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俏佳媳 第120章

作者:西林葳蕤 标签: 穿越重生

  如果没有大事,林小曼每个星期去一趟市里,平时她就在她的服装店。

  成品衣服虽然好,但价钱贵,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选择做衣服的还是不在少数。

  服装店,她从来没想到扔掉。

  现在她店里有两个人,还有两个做工在自己家里接活,按件结算。

  她正给自己做件夏天的连衣裙,那位关萍大姐来了,“小曼,给我做件旗袍吧。我听说你会做旗袍?”

  林小曼有些奇怪:“关姐,你想穿旗袍?”年代在这种小县城,还真没有穿的。

  “我去参加婚礼,那个新娘子穿着一件长袖金丝绒的旗袍,可漂亮了,你帮我也做一件吧!我想要件红色的。”她难得露出忸怩之色,“那啥,下个月我举办婚礼,我想好了,就穿红色的旗袍。小曼,你可得给我做漂亮点,而且,我结婚,你可要到场啊!”

  林小曼一听赶紧祝贺她:“关姐,恭喜你啊,你放心,旗袍包在我身上,要实在不行,我就找我师傅给你做。”

  付华现在一般不接活,好多人想找她做衣服都找不到。

  关萍找她的意思,其实也有想通过她找付华的意思。

  “那可太好了!”关萍高兴的跟个少女似的,让林小曼唏嘘不已。

  前几年,县里出的事,受害人就有关萍,不过她运气好,没像其她人似的,把命都丢了。

  不过,从那以后,她消沉了好一阵子,幸好保密工作做得好,要不然她怕是在当地都呆不下去。

  但他丈夫还是和她离了婚,而那位一直追她的男人,以诚心和毅力打动了她,她终于决定再次走入婚姻的殿堂。

  林小曼由衷的为她祝福。

  她设了好几款,现在的旗袍,还不可能那么贴身,但就只有这点的合体,就能吸引不少的目光。

  关萍看得爱不释手,挑来挑去拿不定主意,最后林小曼看她实在喜欢,就给她出主意:“做两件吧,一件红色的,一件紫色的,平时也可以穿。”怕她觉得价钱贵,又补了一句:“这件紫色的算我送你的结婚礼物。关姐你也别推辞,我服装店生意这么红火,当初你可是有不少功功的,这一点我一直很感谢你。就送你这一件衣服,我觉得我都赚大了呢!”

第二百二十二章 膨胀了

  关萍哪怕是二婚,但她父母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自己也是交游广泛的人物,婚礼当天去了很多人。

  而由林小曼设计,付华亲自缝制的手工旗袍,就成了当天最大的亮点。

  从那天起,服装公司就经常都能收到旗袍的订单,哪怕一件旗袍高达几百块钱,还不是付华手工缝制的,爱美的女人们照样趋之若鹜。

  林小曼感叹道:“这就能看出来,生活条件是好了。”

  赵家生和高建设办了护照,出国几趟之后,二人就抖起来了,赵家生回来就想把工作辞了,他已经忘了当初和高建军说过的,只要寒暑假倒包的事。

  高秀梅也支持他,上班一年才挣几百块钱,可他出去几趟,手里就有了一万块钱,这还是因为本钱太少。

  要是本钱多,现在挣上三两万也说不定。

  上班有什么用,哪有现在这样好?

  高秀梅坚决支持,还拿了钱给自己也去办了护照,要和他一起去倒包。

  高建军听说后,脸沉了一天没个笑脸。

  林小曼有些不太高兴,“你到底因为什么不高兴?因为他不要工作?还是因为他太看重钱?”

  在她看来,工作不工作无所谓,她自己不也干的是个体吗?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可那是人家自己的决定,你高建军不过是大舅哥,管得着那么多吗?

  高建军沉吟了一会才道:“他当时说用假期,我觉得挺好,又保留了工作又挣到了钱……有时候,钱挣太多了,人会不知不觉中膨胀,变的面目全非的,想当年,建设不就是个例子嘛。”

  林小曼后知后觉,“你在担心秀梅?”

