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657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街上两边的民众踮脚探头指指点点兴奋的看着走来的马车,垂下的幔帐轻轻的摇晃,如云如水一般轻柔,但又雾一般遮盖着其内的人,大家只能看到隐隐的人影。

但这也足够了,让很多人忆起了当初。

“当初大小姐第一次回江陵府的时候,就是这般,天上仙子。”

那时候啊,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做梦一般。

忆往昔的民众情绪激动。

江陵府也有很多外来的人,有些不解,尤其是看到跟随那辆车旁的李明华,他们倒是更熟悉这位小姐。

“大小姐,是明华小姐的长姐吗?”

“以姐为尊,不上马车,在一旁跟随啊。”

这可不像姐妹,像仆从。

“不是姐,这位大小姐论辈分,在家行三,要喊明华小姐一声姐姐。”

听到这个解释,外来的人更加震惊了,还有些不平。

“那怎能让姐姐这般”

“明华小姐可是我们江陵府的功臣。”

这话没有引来更多的人一起不平,反而都笑了。

“明华小姐的兵马是剑南道的,这位小姐就是剑南道的大小姐,没有她父亲的兵马,哪来的明华小姐守城大功啊。”

“这位大小姐是先剑南道大都督的女儿,如今剑南道大都督的长姐,英武大将军项云的侄媳妇,她的丈夫是皇帝新封的白袍将军。”

原来如此啊,听着这一串名头,外来的人咂舌。

那还真是大,小姐啊!

于是加入了其他人的行列,激动好奇跟着人群涌涌追随那辆恍若从天上来的马车。

兵马清路一直到李宅的门前,门前一排排的仆从分男女左右而立,看着驶来的马车齐齐的高呼大小姐。

马车没有停留径直驶入,大门徐徐的关上,遮住了民众们的视线,但有关大小姐的议论更加热烈。

唯有一个华服男子没有参与这议论,他站在墙角边,头戴斗笠,斗笠上簪花,腰里佩剑,剑鞘上缀满的宝石,一手摇着折扇,一手举着兔腿,华丽与油腻齐飞,斯文与不羁共存。

“大小姐,大什么大啊。”他咬下一口肉大嚼,“从太原府逃出来,脸丢大了还差不多。”

马车进了府里,仆从们都被驱散,幽静又华丽的房间里只有两个女子。

“得知消息仓促,大小姐住的这边没有收拾好。”李明华道,环视室内,“你看缺什么再布置”

她的话没说完,身前的女孩子就扑到她身上,双手环住她的腰,贴近她的脸,蹭啊蹭:“明华,我好想你啊。”

李明华看着贴在自己身上的李明琪,想当初,比自己矮一头呢,不知道李明冉是不是也长高了,三年没见了,真是好长又好快的时间啊

李明华伸手抱住她拍了拍,声音像在自己脸上蹭的少女的肌肤一样柔软:“好了,现在见面了。”

“明琪和四叔回江陵府?”

与此同时,李明楼也接到了消息,项南已经写信给她说了不让项氏族人进淮南道,李明琪身边留着的人也给她写信说了,项氏一族留在安东。

李明楼很清楚项老太爷不让族人去淮南道,其实是为了不让剑南道和东南道这两个大小姐涉足淮南道。

没想到李明琪很快找到了应对,既然守着项氏得不到想要的,就立刻舍弃另寻它路,还会用协助项南项氏做诱惑和理由。

“真是聪明的小姑娘啊。”李明楼感叹。

相比之下,自己那一世真是蠢啊,就那样全心全意的在项家,不,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心,什么都不想

如果不是想要活着,这一世她还会和那一世一样。

所以,那个和尚说要让她忘记,继续当那个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心的李明楼,绝对不行。

“小姐。”元吉问,“要不要阻止他们?”

元吉现在对项氏半点感情没有,听到李明琪还想用江陵府甚至江南道来助项南,神情很不好看。

李明楼道:“不用,那边有明华呢。”

李明琪让她意外,李明华也是如此,她也是聪明的姑娘。

李明楼将这些信放下,问:“刘范走到哪里了?”

刘范经过几日的深思写好了请皇帝回京的文章,又从京城里选出一些世家大族,一起去麟州请皇帝,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姜亮趁机又收了一次钱

前些日子在三千兵马的护送下出发了。

此一趟去麟州路途可不好走,安康山占据了太原府,安庆忠的兵马与之汇合在河东道,麟州外又有安德忠的大军徘徊,京城和麟州的路都被切断了,至今双方连消息都传送的艰难。

三千兵马并不多。

但这不是楚国夫人吝啬冷血不顾他们生死,楚国夫人要守京城,委实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他们。

京城要是没有了,他们就算到了麟州又有什么用。

“五天前在宁城遇到了叛军,逃出后,现在他们绕路往麟州去,预计最少一个月才能到麟州。”元吉在舆图上点了点,又问,“是不是太快?还要再慢点吗?”

