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11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云及重重的点头,“我相信礼越哥哥。”

礼越从石头上蹦下来,两个小孩击掌为誓。

就是这一次的承诺,使得后来的礼越与云及在人生路上不管多艰难,都能够想到对方,兄弟的情义在这时就结下了,或许更早。

“娘,吃饭嘞。”黎清站在姜氏寝室门口,伸了个头进去喊道。

离祭祀已经过去了十几日,她们生活还算宁静,一些未可知因素也没有发生,倒是惹得黎清提心吊胆了几日。

姜氏正在窗户边上绣着那幅百花争艳,再还有最后一小片花瓣便完工了。

黎清看着姜氏的针法,晕、铺、滚、截、掺、沙、盖等,看得她眼花缭乱的。针脚整齐化一,线片不仅光亮,还十分紧密柔和,这就是蜀绣啊。

再看那还未完工的“百花争艳”,花朵鲜艳有光泽。一朵朵活灵活现,好似真的一般。整幅图明暗有致,细腻到了极致。

特别是那几只蝴蝶,黎清大气也不敢出,唯恐惊扰了它们,要是惊飞了怎么办?

这么说来,自己身处蜀地咯!但是这里的地名又有所不同,只是锦州还是那个锦,蜀绣还是熟悉的蜀绣。可是名字却不同了。

姜氏绣完最后几针,打了个结,手一提,那小结不知道隐没在那里去了。

“回神了。”姜氏走到门口,拍了拍黎清的肩膀。黎清恍然,眼前的虚景逐渐化实。

她看神了。

嘻笑了两声儿,黎清道:“娘的绣技已经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了,我情不自禁,情不自禁。”

姜氏手指点了一下黎清的额头,嗔笑道:“瞧你这张小嘴儿,尽说些混话,我这个呀,只不过一般而已,要说绣技好,还属锦州城里南巷的张家老夫人,我当年有幸获得她的指点,才有了今日这手艺,与她比起来,我也只是空有其形,无有其魂。”

果然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但黎清觉得,姜氏这是在自谦,实际上她的绣技已然有了登峰造极之势。

黎清在做姑娘的时候,并未学过绣技,只会裁衣缝衣,嫁到姜家跟着姜氏学过一段时间绣技,后来因为孩子出生的缘故,便没再拿起针线了。

第21章 混混放肆

“……四月的风慈悲我,莫笑,往事太执着……”黎清在菜园子里一边哼着歌一边浇水,秧苗已经育成了。

前两天姜氏找了同村有牛的人家,请人犁了田。今日天云密布,是个农作好时机。插秧什么的,黎清表示跃跃欲试。

自家的桑叶在下月中旬将收获第一批,已经定好了卖给同村的孙二叔家,他家专职养蚕出茧子。

姜氏扛了两个竹篮子以及一个木盆过来,黎清蹲下身子开始拔秧苗,这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秧苗就根身分离,断成两节儿了。

“娘亲,我来拔秧苗吧。”云及已经挽起了袖子,准备拔苗。

“等等,你先看娘亲怎么拔的,如果你拔的和娘亲的不一样,你就不能拔苗,知道吗?”

对付这样的孩子,若是直接说:“不行,你太小了。”他的内心极有可能会受到挫伤,以至于后来可能造成惰性。

“好耶。”云及兴奋的咧嘴笑,“娘亲,你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云及全神贯注拔出一根,根须完整。

黎清抬眼一看,夸赞道:“没错,就是这样,你的手要挨着地面。”黎清当即示范给云及看,“就这样轻轻一提,连根拔起,小白学会了吗?”

“会啦,会啦。”云及迫不及待的伸出小手拔向第二根。

地里刚浇过水,泥土松软,所以拔起来很容易。

三个人没拔多久,就集成了两大篮子,姜氏让云及提着一瓦罐米浆,自己挑着篮子,黎清则是抱着木盆,这个木盆是为了在水上放秧苗,方便传送。

等三人到田埂上,傻眼了。有一老一小两个男的在他们田里插秧,还是东倒西歪那种。

“你们在干什么?”姜氏怒气冲冲地撂下挑子,大声喝道。

黎清四处瞟了瞟,确定这是自家的田,顿时对田里那两个男子充满了不喜。

“娘子,我不是在插秧么?”田里那个胡须有些花白的老头子笑眯眯地对姜氏说道。

“是啊,娘……子。”年轻男子一双鼠眼,不停的转。

黎清认出来了,那个年轻男,就是那天通知她蚕神祭祀的猥琐男。所以这是准备雀占鸠巢了么?

