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157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大部分都是水路,舟车劳顿也算不上,云及是能吃苦的人,嘿嘿。”

“我听说锦州盛产蜀锦,同时也是棉花的推广之地,锦州有个书院,却用的洛阳命名,你可知其中的因果?”枚盛对锦州的物产不感兴趣,但锦州那个西南蛮夷之地竟然有天齐四大书院之一,自然是想要探寻一番的。这会子有锦州过来的人,问一问无妨。

“不巧,学生正式落阳书院出来的。”云及道。他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那就是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天齐五品官对他有一种道不明的情绪,那种情绪就好像是瞧不起但又不像。由于他本身是给武职的缘故,似乎他对诗词没什么感觉,上来却又问了落阳书院。

这就让云及越发的拿捏不准这位内心想的是什么了。

“哦?”枚盛大感惊讶,又道:“落阳书院乃天齐四大书院之一,又大儒洛鸿运做山长,就连上京的小子也因为其名,而不远千里突破重重困难去拜大儒为师呢,今日我竟然有幸能够见到洛阳书院的学生,委实是我喜鹊临门了。”

云及勾唇一笑,道:“落阳书院名字是山长取的,学生并不知其缘由,但是山长他老人家很推崇洛阳的书生读书之志,这一点我倒是可以肯定,山长一直教导我们专研严谨,实话,学生在洛阳书院三年,受山长的启迪最深,大官人能问起书院,也是云及的一大幸事呢。”

“呵呵!我呢是一个粗人,对于书生那一套我不甚明白,平生就爱耍剑,闲暇十分看点画,逗点鸟儿啊什么的,就这么点儿追求了,不过我对洛阳二字却有另一种看法。”

“请讲。”

“洛阳乃几朝古都,山长这是志不在小哇!”

第277章 后宅太太很热情

云及瞬间便明白了枚盛想要表达什么,但他却不赞同,于是辩驳道:“山长曾经说过,书院为学,其一是学有所思,其二笃行所学,其实我们为什么要进书院学习,其实只是为了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枚盛觉得有些肉痛。

确实不能和读书人说文,他一个半文莽夫哪里能够说的过呢?

小小年纪能考上举人的,确实一肚子墨汁儿。

于是他站起身来,带着云及参观他家的院子。他家人口亦不多,老太太被封了恭人,妻子宜人,得了两个儿子,一个在边关,一个被外任做县令去了。他爱及自身,也爱妻子,所以坚决不纳妾。老太太虽有意愿,但看在两个儿子的面上,也不逼他,所以家里清净的很。

云及观察到这院子里有武者的器物,于是问道:“大官人也会舞刀弄枪?”

“哈哈哈,我本是武职,又怎不会刀枪剑戟,我最擅长的便是长枪,并且耍的一副好枪,也正是这枪,让我有了如今的职位,只可惜我已经从线上退居,只在朝廷某了个不行军打仗的虚职罢了。”言语间,枚盛都透露出了一股子落寞。

他已经不再是二十几岁的样子了,不会再有年轻时候的那股子干劲儿,现在大儿子替他去了边关,同样的也继承了他那杆子枪法,不怕没有出路。

枚盛如此想着,也心满意足了。毕竟将来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这些过来人,注定要被淹没在曾经的洪流里,无法自拔。

“云及学过武,自身最擅长于耍剑。”云及对枚盛说道。

此言一处,枚盛眸子都亮堂了,他不是不喜欢文士。只是嫌弃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一点儿也不像能够经得起大风大浪之人。

听到云及会武,他怎么能够不开心?

能文能武的才像个人样儿嘛!

“给你,咱们来耍上一耍如何?”枚盛抛给云及一把轻质的剑,考虑到他的身高和年龄,枚盛也选择了一把和云及手中的那把差不多重的剑。

“好呀!”云及满口答应,两人便在院子里开始交手。

而这边,丫鬟将黎清和姜氏引到了内宅。枚老妇人和枚大娘子已经在等候了,见到黎清那一刻,两人心中一同闪过一丝惊艳。

这新来的邻居,长的真好看。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个十几岁的儿子,看起来有那仙女一般的灵动。

“来啦,来啦,请坐下喝茶,咱聊聊天。”枚大娘子看起来文静,实则不然,她本质上是个外文内火的人。见到姜家两人之后,立刻迎了上去,这热情的样子让黎清有种遇到王熙凤的感觉。

“前几日我们便搬来了,因为很多事情没处理好,今儿个才有空来拜访,实在是我们的不是。”姜氏是黎清的长辈,自然应当由她出面,先开口对邻居说话。

枚老妇人一看姜氏,就觉得很眼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她们确实没见过。

“其实应该我们来拜访你们的,早就知道有邻居搬来,却一直在观望,实在不好意思。”枚大娘子没等枚老夫人说话,先答了姜氏。

枚老夫人笑呵呵的,也不生气,只是嘴巴上责怪道:“你这泼皮,没大没小的,快给我退回去。”说着枚老夫人赶紧拉着姜氏坐下,对她说道:“老妇我今年六十九,不知姐姐今年多大啦?”

