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259章

作者:青云上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四皇子摇摇头,“儿臣不信。”

景平帝点头,“此等小人之言,皇儿切莫理之。皇儿记住了,等你做了皇帝,每天会听到很多人跟你说不同的话,你要学会思考,他为什么要跟你说这样的话,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还是想左右你的想法。你三姨夫要想造反,就不会这样痛快地回京城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的火器救了百姓,却让他自己深陷是非之中。他若真有不臣之心,也不至于被动到如今这个地步。这么些年,若不是有他在外打拼,你们母子在宫里,如何能这样安稳,皇儿不可过河拆桥,寒了天下人之心。”

景平帝不想把自己和赵世简的对话说给四皇子听,他既然决定把赵世简留个四皇子用,就不能在四皇子心里种下疑惑的种子,不然,一旦四皇子不信任赵世简,必定会有所表露。四皇子羽翼未丰,万一轻举妄动,到时候就难以收场了。

四皇子见景平帝神情有些疲惫,忙道,“父皇,您先歇着。”说完,他给景平帝盖了被子,掖了掖被角。

景平帝笑了,他快要死了,终于能享受到一些真正的人伦了。安之没说错,当皇帝,果真大多都惨得很。

第二日,景平帝撑着上了大朝会,一连下了几道圣旨。

靖边将军逐胡人、造火器有功,封晋国公。御林军统帅除乱有功,封安宁伯。皇四子钟灵毓秀,深得朕躬,封皇太子,翌日听政。

这是前朝的封赏,后宫也有起落。

庞氏在宫廷内乱中意图杀害皇子,今夺其皇后称号,废为庶人。

敏贤妃世德钟祥、柔嘉成性,以册宝立为皇后,正位中宫。

当日宫廷内乱中,有低等嫔妃无辜丧命,因前朝大事较多,一直没有进行安抚。如今事定,景平帝着新任李皇后一一安抚。

至于庞太后,她是先帝遗孀,又是孝敬皇帝生母,此次内乱之中,她并未伸手,但她身为庞家人,难辞其咎。庞太后不等景平帝处置,自己要求去给先帝守陵墓,此生不再踏入皇城。

这样最好,对景平帝来说,庞太后虽然对自己说不上太关心,但从未真正坑害过自己。自己当日与大皇子相争,若无庞太后相助,自己也无法夺得帝位。

自孝敬皇帝去了之后,庞太后心如死灰,不大过问前朝和后宫的事情,整日吃斋念佛,庞家有什么行动,她一概不管,也不去过问。

景平帝不想处置她,直接允了她的要求,并允许她带走了自己所有的心腹宫人,同时命先帝陵寝里的一干人好人服侍皇太后。

闹哄哄的毒酒案,终于尘埃落地。

一杯毒酒,导致庞家和平家彻底垮台,中原百姓遭了一轮洗劫,朝廷势力重新洗牌。英国公重返军营,赵家迅速崛起,如谢家、侯家、甘家及丁家一些家族,也慢慢复苏。

李家成了最轻松的赢家,这一场斗争中,真正出面和庞家及平家斗争的,是晋国公和严文凯,但李家因是太子理法上的外家,没费力气,最后就成了新贵。

赵世简得封晋国公之后,带着庆哥儿住回了平康坊。

因景平帝还没说他以后的去留问题,他现在还不急着将家人接回来。

如今,不用打仗,不用去军营,父子两个难得在一起清静过日子,四皇子封了太子,从西五锁搬进东宫,庆哥儿如今也不大去皇宫了。

白天,赵世简上朝,夜里,他回来之后和庆哥儿一起讨论朝堂政事,一起研究排兵布阵,甚至一起连诗对对子,爷儿两个多年没在一起生活,如今这般朝夕相处,彼此都感觉好不快活。

景平帝要把庞家的宅子赐给赵世简,他拒绝了。

“圣上,庞家的宅子那样大,臣家里下人少,怕是打理不过来。再说了,庞家才死了一大家子,臣不想去住那宅子。臣家里人口少,平康坊的宅子能住的下。”

景平帝笑了,“你不想住庞家的宅子,朕也不勉强你。但你如今大小也有个爵位,住在你平康坊那小小的三进宅子里,天下人要笑话朕小气了。朕把圣祖爷长女的公主府给你,那宅子也不小,够你住了。”

