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超多 第110章

作者:啃苹果的猫 标签: 幻想空间 穿越重生

每每想起抹着泪等着入土的老父亲,老工匠就想哭,他父亲太年迈了,根本就不愿意走,怕死在路上连口棺材都没有,半截都要入土的人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就是死也要埋在自己的故土里!

老父亲如此,老母亲也是如此,两人瘦得骨瘦如柴,天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难受的木匠都想拿脑袋咣咣撞大墙。

木匠一抹眼泪,心酸的差点也跟着流泪的李梦雨就给他加活干,就跟双十一剁手党似的,剁手之后,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李梦雨怀疑是不是小魔头教木匠卖的惨?

不然,这凄惨的人多了去了,干嘛就骗了她的眼泪。

甚至李梦雨还怀疑,小魔头是不是一心一意的在等着,等她兜里的粮食都掏光了,再用什么本事去大变粮食。

双十一最痛苦的是谁?

不是剁手党,而是剁手党女人们的老公们!

我媳妇又在家里买买买,我媳妇又花了好多好多钱,家里的粮仓要空了,男人们心痛,穆珊跟阮秀也心痛,就跟家有剁手党媳妇似的男人僵尸脸,整个人都处于还不起债要跳楼模式。

木床,木地板,衣柜做好了。

李梦雨又给做了方桌,还做了书柜,没办法实在是现在做东西太便宜了,就跟白捡似的,那么好的手艺的大师傅啊,給她做活,就给点饭吃就行了,做的多了,她再给点粮食,做出来的东西还好看,这不就购物上瘾了嘛。

没地方给她买买买,她就让大师傅做做做!

便宜!太便宜了!

好看!太好看了!

红漆尚未干透,几个小家伙连村子都不出去玩了,天天蹲在家里看木匠大师傅做活,天天看稀罕死了。

本来呢,乡下一般是一间堂屋,一间正屋,两间一起盖的格局,堂屋朝东,正屋朝西,然后在超着北边的位置拉一个大大的院子。

这样的格局主要是因为主屋睡了当家人之后,孩子们不够睡,所以在院子里拉上围墙,在围墙上搭着边盖小坯房给孩子睡觉。

至于为什么不是院子朝南,屋子朝北的格局,那时因为他们这里居住的都是兄弟姐妹,迈个腿就串门,直接上堂屋说话方便,当古代的大老爷呢,先进个大院喊个门房,然后再穿过院子去正房,那多不方便啊。

大门都是在堂屋上开的,李梦雨说好了要把房子隔成四间,原先的格局就被打破了。

她把大门开在正中间,然后一条走道从外面贯穿到院子,走道两旁打上围墙,砖头是没有了,就用木头打,一边两个房间,一共四个房间。

每个小房间三十平米,按照本地的风俗再复制一个缩小版的格局。

一个开着门的堂屋,一个睡觉的正屋,堂屋里放上一个方桌和几个凳子,正屋放上一张漆着红漆的新床,一个原木色的大衣柜,地上漂亮的红漆地板,每一个小套房都被李梦雨弄的跟乡下度假村标间似的整齐又好看。

一家人都快急疯了!

围着李梦雨跟奶狗抢食似的脑袋直伸:“阿妈,什么时候才能搬新房子住啊!”

这么漂亮的房子,光看着不给住,要疯了!

李梦雨:“等你们哥哥结婚后就可以住了。”

一群崩溃的孩子们瞬间大叫,“阿妈,这么好的房子弄好了,为什么不给哥哥们结婚啊!”

这房子好吗?太,太太,简陋了!

没过完双十一的剁手党李梦雨抓了抓脖子,“床上没有床单!新打的床呢,总不能铺上稻草睡吧!”

孩子:“……”

 

第71章 六十年代(一)

想到床单?

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供销社。

长子李国冬一脸的严肃, “阿妈,你是准备去供销社买床单吗?”

习惯性的把大拇指送的小尖牙下咬, 李梦雨咬着大拇指思考,“供销社啊, 好久没去了, 家里缺的东西好多哦,是该再走一趟了。”

穷惯了,不知家里缺东西的孩子们:“……”>_<

阿妈你醒醒啊,家里的粮食禁不住你这样霍霍啊!

李国冬一脸痛心,“阿妈, 去供销社不但需要钱还需要票,买床单要很多布票,我们家里的布票根本就不够, 我们兄妹三人去厂子里上班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每月发的布票凑在一起, 怕是连一个床单都买不起。”

虽然他也很想要风风光光的结婚,但他身为家里的长子,尤其是父亲不在,长兄如父的情况下, 他真的很难轻易就把家里的好东西都集中给自己,那样的话他太自私了。

李梦雨偏头, 不想看长子脸上那表情,和父亲有七八分相似的圆脸和五官,让她有一种时光倒流看见年代父亲时的场景。

年幼的时候, 每次看见家里买了新的东西,爸爸总是欣喜的把家里的旧物品立马就送回了老家,她妈妈气的想哭,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感觉很敏锐,她年幼的时候对着父亲的恨,和对老家的恨就是这么来的。

带着不耐烦的语气,李梦雨翻了白眼,嗔了大鹅子一句,“行了行了,知道你是长子,需要照顾弟弟妹妹们,你自己结婚也是头疼大事,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媳妇想想,不能为了弟弟妹妹就委屈你身边的人。”

哪怕是心机很深的穆珊,当场就眼睛红了,低着头掩饰眼里的泪水,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的泪中带笑。    她是富贵人家教养的孩子,哪怕是落难了,犹如落了毛的凤凰,她也不希望光秃秃的在寒风里。

阮秀也红的眼睛,低着头鼻尖红红的,她知道婶婶极好,能给穆珊也会少了她,能睡床单,谁愿意天天睡稻草,新婚之夜连床像样的床单都没有,结婚之后睡稻草好凄凉。

幸好,这里三儿媳不在。

不过,三儿媳妇家里也在紧密的筹集嫁妆,目标奔着供销社去,毕竟在家睡床单,出嫁睡稻草,哪怕是住红砖房也受不住这个待遇,自带嫁妆好了。

不是说女孩嫁人一定带嫁妆的吗,箱子,床单,都是女孩自带的嫁妆。

但这里也要看情形啊,这里是乡下啊!

李梦雨的姑姑八零年嫁人的,出嫁不过就抱着一床棉被坐在结婚对象的自行车后座走了。

现在六零年,你一个乡下穷到吃土破地方,指着人家姑娘带嫁妆,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