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梅圈养的反派 第42章

作者:桃形李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隔着一个很远的距离,童佳却仿佛能很清晰地看到台上风光无限的童媛,她气得面目狰狞,随手一挥就是好几个杯子碎在地上。

没了需要伪装的对象,童姨娘看着眼前几乎要气疯的女儿说话依然慢条斯理,“有什么好气的,她就算想嫁人也要经过你爹的同意。别忘了你爹听谁的。”

“可我就是看不得她嚣张的样子。她究竟有哪里好,为什么连知府家的小姐都跟她做朋友。”

童姨娘纠正她:“她知府家小姐的朋友很快就要走了。”

童佳依然瞪着视线里的童媛不说话。

童姨娘叹了口气,“你过来,我教你怎么做。”

*

往年的官员叙职都是放在上半年,今年陛下却以避免像上次一样被其他突发事件冲撞掉,令钦天监算出合适的日子改成了下半年开始。

因为每年的选秀也是在下半年,大家都纷纷猜测,陛下今年这是想要广纳后宫的意思了。

有这个猜测的官员们,不管是有那想要送女儿入宫的还是不想参和的都纷纷开始准备起来。

为姑娘们找教习先生学礼仪宫规的找教习先生,没定亲又不想参选的,找对象的找对象。已经定亲的为了保险加快了成亲要走的流程。

当然,也有部分的人家还在观望。毕竟选秀选的不只是皇帝的妃子。

景安宫中淑妃娘娘所出的二皇子已年近十八,目前还未大婚,京中窥视其正妃位置的贵女只多不少。

淑妃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忙着调查各个世家贵女的情况,也想要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为二皇子的后宅添几个好的。

景安宫大宫女银杏带着身后抱着一大摞的卷轴的几个小宫女走进殿中,对着坐在上首女子恭敬行礼:“娘娘,京中各世家以及地方有名望家族的贵女画像和材料已经全部拿来了。”

淑妃揉了揉太阳穴,朝她摆了摆手,“将桌上这些换下去,拿去给昭儿过目。”

银杏指挥宫女动作的间隙,一旁闭目养神的淑妃突然没头没脑的地冒出一句。“我记得太子殿下养病的那半年是住在崇州府的叶侯爷家?”

银杏怔了下,回神道:“是的。”

淑妃涂着红色口脂的嘴角微勾,“那对龙凤胎也该有点年纪了吧。”

低声的呢喃没有传入任何人耳中。

第28章

东宫书房内寂静无声, 烛光明亮,屋内空旷而冰冷的气息将它与节日的热闹分隔开。

宽大的豪华版书桌前, 身姿挺拔的太子殿下正专注地批阅着折子, 眉目低垂,面容沉静, 温润的五官在柔和的烛光下显出几分温柔。

墨石安静站在一旁地帮忙磨墨,他一向就不是个多有耐心的人, 时间久了不免有些心不在焉, 时不时转动脖子注意着他的动作,一看到一直心无旁骛的人放下手中的笔忙也端正站好。

太子殿下也就是苏遇安将最后一张折子合上, 轻抬眼帘看他一眼淡声道:“你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墨石下意识地被问住, 反应过来道, “这不是叶家的两位小姐少爷快要回京了吗, 我想着她们什么时候到。

他去过崇州府之前还没到殿下身边伺候,遇到叶家人时还不觉得她们有什么吸引殿下的地方,让自家性情淡薄甚至可以说是天生冷漠的殿下对他们那么好。

不仅在平时的交往中对她们的态度异于常人, 就是在回京后在最忙的时候依然不忘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妹俩。逢年过节的更是少不了各种珍贵稀奇的礼物,甚至为了保护她们不受他的牵连,连送往崇州府的礼都是借着忠义侯老夫人的名义。

直到他和殿下又回了京城,见多了后宫妃嫔间杀人不见血的硝烟, 以及小小年纪就功于心计的所谓大家闺秀, 他就忍不住时常想起叶家两位小祖宗的单纯可爱来。

想到这,墨石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偶尔犯傻的叶家兄妹,试探地看着自家殿下道:“她们这次三个人上路, 里面没一个有出远门的经历。我们要不要派人去看着点,免得路上遇到哪个不长眼的找麻烦。”

苏遇安这回给了他一个正脸,想到叶家兄妹时眼中带着不自觉的淡淡暖意,“如果这还需要你来提醒我这太子就该换人来当了。”

这意思是殿下早就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派了人去护送回京的兄妹俩了?他大部分时候都和殿下待在一起怎么又没发现。

墨石再次暗暗责怪自己的粗心大意,他努力挽回自己的失责,硬着头皮补充道:“叶家的两个龙凤胎从小就没在京城待过,这一次回京怕是要陌生很久,瑾儿小姐更是要面对一群不知真实性情甚至心怀鬼胎的贵女,殿下不妨帮她找个相同年纪的小姑娘,让她带瑾儿小姐熟悉京城的环境。”

这个提议一听就不靠谱,他自己在京城待了十年,依然觉得京城的闺秀们大多面慈心黑,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哪里就能如此轻易地找到可以真心相交的人。

可就是这么个不靠谱的提议,却让一向英明神武精于谋略的太子殿下认真思考起来,再看向墨石的眼神甚至含了一丝赞赏。

“你想办法将淑妃宫里整理的各家贵女的资料多抄一份出来。”

墨石目光一亮,表情变得兴奋起来,看向自家殿下的眼神都是满满的崇拜,应声的语气透露出他的幸灾乐祸,“是,两天之内肯定能办到。”

他可是知道淑妃为了整理这些画像和资料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她怕是怎么都想不到,她派人辛苦整理出来的东西,还没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先便宜了他们。

***

叶瑾予不知道自己兴奋之下心血来潮寄给遇安哥哥的一封信引发了那么多的后续。

在叶家为着两个小祖宗独自回京的行程做准备的时候,府中又迎来了几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客人。

熟悉的是十年前嫁人的于满银和她现在的丈夫王常轩,不熟悉的是她们两人一个六岁,一个三岁的两个小女儿。

坐在待客的前厅里,两家人先介绍了一番,王常轩作为一方当家人率先站起来恭敬道:

“铭仁能有今天的日子全靠叶大人和叶夫人的帮助,今后若有什么需要的地方还请尽管提,铭仁到时也许依然实力薄弱却也能努力尽一份心意。”

铭仁是王常轩的字,为了表示亲近和对云秋婉夫妇愿意将于满银嫁予他的感谢,王常轩一直以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都是这么自称的。

他对面叶衡却依然忍不住尴尬,毕竟不管怎么说于满银都曾经是他娘给他准备的一个妾室,哪怕有一个干亲的名声在前面掩着,也瞒不住有心探究的人。

同丈夫坐在一侧的云秋婉忍不住打趣地笑:“其实按辈分,你是应该称呼我们为大舅兄和大舅母的。你们不用那么拘谨。”

王常轩愣住的同时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说实话,因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对于妻子的出身他一直觉得是自己高攀了,每次面对面前这对与他们身份悬殊的夫妇的时候,他总忍不住小心翼翼,说话时都有些放不开手脚。

此时听着云秋婉这看似调笑实则略带亲近的话,王常轩越发觉得叶知府夫妇是他遇到过的最为光明磊落、平易近人的高位之人。

他和坐在身侧于满银对视了一眼,笑道:“那铭仁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