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 第208章

作者:杨小愚 标签: 穿越重生

“谢谢郭大叔。”陆晴川答应着,其实,落烟坪的大多数人都很纯朴、善良,就像这位郭石匠,如果有足够的口粮,他也定然不会在乎这半袋子米糠的。

都是贫穷惹的祸,陆晴川这样告诉自己。

吃过中饭,陆晴川去了周保生家。根据她前世的记忆,雨再过两天就停了,该种庄稼了。

她刚进门,周保生就示意伍月婵去外头把门。这几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她来呢!

“专家怎么说?”周保生急切地问道,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听天由命的日子了。

陆晴川又何尝不是?不过,她很庆幸,因为有前世的记忆,所以,帮落烟坪的人渡过了这个天大的难关,“天大的好消息,雨后天就停了。”

“可就算后天停雨,地里的稀泥巴好几尺厚,庄稼也种不下去啊!”周麦生很苦恼,全队几百张嘴等着吃,若不是陆晴川早有打算,恐怕也饿死了不少人。近一段时间,没有备粮食的几个生产队隔三差五的有人饿死,想想就恐怖。现在天色好了,庄稼却种不下去了,急啊!

前世种了一辈子地,陆晴川在这方面摸滚打爬出来的经验并不比两位大队干部少,不过,哪怕懂得再多,她也不会过分地显山露水,“地势高些的地方应该稀泥没那么厚,如果我们先在团子山把红薯种育下去,要不要得呢?”

周保生和周麦生对视了一眼,“这个办法好,等红薯秧能栽了,估摸地里的泥也干得差不多了,一边栽红薯,一边下谷种,刚好都能赶上。”

两个人越说越起劲,满心满眼全是对大灾过后的美好憧憬,庄稼遍野、牛羊成群,人们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好的,但人也要活在现实中。现在整个乌梅县就落烟坪相对而言比较安稳,其他的一些生产队早就挨不住了,穷凶则恶极,若不是一直装出贫穷的样子,落烟坪早就成为众矢之的了。陆晴川忍不住提醒道:“红薯这事,看能不能想个万全之策瞒住周围的人。”

毕竟红薯种也是粮食,又种在山上的,要是走漏了风声,保不准别人夜里来偷个精光。

周保生是个人精,一点就通,“红薯种用不着多少个人种,麦生,你让林大壮找几个可靠的人,偷偷的进行,咱种去猴子山附近的金鸡岭,平时那里没什么人经过,叫大壮他们小心点就是了。”

“办法要得,但现在农科所连薯种、谷种都没得买,种的红薯咱守得了一时,守不了一世啊!”兴许是雨下久了,让周麦生心里起了很多连锁反应。比如说,看住了红薯种,有没有人偷红薯苗?等红薯长到半大了,是不是又得派人没日没夜地守在地里?

众人都被他奇特的思维方式逗乐了。

“按照你这个说法,那田里也得派人守着了?要不别人偷不成秧苗,以后就会偷谷子?”伍月婵打着哈哈问道。

周麦生抑郁地瞥了她一眼,“不是没这个可能啊!放眼望去,整个乌梅县就咱们有薯种、谷种,他们不打我们的主意就怪了。”

陆晴川强忍住笑意,“周队长,今年受灾严重的,就只有乌梅县。只要停雨,上面肯定会想办法弄种子回来,现在马上农历八月了,我们只是想赶上种收庄稼的时节,让收成好些。”

“平时这个时候都快收红薯了,现在种下去还来不来得及啊?”周麦生之所以事事让周保生抓主意,他确实优柔寡断了些。

周保生的想法就不同了,“专家不是说,接下来的三个月天气都比较好,而且比较热和?只要抓住这三个月,多少都有些收成吧?配上口粮,帮着挨过开春后的饥荒也是好的。”

听他这么说,周麦生不再反对。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讨与生产相关的具体方案,陆晴川没有参与,她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第二百五十三章 来了个阉匠

没有出现杂交水稻之前,谷种都是每个生产队自留的。记得前世上面确实有拨种子下来,但已经是农历八月底的事了,早过了播种的时节,其他生产队还好点,就落烟坪附近的几个山沟沟里的生产大队气温稍低些,导致水稻的收成不好,又有不少的人死在了持续的饥荒中。

