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格格的红包群 第29章

作者:不悔人生 标签: 宫斗 升级流 清穿 穿越重生

  就是因为,你懂我的心意,也懂我的想法,其实很多事情总是我一个人憋在心里,也是会很不舒服的,所以,你懂我,让我在你这里可以不用顾忌许多。”

  胤禛说着把宋瑶华抱坐在腿上“我愿意把我能告诉你的都说给你听,你也会一直这样做我的知己,永远不会让我失望伤心的,对么。”

  宋瑶华顺势搂住胤禛脖颈“我自然是会永远在你身边,不会让你失望伤心。也舍不得伤你的心,胤禛。”

  宋瑶华自从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知道了李氏父亲的升迁,心中就有些紧迫感,至少这些天来看,胤禛去李氏和乌雅氏的院子又多了几次。

  但是心里再紧迫也没有用,她的下一步计划要等这次出海的人回来才能继续,届时,她的父亲和大哥也才能立个大功,得到些许升迁。

  目前可以运作的也只有种牛痘这件事了。好在胤禛自己试验过后结果也很喜人,这两天胤禛已经在着手准备上奏康熙爷的奏折了。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胤禛的奏本应该要赶在康熙爷封笔前递上去,然后在年前讨论出结果,年后如无意外,康熙爷就要准备给宫中适龄的孩子种痘了。

  康熙挺害怕天花传染,一般都会给适龄孩子提前种人痘,可惜人痘风险高不可控,康熙爷也只在京城范围内给皇室宗亲子孙种痘。

  如果通过了牛痘的实验,康熙爷应该会在全国普及牛痘了。那时候一应医疗准备之类的事情,期间也有不少可操作性,可惜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钱。

  宋瑶华看着自己的计划本,苦恼的不行,她后续的所有计划都需要海贸的钱来支撑啊。所以,只能祈祷那些出海船队能平安及时的回来。

  不出所料,胤禛在腊八前一天的大朝会上,给康熙爷递上了关于牛痘实验的奏折,里面不仅详细阐述了牛痘的发现实验和实验结果过程,还如宋瑶华所料的详细说明了一番,要把牛痘推广全国的计划。

  满朝哗然,自古以来,疫病和天花就是如同洪水猛兽的存在,清朝尤其重视天花问题,而如今胤禛居然提出了能有效预防天花,且风险又小的方法,怎么能不让朝臣震惊。

  胤禛从一个光头阿哥到参与朝政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先是初入朝堂想出了方便简洁明了的记账方法,后又随驾亲征噶尔丹掌正红旗旗主位,还有个清点欠银的后续还在康熙爷的保密中没有说,朝臣也不甚明了。

  但这也足以让朝臣为之侧目,大阿哥和太子之争已有苗头,一些朝臣也有了站队,太子这边本以为胤禛是一力拥护太子的,可是现在看这势头,这个四阿哥可能有自己单干的想法啊?

  再加上这次简直是利国利民的牛痘的发现。这让自入朝以来一直中规中矩的太子心中也不经起了疑心。

  胤禛在朝会上扔下一颗炸弹后就不再去管,一副但凭康熙爷做主,他任凭差遣的样子。

  康熙爷在朝会上也是先按下了折子,只说与内阁商议。随后散朝,胤禛直接去了太子的毓庆宫。

  胤禛在太子的毓庆宫待了两个时辰才出来,随后被康熙召见,又去了御书房,直到宫门落锁堪堪出宫。

  没有人知道胤禛和太子还有康熙爷都说了什么,只是随后几天的朝会,太子对胤禛的表现并没有什么排斥或有心找茬,而康熙爷也雷厉风行的下达了命令。

  先召集太医院所有太医用狱中罪犯做了实验,以证实胤禛的方法切实可行。

  随后就下旨让太医院准备好所需药品,以及收集足够的牛痘,等过完年后先给皇室宗亲的孩子们种痘。

  胤禛期间提出,牛痘一事是自己上奏的,就先给自家的孩子种痘,等自家孩子们种完后观察效果,再决定给皇室宗亲家的孩子种,依次推向全国。

  康熙爷同意了胤禛的上奏,只等过完年后先在四贝勒府中试种。

  宋瑶华得知了此事,看看自己微信框里之前准备的药物,安下心,早晚都是要种痘的,这次府中已经确定大格格和四位阿哥都要种痘,福晋的二格格因为才一岁多点,就先决定等过两年,和弘晖,弘昐一起种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的留言,谢谢大家。爱你们,么么哒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妍希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过完年之后,宋瑶华让府医给弘旸和娇娇开了一些平常温补的汤,因为就要准备种痘,所以先温补身体把身体抵抗力提高一些,种痘后不会很难熬。

  当然宋瑶华也给弘旸和娇娇吃了一些纳元丹,保证这次两个孩子都能平安出痘,可是未免惹人怀疑,宋瑶华把弘旸他们喝的补汤方子也给了武静芝和苏雅晴。

  胤禛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过了二月二,就在京郊的小庄子里准备了种痘所需,福晋因为要照顾弘晖,所以这次胤禛让宋瑶华带着五个孩子去了京郊庄子。

