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格格的红包群 第21章

作者:不悔人生 标签: 宫斗 升级流 清穿 穿越重生

  而她母亲娘家那边的人都会以她为主,虽然宋瑶华让她转达的事情颇为不靠谱,但是商人骨子里就有冒险的因子,她母亲娘家人世代经商,利益早已刻进骨子里,只要有巨大的利益在眼前吊着,他们就会勇往直前的去。

  而宋瑶华所托的事情一旦成功,那么所得利益将会是他们穷尽一生都想不到的巨大。

  宋瑶华一开始知道武静芝的父亲娶了个商户女,并且是在这个时代罕有的从未纳妾甚至婚前都没有通房丫头的男人,和武静芝母亲成亲后先后生下武静芝大哥和武静芝,而今年她母亲老蚌生珠又给她生了个小弟弟之后,就知道武静芝的父母彼此一定非常爱重对方。

  这样的父母又对入宫前的武静芝非常疼爱,那么他们应该是能听进去武静芝的话的。再说,就当是为了自家女儿和外孙将来在胤禛后院不受欺负,能过得好,他们也不会放过那样能挣钱的事情。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这个东西,永远不会有人嫌多。

  至于宋瑶华让武静芝家人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海上贸易。清朝这会儿广东应该有了十三行的雏形,武静芝母亲家世代经商,走南闯北在广州沿海也有人脉,先让他们弄条好些的船。

  届时,宋瑶华再把楚教授给她的这时候比较安全的海上线路给他们,再找个有一定经验的出海人,宋瑶华相信他们一定能带回来好消息和众多财富。

  宋瑶华大致算了算时间,估计武静芝家人要是不耽误的话,胤禛出宫建府后,他们就能回来了。

  到时候,她们也都到了宫外,很多事情就可以先准备起来了,做任何事,都少不了财力的支撑。

  有了航海贸易这个舶来物,高端□□和一些高级的工业革命技术,宋瑶华和武静芝到时候也能有正当的解释来源。

  这也是对海贸这一块宋瑶华一定要给武静芝做的原因,家庭因素太重要。

  就算要改变也要改变的合乎情理,这就像一个人从来没有学过五线谱,突然有一天他就会作词作曲了一样。

  除非随身携带智障光环,照谁谁智障,能忽略他的违和,否则是个人都会觉得有问题啊,你可以找神仙托梦的借口,可惜在神话时代或许可以说得过去,在这个皇权时代,只会被当成鬼上身大家高举火把烧死他。

  宋瑶华虽然有理想抱负,但是也没到为理想抱负慷慨赴死的地步。

  至于推翻清朝皇权至上制度,宋瑶华她没有那么大理想,她也成不了则天女皇,任何制度的推进和改革都是需要时间的,揠苗助长,助的太过了,不是对禾苗好,而是在加快禾苗的死亡。

  纵观历史,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明初,多少革新派的前辈推行新政,无一不是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他们在的时候政策尚能苟延残喘,一旦他们死去,新的政策立马会被再次推翻束之高阁,中间所需所耗,无一不是劳民伤财。

  所以社会制度的改革,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慢慢渗透,平缓过渡,最终实现社会稳定的革新,这才是被所有人接受的方式。

  任何革新都会损害老旧派的利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你深刻触犯了当前集团利益,还不能在其他方面对他们进行弥补的时候,你必然将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宋瑶华既要考虑到大清整体国民的利益提高,也要考虑到将来或许会被她触犯到底线的老旧八旗贵族的利益,不能被彻底截断。

  说一千道一万,大清经历满族两任皇帝好不容易现在民生休养过来了,宋瑶华绝不会因为一些热血上头的愤青原因,再把华夏人民拖入水深火热中去。

  所以这个改变必然是要平缓稳妥的才行。而胤禛,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任皇帝,对政事勤勉,关心民生,为民做事,也曾有过改革措施,宋瑶华在史料里也看到不少,她认为胤禛是可以继续当未来的皇帝的。

  况且,古代事就该让古代人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去做去管,她这个现代穿来的,其实并不能深刻真实的了解现今人的行事作为,无法感同身受,只需要提点一些就可以。

  正如之前的很多事情她都只是在武静芝面前略微提出重点,然后让她自己发挥,现在看来效果其实不错。

  宋瑶华想了想自己目前的规划,觉得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执行,心中安定不少。

  她随后唤来春兰询问:“之前让你重点关注的桃红,现在的表现如何?”

  春兰忙回道:“奴婢和夏竹都观察了她许久,她平日里不和其他院里人来往,咱们自己院里的,也来往的很少,她对着夏竹态度和之前一样还是很感激,对着奴婢也很听话恭敬。”

  宋瑶华道:“对除了你和夏竹以外的人呢?”

