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嫂奋斗记/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 第470章

作者:肥妈向善 标签: 穿越重生

他这句话刚回答完,客厅里孟奶奶冲着他抱怨:“让你叫你媳妇出来吃饭,你倒是好,跟着你媳妇窝在房间里不出来了。”

这下,两口子立马站了起来。孟晨浩却不忘回头看着她画的蜂房工程图说:“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到时候借我拿回去给政委看看。”

不知道他想要这个东西做什么。宁云夕和他说:“这是给小孩子看的,你确定你拿回部队有用?”

“给小孩子看?”孟晨浩诧异着,这么看起来高级的工程图竟然是给小朋友看的。

“别小瞧现在小孩子们的智商。”宁云夕说,“很多伟大的数学家,很早年纪已经可以破解世界上的数学难题了。”

孟晨浩冲她一言难尽地飞眨下眼睛:“可惜你丈夫不是天才。”

“我没这个意思。”宁云夕举起拳头佯装打了他一下。

事实上,很多人也好奇他们两人怎么会成为夫妻。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由于当年条件限制中学都没有能读完就参军的军人。

第732章 【733】报社写稿2

孟晨浩将媳妇画的蜂房工程图拿回部队的时候,刚好窦骁来到了部队探望未来姐夫。

几个军人连同窦骁看着宁云夕画的蜂房草稿,啧啧惊叹。

“原来蜂房是这么准确的六角柱体,契合起来分毫不差,稳固到难以想象。”窦骁说。

其他军人好奇地问他:“你不知道吗?”

窦骁摇摇头:“没读过这个,是不知道。我所学专业不是这方面。所以可以想象宁老师的知识多么渊博。她写这个是——”

“她说给全国小朋友看的。后来据我打听,她带家里孩子们去了一趟少年报后,少年报向她约稿,估计这是她想给少年报写的稿子。”孟晨浩说道。

一帮现场的人想都不用想:“这个稿子肯定会被录取的。光是这个有趣的蜂房图形,宁老师画的多好。”

“她画数学图形的功底很深,感觉像搞研究的。”处于研究行业的窦骁一眼洞察分毫说。

孟晨浩和苗正清登时想起了当年宁云夕给英雄团讲课画的电路图板,让他们部队技术科看的都很惊奇。

画图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这里需要非常具像化的想象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从小学开始打造起来的几何图形能力。只会解题还不行,关键是要会画题。比解题高一层要求的画图,相当于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高要求把控。

没有想象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都是不行的。

窦骁说:“有的人,做研究做到最后,败在了图形这一步。会画图形的人实际上占了很大的优势,等同于是把难以理解的东西画成简单易懂的给其他人看。因此,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大多数评选人肯定更倾向于研究人员做图形报告,因为非常直观明了。但是,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好的图形报告出来。要求挺高的。”

在场的军人悉心听着科研工作者的话。

窦骁问:“宁老师她应该负责考试命题了吧?”

这个孟晨浩不太了解:“她给自己班上学生做的小测验题应该是她自己出的。”

窦骁听完这个哈哈笑两声:“不不不,我是指,她应该可以加入统考命题组了。比如说,全市统考的命题组。感觉她有这个实力功力,应该不会被教育局和命题组的人忽视掉。”

“她还年轻。”孟晨浩为媳妇说,知道媳妇有这个实力但也不想媳妇太辛苦了。

“我估计不是这么回事。你妹妹是要参加高考吧?”窦骁道。

“是。我三妹。”孟晨浩答。

“对了,今年轮不到你媳妇,明年估计能轮到了。因为命题老师的直系亲属如果参加大考的话,是不能被抽中去命题的。怕不公平。”

原来是这样。

曹德奉拿着宁云夕画的蜂房草稿开始细致考虑起来:“师长,宁老师什么时候有空?她不是放寒暑假吗?”

“寒假你别指望了,政委,寒假他们高三肯定要补课的。”苗正清查探到他的心思说。

孟晨浩想起来,那时候侯军长说是要宁云夕给一零八军团全军讲课。这个任务到现在他媳妇都欠着呢。

第733章 【734】报社写稿3

曹德奉说:“一零八军团现在不在这边驻军,欠是没有办法的事。等一零八军团调防了再说。但是我们师在这里,完全随时可以请老师过来普及一些数学知识的。像讲讲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可以激发军官和战士们对知识的兴趣。到时候再听宁老师指导买些书。”

孟晨浩和苗正清听着他筹划的很美好,但是实现估计挺难的。如果真行,侯军长早做了。

一个师人数也不少,况且,各单位对讲课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因为各单位职责不同,都有迫切地想要知道的知识。光是讲课内容都很难定下来。关键是宁云夕一个人讲,下面这么多是战士军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听起来效果完全不一样有可能等于白讲了。

估计是这个缘故,侯军长想想先不忙了,免得打扰宁老师的学校教学任务。让宁老师多培养几个优秀学生进入部队一样的。

和侯军长不同的是,曹德奉很积极,似乎根本不打算放弃说:“我到时候和宁老师商量一下,找个时间。”

“你别让他媳妇又忙病了。”苗正清甩了甩胳膊肘道。

“不会不会的。我有分寸,会好好安排。”曹德奉说。

窦骁或许是猜到了一丝什么,微笑着不插嘴。

孟晨浩想,如果曹德奉真的安排妥当,媳妇真有这个精力,是可以试试的。毕竟,自己媳妇也说过,给部队官兵讲课有点儿意思。

不过现阶段,宁云夕真没有这个空。只看她这两天努力挤出时间将蜂房的文章写完,打了电话叫少年报的胡编辑过来取。

胡编辑叫做一个神速。早上接到宁云夕在学校打来的电话,下午宁云夕下课后回到家,胡编辑已经在她家里等着她拿稿子了。

看到胡编辑坐在自己家里,宁云夕确实很意外:“其实不用这么着急的。”

“不不不。宁老师,我们主编我们全编辑室都在等着你这篇文章。”胡编辑站起来说。

人家对她的期待抱这么大,宁云夕忐忑着,回到自己房间拿出抽屉里两天里写好的稿子走出来对胡编辑说:“我这两天写出来的,有些匆忙,估计你们看过后需要改改。有什么意见你们尽管提。”

“好的,宁老师。”胡编辑很客气热情地接过她手里递来的手写稿子,只翻了一眼,两眼发光,“这——”

“是不是不行?”宁云夕摩擦着手掌心忐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