  宋瑶华看了庄子的环境,很不错,后面还有一池温泉,这是康熙爷赏给胤禛的,宋瑶华看着庄子心里在想以后有机会多来庄子住住也不错。

  一个月后,宋瑶华带着五个孩子平安回府。再次肯定了种牛痘的方法确实是安全的。

  康熙爷这回在朝堂上显示了他乾纲独断的一面,种牛痘被强制必须推广。先从京城开始,在京郊单独开辟了一个别庄,要求户部尽快统计京城所有适龄孩童,分批种痘。

  胤禛建议调用太医院的几名儿科圣手坐镇,一应需要的药物和设施一并带往别庄。

  恰在此时,出海的船队传来消息,已经在天津靠岸,很快就能运送这次海贸的财物入京。

  宋瑶华早已从武静芝那里得到了消息,这次海贸的盈利足足比他们第一次去要多出十倍不止。有了这次的结果,相信康熙爷能看到即将流入大清的巨大利益。

  而她的一些计划也能慢慢开始实施。

  半月后,由禁卫军护送的海贸财物被送入了紫禁城。康熙爷和众皇子们的惊讶震惊神情宋瑶华只听了胤禛回来说的,就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了。

  这次出海因为有康熙爷的旨意,带去的也是大清的高端商品,丝绸,茶叶,瓷器等。

  因为航线原因,这次到达的地点当地金属矿藏丰富,所以带回来的基本都是金银矿石和珊瑚珍珠砗磲,真金白银奢侈品,用在大清普遍便宜的茶叶瓷器换来的!

  康熙爷内心的想法不得而知,但是在几天后的朝堂上,康熙爷让胤禛将之前整理的户部欠款凭据抬到了太和殿上,当朝下旨。

  凡是在户部有欠款的,二十七年间累计欠款超过一万两白银的必须在一月内交还户部所欠款数的一半,否则停职查办。而欠款在一万两以下的,从即日起半年内不允许再向户部借银子。而此事将由胤禛全权督办。

  胤禛回来给宋瑶华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宋瑶华还没有反应过来其中的道道。后来胤禛见她实在想不出来,干脆直接告诉宋瑶华康熙此举的深意了。

  欠款一万两以下的,很多都是俸禄实在不够用的低品官员,知道还不起不敢多欠,且户部也会限定欠款额度。而一万两以上的大多是三品以上皇室宗亲之类的。

  这类人每年收的底下孝敬,自己经营的铺子进项,其实根本不需要向户部借银子,那么他们还是借了,有可能是随大流,也有可能是秉着不占便宜白不占的想法,反正也从未想过归还。

  康熙的意思是,第一类人之后将会慢慢让他们接触海贸,先自己尽力从大清购买一些东西带去海外换回财务,用来还债和增加收入。

  而第二类人,胤禛说康熙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整顿借银风气,如果逾期不还的那就停职查办。反正吏部那边每年的候补官员一大堆,有的是人接手他们的工作。

  宋瑶华还疑惑那些欠款巨头都是身居要职的,当真贸然换人不会对各部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吗?

  对此,胤禛表示,宋瑶华真是太天真了,就拿六部尚书来说,一个部门光是尚书平级的就有三个,两个汉臣一个满臣,或者一个汉臣两个满臣。各级侍郎,笔帖式也是一样。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官袍加身,大家都是有心要往上走的人,平常做事的时候,也不是只顾着自己闷头做事的,有些事务多看多听差不多就知道运作了。

  更何况哪个一品二品官员不是从五六品小官爬上去的,官务这种事,你只要身在此位,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做。

  再加上康熙之前推行胤禛的记账法,也不单单是在记账方面有建树,已经融入了各部各职的日常工作中。使得同部门交接起来也简单了许多。

  不会有人甘心窝在四五品的官位上不得晋升。只要有机会,削尖脑袋往上爬的人才是最多的。

  以前是因为各部人员稳定,很少有缺漏,少了许多机会,而这次嘛,康熙爷竟然在朝会上下旨督办此事,那么必然会实施,那些当真不想还欠款的人,估计是真的要回家去了。

  如此大好机会,怎么可能没有人看出来。

  所以现在,康熙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人还不还钱的问题,除非真的有棒槌觉得康熙这回也能法不责众,死赖着不还钱,那更好,给吏部候补多年的有才之士让位吧。

  最主要的是,这些欠钱的人,并非是真的还不起的。只还一半,康熙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够仁慈了。

  如果真的把钱看得比官位重要,那这个官也没有必要继续当下去了。

  胤禛给宋瑶华说的这些,也是康熙和皇子们商议的结论。而这次带上众皇子,尤其是大阿哥三阿哥和太子,康熙也是给他们的下属留些余地。

  皇子们肯定会告诉自己的人要尽快还钱,如果得了皇子们的暗示还装作不知的下属,想来几位皇子也不会眼瞎到继续用下去了。

  审时度势,也是作为臣子的必修课吧。什么事是来真的,什么事可以糊弄一下,这点眼力见都没有的人,就算占了高位,早晚也是拖后腿的,何不趁此机会补上一些其他机灵的自己人呢?左右想要依附皇子们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