  春兰回道“桃红性格腼腆,对院中其他人基本都是很少说话,大部分时候都是从旁听着,有时候奴才们暗地里讨论其他主子,她也从不参合。是个能藏得住事的。”

  宋瑶华微微点头道:“好,你去安排一下让她明日开始在你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就说是和你一样管着我屋里的东西的活,你带着她的时候,偶尔再不经意的让她看到我们私库里的一些小东西,观察她一段时间再给我说。”

  春兰俯首:“是,侧福晋放心。奴婢会好好教她的。”宋瑶华点头让春兰出去了。春兰是她身边目前最信任的人,她把一些重要的事情都慢慢交给了春兰。

  之前春兰管的事就需要其他人接手,她在后面内务府分的人里挑了许久,最后选了桃红,多番看察,就是想让桃红替了春兰以前的事务。

  宋瑶华是准备等出宫后把春兰当做心腹,让她替自己做那些外面的事。春兰没有家人,无牵无挂,到时候出宫嫁人,就可以在胤禛府外帮宋瑶华做事了。

  很快就到了月底,康熙爷御驾回銮,四福晋也即将临盆,宋瑶华开始把这几个月的账册进行整理统计,还有胤禛的账册也该交还给他了。

  胤禛回来的当晚去了四福晋那里,宋瑶华最后检查了一遍手里的各项事务和账册,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睡下。

  第二天,苏培盛就来了宋瑶华院子,给宋瑶华送了许多珍贵摆件和皮毛料子,宋瑶华谢过苏培盛,让春兰把前院胤禛的账册拿出来交还给苏培盛,苏培盛笑着接下了,直说在福晋生产后出月子前再劳烦宋瑶华继续管着后院事务,宋瑶华也应下了。

  因为康熙爷回来已经快十月,明年开春又要亲征,于是现在几个已经上朝听政的皇子们各个被分派了事务,忙的脚不沾地,胤禛自回来就去了四福晋那里一次,让苏培盛给宋瑶华这里送了草原特产,就再也没有来过后院。

  直到十月初三这天,四福晋一大早就发动了,宋瑶华等在四福晋院外,看着屋里赵嬷嬷,秦嬷嬷和李嬷嬷指挥着丫头们忙过来忙过去,李嬷嬷是佟佳皇后给胤禛的奶嬷嬷,秦嬷嬷是德妃派来照看四福晋的,总之都是来看护四福晋平安生产的。

  宋瑶华只待在外面院子里等着,她身边是武静芝和其她几位格格,福晋生产,妾室们自然是要来恭候新小主子的,这关头四福晋院里的人都在关心四福晋,也没人会来招呼宋瑶华她们,宋瑶华让人搬来凳子,和几个人一起坐在院外等。

  直到深夜,四福晋痛呼了一天才生下了孩子,听见孩子的哭声,宋瑶华等人连忙站起来走到产房门口,少顷,就听见里面接生嬷嬷语气激动地道:“恭喜福晋生了个小格格,母女均安。”

  产房里除了产婆这一声高呼外,一片安静。过了片刻,宋瑶华才反应过来道:“恭喜福晋,喜得千金。”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屋里屋外,所有人都齐声道“恭喜福晋,喜得千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听雨、童夏、上善若水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章

  四福晋生了个格格的喜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太后,贵妃,太子妃,德妃和其他几位妃嫔还有几个妯娌,都陆续送来了贺礼。当晚胤禛下朝去福晋屋里看了小格格,随后回了前院书房,据说是要亲自给小格格起个好名字。

  宋瑶华知道之前几个孩子胤禛本来也打算自己亲自取名,结果因为是组团生的,都被康熙爷抢走了机会,胤禛也只能私下里给孩子们起个小名自家人喊喊,比如宋瑶华的女儿小名娇娇,就是胤禛起的,说是要把这个女儿娇宠一生。

  由此可见胤禛的起名水准,宋瑶华还是相当喜欢女儿这个小名的,就是不知道胤禛会给自己第一个嫡女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宋瑶华私心以为,胤禛是喜欢女儿的,不考虑他称帝后的政治因素,单纯的喜欢女儿。

  虽然胤禛称帝后养了三个养女,是出于政治考虑抚蒙。但是她们都被嫁去了博尔济吉特,要知道这个姓氏是蒙古最尊贵的姓氏,是蒙古皇族,起源于孛儿只斤,铁木真,托雷,忽必烈均出自此,满蒙结盟后,又出了几任皇后和大妃,最出名的就是孝庄文皇后,可见胤禛是想让她们过得好的。

