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201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是的是的,少夫人让人给我们装了礼物。”被唤来的王力回忆了一下,“少夫人说给都将带些贴补用,京城不比别的地方。”

这贴补真是及时,男人们对视一眼。

“那金鸟树还给他们吗?”负责的军汉察觉气氛有些古怪,主动询问,“罗氏的人还等着呢。”

武鸦儿点头:“给啊,去吧。”

军汉只要得到这个答案就行了,应声是走了。

“少夫人真是心细。”老胡说道,既然是她准备的礼物,亮瞎人眼也不奇怪。

想着在窦县看到的场景,随手赠人的宝刀,倾倒的美酒,扔在台上的珠宝,被商人抬进来的红珊瑚......啧啧啧。

几个人围着王力取来的褡裢中的礼物发出更多的啧啧啧声。

“王力你们就是用几块肉干山野菜和兽皮换来的?”他们调侃。

“他们非要给的,我只能却之不恭。”王力摊手。

这样一对比,是有些寒酸。

武鸦儿道:“无妨,我们也送她些礼物好了。”

他们可没有金子银子宝石做的树和鸟。

“我向皇帝请旨。”武鸦儿微微一笑,“请他赏赐我的夫人。”

对于那位讲礼数的武少夫人来说,还有比这个更能表现诚意的礼物吗?

第五十一章 妻子的体贴

请圣旨并不是容易的事,许久不上朝的皇帝虽然坐到了大殿上,精神并没有回来。

坐在大殿上基本不说话,不是呆呆的走神,就是更专注的写曲谱。

朝堂上还是崔征等官员做主。

武鸦儿在朝堂上对皇帝讲述了武少夫人的事,表示自己愿意不要任何封赏,只请皇帝能下旨封赏母亲和妻子。

走神的皇帝对于武鸦儿说话是听得到的,也只是听他说话而已,说的什么并不在意,见他有请便要点头。

有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但立刻又有官员站出来表示赞同,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就要有争执,吵闹的朝堂让皇帝烦躁起身退朝。

站出来赞同的自然是罗氏的人。

“武鸦儿送了罗家一棵金扶桑树。”宰相府里,一个官员伸手比划一下,“由三段构成,可拆卸可组装,通体金造,绘云气纹,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树枝上有红蓝宝石做果,果上立有金鸟,精巧奇美。”

“不似现在所出,是古物。”另一个官员补充,“罗氏视为奇珍。”

“那武鸦儿能有什么古物奇珍,梁振更没有。”有官员不屑。

罗氏这么多年恩宠,皇帝的库房都能搬到自己家,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这样夸赞一个漠北土包子送的礼物,无非是炫耀将武鸦儿收拢门下。

“也不能这么说,漠北来的虽然穷,也能抢些好东西。”崔征打断他们,“总之,武鸦儿已经做出了选择。”

有官员冷笑:“我看武鸦儿原本就是罗氏的安排,这一招很妙啊,又能除掉全海,又能得到皇帝更大的信任。”

罗氏与全海是相互依存又戒备的,全海认为罗贵妃是靠了他才有了今日的盛宠,罗氏则认为全海是靠着罗贵妃美言才有今日。

现在全海死了,和全海争斗让皇帝陷入危险的崔征,在皇帝面前也必然不如先前,唯有罗氏干干净净,宫里只有罗贵妃独享盛宠,外边有武鸦儿凶神恶煞,罗氏终于要在朝堂上取代崔征一手遮天了。

崔征笑了笑:“连外戚都算不上,他们应该多读些史书,既然罗氏想要用圣旨讨好这个武鸦儿,那就让他如愿。”

“我们就不管了?”一个官员问。

“手上的血还没擦干净,就狮子大开口,今天给妻子和老娘要,明天给自己要,后天给他的兵马要。”崔征吹了吹热茶,“他一个投机取巧来历不明的下贱东西,现在就以开国功臣自居了。”

他将热茶放在桌子上。

“让他要,他不伸手,怎么打断他的手。”

室内的官员们领会应声是。

“赵琳怎么也没有消息了?京城出了事,就躲在安康山那边不敢回来了?”有人想起什么问。

崔征也想到了:“写信给他让他回来,让安康山也一起来,进京来陪陛下解闷,范阳那边换个节度使去。”

当然是换他们的人了,范阳与振武军临近,正好可以扼制。

官员们应声是。

“昭王那边来还是不来?他们也在路上了。”有官员问。

先前皇帝被困,崔征自己做了主张,现在皇帝重回朝堂,并没有主动说让昭王进京。

皇帝大概已经忘了自己还有两个儿子在外。

崔征道:“当然不用来,陛下一向不喜欢他,父子相见徒增烦恼。”

官员们对视一眼,有陛下在,昭王不受宠,也不是他来的时候,等陛下不在了,把无子又病弱的太子请出去,再请昭王入朝,那才是一个宰相在新帝面前显示的权威和敬意。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一朝臣伺候三朝天子也不是不可能。

君臣大事才是天大的事,那些偶尔蹦出的宵小不用太在意,灯火明亮的室内人影摇曳,长袖高抬,或者论朝廷官员分派,或者指点如何左右民意,或者挥笔泼墨写下锦绣文章。

且不管朝廷的大人们多少私下的考虑,武鸦儿也没有再费神,回到宫里的皇帝,在贵妃一曲歌舞之后,写下了圣旨,然后在罗氏的斡旋下,圣旨和赏赐也顺利的出了京城向窦县而去。

至于随之而起的有关武鸦儿在朝堂怎么无礼跋扈,京城有民众跑去衙门哭诉破城时被劫掠等等谣言小事,武鸦儿不在意,在窦县的李明楼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