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娇妻 第90章

作者:弗夏 标签: 都市情缘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明日问问看平妪这玉佩搁哪。”

刘莘怀揣着满满的推测出来的令人激动的真相,阂眼入睡前是这般想的。

*

翌日,因心怀心事,刘莘睡了个囫囵觉,早早便醒来。

彼时,天还呈青灰色,平妪已起身侯于耳房,闻内室似有动静,轻轻推门而入,发现刘莘已然起身,身着寝衣趿拉着绣鞋站在箱奁前翻找着甚。

平妪趋步上前轻声问:“夫人大清早是在找何物?”

“平妪,你来得正好,你是否还记得我有一个挂了凤形玉佩络子的香囊?那香囊现下何处?可曾带来雍州?”刘莘头也不回,继续翻找中,抽空问道。

“凤形玉佩络子的香囊?”平妪仔细回想了一下,双掌轻拍,“婢子知晓了,那个香囊早坏了,菊娘便将玉佩络子拆了下来,把香囊仍了,那玉佩,菊娘说是夫人母君送给夫人的,不能随意搁置,就放进了夫人的珠宝匣子里。现在应该还在那里头。”

听闻平妪说的,刘莘立马阂上箱奁,找到珠宝匣子,端到案几上打开匣子,那枚凤形玉佩正和刘莘一匣子的珠玉安静地躺在匣子里。

刘莘将凤形玉佩取出,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琢磨了一会,脑海里少年郎君将玉佩塞到原主刘莘手中的画面逐渐清晰……那时两人离得很近,少年郎君虽黑绸蒙面,但一双狭长凤眼清亮干净,这双眼睛刘莘再熟悉不过,魏郇是也。

刘莘在心底愤愤暗咒魏郇有眼无珠,识人不清,竟连救命恩人都能认错。据书中所载,似他一辈子都没能知晓那夜救人真相,原主刘莘下堂惨死,白莲花齐瑄吃着人血馒头一路顺风顺水,无上荣光一身。

穿为刘莘的刘馨顿觉不爽,觉得自己该为书中的原主刘莘讨回公道才是。

这般想着,刘莘脑袋瓜滴溜一转,招过平妪,低声交代了平妪几句。

平妪颔首,略不放心问道:“夫人一人去和顺乡会不会不安全?”

“雍州地界,无甚。等魏侯归来,你照我说的做就是。”

平妪听完,颔首领命。

作者有话要说:  刘莘:“哼~齐瑄小样!冒名顶替我救命之恩就算了,居然还想从我手中诈骗玉佩。未料露尾巴了吧?!自作虐不可活!”

第六十一章

刘莘其实很早就想去和顺乡看看自己的宅子, 碍于找不着契机一直未能成行,现下恰好魏郇不在家,自己又不喜齐瑄整日在自己跟前晃荡,便欲借出府看望菊娘的契机,顺道去一趟和顺乡。

魏府里毕竟还是魏老夫人当家,刘莘做了决定后, 当即便去了东院请示魏老夫人,不出意料,魏老夫人仍旧不让她进东院,至于她想做甚,爱去哪,魏老夫人也不稀罕管她,恨不得她永不回府更好。

既然魏老夫人不予理会, 刘莘便自作主张默认魏老夫人这是同意了,用了朝食便自行出了府。

魏青与菊娘的家宅安在了北街, 北街地处闹市处,左邻右里多为商贾之家, 宅子虽不精致大气, 却也也宽敞便利, 离衙署也近些。

刘莘乘坐着魏郇先前送她的乌木翟车, 车后跟着长长一串贺礼, 一路“招摇”到菊娘家。

菊娘早已得信,端庄侯在自家门口,因孕期反应强烈, 菊娘整个人脸色略憔悴,却仍旧喜气洋洋,笑容满面。

一见刘莘的翟车驶过来,欣喜地快步迎了上去,轻声欢呼:“夫人。”

