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是大佬 第256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系统 快穿 穿越重生

  除此之外,陆府的不少摆设都进行了更换,换成更为舒适、更为昂贵的摆设。待客的厅堂更是挂满了先贤的字画真迹,即使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屏风,也都是由技艺精湛的绣女绣了足足半年而成。

  这场拜师大典的壕无人性,狠狠冲刷着所有宾客的心灵。

  像被邀请来当宾客的甘城知府,简直坐立不安,觉得自己可能要被这镇国公世女狠狠记住了。

  陆钦坐在上首,瞧见这些后有些哭笑不得,又感念于衡玉的心意,只好默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无视厅堂所有宾客投过来的艳羡目光。

  一切礼仪之后,衡玉跪在蒲团上向陆钦奉茶。

  陆钦接过茶水抿了一口,温和的目光落在衡玉身上。

  他再次道:“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陆钦的弟子。”

  白驹过隙,岁月斗转,他还是打破了曾经的誓言再次收徒。

  而这个弟子,比起之前收下的弟子都要更像他。明明是个年轻女童,脸上稚气未褪,他却从她身上看到那些流逝的岁月。

  陆钦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今后你能恪守本心,时刻牢记这句教诲。”

  也愿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山高水长,路途杳杳,千万切记勿失勿忘。

  在场闲杂人等过多,很多话陆钦没有明说,但他那双通透的眼睛里清晰传达了各种情绪。

  衡玉对上他的视线,再行一礼,“学生愿与老师一同前行。”

  一声轻叹,陆钦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再将空掉的杯子放回到桌面上。

  瓷器与桌子碰撞时,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拜师礼成。

  ——

  陆钦已经致仕,但帝都有不少人一直都在关注他的事迹。

  他收镇国公世女为徒的消息传回帝都后,在私底下引发不小震动。

  陆钦的知交好友,如两三个月前在洛水之畔为陆钦送行的翰林学士沈唯,心底唯有高兴,觉得自己的好友总算打开心结再次收徒,他不需要担心好友晚年孤苦,孑然一身无人照料了。

  但陆钦在京城的政敌可比好友多多了。

  一些政敌心思活络,在考虑陆钦这人和镇国公府搭上关系后有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有!

  陆钦的为官思想很清晰,那就是觉得今人之法走到了尽头,当有所改变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再简单总结,那就是两个字——“变法”。

  他教导学生,肯定会把自己的思想和追求都一并教出去。学生和他朝夕相处时,肯定也会深受他的影响。

  如果这个学生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短时间内影响还不大,政敌们可以等他的学生出仕后再好好对付。但现在这个学生不是普通人啊!

  他们敢随随便便出手对付,不说过不了镇国公傅岑那关,就连陛下和太后那一关都不好过。

  那怎么办,只能从源头切断,让陆钦没办法收镇国公世女为徒。

  于是在今早早朝上,先是有一名御史弹劾阁老陆钦与镇国公府有所勾结。

  这个小小御史,就是投石问路的石子。

  他激起小小水花后,其他官员立马撸起袖子跟着下场。

  一个说:“陛下,文武官员相争由来已久,现在陆大人要收镇国公世女为徒,臣斯以为其别有用心。”

  坐在上首的元永帝正当壮年,五官英挺,不算特别俊秀,但很是耐看。

  他懒洋洋一挑眉,回怼:“是啊,陆卿别有用心,他是想要借此化解文武相争多年的局面。陆卿远离朝堂还心心念念为朕分忧,朕深感欣慰。”

  说话的官员被这么一噎,败退回官员队列中。

  另一个官员手段更狠,他直接说镇国公世女在湘城那边长大,没有长辈女性教导,不利于她日后成长。他想请旨,让元永帝将衡玉请回帝都,住在宫中由太后娘娘教养长大。

  ——收徒就收徒,让你们只有师徒之名,没有师徒之实不就好了?镇国公世女还年幼,在京城里多待几年,她哪里还能记得陆钦是谁?

  元宁帝似笑非笑,“是吗?那旨意拟出来了,爱卿送过去给镇国公?”

  想把傅岑膝下唯一的孙女带回京城,真当镇国公府败落了,随随便便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在傅岑头顶上动土?

  说话的官员抬手擦擦冷汗,讪讪一笑。

  官员们上蹿下跳,已经被衡玉打过预防针的元宁帝在上方看着,就跟看一堆猴子耍猴戏一样。

  官员们闹得狠了,元宁帝就耍无赖说一句:“爱卿去镇国公面前和他好好聊一下这个问题?”

  这……谁敢啊!

  镇国公赫赫威名都是战出来的,如果他们这些官员当真站在“大义”二字这边,还有胆子去说服傅岑,但现在他们的私心一个比一个重,去镇国公面前说话,分明就是在自讨苦吃。

  熬到下朝,元宁帝去探望太后,顺便把今早的事当作趣事告诉太后。

  他冷笑道:“这些人啊!”