圣祖爷的长女已经去世多年,公主的后人不大成器,朝廷收回了公主府,如今赐给新晋晋国公,再没有不好的。

赵世简忙谢恩,“臣谢过圣上恩典。”

皇太子在一边说道,“三姨夫,庆哥儿这些日子怎地不来?我好久没见到他了,还想听他给我说说战场上的事情呢。”

赵世简忙道,“殿下如今政事忙碌,他一个白丁,又无事可做,臣就让他在家里认真读书习武,等以后有了功名,也好为朝廷效力。”

皇太子笑了,“一个人读书习武不免无聊,让他得空了去东宫,我那里才得了些好东西,给他分一些,不然等他知道了,要说我不够兄弟意思了。”

赵世简立刻躬身道,“犬子无礼,还请殿下见谅。”

景平帝笑了,“皇儿,莫要打趣你三姨夫。安之去吧,有事了朕再叫你。”

等赵世简走了,景平帝问四皇子,“皇儿,晋国公如今还是东南军统帅,东南军还在京城外驻扎,不能久留。皇儿觉得,要不要给东南军换个统帅?”

皇太子抬头看向景平帝,“父皇,儿臣觉得,既然要用三姨夫,如今还是不要换下他。他在东南,可保我大景朝沿海平安。三姨夫已经献出了火器方子,暂时,不若仍旧让他统领东南军,咱们把庆哥儿留下来就是了。”

景平帝点头,“皇儿聪慧,此时,就算想换东南军统帅,也换不了了。晋国公经此一战,天下扬名,往后几十年,东南军再无人可替代他的地位。皇儿以后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稳住他。士为知己者死,他如今位极人臣,不缺少荣华富贵,他又不好美色,你能打动他的,只有大义。他心里还装着百姓,你就用百姓打动他,只要不触犯他的根本,他不会和你逆着干。你记着,不要把他牵扯到你的后宫里来。他既然要大义,你就把他扶持成大景朝的架海紫金梁,等英国公去了,总该再有一个人立在那里,不管他身居何位置,都能让百姓和满朝文武放心、安心。”

皇太子点点头,“父皇说的,儿臣都记下了。三姨夫事父母至孝,一向又敬爱三姨,儿臣若多施恩于他家人,他定然会对儿臣更加用心。”

景平帝笑了,“善,皇儿聪慧。除了从他身上下功夫,你母后那里也可以使劲。总归,朝堂里,不可能没有党派,有了党派,你才安稳一些。”

皇太子笑了,“儿臣还需要父皇多指教。”

父子两个说了一会子话,景平帝打发皇太子去了皇后那里。

李皇后正和两个公主在说话,因此次内乱,两个公主的婚事又耽搁了。李皇后担忧景平帝万一忽然去了,两个公主又要耽搁了。

皇太子来了,两个公主起身迎接,“四弟来了。”

皇太子笑道,“姐姐们坐下。”

皇后笑道,“皇儿,你姐姐们年纪不小了,你要是有合适的少年郎人选,帮我掌掌眼。”

天家公主虽然不像民女那样害羞,也有些不好意思,“母后。”

皇后笑了,“这是大事,自然要你们自己愿意了才行。你们不知道,你们三姨夫,就是你们三姨自己挑的。如今满朝文武,三品以上的,就你三姨夫一个人没纳妾。你们虽然贵为公主,但若是能和驸马一心一意过日子,岂不是更好。”

皇太子笑了,“母后放心,有合适的,儿臣必定给姐姐们看看。”

这边李皇后母子几个欢聚一堂,那边,庞家人都送上了菜市口。

庞敬渊放胡人入关,罪无可赦,他和他的妻妾儿女,都被判了斩刑。正午时分,一颗颗大好头颅都骨碌碌滚了好远。

李承业就在人群里,他忽然想起了二十几年前,那两个关扑的少年,都是风流倜傥,意气风发。姓杜的少年早就连尸骨都找不到了,都以为庞家赢了,如今,庞三郎也身首异处。两个人都死于党争,都死于皇权之争。

李承业又想到那年处置文进财时的庞三郎,胸有成竹。听说孝敬皇帝在的时候,庞三郎和孝敬皇帝形影不离,除了孝敬皇帝和先帝四皇子,再没人能比庞三郎还出彩。可惜了,这样一个出色的人,就这样死了,还背负着骂名。

上一篇:快穿之宠爱

下一篇:娱乐圈小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