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670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这路还能不能走啊?

第四十六章 君臣执手相看泪眼

皇帝在王宫前翘首以盼,他本要去城门,甚至去张安王林的军营,被崔征和朝臣们拦下了。

听着远处传来的喊声哭声,皇帝眼泪也跟着流,眼泪快流干的时候,终于看到御街上走来一队人。

为首的一个干瘦中年生,手中高举土黄色旌旗,当初皇帝应武鸦儿的请求封其妻为楚国夫人,因为许其掌管淮南道,类同节度使,所以还赐了旌节。

看来这个就是楚国夫人的使者了。

在这使者后则是一群衣衫褴褛脚步蹒跚的人

看到这些人出现,皇帝再不顾崔征的阻拦迎去,崔征等朝臣忙拥簇跟随。

刘范看到皇帝迎来,立刻就停下脚,举着旌旗下跪叩拜,在他身后的老爷们也都纷纷跪下来。

“陛下万岁,万岁”

他们的高呼被皇帝打断:“你们终于来了。”

皇帝说完这句话就哭了,握着刘范的胳膊,一叠声的问“先帝和先太子的棺椁如何?”“可有安葬?”“可有暴尸荒野”“京中百姓幸存几何?”

刘范只答了一句吾等来迟了,其他的话就被身后的老爷们抢过了,他们跪行围在皇帝跟前“先帝和先太子就被随意的放在皇陵里”“没有安葬啊”“安贼常常去惊扰”“京中百姓十室九空。”“看看我等啊,人不人鬼不鬼”“大家日夜盼陛下归来”

他们一边说一边哭一边叩头,皇帝哭的更痛了,四周文武百官也纷纷落泪,崔征上前劝停“有什么话进殿内说。”

文武百官们纷纷将这些跪地的老爷们搀扶起来,与民众们只听过名字不同,这里有不少官员跟这些老爷们都认识,如今隔世再见少不得又是一番哭。

皇帝没有忘记肃立在后的兵马,询问这是收复京城的勇士们吗。

刘范应声是,唤来将官见驾。

皇帝让内侍取来一柄大刀:“这是朕杀敌用的大刀,赐予尔等。”

将官率身后众兵高呼“陛下威武,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如雷阵阵。

皇帝携带众臣进入王宫,看着简陋的王宫,京城来的老爷们又是一番哭陛下受苦了,都是安贼害的。

大家似乎都忘了,没有安贼的时候,鲁王就住在这里。

来到大殿上,赐坐厚软的垫子,先有刘范讲述楚国夫人怎么攻打京城,叛军如何,振武军如何,这些消息皇帝和朝臣们已经多多少少听过了,打仗也没什么好说的,很快他就说完了。

“楚国夫人和武都督真是有勇有谋。”皇帝听完了赞叹,“朕还以为要等两年才能收复京城,没想到他们夫妻二人这么快就做到了。”

刘范道:“也是有大夏卫军共谋,比如剑南道,韩大人派出了很多兵马协助。”

他说完这句话见殿内很多大臣笑起来,但也有人不笑,且还多看了他两眼。

那人四十多岁,穿着武将的官袍,面容有些孱弱,在殿内还有个椅子坐着,整个殿内除了皇帝以及新来的老爷们,就只有他能坐着了,崔征崔相爷都没有。

年纪不到赐座,天下尚未平乱,没有论功到赐座的地步,那么就是身体的缘故,此人就是项云,刘范猜出来了。

项云重伤被神医救了,现在能起身走动了,但还需要小心。

他之所以看他,是因为他只说了韩旭剑南道相助,没有说白袍军项南吧。

项南那个不算什么相助,是交易,淮南道都送给他了。

刘范面不改色不多说一句。

皇帝道:“韩大人朕已经赏过了,只是安贼抢占河东道,隔断了京城,朕一直没有办法赏赐楚国夫人。”

刘范道:“楚国夫人进京清查叛军余孽,修缮皇宫,此时恭请陛下回京,待回京之后再赏不迟。”