李明楼道:“不用了,这就可以了,顺其自然,别让他们都死在路上了。”

又是叛军又是行路,刘范是个文弱书生,而世家大族这次又多是年长的人,信报说除了遇到叛军受伤,受惊,还有生病的,路途中治疗手段有限,零零散散已经有三四人亡故了。

他们的仆从抱着衣冠继续前行富贵险中求,他们出门前已经下定了决心。

元吉应声是,放下这些信报。

“武都督那边有新消息吗?”李明楼问。

元吉抬起头,看到李明楼问完嘴角弯弯一笑。

有什么好笑的?

哦,是笑武鸦儿追了安康山那么远,想着跟太原府的兵马里外夹击对付安康山,结果太原府三万兵马投了敌,把安康山迎进了城池,徒留他看着城池哀叹,只得离开回转北地这件事吧。

是挺好笑的。

元吉也笑了。

第三十三章 楚国夫人主事

武鸦儿那边没有什么新消息。

放弃追击安康山后,他就折返了回了相州,与梁振一起收整北地,那边叛军余众不足为惧,只剩下一个史朝,向更北处逃去。

元吉看着舆图,道“应该和梁振汇合了。”

李明楼道“那可以好好休整一番了,此战他大伤元气。”

打仗当然要舍出伤元气的决然,元吉想反驳,话到嘴边一惊,又咽回去,这个道理难道小姐不知道吗小姐只是感慨一下,他为什么想要反驳好奇怪,他不是这样的人啊。

而且,武鸦儿此战元气大伤,可以说是为了他们拿下京城。

他应该感激他,敬佩他

元吉深吸了几口气,道“要不我们增援他些兵马”话出口还是忍受不了,手放在膝头攥起来。

李明楼摇头“那可不行”

元吉的手松开,脸上浮现笑容。

“安康山得到了河东道,现在最危险的是我们。”李明楼道,“他应该给我们些增援才对,他可是我的丈夫。”

元吉笑了,但又觉得不是太想笑,不知道是哪里觉得不对

“小姐不用担心。”他道,“安康山此战也是元气大伤,短短时日他也不敢来攻打我们。”

李明楼道“今年冬天是关键,要做好秋收。”

现在是夏天,而且京城这边的秋收指望不上,京城,如同一座巨兽,需要大量的米粮。

“淮南道能自给自足。”元吉道,“再支援京城,也是杯水车薪。”

“连小君最近在剑南道收买米粮,估计差不多了。”李明楼道,“让姜亮给他写封信问一下进展,然后让余钱他们来殿内议事。”

元吉应声是,商议的是民生,他就不用参加了,先去找了姜亮,姜亮作为门客,理直气壮的跟着李明楼住在皇宫里,以至于京城很多人家都暗地里说他是内侍又贪财又无耻又狐假虎威。

刘范劝过他不要太过了,姜亮才不在意这些名声。

“我都这把年纪了。”他揪着自己稀疏的胡须让刘范看,“等我闭了眼,别人夸我赞我我也听不到了,我还是喜欢现在被人敬畏讨好。”

尤其是被当初他在京城当教书先生时,只能站在人群后踮脚看一眼的世族老爷们。

此生死而无憾了。

这种追求,刘范道不同没话可说,如果不是看在又贪财又无耻的姜亮至今里面穿着打补丁的旧衣,自己拿着针线对着灯缝补破袜子,手里始终端着的是那个旧茶缸,吃的喝的跟楚国夫人身边的小童们一模一样,手里一个钱没有还偷他的钱去买糖他就跟他割袍断义了。

元吉过来时,姜亮正在翻着厚厚的名册,脸上露出诡异的笑,不知道又在算计哪一家。

大夏几百年的盛世,养了太多了底蕴丰厚的世家,太平盛世民众以血肉滋养世家,现在该世家们养着民众了。

听到楚国夫人让他写信给连小君,姜亮立刻放下手里的事,铺纸研墨。

“京城里的人太多了,而那些世家们把粮都藏起来了,只肯给金银。”他说道,这里不是淮南道,京城也尚未安稳,安康山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不能用兵抄家灭族那一套逼他们把粮食拿出来,“还好有连公子。”

他挥笔如刀言语娇蛮。

“拿不到剑南道一半的米粮就不要回来了。”

传达了让姜亮写信,李明楼在殿内与官员们议事,元吉便回到自己的住处。

他没有住在皇宫里,住在宫门,理由是负责监察那些修葺皇宫的工匠。

方二和姜名在屋子里就着腌菜喝米酒,看到他闷闷不乐忙问怎么了,可是大小姐有什么事。

“小姐没事,我觉得我有事。”元吉拎起米酒喝了一口,将疑惑说给两人听,“我如今跟着大小姐,见到了比跟着大都督时还多的世面,反而变的心胸狭窄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大小姐夸武鸦儿就想反驳诋毁。

“武鸦儿的确是一个值得赞扬的人。”元吉说道,“他勇武能战,除了最初那件事,他也算是言而有信,对我们颇有助力。”

这样的一个人,他应该称赞欣赏,为什么听到小姐提他就反感呢

“那不是你心胸狭隘了。”方二道。

不是吗元吉看他,方二冲他举起一杯酒“那是你警惕的本能更厉害了。”

警惕

“武鸦儿这么厉害的人,现在虽然跟我们合作,如果将来成为我们的敌人呢”方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