  “之前的事,是朕委屈陆卿了。等过段时间时机成熟,朕定要想办法再把陆卿调回内阁。”

  ——

  朝堂上这场闹剧,发生在拜师之礼前,不过丝毫没有影响到拜师大典的进行。

  拜师礼一成,衡玉就正式成为陆钦的亲传弟子。

  短时间内,她会先留在甘城,跟在陆钦身边启蒙学习。

  为了方便教学,陆钦打算好好测试一下衡玉目前掌握的知识水平,以及他弟子的天资有多高。

  有了足够的了解,他才能设计出最为合适衡玉的教学方案。

  在测试前,衡玉问:“老师觉得,一个最天才的人,当是何种程度?”

  她需要掂量掂量老师的接受能力。

  陆钦笑,“我本人自幼过目不忘,应该勉强算是世人眼中的天才,不过只有我知道,书山学海的路途有多遥远坎坷。”

  “最天才的,大抵是生而知之的那一类人吧。”

  衡玉板着脸,“老师谦虚了,过目不忘者当世能有几人。那老师觉得,我算是哪种程度的天才?”

  陆钦起了些开玩笑的心思,“玉儿能言善辩,时常语出惊人。我与你接触时日并不算长,只知晓你在琴之一道天赋极高,一点即通,凭此就能算是一介神童。”

  他话语微顿,“你这么问我,总不会是个生而知之、受上天眷顾到极致的天才吧。”

  衡玉眉梢微挑,略带稚气的脸上夹杂着意气风发,“老师还真说对了,上天肯定极度眷顾我!”

  她掰着手指数,“生而知之也就算了,还出身高贵,虽然父母与城池共存亡,可家中长辈待我都十分宠溺,拜的老师也是举世难寻的人物……”

  数到后面,她忍不住啧了一声。

  陆钦:“……?”

  十分难得的,衡玉从陆钦脸上看到可以称之为“茫然”的表情。

第213章 为往圣继绝学16

  陆钦遇到过的神童,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可能遇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也在家族的安排下早早启蒙,所以在他面前没有像衡玉这般……肆意。

  陆钦想了半天,觉得拿“肆意”这两个字来形容还挺贴切的。

  他自动忽略衡玉后面的话语,只针对前半部分的话发问,“当真是生而知之?”

  衡玉自信道:“兴许有些夸张,但先生对我的期待值可以放得再高些。”

  陆钦信人外有人,他自己算是过目不忘,但陆钦一直很谦逊,觉得自己算不上很厉害的那一列人。

  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刻苦勤奋拿出来细说。

  如衡玉所说,陆钦把期待值调得更高了些,道:“那我们直接开始测试吧。”

  测试的结果让陆钦觉得意外,但想想衡玉那句“生而知之”,他又觉得这一结果处于情理之中。

  陆钦道:“看来我给你的教学安排需要再重新做一番调整,很多常规的东西都没必要去学了。”

  对一般的天才,和生而知之者,需要采取的教学手段是完全不同的。

  衡玉回道:“一切但凭老师安排。”

  真正开始跟陆钦上课后,衡玉才知道他不仅在为官方面颇有独到之处,就连在教学上也都非常有章法。

  冬雪初融时,陆钦会带着衡玉外出,与她跋山涉水走过很多地方,讲解民生、抚琴为乐、绘遍大好河山。酷夏来临之际不便出门,他一边伏案整理自己在四书五经上做的批注,一边就圣贤书延伸,叙述自己的思想……

  衡玉的思想超前,陆钦的思想更贴合古之圣贤,两相交流学习,即使是衡玉也得承认,这个老师拜得实在是极好。

  时间辗转,眨眼已是两年时间。

  这两年里,“藏经阁”书肆印刷了大量启蒙书籍和陆钦批注的四书五经,销往全国各地。

  这些书籍对贫寒出身的学生来说极为有用,一时之间,陆钦的声望在寒门士子间更高了些。

  今年八月份时,安稳好几年的边境再次出现动乱,元宁帝有意召身体养得差不多的镇国公傅岑重回朝堂坐镇局势。

  而且现在秋闱刚过,容谦言顺利榜上有名,成为一名举人。他思虑过后,打算进京参加明年的春闱。

  衡玉也抽条般长大,脸上的稚气淡去。

  这几天,衡玉一直在思考她是要继续留在甘城,还是前往京城。前往京城的话,她要顺便想办法把老师也拐过去。

  这天课后,衡玉喝着姜茶暖身体时,忍不住向陆钦打听起他以前在书院教书的经历。

  陆钦三十多岁时,曾经几番遭贬。当时他心中苦闷,每日除了完成政务,就是去书院给那些年轻学子们上课传授知识。

  这一段经历,让他重新找回了为官的初心。

  陆钦温声道:“当时我在平城为知府。你应该知道,平城地处西北要塞,黄沙漫天,那里少有名师,很多学生学到一定水平后只能背井离乡前来江南游学。”

  “我决定进平城书院上课时,院长和学生们都十分激动。”

  “那段岁月,大概是我为官后,最沉得下心钻研圣贤书的时候。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朝一日致仕,那我就进书院里培养学生……”说着说着,陆钦喟叹一声,“但这注定只能是一种愿景。”

  偶尔去书院讲一两节课也许可以,但估计没多少书院敢聘请他当书院夫子。

  陆钦压下心底寞然,眉眼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