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的鉴宝人生 第7章

作者:胖瓜 标签: 穿越重生

盘底髹漆黑,腹部浅,肉眼能看出彩色云纹从盘底流转的弧度。

更绝妙的是漆盒的顶盖,精细的金银箔相替交错,周围的稠漆因高出了漆面,所以形成了自然的花纹,用泥金涂层,精致与华贵相融合,这样的漆器比她预想的还要漂亮!

应该是属于西汉这种高品质的漆器,百里千刀一两漆,这么精致小巧的东西要做成需要牺牲多少的漆树啊。阿蓉之所以开始就猜出漆盒是顶正有金银箔贴出的四瓣花这类,是因为杨青先说这是西汉漆盒,而金银箔四瓣花是西汉漆器的特性之一。

阿蓉再次抬头,目光撞上了老人眼中怀念感慨之色。

这件漆器是老人的祖辈传下来的,肯定有很多它与家人的回忆,一件珍宝的价值就在于它有让人能回忆的过去,拿出来这么珍贵的东西卖掉只有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了吧?

阿蓉倒是没有想特意的去帮助老人,她的家庭是靠着衣建斌和谷媛媛辛苦工作支撑起来的,又如何能主动帮别人?不过如果是举手之劳的事,阿蓉愿意去做,却不强求结果。

她直起身体,目光转向杨青:“杨青哥,典当行是怎么判断漆盒的价值的?比如独一无二的漆盒,会不会很受收藏投资市场的欢迎?”

杨青不知道阿蓉为什么要问这个,不过他还是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具体要看古董市场怎么调整,不过,越稀有的东西越好卖,任何古董都这样,如果不是前几年楚王墓出了很多汉代漆器,老先生这件漆盒还是抢手货呢。现在呢,老先生直接卖我们是肯定不收,要是为了贷款,只要拿回东西的时候付了利息,我们是很欢迎的。”

阿蓉点头,又问向老人:“爷爷,您不愿意把漆盘抵押给典当行吗?”

老人面露难色道:“我卖漆盒是为了我儿子。他生重病,本市的医疗水平又治不了,但要是去大城市看病、治病、住院哪个需要钱?我只能把留在家里的老古董卖了。如果是贷款,钱太多我和我老伴还不起利息,债务就到我儿子头上了……”

老人坚持卖掉,只是不想让儿子承担利息罢了,不是不舍得漆盒,但更舍不得让生病的儿子去承担债务。

杨青都不知如何劝好了,内心同情,却又做不了什么:“要不……先把住院费凑够再说,你儿子病好了,自然有机会帮您还利息了。”

老人叹口气,道:“我得回去跟老伴商量……实在不行,我们会贷款的。”

阿蓉看到老人打算收漆盒的时候连忙阻止:“爷爷,您先等一下。”

☆、5.隐藏的价值?

漆器是以漆髤涂在各种胎骨制作而成的。漆髤作为涂层原料,需要在漆树中皮下割取出的乳白色汁液。

然而,一颗漆树需要生长十年才能提取汁液,提取十公斤漆液,漆树就会死亡;提取不慎也会导致漆树死亡。

三千颗漆树,能提取到的汁液不过两斤。

阿蓉很了解漆液提取艰难的程度,所以看到漆盒时就发现了一个疑点,抬起漆盒时重量有偏差,并且大拇指擦到漆盒边沿,感到轻微厚重感,但肉眼看不出来。只是阿蓉以前触碰过的漆器太多,对漆器的了解足够,才能这样确认。

在漆盒顶盖打开后,看到金银箔边沿的堆漆时,阿蓉仔细观察终于发现问题所在,这也是她匆忙叫住老人的原因。

如果她的判断没有错,这件漆盒其实还隐藏着背后的秘密,有可能会让典当行改变主意愿意将漆盒买下来。

“杨青哥,你对漆器了解多少?”特属于少女清软的音色在奢华的典当行内再次响起:“或者你以前接触过汉代的漆器吗?”

杨青似乎被阿蓉问习惯了,这回没犹豫就答道:“五年前典当行接手过汉代的一件漆器,不过我那个时候还是实习生,都没机会接近那漆器半米。对漆器的了解也只比普通人强点,毕竟干我这行耳濡目染…”

阿蓉一乐,招手让杨青凑近,指着漆器的顶盖道:“杨青哥,您能瞧出问题来吗?”