  高建军点了点头,有些头疼的捏了捏额角,“秀梅她,实在算不上聪明。现在这样,有家里压着,他们日子会过得不错。可真让这姓赵的抖起来了,以后的日子可说不准。弄不好,他也得像建设一样……”

  后面的话他没说,林小曼也懂他的意思。

  不过,林小曼在心里又多说了一句“那样恐怕都是轻的”。

  那些有钱了抛弃糟糠之妻的男人,从古至今都不缺少。

  “那你也没有办法。你还能硬逼着他老实上班?你没看你妹妹乐得那嘴都合不上了,你要是拦着,人家还以为你眼红人挣钱呢!”

  林小曼觉得,这种事,外人是不好多言的,哪怕他是秀梅的亲哥哥也不行。

  高建军叹息一声,“我知道,我操心也是瞎操心,秀梅也不领情,还觉得我多事。”

  林小曼其实也觉得他多事。

  哪有因为害怕未知的事,就不去做的,这不是因噎废食嘛!

  高建军又叹了口气,“还有建设,挣了两钱儿不知道怎么得瑟了,唉,要不是妈拦着,我非多踢他两脚不可。”

  林小曼这回赞同他的话,“是该踢。看他那得瑟劲就让人膈应。”

  那小子挣到了钱,回来还他们的三百块钱,把钱往他们面前一扔,一脸我有钱,你们瞧不起我就得后悔的得瑟劲,让高建军当时就踢了他一脚。

  可惜,再想踢的时候,被高妈给拉开了。

  高建设没敢再惹他二哥,嘀嘀咕咕的揉着被踢的腿一瘸一拐的走了。

  高妈也觉得挺没脸的,回去把他骂了一通,可高建设现在膨胀着呢,也是左耳听右耳冒,根本没放在心上。

  赵家生和高建设出去转了一个多月,挣了一万块钱回来,让建华和几个关系好的亲戚朋友都动了心。

  大家纷纷找二人,去打听倒包的事。

  就连高妈听了都有些心动,跟高爸说:“要是再早个几年,咱们再年轻个几岁,咱俩也去倒几趟,挣些过河钱。”

  这话被高爸说给高建军听了,他很是无语,“爸,你说说,你们现在不缺钱吗?咱们虽说不是万元户,可也不少挣,再说真要缺钱,我和小曼还能不管你们?我妈这想的可真是……”

  林小曼却觉得,求人不如靠已,哪怕自己的儿女也是一样。

  “妈有这想法挺好,不过出国倒包不行,让妈就安心的做熟食卖,以后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卖这个,其实也能卖出个万元户。”

  她想了想又说:“其实她们没仔细算这笔帐,要是这钱不给秀梅和建设分,怕是他们攒了好有大几千了吧!”

  现在又来羡慕人家倒包的挣钱,完全没有必要。

  高建军有些不放心,生怕母亲被钱迷花了眼,也想要去倒包,干脆叫上大姐,和小曼一起回家去劝高妈。

  高妈瞪了丈夫一眼,都是你嘴快,我就是说说,还能真跑去倒包不成?

  “你们放心,我又不傻。我都听建设和家生说了,那一个人扛一二百斤重的大包,到了老毛子,人家不拿当人看,说骂就骂,就踹就踹,我这么大岁数了,遭那罪干啥?我就是说说,也就你爸呗,还当了真了,跑去跟建军说,真是的。”

  高建军松了口气,“妈,你要缺钱,我那还有……”

  高妈赶紧道:“打住打住,我缺什么钱,我钱够花了,你们那点钱存起来吧,还得还贷款……”她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以后可别借那玩意了,就跟高利贷似的,多还不少钱呢,吓人!”

  林小曼没吭声,高建军就说:“妈,你不懂这些,就别操心了。”

  等高建军陪着林小曼回了娘家,高妈就跟大女儿抱怨,“看看,护得可严实了,我也没说啥就嫌我瞎操心。”

  高大姐低声安慰她:“妈,你以前不是说过嘛,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记得我小时候,你常说这话的,说你以后可不会像我奶似的……你都忘了?”

