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 第398章

作者:杨小愚 标签: 穿越重生

咳咳,这个……“周队长,上游的鱼虾大多数都进了别人的肚子里,恐怕没那么快有鱼。”

“那怎么办呢?周乡长是属狐狸的,见不着鱼,肯定不会履行承诺啊!”

陆晴川拍拍手上的灰,“我正要跟你说这事,要过周乡长那关,就得开仓放八百斤玉米给袁队长,你看如何?”

周麦生不急不忙地喝完一杯白开水,“八百斤玉米换通电,要得!人家袁队长这回算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开仓放点粮食帮他们度过饥荒也是理所当然的。什么时候要?”

陆晴川盘算了一下时间,还是尽早解决的好,免得耽误了电风扇交货,“那就明天吧!三天之后,你把周乡长请来看鱼。”

“那就这么说定了。”周麦生抱着煤油灯左看右看,“这玩意儿从小用到大,马上就要让他退休了,还有点舍不得呢!”

何春香“噗”地笑了,“听听,八字还没一撇呢,他那得意劲。”

陆晴川也笑了,“周队长,煤油灯可没那么快退休,乡下的电不比城里,刚拉的那一阵,动不动停电、跳闸。”

前世,陆晴川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停电不需要任何理由。

听了她的话,周麦生又抱着煤油灯,“就算是这样,有电也总比没电的好。”

三天之后,周乡长把县委陈书记拉来了,周保生也专程为这事赶了回来。

一行人站在桃花河边,清凌凌的河水浅唱低吟。

“陈书记,你可是跟我拍着胸脯保证的,只要电风扇厂子办起来,桃花河里鱼儿游起来,你就给落烟坪的电线杆子竖起来,对吧?”周乡长朗声问道,眼下,虽然龙潭乡的名气打出去了,但电风扇厂还没盈利,财政仍是赤字,能县里承担的,当然让他们承担。

陈书记当时是被他逼上了梁山,才打的桃花河的主意。今天他们一个二个的神采飞扬,想必已是胜券在握了。但他堂堂县委书记,不能太直接地食言吧?他只得咬着牙说,“对,我是做过这样的承诺,可站了这么久,我没见到鱼啊!”

陆晴川听出来他在搪塞,笑意盈盈地举着钓杆过去,“陈书记,用这个试试。”

陈书记一看,鱼饵都挂鱼钩上了,他再推三阻四,面子上就挂不住了,再说钓鱼那点事,他精通得很,稍微灵活运用一下,一天钓不上一条鱼也不是难事。

念头一动,他接过钓杆,甩入水中。

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他把鱼钩拉起来,甩向别处。急得周麦生差点跳脚,嘴里却不敢说什么,那个憋屈啊!

周煌辉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县里缩了,这笔费用就得乡里扛起来,又是一大笔亏空。他比周麦生沉得住气,“周乡长,累了吧?那让我来帮你。”

“不累不累,”陈书记死死抓住钓杆不放,县里的财政情况同样令人脑壳痛啊!有头发哪个想当癞子?他还不是让没钱给逼的?“小周,我怎么感觉河里还是没鱼啊?要不钓了这么久,连条咬钓的也没有。”

“那不是咬钓了吗?”陆晴川暗自好笑,今天的鱼,可不是你不愿意,它就不上钩的。

陈书记定睛一看,确实像有鱼咬钓啊,看情形,还不小呢!他使劲地晃了几晃鱼杆,“哪有?你眼花了吧?”

水面终于静了下来,陈书记偷偷吁了口气,“你看,我就说是被风吹的。”

话才落音,浮球沉了下去,鱼杆子被拽弯了。陈书记的脸,也跟着绿了。

“陈书记,真的有鱼啊,看起来还是个大家伙呢!”周保生乐呵呵地说,几位队干部跟着附和,都催陈书记快点拉杆子,免得鱼逃走了。

逃走才好呢!陈书记还在拖延时间,突然,怪事发生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看猴把戏

陈书记只觉得手上陡然一轻。

众人只见眼前银光一闪,随后便听到“叭”的一声闷响。

鹅卵石上,一条三四斤的鲤鱼翘头翘尾地扑腾着。

“哈哈哈,”周保生朗声笑道,“陈书记,你真是我们落烟坪的福星啊,桃花河已经五十年无鱼,却被你这么一杆子就挑起了一条大鲤鱼!鲤鱼跃龙门,好兆头啊!”

“是啊,陈书记,好兆头啊!”周乡长附合道。

陈书记并不想赖账,眼下鱼已经钓上来了,电线杆子得竖了。不管怎么说,现在全市的生产大队都在向落烟坪学习,有好几个也慢慢有点起色了。在这个时候,给落烟坪一些实质性的奖励,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煌辉,老周啊,县里的财政情况你们也晓得。电呢,肯定是要通的,但还是要点时间。”

周保生一听,希望大大的有啊,“陈书记,电线杆子不劳你操心。这几个月农闲的时候,我就让队民们进山选了五百根笔溜笔直的树,根根用皮尺比过,差不多大小的。至于电线嘛,我们弄不到工业票。”

言下之意,电线杆子我们都自己解决了,电线县里出不成问题了吧?

“好,电线我来想办法。”

有了陈书记的保证,众人提到嗓子眼边的心放回了肚子里,个个喜笑颜开,纷纷向他道谢。

接下来,领导们到团子山视察了小麦、油菜的长势,接着去畜牧组视察牲口的情况。

“好啊!”陈书记背着手,望着云团般的羊儿,满心满眼的欣慰,“牲口比我前次来,多了将近一半了,油菜长得比我视察过的生产大队都长得好。老周啊,咱们流云连麦子种都找不出来,你咋想到种麦子的呢?”

周保生笑望着陆晴川,“是我侄儿周志刚从外地弄回来的,我便让小陆请教了一下那个专家,他建议我种,我就试一下哈。看势头,明年得收上万斤麦子了。”

“原来是这样!”陈书记转向了陆晴川,“小陆啊,听说这位专家是你爱人部队的对吧?你能不能帮其他生产队也问问种庄稼的事?让大家少走点弯路?”

呃……陆晴川前世就到过黄伞坡、玉凤坪、玉凰坪,其他的生产大队,地形地貌她只了解个大概。庄稼就是百姓的命,胡来不得,“陈书记,这事我跟专家提过,可他说,他还是40多年前经过了这里,如今只对落烟坪有点印象了。”

“这样啊!”陈书记仍然不想放弃这个大好机会,“那能不能请他再来一趟?”

陆晴川的脑袋瓜子转得贼快,故作为难地答道:“我爱人说,专家已经70多岁了,而且腿却不大方便……”

真可惜啊!陈书记不是贪心之人,“没关系,他能帮落烟坪走到今天,我们都该感谢他老人家。如果有可能,我还真想亲自跟他道谢。”

“老专家为人低调,连姓名都不肯透露。到现在为止,我还不晓得是哪个在帮我,连个答谢的地方都没有。”周保生笑道,老实话,他确实很感激这位所谓的专家,但他恐怕永远也不会知晓,这位专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县里要竖电线杆子的消息,跟长了脚似的,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落烟坪,队民们个个笑得跟朵花似的。

周保生为了鼓励大家,让郭石匠带人杀了一头猪、一头羊,请全队的人到学校操场聚餐,顺便让伢子们跟父母展示一下,近段学到的知识和本领。

谢老八和黄二狗也照旧来凑热闹,这回还带上了队里几个思想觉悟高点的后生,让他们体验一下这种氛围。说不定跟落烟坪的知青接触得多了,脑子突然就灵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