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223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现在都知道我们窦县能护的平安,很多民众会逃来求助,少夫人让我们救助。”另一个差役补充道,“人会越来越多,请大家与我们一起维护好窦县。”

民众们齐声应是。

“该做工的做工去。”

“城门城墙需要修补吗?”

“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做?”

“多撘些房屋住处吧,难民好有容身之地。”

悲伤不安散去,开始筹划商议该做什么,看到这一幕的主簿点点头,长史也松口气。

“大人们,进去歇息一下吧。”官吏们说道。

主簿坚持走遍了每一个民壮亡者和伤者家,说了一遍又一遍的话,陪着流泪,嗓子已经干涩说不出话了。

长史竟然也坚持这么做,令窦县的官吏们很惊讶。

回到厅内坐在软软的垫子上,主簿询问:“武夫人什么时候去府里?武夫人也惦记少夫人。”

“州府还没安稳,少夫人说让夫人留在窦县。”长史道,又补充一句,“有老兄你在,少夫人放心呢。”

这是恭维吗?长史这个在府衙地位排在前四的正统官员,来恭维他这个县衙小主簿了?

不,确切的说,是县令,主簿看着摆在桌上的文书。

长史肃重形容拿起文书:“卫荣,今有光州府以一县之重,委以一县之令。”

主簿都要忘了自己的名字了,一直以来下属称呼他为大人,上官称呼他卫主簿,是大人也是下属,碌碌无为可有可无,没想到年过半百只等死的时候成为了一县之首。

卫主簿站起身双手接过:“下官领命。”

厅内的其他人立刻上前道喜,一番说笑之后,长史便要告辞,主簿等人再三挽留,长史还是离开了。

“来了这么多次还是不肯住我们这个小县。”卫荣卫县令站在城门前相送,一面摇头。

旁边的官吏低声道:“大人,长史把儿子送来咱们窦县了。”

长史此趟随着窦县的兵马来,让妻子带着幼子偷偷摸摸的离开光州府进了窦县。

“在客栈里包了一间房。”另一个官吏笑道。

在窦县进出怎么可能逃过官吏们的眼,只是长史不说,他们便也装不知道罢了。

卫县令有些惊讶:“州府现在没事了,更何况少夫人也在那里。”

“他老父老娘还有两个儿子都在州府呢。”官吏道。

卫县令失笑,这个长史是为了保血脉狡兔三窟吗?笑了又怅然忧伤,这突然的乱世真是让人变得惶惶不安,以前谁会考虑这个。

卫县令看着远去的人马,回头看了看窦县县城,接到任命就更确定了武少夫人不回来。

卫县令心里反而不慌了,他原本慌的不是武少夫人在不在,而是这个女子是否能平安。

她平安了,就好。

而且,她不回来,占据的天地越大,窦县也越平安,不是说了吗,要想保住窦县就要保住更多更大的城池。

卫县令的视线再次投向前方广袤的天地,嘴角浮现微微的笑意,坏消息中总也会有好消息。

“好消息啊。”

“朝廷来打贼军了吗?”

“不是的”

“就知道没有好消息。”

“有的有的,光州府击退了贼军,是窦县的兵马。”

“我们快去托庇光州府,窦县。”

从倒地的尸首堆里爬出来,从燃烧的城池中哭着逃出来,躲在村落荒野里的民众们拖家带口奔走在大路上,从四面八方向光州府涌去。

四面八方的消息也飞向了京城。

京城城门紧闭,兵马层层,大路上挤满了哭喊的人想要进入京城,躲进高厚的城池。

京城内没有了繁华的街市,酒楼商铺停业,家家户户闭门,皇宫里也没有了歌舞宴席,官员们来回奔走,朝殿里散落着一地文书。

“相爷,相爷,好消息。”有官员举着文书冲进来,差点被绊倒,“光州府击退了贼兵。”

崔征回过头面色阴沉,并没有缓和。

“还有,还有。”又有官员拿着文书急报,“不止光州府,好些地方都击退了贼兵。”

除了最开始的措手不及,现在很多州府都反应过来了,最近送来的文书除了报告哪里的城池失守,也开始有击退贼兵的消息了,比如光州府,比如河南道许州附近的一个小城,而且天下节度使也不都是安康山的随众,大批的观察使防御使兵马就近平叛,比如剑南道大都督李明玉在行路途中立刻让兵马就地戒备等等。

崔征面色稍缓,但这依旧不是让什么好消息,此时此刻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安康山反了!

第六十五章 临一国之难

崔征看着殿内各地飞来如雪片的急报里。

“安康山这个杂种。”他骂一通脏话。

殿内官员们有些无措有些茫然,这个杂种竟然敢造反,而且竟然从范阳一路畅通无阻,快要杀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