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152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东门微生一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神正在进行地毯式搜索,企图抓着一两条,也好打个牙祭。

“这水里有诸多小鱼,不如我们将其赶往一处,一网打尽?”

孔隐达适时说道。

“此法好。”管尚赞同的轩附和道。

燕青看着几人如同傻缺一样在溪水里,轻轻咬了一口烤鱼。

嗯~好吃。

小巷烤了半晌,结果燕青只给了他鱼头鱼尾,真是气死他了。

不过他最心疼的还自家公子,秋天了,天已经不热了。

可他们执意要下水,他拉都拉不住。

黄竹予带的小厮很无语的看着吃东西的两人,一个护卫一个侍从,把自己主子当猴看。

不过,这感觉确实挺不错的。

于是那小厮也坐在那里欣赏起主子们的群魔乱舞。

看得津津有味。

“抓到啦!”云及兴奋的提起自己手中的武器,上面有鱼在挣扎,那鱼流出了些鲜血,渐渐的不在抽动。

有一就有二,一条就能两条。

“走,烤鱼去。”东门微生先走上岸,两个小厮立刻上去,一个接下鱼,另一个拿了帕子。

这时燕青抱了柴火,烧出了篝火。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子,秋冷还敢学他泡水,病了又得怨他了。

几人围着篝火烤着,马车上有干净的衣裳,云及与尚轩先换了,再让孔隐达去换。

第269章 州试第二

孔隐达本不好意思穿他们的,但拗不过几人的百般催促,便换上了一套东门微生的衣裳。

也只有他们两个的身形相似了。

秋游很是尽兴,云及谨遵她娘黎清的教诲,没有当场作诗,只听了其他几家就景而歌。

他则是回去写了一首《初凉》,黎清悄悄抄了去。云及从小到大的诗文她都抄录了第二份,悄悄留下来了。

黎清在某个深山老林子里找到一个山洞,那山洞处在一绝壁之中,外面有藤蔓杂木,因为远离水源,所以里面干燥的很。

她花了几个月将里面开辟整理出来,清布置了驱虫杀虫的药物,清扫干净之后,囤了好些东西在里面。

包括她这些年来赚的银子,大部分她都折成了金子,还有云及的诗作,少部分粮食。

她怕再次天灾,还有倘若有一天她出了意外,这处还是姜家将来的依仗。

流动资产和固定资金,她在外留了一份,剩下的都藏在那处山洞了。

而那深山,她也多次探查过,除了山脚有樵夫,偶尔有猎户,没有人敢去里边儿。

因为山里有豺狼和老虎曾经吃过人。

又过了一日,州试入围红榜出来了。

云及没有立刻去看,而是等到人都离开的差不多了,才踏出门槛儿。

果然他上榜了,而且是第二的位置。

州试第二。

肯定有很多人暗中觉得他不配。云及自己也不知道配不配,但是他懂一点,这个成绩没有水分。

若是第一,那才会更加遭人诟病呢。

本来云及的考卷儿被考官一致评判为最好的,但是杜十一认为,不可再引出风波了,于是便将原来的第二提到了第一。

云及则位列第二。

这个成绩再配上云及的考卷与事迹,足以应付礼部的审查了。

杜十一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修书上表朝廷,里面详细说了为何重考,既摆脱了云及榜单之事,又将他自己的罪责消灭的一干二净。

连他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小聪明呢。

“恭喜啊云弟,你果然有这个实力的。”管尚轩真心替云及感到高兴,若是放在以往,考试几乎之一次性通过,可这次州试居然异端频频而起,实在是难以叹惋。

“可惜了,若是甲等第一,又不一样咯。”黄竹予一边咋舌一边感叹。

“怎么,你不服我大哥考第一?”一旁的另一个书生仰着头,抬着下巴看着黄竹予。

黄竹予感受到了他眼神中的蔑视。当即怒火而起,说道:“是又如何?你不服?”不等那人做出反应,黄竹予立刻道:“不服也得给我忍着,区区州试还不足以令你上天。”

说完,黄竹予便主动站到了东门微生后头去。东门微生长的高大,那人在他面前显得渺小极了。

“你……”有本事你别怂啊!

