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团宠妻 第21章

作者:金双刃 标签: 爽文 种田 穿越重生

  周娟子是非常喜欢疼爱周妙和周小蛋的,一则是因为他们是周志兴的孩子,爱屋及乌,二则是因为周娟子结婚到现在一直没有孩子,所以看到哥哥家的孩子也是羡慕的。

  “姑姑!”周妙也弯着眼睛看着周娟子,脆生生叫了人。

  同时,周妙脑海中想着有关周娟子的事情。

  根据她接收的记忆,周娟子是非常疼爱原主和周小蛋,后来因为周志兴出事,姜桂花也跟着生了重病,两口子先后去了后,在周妙姐弟二人过的艰难时,周娟子曾帮过原主。

  不过后来周娟子家里似乎也出了事,具体啥事她不知道,只知道周娟子是离婚了。

  因为离婚影响不好,周娟子供销社的活都丢了,那之后周娟子怕给娘家丢人,没回娘家就那样消失了。

  既然她预知了这些事情,如果可以,她希望可以帮帮周娟子。

  这边,周娟子一手拉着周妙,一手拉着周小蛋,眉眼含笑,满是慈爱,询问他们有没有吃饭,饿不饿,还拿出一些糖和点心让他们两人吃。

  姜桂花忙道:“我们刚去国营饭店吃了饭,这些东西你快放回去,别让别人看到。”

  在供销社上工,不止工资福利好,工作体面,也有很多小福利,就说这些别人很难买到的奶糖和点心,他们就能吃到。

  “三嫂,这些可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再说了,我可是孩子的姑姑,这做姑姑的给孩子吃点点心糖咋了。”

  一家人说笑几句,姜桂花提出她要买的布和棉花。

  “三嫂,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周娟子笑了声,就走进后堂,不一会儿,就见周娟子搬出几匹布,还有棉花。

  这棉花可是好东西,冬天冷,村里好些人穿的棉衣棉裤那都是好几年的,棉花成了硬套子,一点也不暖和,更不保暖。

  但新棉花做的棉衣棉裤那可是真暖和,入了冬,哪怕是三九天,里面穿着秋衣秋裤,套上毛衫,在穿上这新棉花做的棉花棉裤,一准不冷。

  不过姜桂花可不准备给自己做,而是称了棉花给闺女儿子做的,当然,还有周家老两口。

  老两口大方,给他们布票和棉花票,他们这做小辈的也不能只顾自己。

  这不正看着,有人进了供销社,看到桌上的棉花,这人眼睛一亮,大步走来,直接扯过姜桂花看的棉花,一副高傲:“这些棉花我都要了!”

  她就像是看不到姜桂花他们一样,看了一眼棉花,又看向姜桂花刚看的布,眼睛又是一亮。

  这棉布的花色不错,给她闺女做几身亮眼的棉袄正合适。

  她也不管姜桂花,直接指着她手里的布说:“这些布我也要了!”

  姜桂花直接黑了脸,她一把将棉花拉过来,冷笑一声道:“你是没长眼睛,还是耳朵聋了?”

  刘红梅还从来没有被人骂过!

  她在镇上的国营工厂上工,她男人更是国营饭店上灶的,很受追捧,家庭条件比别家好,自然也就目中无人。

  这也是为啥刘红梅刚才会一副唯我独尊,看不起人的架势!

  家里不缺钱也不票,怕的是缺货,有钱有票都没地花。

  她都去百货大楼看过了,没有棉花,现在在这供销社看到棉花,刘红梅咋可能放过?

  “我说你咋说话呢!?”刘红梅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朝李姜桂花周身看了一圈,浑身灰扑扑的,鞋子上沾的都是泥土,一看就是乡下人!

  “真是晦气!出门没看黄历竟然遇上这种人!”刘红梅嘟囔着,也不看姜桂花直接指着布和棉花,扬起下巴,一脸高傲:“同志,这些棉花我都要了,还有这布我也都要了。”

  这年头,买布买棉花不止难买,有了票那也是有限制的,不过刘红梅不担心,他男人在国营饭店自然有些关系,能弄到不少布票。

  周娟子常年在供销社上工,自然也就练就了一双火眼晶晶,这一看眼前的女人就知道有底气,不好惹。

  不过,再不好惹,她可是供销社的人,而且这女人可是对她三嫂不礼貌。

  “这位女同志抱歉了,是他们先来的,所以这些棉花和布都已经卖出去了。”

  刘红梅登时瞪圆了眼睛,两眼冒火:“就他们?!能买的起吗?”