  而胤禛告诉宋瑶华的还有,康熙爷也准备提高官员的俸禄了。从这次户部欠银里康熙爷不仅看出了跟风占便宜的弊端,也看出了低品级官员的俸禄确实少得可怜的隐患。

  高薪养廉这个想法也是胤禛之后当皇帝时提出并实施的,宋瑶华知道现在放在这里,是因为提前让康熙爷知道了户部欠银的真实情况,才使得康熙爷想到了这个问题。

  历史上追缴户部欠银的时候已经是康熙四十六年了,因为那一年黄河大面积决堤,百万灾民流离失所,康熙让户部开库赈灾,而户部一时筹集不上钱款,康熙让胤禛彻查时才知道这三十多年满朝官员欠了户部多少钱。

  而那个时候,灾情迫在眉睫,户部没有钱,康熙怒火连天,下令让众皇子严查严办,追缴欠银。并提出谁能办好此事就加封亲王。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众皇子和太子明争暗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更有欠款太多无法偿还的老臣被逼死。

  事发仓促,胤禛情急下的强硬手段也惹得朝臣一片怨声载道,纷纷孤立疏远胤禛这个铁面阿哥,更是给胤禛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埋下隐患,也给废太子埋下了祸端。

  最终追缴欠银之事不仅没有完成,还成为了众皇子拉太子下马的最佳□□。

  因为此事,朝臣为求自保,互相攀咬,把□□贪污受贿,欺上瞒下,买官卖官,还有太子自己奢侈无度,纵容奶兄侵占他人财产的事情都翻了出来。

  再加上太子一时昏头,居然想出让康熙先用自己私库的钱来补上国库的欠银,以安慰众臣,延缓追缴户部库银之事。让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直接降到冰点。

  而后胤禛上位的雷霆手段,整治贪官污吏的狠劲,也让人背地里称呼他为“抄家皇帝”。

  这一次,让康熙爷自己发现这些弊端,能把这些弊端在康熙爷手上彻底了结也算是为胤禛挽回了一些将来的名声吧。

  毕竟现在康熙爷还年轻,还没有日后的优柔寡断,有心无力,而众皇子也还没有完全深入朝堂,矛盾冲突没有十年后那么深重,康熙爷应该能力挽狂澜,及时止损了吧。

  再加上海贸成效,康熙已经看见了,只要以后不是很为钱财发愁,给官员提高俸禄之事,应该能顺利通过。

  随后宋瑶华也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步计划。关于火器研究胤禛已经开始准备奏折了,宋瑶华就先放下了这件事。

  她之后的计划是关于外科医疗和学堂的建设。只要有钱,这些计划都能慢慢开始改造实施了。

  只不过有关外科医疗的事情还没有一个引子能给宋瑶华起个头,而学堂的事情,宋瑶华想到弘旸他们现在只是在四贝勒府里由胤禛请的先生教导启蒙,心中的一个计划也慢慢成形。

  这也多亏了武静芝和苏雅晴,年初胤禛打算给弘旸请启蒙老师的时候,武静芝就给宋瑶华通过气想要把弘旭和弘昶也一起送出来和弘旸一起学习。

  毕竟他们两个和弘旸相差也就堪堪一岁,四岁启蒙还是三岁启蒙,其实胤禛也没有分的那么清楚严谨,都是在家里教教,以后还是要去宫里统一学习的。

  而苏雅晴也是明白孩子早些启蒙也有很多好处,趁着胤禛在她那里歇着的时候提出来把弘暲也带上一起学。

  胤禛想到弘旭和弘昶和弘暲差不多大,又想着弘旸一个人学习也挺孤单无聊,再者老师都请了,一只羊是放,四只羊也是赶,也就答应了。

  这一决定可正中宋瑶华下怀。等四个孩子平安出痘后,现在每天都在前院一起跟着先生学习启蒙知识。宋瑶华决定先通过弘旸,慢慢观察了解几位小阿哥的爱好。

  随后把自己有关分科拓展学习的计划讲给胤禛听。也先从四贝勒府里开始试验,再让康熙看见成果,之后建立各科学堂,也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不过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消耗才能做成。宋瑶华先是问夜墨染要来万花学堂的建设图纸,随后又补充了如果有长歌门的学堂建造图就更好了。

  大唐最人才济济的两大风雅之地的学堂设计,肯定更符合四贝勒府的学堂需求。

  届时再找几个各有所长的先生,按照小阿哥们不同的爱好教导,相信对日后那些不必要的争夺也能少上很多吧!

  宋瑶华以为,作为皇子龙孙,不管是为了人身安全还是人生保障,最好的教导,不是全才,而是偏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爱你们,比心~~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爱上猫的鱼、蓝懒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宋瑶华这几天都在琢磨着要怎么给胤禛说给孩子多请几个先生的事情,就听秋菊来说胤禛今天到福晋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