感觉到东门微生不是好惹的,那人气冲冲的离开此处。

“州试没有面试这一关,在此逗留许久,已是超出预期,我们要回书院了,回去之前,我会先去沐州一趟,书院再见了。”黄竹予向云及与尚轩拜别。

云及道:“书院再见,师兄多保重。”

东门微生他老爹肯定是要办一场的,因为从现在开始,他们都是举人了。不过举人的含金量也不咋地高,只是比秀才厉害罢了。

要过了明年春闱,也就是所谓的省试,他们的腰杆儿才是真正的挺直了。

而且省试不过,州试作废。

所谓无硝烟的战场,不过如此罢了。若是省试不过,就得再等两年,参加下一次州试,接着再参加省试。如此一来,又是一个三年轮回之路。

有的人考了七八次贡举省试,朝廷的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会酌情给予称号官职,只是这官做得就是那九品芝麻官了,而且绝无上调的机会。

本来也是,一个连科考都不能再晋升一步的人,将来做了官又能如何?

这是一种定是思维,拿科考作为一定衡量的标准。

而这世上也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选拔标准了。

天齐的科考让寒门世子也有了入世的机会,一些官员大家之子若是没有科考成功,那也是没法子做官的。

但就现在的整体情况来看,朝廷内部大部分还是二代三代的比较多。寒门士子有一定数量,却不是大头。

毕竟寒门出贵子那是难上加难,一没钱,二没资源。

书本价格本就不便宜,能读得起书的家中都是有些底蕴的。

从来没有那个生而为乞丐的人去做了宰相,也不可能让文盲做太学博士。

不过天齐百姓的觉悟基本很高,都知道读书才能有出息。所以整个天齐是历朝历代中文盲率最低的。

虽然民风比较开放,但比起唐来说,还略微差了些。

天齐朝的风气不是外放,而是讲究修身养性式的内敛。所以天齐的武力值比起历代来说,整体较弱,属于被欺负那种。

黎清得知云及位列第二,欣慰的抱了抱他。

没有多做停留。

两个娃子再次拜会了主考官杜十一之后,便启程离开锦州城。

杜十一嘱咐他们好好读书,来年一举夺贡。

他们没有打算去书院,而是匆匆回了乐旭。

管尚轩与云及就此分开。

姜氏和黎清带着云及祭拜了他的父亲和祖父,之后便去大叶柏族祠祭拜了姜家老祖先。

云及成了十里塘村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举人,虽不是历代头一份,但确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

去探望姜奎时,他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拉着云及,久久不愿分开,嘴里一直说着:“出息了,出息了好哇,早知道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果真如此。”

“太爷都夸的我不好意思了呢。”云及揶揄的笑道。

姜奎听完云及的话,不赞同的说道:“有什么不好意思,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堂堂正正的接受这份荣耀。”

“是,云及遵从太爷教诲。”

黎清在一旁看着两人互动,才不过八年,姜奎的身体就好像发生了沧桑巨变一样。由原先的硬朗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头发已经花白,胡子蓄起,还拄了拐杖。

第270章 用人不疑

黎清打算过了年,就带着云及北上京城了。

若是云及一个人,她肯定是不放心的。何况还有姜氏呢,要是黎清敢放任云及一个人,姜氏得修理死她不可。

于是拜别了十里塘,黎清和云及便回到了西郊这边。

今年周怀与阿圆今年议亲了,准备年后成亲,结为夫妻。

黎清对此只能持赞同的态度,虽然她认为两人的年龄都太小了。这古代成了亲自然就得生孩子。特别是女孩子,骨架子还没长全,很伤身体。

但她又不可能反对,所以只能笑语祝福了。

毕竟“她自己”就是在那个年纪生下了云及。

黎清替云及寻了小厮和丫鬟,分别照顾云及的日常,燕青是粗中有细,但他始终不胜任书童的工作,黎清也不愿意再压榨他了。

那丫鬟名唤秋彤,小名红杉子,和小厮淮安都是暗门培养。淮安有些拳脚,秋彤则懂药,还会做饭女工,居家旅行必带好丫鬟。

这是黎清专门培养给云及的,当然黎清为了避免让丫鬟对云及产生不好的想法,提前打了预防针。秋彤喜欢别人,自然也就对云及无所企图了。

这年代,丫鬟想上位的实在太多了。

而黎清自己只有一个春华,除此之外,三娘被黎清分去照顾姜氏。为此姜氏还逮着说了好些天。家里突然多了这么多丫鬟小厮,可费钱了,又不是大贵之家,何必如此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