  宋瑶华在自己屋里想着这些,随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贵妃现在竟然还活着。如今康熙三十四年都快要过去了,这位本该在三十三年就故去的贵妃,皇十子胤的生母还好端端的活着。

  宋瑶华不得不感叹于莫须有的蝴蝶效应,不过自从宫中有了太子妃掌管宫务,这位贵妃似乎也越来越透明了,但她是十阿哥的生母,位份也是现在宫中妃嫔里最高的,宋瑶华觉得她的人生偏离了轨迹后,可能会给康熙爷的后宫带去不一样的影响。

  不过目前来说,宋瑶华觉得一切都很好,她就等着明年亲征之后,康熙给成年皇子分府出宫,这样她也能比现在更自在一些,能做的也会更多。

  胤禛这两天都在福晋那里看小格格,他给小格格起的小名叫媛媛,意为“令人喜爱的美好女子”。

  这是后来胤禛来了宋瑶华这里后才说给宋瑶华知道的,当时胤禛的原话是:“我要宠着我们的娇娇和媛媛一辈子,希望她们俩个以后也能成为很好的姐妹,互帮互助,互敬互爱。”

  宋瑶华闻言,当时也只是微笑着答应,她们现在还小,以后如何谁说的准呢?总归这个名字只有四福晋和胤禛两人能喊一喊,她们这些人按规矩只能喊二格格的排行而已。

  临近新年,福晋还在坐月子,宋瑶华照旧代管着后院事务,胤禛这两年可谓儿女双全,娇妻美妾不缺,在一众成亲的皇子中绝对算得上人生赢家了。

  这可比历史上他子嗣单薄的情况好了很多,所以他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朝政上,他在之前去边塞时通过武静芝得知的蒸馏提纯酒的方法,在工部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后也终于成功了。

  随后就在刑犯们身上试验了几次,确定非常有效果后,直接以工部的名义上奏了康熙爷,并附带了一系列胤禛自己扩展的战场急救方案。

  这一本奏章,又得到了康熙爷的大力称赞,赏赐了不少东西给他,同时也惹得大阿哥和太子颇不高兴,明里暗里对胤禛也颇有排挤。

  大阿哥可说是对胤禛的出头非常不满了,可惜康熙亲征在即,胤禛上奏的东西确实可用,这阵子康熙爷正是对胤禛比较看重的时候,大阿哥再怎么想给胤禛使绊子,康熙爷也并不理会。

  而没有康熙爷的发话,大阿哥就算再怎么找人参奏胤禛,对于胤禛来说也是无关痛痒的。没有淡定的心态和加厚的脸皮,怎么能在朝堂上混。

  反正对于大阿哥和他手下的参奏,胤禛的态度就是无视,反倒把他们气的跳脚。再怎么也是皇子,参奏可以,再多的动作也是没有了。毕竟人家胤禛现在还住宫里呢,想套麻袋也没条件啊。

  大阿哥倒是想在校场上给胤禛几分警告,可惜,大阿哥和胤禛的骑射课不是一起的。

  目前宫里,大阿哥因为年纪原因是和三阿哥一起训练骑射,而自从大阿哥在兵部任职,有时候更是会在军营训练。

  而同样是因为年纪,胤禛还是和五,七,八阿哥一起上课,所以就算大阿哥想找胤禛麻烦,也是没机会呀。

  这也让宋瑶华一度很同情康熙爷的儿子,参政了也要在下朝后继续上课,直到出宫建府。而一直住在宫里的太子爷,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抑郁。

  据史料记载,太子爷成年参政许多年后,还会经常被康熙爷考校课本和骑射功夫,如果和康熙预期不符,还会被罚,简直是史上最惨太子。

  一肚子气不敢朝着自家老爹发,只能迁怒那些不长眼的朝臣了。话说回来,迁怒这玩意,也算爱新觉罗家的传统。

  太子有哪里不好,康熙罚他轻一些,罚他身边的人就是雷霆大怒了,反正太子的错都是身边人怂恿的,太子本身是被欺骗蛊惑的……

  不过对于胤禛来说,太子爷对他还算好一些,因为胤禛一直以来和他的关系较好,也算太子比较谈得来的兄弟,毕竟是在佟佳皇后身边养大的,在身份上,太子大概是觉得胤禛交好他勉强够格。再加上康熙也是把胤禛作为太子的左膀右臂来看的。

  太子不太满意的是胤禛这两次上奏都是自作主张,没有给他提前通气,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嫌疑。对此,胤禛在和宋瑶华提起时,只是以事急从权等等含混的借口一语带过。