他拿出自己写的以楚国夫人命名的请愿,将这些年陛下不在京城,天下民众如离群的幼鸟的悲伤,终于收复京城的欢喜,以及陛下回京后天下如何重回盛世的期待,畅快淋漓的来。

皇帝和朝廷们又流了一次眼泪。

“有楚国夫人在京城,朕心安。”皇帝说道,楚国夫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毕竟把淮南道养的那么好,京城将来也不用担心,将来不担心,就问过去的事,安贼占了京城后做了什么啊,皇宫怎么样啊,城里的王公贵族们怎么样

这些刘范就不知道了,毕竟他是跟着楚国夫人刚进京城的,话就由殿内的京城世族老爷们接过去了。

说起过去和京城的人事,话题就停不下来了。

多数官员都是来自京城,这些老爷们说的每一件事都能勾起他们的回忆,一座桥,一棵树,一家酒铺,就连皇帝也想起来小时候,自己被先帝带着出宫游玩去到的地方见到的人

“陛下小时候见的舞妓,南宫大娘,现在还活着呢。”一个老爷道,伸手比划,“她办了一座大花坊收了很多弟子,头发都白了,但跳起舞来少女都不如。”

皇帝听的眼睛发亮:“果然当得起父皇称赞为舞仙。”

“但她收徒之后便很少在人前跳舞。”有一个官员感叹,“重金难求。”

更有官员忍不住道:“待陛下回朝,南宫娘子必然会以舞献之。”

先前说话的老爷掩面哭了:“陛下,安贼入京后召南宫娘子舞,南宫娘子不愿从贼,自己打断了自己的双腿。”

皇帝和官员们大吃一惊,旋即落泪,殿内又开始君臣一起骂安贼。

一时哭一时笑,一直说到了暮色降临,皇帝干脆让人把饭菜酒水送到殿上,麟州很久没有有过宴席了,得知京城收复本想庆祝一场,但随之而来的安康山占据河东道危及麟州让大家无心欢庆。

今日京城来人,就一场小庆吧。

又悲又喜,殿内的人几乎都喝醉了,殿内横七竖的躺满了人,连皇帝都喝多了,唯有两三人没醉,崔征宰相威严不醉,项云伤病在身不饮酒,刘范也没有醉,但他也躺下了,又累又困又卸下了重任,几杯酒下肚便睡去了。

刘范一觉睡到天大亮,起身发现自己住在皇宫里。

“刘先生不要惶恐。”伺候他的内侍笑道,“崔相爷,项都督都住在这里呢,陛下不拘小节,如今又是非常时期。”

皇宫么,刘范还真没有惶恐,毕竟他在京城住在真正的皇宫。

正如这内侍说的,非常时期不拘小节吧。

刘范洗漱换了新衣裳,一扫路途的辛苦,神清气爽问:“陛下什么时候召见?”

内侍问:“刘先生见陛下有什么事?”

“当然是回京的事。”刘范道,“楚国夫人已经收复京城,陛下当速速回京。”

内侍道:“这个啊,刘先生应该先见崔相爷,看看崔相爷怎么说,陛下一个人可做不了主。”

{最近都是麟州剧情,大家可以攒一攒,么么哒}

第四十七章 说走不易

什么话?

听起来陛下受崔征辖制?刘范眉头微微皱,不过也这个崔征先帝时就把持朝堂

鲁王是崔征扶着登基的,对朝廷的事都不熟悉,如今又乱世征战,崔征把持朝堂也不奇怪。

刘范便请内侍引见崔征,崔征很好见,如内侍所说住在皇宫,就在他隔壁。

刘范过来时,崔征在批阅公文,听到刘范开门见山的询问,他也没有含糊,道:“京城,不能说回就回去。”

怎么不能?京城天子之所,以前不能回,现在收复了当然要可以说回就回去。

“回去当然是要回去。”崔征道,看了眼桌上摆着的公文,又看舆图,“现在的时机并不是最好,麟州外有叛军围重,安贼又占据了河东道”