杨青弯下身,探头一看,看了半天什么都看不出来,便猜测是不是阿蓉想捉弄他玩?

越想越有可能,但杨青不准备起身,他准备看看阿蓉到底想干什么,是偷偷地走到他背后把屁股下的椅子挪走,看他摔屁股墩儿,还是怀里揣着痒痒粉趁他不注意撒在他脖子上。

阿蓉哪知道杨青心理活动有多么复杂,还以为杨青看得很仔细,等了一会儿不见杨青说话,便指引对方:“杨青哥,你看边沿,是不是有划痕。”

“哦,我看一看。”杨青心里觉得小女孩真鬼,竟然还不动手,斜眼忽然看到顶盖边沿几道或深或浅的划痕:“真有划痕啊!”

“那你再看堆漆是不是有些过于厚重以及凹凸不平。”

堆漆其实就是调色的漆液在漆器上面绘制花纹,是这件漆盒最重要的疑点。

杨青思绪一时间都乱了,分不清阿蓉真正的意图,要说十三岁的小女孩真懂什么漆器,那肯定不可能,小女孩自己研究玩还差不多。

杨青瞥了一眼:“这很正常,古代的工艺也不都是那么精细。”

阿蓉这回的语调很坚定:“西汉时期的漆器工艺达到了最巅峰的时候,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对工艺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件漆器是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杨青依稀觉得他好像听谁讲过这句话,只是平常他的工作忙碌,听过的东西没时间去复习,也不会去刻意学习这些古董知识,所以只是觉得这句话有印象,却忘记谁说的。

可是,这小女孩懂得真多啊,比他懂得还多。

杨青一时间无比感叹,怪不得牧老总说他没上进心呢,跟人家小女孩比起来,可不是没上进心吗。

少女这回直接给他仍过来一个炸/弹:“杨青哥,我猜这件漆盒被人给改动过。”

杨青猛地起身,连带着腰闪了一下,痛的他边嘶气边急着说:“你说它是被改动过的赝品?不可能的,我们典当行有鉴宝师还是很擅长鉴定漆器的专家,不可能看错眼。”

老人这时候也抱着衣物上前,忧心忡忡道:“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可能会是假的。我还是回去和我老伴商量贷款的事吧。”

他真怕小女孩再多说几句,把他的漆盒给定性是赝品了,救命钱可都在这盒子上呢。

阿蓉总算明白杨青其实对古董了解很浅显,不然也不会直接曲解她的话。

她连忙从椅子跳下来道:“爷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这个漆盒有过二次制作,第一次是在西汉初期,第二次应该在……唐宋时期。如果我的推测没有错,您的漆盒说不定能卖出去。”

杨青一怔:“这是二次制作的漆器?”

阿蓉担心老人会离开,连忙把鉴定的结果都给说出来:“堆漆技术始于汉朝,但技术还未达到顶峰,这件漆盒顶盖上的堆漆技术却非常完善,所以才我肯定它经历过二次制作。”

至于为什么鉴宝师没看出二次制作的痕迹,阿蓉觉得鉴宝师如果缺失耐心,或者对漆盒本身不重视,都有可能造成不全面的鉴定结果。

杨青跟阿蓉看法正好相反。

他对典当行高薪聘请的鉴宝师非常有信心,如果鉴宝师会出错,那典当行的名声也会受损,所以典当行在选择一位鉴宝师的时候非常慎重,而鉴定漆盒的这位鉴宝师名叫夏川,今年已经五十多岁,再有二十年,他的地位应该跟牧老差不多少,尤其在鉴定方面非常有耐心,而且很注重历史文献考究。

即便阿蓉说得像模像样,可杨青不为所动,摸了摸阿蓉的脑袋道:“小蓉,在你这个年纪,哥哥还没有你这么厉害呢。”

杨青想把阿蓉糊弄过去,可迫不及待想把漆盒卖掉的老人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干枯粗壮的双手抓住杨青另一只胳膊用力晃了晃。

杨青眼睛一瞥,老人没有说半句话,只是激动湿润得目光看向他,就直接把他堵得无话可说,不自在地转头看向了阿蓉,发现小女孩掩着嘴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