  高妈神色变幻了一会,喟然长叹一声,“没忘,你说的是。”可她还有些不服气,“我也没说啥啊,你说,这几年,小曼一直没有孩子,我说过什么没有?我没说……”

  高大姐赶紧打断她的话,“妈,不是说了不急的吗?你看看你,又提这事。这才刚三年……”

  “你三年的时候也有了老大。”

  “早一点晚一点的事。妈,你就别催了,要想抱孙子,建华家和建设家的还不够你抱啊?小曼又没说不要,这事催是催不来的,建军都不着急,你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气

  林家。

  林大魁正在问小曼,出国倒包可不可行?

  “建设回来,那说话走道都不一样,一看就挣了大钱,村子里好多人都动心了……你们要是不来,我也想去县里找你,问问情况。你说,我去行不行?”

  林小曼看着他那瘦弱的小身板,皱了皱眉:“他们每次扛一二百斤的大包,你这身体能受得了?”

  林大魁有些没面子的嘀咕,“你小叔子他们也没多高啊。”

  可人家比你高比你强壮啊。

  林小曼又问:“你要走了,家里怎么办?咱家有这生意,可和别人不一样。”这几年,这点心生意可赚大了,她前些日子还和母亲说过,可以再扩大规模。

  林大魁接着嘀咕,“人家一个月就挣了一万,我这几年了也就挣了一万,哪有倒包划算。”

  确实是这样,不过,看着他那小身板林小曼有些担心,别为了几个钱把身体累坏了,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她刚要开口,高建军说道:“倒包挣钱肯定是能挣的,就看你自己的心愿了,是想安安稳稳的在家里挣钱,还是想出去干几年挣些快钱。这个事,你也不用问小曼,只看你自己的心愿。”

  林小曼瞥了他一眼,他很认真的回看着她。

  当初你不愿意让我管家生和建设,现在,你也不要多管大魁。

  都是成年人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管头管脚管多了,会招人膈应。

  林小曼看出他的意思,微微撇了撇嘴,看了眼旁边的嫂子。

  马俊秀立刻说:“你哥别看瘦,有劲着呢,再说,我也有劲,咱农村人,哪个没有劲你说是吧?到时候我和你哥一块去……”

  林小曼沉默着看她,马俊秀接着说:“我听说,你公司做运动服,老毛子可认了,你看看能不能赊给我们,我们卖了货就还你。”

  林大魁听到这话,不高兴的瞪她一眼,“赊什么玩意赊,咱又不是没有钱,小曼,别生她的,哥有钱,先付货款。”

  林小曼并不意外,公司外销做得好这事传到村里,她笑道:“公司的事,我们有规章制度,不过我可以替你们担保,但一点不付款是不行的,我们有规定,像我们几个的亲属,最多可以赊欠百分之五十的货款。等还上之后还可以再赊百分之五十了。”

  马俊秀就笑:“那也行,总比一下子全交上的好。你不知道,我就怕上的货多了压下卖不出去,你说说,我和你哥这几年,累死累活的才攒了那么点钱,万一都压进去可怎么办?这赊一些,就感觉压力不那么大了,唉,你说我们这看人挣钱也想去,也不知道对是不对。”

  对不对这个不好说,但她怕赔钱所以就把风险转移给她这话让人听了很是无语。

  林小曼有些好笑,“嫂子,你就有这心思也别当我面说啊!”

  马俊秀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大大方方的说:“咱们都是实在亲戚,有啥不能说的。”

  林小曼想想也是,总比背地里戳股人要好得多。

  就好比高建设。

  这小子,当初凑了一千块钱,说是小打小闹,可转过身就去公司,说是他二哥发了话,让他先从公司里赊欠着,要不是齐明书当时在,公司的负责人就把货给他了。

  其实,按规定,赊他两千块钱的货不是不可以,可他这种行为却让高建军觉得大为丢脸,一气之下直接告诉公司不准赊。

  所以,高建设才在挣了钱之后,十分欠揍的去还了那几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