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35章

作者:青云上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兄妹俩这才放下心来。

走前,肖氏拿水让兄妹二人好好漱了漱口,再用三层油纸紧紧包了两把肉干,塞在杨芙娘荷包了。还给了杨芙娘两个花样子,让她回去仔细看看,后天再来,和丽娘姐妹一起绣花。

李穆川想了想,叫住了杨镇,果真问了他一些功课,还给他布置了两篇文章,严肃说道:“你父亲新丧,暂且不要去学堂。但功课不能荒废,以后每两日来一趟,我要查看你的功课。”

兄妹二人道谢后一起走了。

到了杨家,杨老二闲逛了一天,已经回来了,满眼怀疑地看着兄妹二人,“镇哥儿去李家作甚了啊?”

杨镇看了他一眼,“岳父考较我的功课,正好有个地方侄儿还不太明白,想请教阿叔。”

杨老二肚里半两墨水都没有,听说要做学问,一边搓手一边支吾:“这个,阿叔就是担心你们回晚了,路上不安全。既回来了,就赶紧歇着吧。”

话说杨镇走后,李家人继续忙碌晚上的事情。李承业做功课,豆娘和丽娘照顾三郎,李姝自己打理自己,郑氏和肖氏服侍公婆歇下后,郑氏自回房给儿子做成亲要穿的衣服,肖氏也回房和丈夫说话。

肖氏帮李穆川脱下外面的衣服,李穆川低头看她,轻喊了一声,“莲娘。”

肖氏听见丈夫喊她闺名,红了脸,“官人有何吩咐?”

李穆川摸摸她的脸,“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这些日子,李穆川一边要帮着操持杨运达的葬礼,一边还要参加几个同僚的葬礼,还要顾着衙门里的事情,一根蜡烛两头烧,焦头烂额,家里的事,都是肖氏在打理。

肖氏把头轻轻靠在丈夫头上,“这都是妾应该做的,只要官人在外平安无事,妾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李穆川把她搂进怀里,动情处,他忍不住喊她卿卿,肖氏内心如吃了蜜一样甜。

夫妻二人恩爱了一场后,相拥着说小话。

“有件事,娘子心里要有底。”李穆川一边摸着肖氏的头发,一边轻声说道。

“何事?”

“方大人死前,向我提过亲,为他家二郎求娶丽娘。”

肖氏顿了一下,“官人应了吗?”

李穆川继续摸她的头发,“应了。”

肖氏沉默半晌,“未曾见方家来提亲,不知方太太可知情?”

李穆川说道:“我与方大人只是口头之约,未曾交换信物。若方太太有意,定会在热孝里来提亲,若无意,过了几个月,咱们再给丽娘择人家。”

第二日,李穆川照常去衙门。夜里,他脸色复杂地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另一名官员和两名衙役。

家里人经过四皇子之乱后,草木皆兵,忙问出了何事。

那官员给李泗新夫妇行李后说,“恭喜老太爷老太太,李大人新任京兆府从七品户曹参军。”并颁发了衙门的聘书。

张氏大喜,“我儿有出息!”

郑氏等人也大喜,只肖氏见丈夫表情复杂,怕有内情。

李泗新问:“如何连升几品?”

李穆川道:“儿子顶的,是方大人的缺。”

李泗新又问:“方大人不是从八品?如何升了两级?”

那官员回答道:“朝廷近来把京郊另外三县也划入京兆府,并新添了兵丁,保卫京畿,故此众人官职皆有所上升。李大人在叛乱当日,随方大人一起,未曾屈服,得到上官褒奖。近日京兆府缺位多,李大人经年的老书吏,为人又方正,顾得了这个缺。这也是老太爷和老太太教导有方。”

李泗新道:“多谢大人,还请留下吃杯茶。”

那官员拱手道:“多谢老太爷盛情,只是在下还要到别处几家去呢,改日再来。”

肖氏忙拿出银子,递给李承祖,李承祖塞到同来的衙役手里,请大家路上喝口热茶。

李姝心里好奇,李穆川跟坐火箭似的连升好几级也就罢了,怎么这封官还批量的?待衙门里三人走后,她问李穆川,“阿爹,怎地一下子这么多人升官。”

李穆川叹口气道:“升官原是喜事,之前叛军作乱,前任上官们皆死在叛军刀下,想起来,众人不免心里唏嘘。”

众人不说话了,肖氏道:“官人以后好好当差,若方家有困难,咱们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也不算有负方大人。”

张氏也开解儿子,“老二媳妇说的很是,老二,升官是喜事,以后好好当差,不负皇恩就是了。”

李穆川也笑了,“阿娘说的是,是儿子想左了。”

李家家主升官,本是喜事,但因京城才遭叛军霍乱,且李穆川升的芝麻小官在京城里也不算个什么,故李家人并未大张旗鼓庆贺,只家里人并亲近族人、同僚一起吃了顿酒席。

陈氏思念丈夫,并未参加李家的酒席,派了一双儿女过来。

李家人的热闹暂且不提,只说那莫少卿家里也正在议论陈家之事。

莫太太因丈夫侥幸保留姓名,念佛念了有十万遍。莫太太只生了一子一女,另外两子一女都是妾室所生。莫太太的长子中过进士,携妻儿在外赴任。次子文武皆不行,在家打理庶务。三子才中了举,正在家准备下一科春闱。

莫少卿时来运转,正卿俞大人被叛军杀死,圣上升他做了正卿。

这一日,莫太太与陪房嬷嬷赵嬷嬷说话,“那杨捕头替老爷挡了几刀,虽说是职务本分,但生死关头,有几个人不是先顾着自己呢。咱们也该表表谢意。”

赵嬷嬷低声回禀:“奴婢着人打听过了,那杨捕头刚刚三十出头,亲生父母都去世了,家里留下个年纪轻轻的寡妇和年幼的一儿一女。前几天丧礼上,杨捕头的后娘很是闹了几出,她占着名分,杨捕头又不在了,还不知杨捕头的遗孀和儿女,要如何受人钳制呢。”

莫太太最恨那些心怀歹意的后娘小妾之流,家里的妾在她面前都服服帖帖的,庶子们也恭恭敬敬。听到杨捕头家后娘作耗,吩咐赵嬷嬷:“你明儿带些礼去看看,再捎些金银,去看看杨家孤儿寡母。若那后娘欺压人,你也帮衬两句。”

赵嬷嬷低头低头应了。

第二日,赵嬷嬷带着两个外院的管事媳妇和两个三等丫头,着四个小厮抬了两抬礼,大张旗鼓去了杨家。

刚进杨家门,只见黄氏立刻迎上前来:“不知哪家贵人驾到,老婆子这里有礼了。”

赵嬷嬷看她一眼,问道:“杨太太可在?”

上一篇:快穿之宠爱

下一篇:娱乐圈小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