她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你们想干什么?”

眼见得那两个男人从田里上来了,姜氏捡起地上的扁担,提着一头,另一头对着那两人,将黎清和云及保护在身后。黎清则是放下木盆护着云及。

“小娘子,我们又见面了,这么多天有没有想过我啊?”那年轻男子鼠眼扫视了黎清,最终将目光定格在她的胸口上,做了个自认为很撩人的实则很丑陋的动作。

姜氏和黎清感觉到人生简直受到了奇耻大辱。

已经有村民在远处看了,还时不时指指点点。

“娘子,不是你让我们来插秧的么?还说这是聘礼,你要做我的娘子,以后恩恩爱爱的在一起。”老头很不害臊地说着。令人呕吐的目光聚集在姜氏和黎清身上,黎清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滚。

“放屁,老娘从未见过你,你算哪门子人物,还想老娘嫁给你,你怎么不去死?”姜氏气急,这两个人若是今日不打发了,来日必定成祸患。

“娘子怎么说话不算话呀?”老头摊手。“如果不是你提出这个要求,我何故来给你插秧种田?”

“娘亲。”云及紧握拳头,黎清感受到他在发抖。

云及对她和姜氏有强烈的保护欲望,怎奈何孩子还小,欲保护她们,却又受到身体限制。

“小白乖,奶奶会解决这件事。”但是此时不是彻底解决的时候,先把人弄走才是真的。今日这田无论如何也要抢回来,若是她们放弃,就等于承认了这两人的说辞,导致这两人有了可乘之机。

坚决不许。

姜氏明显已经镇不住他们了,难道自己看起来就那么好惹么?

黎清一改周身的温婉气息,面色肃静,对姜氏道:“娘,你认识这个杂碎不?”

姜氏摇头,这两个人不像是村子里的人。

“娘,可问问他们姓名。”

姜氏会意,手中扁担一捏,问道:“你们是谁?家住何处?家有几口人?是吃不起饭了么?”

“桀桀,这么快就接受我们了啊,小爷我就告诉你,我们是村东鳏夫,我们两个人,正好与你们凑成对,至于吃饭嘛,当然饿不着你们,反正你们孤儿寡母正缺个伴儿,不如就从了我们吧。”鼠眼与老头子对视一眼,斜着眼笑眯眯地说着。

“所以你们这么做,是欺负我们家只有妇孺,所以想强占田地么?”黎清道。

“桀桀桀……娘子,看在你是我未来媳妇儿的份上,我不与你计较。”

“滚,给老娘滚。”姜氏见这两个男子如此放浪形骸,居然敢肖想她们,霸占她们的家,姜氏发疯似的,抡着扁担狂舞。

战斗力杠杠的。

那两个男的身上吃了好几次打,痛的直骂狠话。见到有人过来了,知道不能和这两个娘们儿硬碰硬,只好拉拉扯扯的走了。“看你们能够守得住几时!我们走。”一老一少一拐一拐的走远,时不时还撇过头来看她们几眼。

黎清一直站着,目光聚集在这两个人身上。

“阿清,跟我下田,把这两个杂碎栽的秧苗扯了。”

“好。”黎清挽起袖子和裤腿。田里的水冰凉凉的,黎清一脚踏下去,整个脚踝陷进了泥里。

好在那两个混混也真的只是混混,秧苗都是劣质那种,一看就是从谁家偷来的。

云及呆呆地坐在田埂上,守着米浆,看着两人劳作。

她们现在没什么闲情去管那两个小混混,只想快点把秧苗插进田里,下年也好少花点钱买米吃。

“姜家娘子,方才那两个是?”来者是同村的孙二叔。孙二叔家今天也插秧,两家相隔着好几块田。

“是村东的混混。”姜氏手背叉腰。

“我老远看着他们也不像是你家亲戚模样,以后若是这两个杂碎来了,一定要大声叫我们,届时定然扁担铁秋,把他们砸死。”

“多谢,若是他们下次再来,可少不您的板子呢。”黎清道。

孙二叔春耕种田忙,没多加打扰,姜氏和他客套了两句,便各自忙各自的了。

第22章 阴谋

“爹,我们不如按照老方法?”