刘莘撩开车帘子,轻盈地跳下车,虚虚将手搭在菊娘伸出的手上,眉开眼笑道:“你是个有福气的,这才刚入门月余便有了身孕。最近你好生在府里养着,那些个操心事都让魏青去做,你别跟着掺合,安心养胎。”

言罢,在左邻右舍妇人们八卦的眼神下,牵着菊娘的手便进了门。

菊娘将刘莘引入正堂主座入座,接过小婢女呈上的茶盏,放到刘莘跟前:“这雨前龙井还是婢子出嫁夫人送的,婢子现在又端出来招待夫人,夫人可别嫌弃婢子才是。”

刘莘笑着一手拉过菊娘的手,一手伸手轻轻抚上菊娘尚未显怀的肚子,喃喃自嘲:“还是你有福,我这肚子可是个不争气的,都这么些日子了也不见动静。”

菊娘见闻夫人神色虽如常,语气里却透着些羡羨,略显局促安慰道:“夫人别这么说,夫人才是福大运旺的。夫人只是因小日子总不准,才晚了婢子些,好生调理调理总是会有的。婢子在前生也好,生养一个娃攒些经验,等夫人生小男君小女君的时候,婢子便再回君侯府里给夫人照顾小男君小女君。”

“你别介意我说的,我只是随意感慨一下。你千万别膈应了自个儿,你有孕我可比谁都高兴。”顿了顿,刘莘执手捂住唇轻笑一声,“……到也不是,想那魏青定是要比我高兴的。”

刘莘陪着菊娘说了会儿子话,因挂念着菊娘孕反强烈,精神不好,便起身告行。

“夫人这般便回府了吗?”菊娘将刘莘送至府外问道。

“非也,我难得出府一趟,且魏候也不在家,我准备去往和顺一趟。”

菊娘闻言颔首:“是该去看看。只是这一路过去得一整天,防着这路上出意外,婢子让魏青送夫人前去。”

刘莘本想拒绝,菊娘看出刘莘之意,“夫人莫要坚持,万事小心为上,婢子去唤魏青回来送夫人。”

自刘莘出了半路遇匪,坠江一事,菊娘可谓一朝被蛇,十年怕草绳。坚持拉住刘莘,派人去衙署将魏青叫回来。

刘莘思忖了一下,让魏青送她去和顺乡也正好,反正她在外私设宅子这事她也不准备再瞒着魏郇了,透过魏青让魏郇知晓也好。遂应了菊娘,等着魏青回来送她前去。

魏青在衙署接到自家家仆信报,紧忙放下手中事物赶回家。

魏青与魏夫人见了礼后,听闻魏夫人要去天水郡和顺乡,当即纳闷不解,夫人去和顺乡那般偏僻之地做甚?魏青虽纳闷,却也未多问。

还是刘莘瞅着他满脸的疑惑,开诚布公道:“我先前在和顺乡买了幢宅子,我还没去看过,现下正巧魏侯不在家,我便去看看。”

魏青虽仍旧不解夫人为何不在京兆郡附近购宅子,而要跑那么远,还那么偏僻的地方去。为人臣,听命于君,他倒也未多问,当即带领了十余名精卫护送刘莘一路西行向和顺乡而去。

*

魏青将刘莘送至和顺乡的时候,已是翌日傍晚。

金黄的夕阳与黛赭的晚霞,映红满天。勤劳淳朴的和顺乡乡民们卸下肩头的犁耙,踏着万缕霞光,徐徐往家走去。

旖丽的山水,宁静的山乡,质朴的乡民。

刘莘只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因孙氏医馆已在和顺乡名声大噪,加上孙遥和茹媪乐于助人,为人和善,是以深受乡民爱戴。刘莘一行人到了和顺乡随意在路边问了一名乡民,如何前往孙大夫家,乡民便热情的将刘莘引了过去。

望着眼前红漆青瓦的大宅门,刘莘心下深慰,这也算是自己的家。

乡民上前叩响门上铜环,不一刻便有家仆来开门,问何事?

乡民回身指了指刘莘一行人道:“有客来访孙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