  宋瑶华对于胤禛有时能和她说一说朝堂上的事情,已经非常开心了,虽然只是聊天时顺道聊了几句,至少也证明现在的胤禛对于和宋瑶华分享一些前朝事务,并不十分排斥。

  虽然女子不能干政,但是偶尔听一听也是很大的进步了,这时候宋瑶华一般都是无脑吹胤禛好棒棒,非常厉害,一副对他十分崇拜的样子。

  每每夸得胤禛十分开心,自然也更乐于和宋瑶华说一说自己的朝堂事务,毕竟他才初参政,真正的机要核心政事康熙爷也不会让他去办,而宋瑶华一脸崇拜的夸他,更是让很少被夸奖的胤禛获得了一些心理上的快慰。

  总之,胤禛皇子就算年纪小,也是很享受这种被自己女人崇拜爱慕的大男子主义心态的。

  说到这个,宋瑶华也要感谢武静芝,关于如何体现对一个人的崇拜,武静芝在宋瑶华这里可谓是先行者,自从二人很早以前的一番剖

  心之谈后,宋瑶华就会时不时的教武静芝一些后宅斗争手段和争宠创意。

  虽然这些也只是宋瑶华综合了现代的一些宫斗宅斗剧的梗一锅烩了,再给武静芝说的,但是不妨碍武静芝这个正经古代女人,在初听见这些事的时候的震惊。

  虽然她的母亲作为商户女,可能从小见过更多后宅手段,也会给武静芝教导一些,但是远不及宋瑶华的来的震撼呀。

  因此,武静芝从那以后就对宋瑶华特别的崇拜,觉得她知道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又都毫不保留的告诉了她,是真心把她当好姐妹的。

  于是再到宋瑶华又给她出了几个主意,助她晋位,给她母亲娘家找赚钱的机会后,武静芝更是成了宋瑶华的小迷妹一样,每每和宋瑶华在一起的时候,都是一副崇拜星星眼的样子,宋瑶华说什么她就是什么。

  而这种样子如今就被宋瑶华学了十成十,然后用到了胤禛身上,果然也把胤禛熏得飘飘然,极大地满足了胤禛的大男子主义虚荣心。

  时间过得很快,四福晋就快出月子了,而二格格的满月宴也要开始准备。因为福晋还在月子中,二格格的满月宴是宋瑶华和赵嬷嬷一起商量的,自然赵嬷嬷的意见,也就是四福晋的意见。

  宋瑶华按照赵嬷嬷的意见准备了满月宴,当天几个妯娌都来了,德妃的满月礼物也让老嬷嬷送来了,虽然是个格格,也是胤禛的嫡女,满月宴还是很盛大的。

  宋瑶华和武静芝坐在下首,今天是二格格的喜日子,宋瑶华和武静芝都很有眼力见的没有带自己的孩子。

  上首,四福晋和太子妃,大福晋等人说话,大福晋一脸喜色的道:“恭喜四弟妹,如今喜得千金。也算为四弟延续后嗣,说不得以后还会有小阿哥,到时候四弟妹也算儿女双全了。”

  宋瑶华听着大福晋的话,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想到大阿哥和胤禛最近的不痛快,也就知道大福晋估计是话里有话。

  随后就听见太子妃笑道:“四弟妹也不用急,都说先开花后结果,如今这花已经有了,果早晚会来,四弟妹要养好身子,以后的福气还多着呢。”

  三福晋也在一边附和,一会夸二格格长得好,一会夸四福晋有福气,总之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

  宋瑶华好不容易熬完了二格格的满月宴,四福晋和胤禛也对满月宴十分满意,宋瑶华放下心。回去后就让春兰把账册整理好,明天去给四福晋请安的时候,就该把账册还给她了。

第51章

  第二天宋瑶华等人去给四福晋请安时,宋瑶华就让春兰把整理好的账册交给了赵嬷嬷。

  赵嬷嬷在拿到账册后随意打开翻看了一下,紧接着就邹起了眉头,她把账册递给四福晋看。四福晋看后,看了宋瑶华一眼,让赵嬷嬷把账册收起来了。

  四福晋随即就将众人打发走了,又拿起账册翻看,对赵嬷嬷道:“嬷嬷,这就是前阵子大家都在传的新记账法吧?”

  赵嬷嬷上前道:“老奴看着像是,这记账法据说还是咱们爷呈上御前的,之后圣上就大肆鼓励朝内朝外推行这种新记账法。听说这种记账法简单方便还快捷,还能最大限度的限制一些私账假账,很受欢迎。”

  四福晋看着账册道:“既然如此,以后咱们也都用这种记账法吧。宋氏既然把它们整理出来了,想来还是知道本分的。”

  赵嬷嬷躬身应下,后才道:“福晋,现在还早,要看看二格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