刘范明白了,质问崔征:“原来相爷是惧怕叛军?,我们几千人还能走过来,麟州有十几万卫军。”

崔征看着个书生,没有因为他的无礼生气,道:“你们那是几千人反而容易走,陛下一动,就是几万人,十几万人,关系重大。”

刘范沉吟一刻,进入麟州境还好,麟州城附近一路走来他也看到了,人的确很多很多

“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叛军还没打过来,河东道也没有失守,就这样一路不知道伤亡了多少人,多少人妻离子散。”崔征道,“更何况此行有陛下,陛下龙体容不得半点闪失,你们几千人能走过来,但陛下不一定能走过去,你想,如果是陛下行走在路途中,叛军得知消息,是不是会倾尽全力扑杀而来”

安康山丢了京城,但如果杀了皇帝,他就能拿到天下了,怎能不为此疯狂?

“小子莽撞了。”刘范施礼,又肃容道,“相爷,陛下真龙天子,一旦出行,四周卫道也必然拼死相护。”

护驾从龙之功也足以令很多人疯狂。

崔征点点头:“你说得对,但这件事关系陛下关系大夏,更关系数十万民众生死存亡,一定要慎重商议。”

如今的局势,从麟州到京城的确不是小事,朝廷庞大,民众更庞大,如果皇帝走了,必然有很多民众会跟随,刘范不是真的愣头青,施礼应声是:“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楚国夫人将率大军亲迎。”

崔征道声好:“楚国夫人的大军陛下是最放心的。你且在这里歇息养养身子,我们会很快商议定论。”

刘范便提出要出宫住,崔征也没有挽留,唤来一个官吏让他安排刘范的住处,刘范道谢退下去了。

一旁的小吏上前不满道:“相爷对这个莽人太客气了,此子竟然敢质问相爷。真不愧是楚国夫人的人。”

楚国夫人跋扈,手下自然也如此,竟然嘲问崔征没胆气。

当时就该打出去!

相爷要是没胆气,能从京城走到麟州,能在麟州守护天子这么久!

崔征笑了笑示意小吏不用生气:“这个刘范没有别的心思,他是真急着让陛下回京。”

“相爷宽宏。”小吏赞道,又微微得意,“楚国夫人当然急着让陛下回京,陛下回了京城,天下才能大定,她的功劳也才能大定。”

崔征看着舆图,舆图上标注着如今大夏卫军的分布,一枚红标鸦头旗点缀的地方最多,武鸦儿真是越来越势大,京城也拿下了。

小吏知道崔征所想,低低一笑:“相爷,楚国夫人之势,不一定就是武都督之势。”

崔征看他。

小吏在他跟前也言语无忌,笑道:“也可能是韩旭韩大人之势。”

崔征皱眉:“不要说这些荒唐的话。”

小吏低头应声是,但肩头耸动还在笑。

崔征没有再理会他,让门外的人去问陛下在做什么,门外很快有人回话,陛下召京城来的老爷们来说话。

“昨天说了一天一夜还没说尽呢。”小吏笑道。

“京城啊,大夏数百年的基业繁华,一天一夜怎么说的完。”崔征叹道,起身向外走,“我也去吧。”

内侍引着老爷们向内走,刘范因为要搬出去,则被内侍引着往外走。

刘范在廊下停下脚看眼深宫,隐隐见一队人正走动。

内侍主动道:“刘先生,陛下请京城来的人去说说京城的事,您去不去?”

刘范摇摇头:“我就不去了,等陛下问现在以及怎么去京城的时候,再觐见吧。”

内侍笑道:“那很快就要问了,刘先生你应该住在皇宫这里,方便。”

刘范道:“在宫外也不远。”

内侍不再劝了,陪着他向外走,打探他一路上的事,苦不苦,累不累,叛军多不多,怎么死了那么多兵马和老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