嬷中打头的瑞嬷嬷还是知道进退的,并没有受到有些个的挑唆,只跟在中宫一样,只管小心伺候太子。那个心里有些算盘的,见挑不起来,也只能偃旗息鼓。这回,马嬷嬷又被太子送回中宫了,瑞嬷嬷又谨守本分,不由让人又活泛了心思。

  这个先按下不说,只说哥儿几个小心的围着芳仪打转,生怕额娘有个什么不好。而胤礽经了那回,更是已经把额娘肚子里的小宝宝当成了***,总对着芳仪的肚子念叨,***要如何如何乖,哥哥如何如何的喜欢爱护的话语。就是稳健如承祜的,看着额娘这次与上次不同,又询问了身边的嬷嬷,也在心中有些那样认为了。胤禛还不大懂这个,只是兄长们如何,他也有样学样的。

  就连康熙被他们这样带着,也认为这回是个女儿了,在八字还没有一撇时,那些绫罗绸缎、各类首饰,还有些女儿家的玩意儿,就如流水般的流了过来,这就开始实践自己的说话,娇宠起女儿来了。

  一时间,宫里宫外都传遍了,皇后娘娘这回怀了个皇女。这下子,又有好些人暗中庆幸了,皇后现在的光景,谁都比不得了,而两个嫡子更是深得万岁爷的心,这若是再添皇子,那其他人想要出头,可真是太困难了。

  这里头,要数纳喇氏最为着紧,现在她还没满禁足期,走动不得,就连二阿哥给额娘请安,也是一沾就走的。这回偏偏让人捎话给万琉哈氏,说是要请了经书过来抄,以表悔过之心。这还有什么不准的?况且纳喇氏一向地位比万琉哈氏高,这回虽然领了罚,也不过三个月,转眼就到了,还有个那么大的儿子傍身,万琉哈氏哪敢得罪的?

  这事情传到了芳仪耳朵里,让芳仪直觉得好笑,这些人还会讲究个佛法?这回抄经发宏愿,怕是想让佛祖保佑,让自己生个小格格吧?当然,自己不妥当,自然是最好的,只是这话在佛前不好说罢了。

  不过,这回算是闹腾大了些,连赫舍里福晋觐见时,也给带了些东西。芳仪一看,还是些护身符、安产符、平安符、孕子符这类的。听着福晋的说话,都是她自己赶早摸黑亲身去求来的。虽然知道福晋的这些行为,大多数是为了府里的荣华富贵,但也不可否认,这里头还是有些个情谊在的。这些,芳仪心里还是记着的。再说了,不管怎么说,阿玛虽然不着调,而长泰还是自己看着生出来的,这些年也看着并没有跟阿玛一个德行。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