  姜桂花嘴角噙着一丝冷笑,一双美眸睨着刘红梅,说:“不管我能不能买的起,你就得遵循规矩,排队不懂吗?先来后到不懂吗?说你没长眼睛都是抬举你,不然明明看到我们站在你前面还来抢东西。”

  刘红梅被姜桂花怼的涨红了一张脸,她本能的抬手就要打人,因为在厂子里那些给她难堪的她就是这么教训的,谁让她爹还有她男人都有本事。

  “你干啥?!”周志兴瞬间挡在姜桂花身后,那将近一米八几的汉子站在刘红梅面前,还黑着一张脸,看上去凶神恶煞的!

  “你你你,你想干啥?难不成你还想打女人?!”刘红梅梗着脖子,叫嚷道。

  周志兴哼了声,啐道:“再敢凶我媳妇儿,不讲规矩我还真就打女人了!”

  刘红梅顿时吓的连连后退,这时供销社也又来了好几个来买东西的,目睹了刚才的事情,他们也觉得刘红梅这人不守规矩。

  “人家说得对啊,来买东西就得先排队,你以为你是谁啊还想称霸?”

  “可不就是,以为自己穿的好点就能耍派头?排队!”

  “对对!排队!”

  不一会儿,好几人都指着刘红梅让她排队,直怼的刘红梅面色涨红。

  周娟子倒不是落井下石的人,还是好声好气的说道:“女同志,你还是先排队,要是还剩下,自然就卖给你。”

  刘红梅咬了咬牙,被这么多人指着鼻子斥责,她哪里还有脸在胡搅蛮缠!

  她回头狠狠瞪了一眼姜桂花,姜桂花可不会惧怕,她瞪回去,那气势可比刘红梅还要足!

  最终,刘红梅气势弱下去,也没脸在待下去,只能快步出了供销社。

  周妙皱眉盯着刘红梅的背影,她是不认识这人的,但不知为什么,一看到这女人她就有些心慌,总觉着会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人走了,供销社内也清静了,姜桂花也没有得意啥的,要不是刚才那人蛮不讲理,还想强买,她也不会怼那人。

  周娟子见过不少如刘红梅这种人,也没有放在心上。

  很快姜桂花称了棉花,扯了布包起来。

  给钱和票时,周娟子只收了票,没要钱,说:“三嫂,这些钱我出了,就当是给妙妙和小蛋的礼物。”

  姜桂花咋能不给钱,周娟子在供销社上工风光是风光,可买棉花和布已经麻烦了周娟子,哪里还能让贴钱?

  周志兴明白自己媳妇儿,于是就对周娟子说:“娟子,你三嫂说得对,该是咋还是咋,这钱和票就必须收。”

  “三哥!”周卷子瞪了周志兴一眼,说:“你可真听我三嫂的话。”

  “那是!”周志兴很自豪:“妈都说了,男人就是得媳妇儿的话!”

  无缘无故就被塞了一嘴狗粮的周娟子翻了个白眼。

  这时周妙走过去拉着周娟子的手,白皙艳丽的小脸带着笑容,笑着说:“姑姑,我们知道您对我们好,但我妈说得对,不能因为您在供销社,就不按规矩来,该出钱还是要出钱,而且姑姑经常给我和小蛋送礼物,我们都不敢收了。”

  这话不假,因为周娟子在镇上供销社的关系,虽说不能经常回家,但时不时的会托人给周家捎些点心啥的,有些还是专门给周妙和周小蛋带的。

  因为这二房的王淑珍没少阴阳怪气的指责周娟子,不过周娟子根本不在乎。

  一家人这么说着,周娟子就轻轻点了点周妙的白皙饱满的额头,柔声道:“你这小丫头嘴巴可真甜!”