眼下落烟坪是不缺种子,但其他生产大队缺啊!要是种子没有着落,等他们下种了之后,局面极有可能会变成周麦生口中的那样。昨天她在周保生家讲的那些话,也只是安抚人心而已。

为了扭转时局,陆晴川特地来到县里找陈刚,他是供销社主任,这方面的消息灵通。

因为她是李民朴家的准媳妇,陈刚向来待她很好,茶水、糖果全摆了上来。

“小丫头,听说是你挽救了整个落烟坪,了不起啊!”陈刚竖起了大拇指,前两个月在县里开会的时候,他遇上了周保生,顺便打听了陆晴川的消息,得知这个女伢子组织全队人打猎,换得了不少稻谷。不仅如此,还糊了几堵芋头墙,救活了不少人呢!

“这是大家运气好而已。”陆晴川谦虚地笑笑。

陈刚晓得她无事不登三宝殿,主动问道:“今天过来,有什么事吧?”

“陈叔叔,今年灾情重,大家把谷种都吃光了,上面哪时候会拨种谷下来?”

“这个啊,”陈刚顿了顿,反正她也不是外人,谅她不会将实情外传,“不瞒你说,近三个月我一直在申请,但到现在,肥料在生资部摆得快长脚了,种子却一粒都没到,你说怪不怪?”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连龙潭乡粮站的粮食都被人买光了,估计市粮站也早就空仓了。陆晴川脑子转得飞快,从某种意义上划分,陈刚是好人,人民群众在他心里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只要他帮得上的,也会尽力,“陈叔叔,你可以从其他地方调些种谷来啊!万一哪天停雨了,没种谷,大家播什么呀?错过了时节,不晓得又有多少人死在这饥荒里?”

听得陈刚神情越来越严重,是啊,水灾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这是天灾,无法阻挡,但再因为种谷发放不及时导致更多的人死去,那就是人为的灾难了。

想到这里,他一拍桌子,态度坚定无比,“你说得对,我这就去粮站找人一起想办法,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一定把整个乌梅县的谷种弄回来。”

有了他的承诺,陆晴川心满意足地回了落烟坪。

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远远便能听到,她轻手轻脚地走进院子,陈小凤跟郭秀秀正在灶房里洗碗。

实验了几天,队民们很快接受了伢子们在学校吃午饭的好处,不说其他的,至少不用再跟着他们喝稀糊糊。每天一早,大队文书王有财就会把称好的粮食送过来,郭秀秀也不用担心无米之炊了,米和灰面粉子能在她手中变成不重样的好吃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

钱志彬表面上漠视一切,但她的表现他全看在了眼里。

吃完最后一块煎粑粑,他把碗搁在灶台上。石秀秀不乐意了,硬梆梆地说:“那么大个人了,碗都不会洗吗?”

“学校请你来,不就是干这些活的吗?不愿意干就别干呗,又没人逼你。”钱志彬根本不把她的话放在心里,瞧她做饭的那股子劲头,拿棒子赶她都不会走呢!他放心得很!

郭秀秀坚决不洗他的碗,“凭什么我自己走?有本事你叫周支书把我赶走。”

“学校的事我说了算,你工作能力有限,不能胜任。”

他的话踩到了郭秀秀的尾巴,眼看着两人又要喊打喊杀了,陆晴川站在门口轻咳了一声。

钱志彬想起到了上课的时间了,丢下一句“希望明天不再看到你”就走了,郭秀秀不甘示弱,“越是看老娘不顺眼,老娘就越是要在你眼前乱晃,总之一句,老娘不爽,你也别想爽。”

“人都走远了,再说他也听不到了。”陆晴川坐在桌子前,吃着陈小凤端过来的饭菜。

郭秀秀沥干碗里的水,一摞摞倒扣进碗柜里,“陆晴川,明天中午能不能借陈小凤帮我做饭?”

陆晴川故意问道,“真不干了?”

“不是,昨天来的阉匠住我家,明天我妈去外婆那里,我得回去伺候他,烦死了。”

眼下正是繁殖小猪、小牛的大好时机,别的生产大队把牲口吃光了,到时候正好卖给他们,阉掉多不划算?陆晴川不解,“哪个请来的阉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