鼠眼一脸坏笑,他爹亦是如此。鼠眼名为张六,他爹叫张三爷。最近两三年从外乡流浪到十里塘村,落宿在村东破庙里,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

村东人烟稀少,也没什么人去,姜氏近两年就更没去过了。所以她不认识这两个人,也是常理。

大半个月前,张六正在草笼子里出恭,忽然听到两个妇人叽叽喳喳地从小路上走过。

张六生出了歹念,但是条件又不许,只好郁闷的放弃。

但是他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村子里的姜家美妇成了寡妇,而且没有族老和娘家庇佑,家境还算殷实,这就是天掉下来的薄皮馅儿饼啊。

听说那姜氏是个泼辣户,她那媳妇儿黎清是个软性子,可拿捏的。

张六和他爹一商量,觉得姜氏不能留,那个寡妇小娘子的儿子也不能留,一个是不好对付,一个是怕长大寻仇。

“就按你说的办。”张三爷双手叉腰,翘着二郎腿躺在杂草堆上。

张六道:“听说那姜氏死了儿子后差点发疯,我们把她孙子掳走,姜氏便不成气候,嘿嘿嘿。”

“姜氏若是死了也罢,没死我们药死她,最后小娘子就是我的囊中之物,爹到时候你可别跟我抢,你就好好的陪你的花婶儿,姜小娘子是我的。”

张六觉得有必要和他爹划清界限,他年岁也不小了,得有个媳妇儿不是。

“好,都是你的,不过以后我怎么着,你都不消管着,养老归你。”张三爷年轻时候也是出了点儿名堂,最后被抓进了牢里关了几年,出来之后得知勾栏院里有个他的孩子,便带着孩子一起“闯荡江湖”。现在老了,没有了当年的雄风,但心思却不比年轻时候差。

黎清和姜氏花了整整一天,才将一亩地都插上了秧苗。菜园子里还剩些,都送给邻居王家了,他家人口较多,有水田两亩。

由于这里物事蚕桑织业,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村民们都跑到县里粮铺买粮吃。或者平日里多存土豆,还可以度过些时日。

土豆这玩意儿那儿都可以种,都可以长。家家户户的地窖里都有存货。

曾经也发生过旱灾,就是因为有这玩意儿,才使得十里塘村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至于土豆的来源,传说是在唐末时一个山野樵夫偶然发现,并做了第一个吃“蜘蛛”的人,生吃了发青的土豆,华丽丽的食物中毒了。好在他及时催吐,没死成。这件事传开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尝试,最后确定了这个东西可以当饭吃,随后土豆的花式做法层出不穷。

不要小瞧了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尝试的勇气。为了活着,就像草原上狼群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会以自杀式的悲壮方法攻击马群。总要有一个先行者,首当其冲。

对于土豆为什么会出现在华夏大地上,还是土生土长那种,黎清不得而知。朝代都发生了变化,物产变化也能说得过去。

黎清猜测这里应该是原来时空的一个平行空间,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分了流。

只是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其它国家还是原来的样子么?黎清身处狭小之地,并没有看到记载,只是听说外商来物事商业,据此可以推断周围有国家。

“阿清,明日我去一趟县城,百花争艳图成了,送过去换点银钱,你同我一块去么?”

姜氏在院子里乘凉,云及玩着一只竹蜻蜓,嘴里念念有词。

“去看看也无妨。”自己来到这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码头草市,县城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

“云及,我和你娘亲要去县城,明日奶奶送你去王奶奶家,你和礼越一块儿玩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