  除了棉花和布,姜桂花还买了两斤红糖,一斤白糖,还有一些赵大花交代她买的东西,等买齐全了,周娟子将她给两孩子的点心也包起来。

  他们也不能打扰周娟子上工,就准备离开了。

  周娟子是要留周妙一家去家里吃饭的,不过姜桂花只说他们晌午就准备回去,免得家里老人惦记,周娟子只能作罢。

  但其实,他们都心知肚明,周娟子是真有心留他们去家里吃饭,但周娟子的男人和婆婆……

  出了供销社,姜桂花看看他们要买的东西差不多都齐全了,不过还要给周小蛋买一些文具,周妙也想买一些书来给自己补课,就朝百货大楼走去了。

  然而在他们进百货大楼时,周妙看到旁边一个人影快速闪过,便停在原地,眉宇微微蹙起来。

  是她看错了吗?她咋觉得那人很像顾承?

  “妙妙,咋了?”姜桂花见闺女不进去,顺着周妙的视线看过去,除了过路的人啥都没有。

  “没啥。”可能是她看错了吧。

  秋收结束,生产队队员们都休息了,那个人也能歇上几天吧?

  收起思绪,周妙跟着姜桂花他们进了百货大楼。

  这镇上的百货大楼虽然也叫百货大楼,但到底没有县里,省城的百货大楼大,种类齐全,但在这镇上也算气派了。

  因为到了农闲时候,这镇子周围的生产队队员都休息了,所以来镇上的人也比平日多。

  这不,进了百货大楼可以说是人挤人了,姜桂花和周志兴是来过几次的,。

  他们紧紧牵着周妙和周小蛋,路上还嘱咐周妙和周小蛋,让他们一定不能离开大人身边,不能随意乱跑,想买啥告诉他们就成。

  越是人多的地方也越乱,别看是这个时代,但拐卖妇女孩子的人还是有的,就说前年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来镇上见世面,因为人多,又没看好孩子,就跟孩子走散,那之后孩子就丢了。

  这事当初闹得很大,就连本省都下了文件,让各个公社给他们的生产队下发文件做思想工作,告诫他们一定要重视看护儿童。

  逛了一会儿,姜桂花带着周妙来到一件书店,周妙想买的是数学和英语的补习资料。

  虽说原主念高中的书还在,但到底不算全面,她要抓紧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好好复习。

  书店老板听了,直接拿出两本书,这年头因为政策原因,很多人上个小学就不上学了,所以很少有人来买高中资料了。

  所以一些书店都不卖这方面的,不过周妙运气还算不错,她要的书店正好有,而且这书一看就是放的时间挺长。

  价钱不贵,但要批条,也就是购书票。

  这种票普通的生产队队员是拿不到的,但周家不同啊,周志国是生产队队长,在大队和公社认识一些人,而且也有补贴,这购书票周志国是有的。

  在周妙得知要来镇上前,她就瞅周志国在家时询问她大伯有没有购书票,周志国得知周妙有心买书,还有些惊讶。

  周志国夸赞周妙虽是女孩子,但心向学习,夸她是个好苗子,给了她购书票,让她好好学习,不要辜负老师还有国家期望。

  他们周庆公社离首都很远,首都有什么重要消息要传过来也要经过很久,但不代表传不过来。

  周妙记得七六年发生了不少大事,想必她的大伯去公社开会时,上面一定会有透露,有关学校考试的一些消息周志国肯定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此,周志国才会对周妙说了那么一番勉力的话。

  买了书,周妙又跟着家人在大楼内转了一圈,这百货大楼内有卖衣裳的,不过这个时代不管是布还是衣裳颜色都较为单一,一般都是灰,黑,蓝,军绿这些颜色。

  像他们刚在供销社买到的花色不错的布,就较为稀缺,这也是为啥有人抢着买。

  不过因为就要入冬了,百货大楼还卖羊绒衫,的确良碎花衬衫这些。

  姜桂花给周妙和周小蛋一人买了一件羊绒衫,虽说贵了些,但是冬天保暖,老话说得好,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更何况是他们这么疼孩子的。

  至于姜桂花和周志兴,他们已经买了布,回家自己做衣裳就成,而且他们还有旧衣裳。

  就这么逛着,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到晌午了,他们回去还是坐王富民的拖拉机。

  来时周志兴已经和王富民说了回去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只要过去等着就行。

  不过,到了时间,王富民还是没来,兴许是遇到啥事了,可他们不能这么干等着,周志兴就让妻子和儿女在原地等着,他则去买些热乎饭。

  就这么站了一会儿,不远处忽然传来叫喊声。

  “站住!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