姜氏面前放了一盏热茶,上面飘散着一股子茶清香,但她本能的觉得这茶没有自家的香。

枚家老太太和大娘子实在是太好客了,让她有想要种缩回家去的感觉。

黎清给了姜氏一个安然的表情,希望她能够冷静下来。

姜氏是第一次出远门和陌生人搭讪,就算这个陌生人最终会成为他们熟悉的邻居,她也觉得不自在。

上京本就是一个四方皆向往的地方,等真正的乡巴佬进城以后,又感受到了来自城市与农村的认知错乱问题。

黎清正在致力于解决姜氏这个问题。她和云及都来过上京了,特别是她,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来过这里,所以很多东西实际上已经熟悉了,不会产生姜氏这样的反应。

得到了黎清的鼓励之后,姜氏终于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

“我啊今年五十六,小姐姐几岁。”姜氏故意加重了姐姐的语气,顿时让枚老夫人笑了起来。

“没想到我竟然年岁比你大。”枚老夫人布满褶皱的脸笑得跟个菊花似的。“那我就托大,姑且叫你一声妹妹吧。”枚大娘子在一旁咯吱咯吱的笑,忽然一丫鬟进来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

枚大娘子挥了挥手,丫鬟缓缓躬身的退出去。

“我们枚大官人和邻居孩子打起来了,听说是官人越战越勇,但那个名唤云及很不错,很多时候都被别人夸赞容貌好。”

黎清没料到自家儿子会与人打起来了,姜氏直愣愣的站起来,就要去找云及。枚大娘子知晓她是误会了,急说道:“邻居太太,此打非彼打呀,我家官人就喜欢舞刀弄枪,他们这会子正在院子里切磋呢,不必着急,我官人又分寸。”

“唉,吓死个人嘞,我们家就这一个独苗苗,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家就绝后了。”姜氏略带些调皮,对枚老夫人说着。

“唉,我家两娃子,一个去守边关,一个去小地方做县令了,我这心呢,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生怕老天爷不眷顾。”枚大娘子嘟着嘴道。枚老夫人看向枚大娘子,示意她还能生,赶紧多生几个。

枚大娘子脸都红了。

黎清只是笑,这家人可真有意思。

“你们不是上京人?”枚大娘子注意到黎清说话的口音并不像上京特有的洛阳读书音,于是问道。

黎清答:“确实不是,我与我阿娘都是锦州的人,锦州土生土长的人。”

“咦,我竟然见到了活的锦州人,听闻锦州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今儿个让我看到了一位。”

第278章 初来乍到

姜氏笑道:“锦州地处偏远,景色确实好看,只是离上京太远了,这路还不好,不过我们祖家在河川之地,出门就乘船,一直到运河口,就能全力北上啦,故而算不得艰苦。”

“我听闻蜀地有一种绣技精妙绝伦,我这儿媳专研技法已久,上次有幸见到了蜀地绣法,从此便对其十分向往……”枚老夫人殷切的看着姜氏与黎清,希望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姜氏正要言,只听得黎清抢先一步,便歇了心思。

“蜀地绣技一直都是拜师学艺才能传授,只可惜我资质愚钝,所以……呵呵”黎清看了看姜氏说道。

这时候枚大娘子的丫鬟拿来了一方帕子,上面绣着梅花与诗。枚大娘子将其展示在黎清面前,笑着对她说道:“这是苏绣,我娘家是苏州人通晓苏绣,所以我从小便是我阿娘教导的女工,绣技虽不如我阿娘,却已经是远超于常人,上次在盛景宏看到一件衣裳,觉得十分精美,便询问了才知道是蜀地绣娘制作的,所以十分感兴趣。”

盛景宏啊?

那不是自家门店么?

黎清差点笑出来,她只知道自家在上京是有生意铺子的,初到上京还没来得及统计上京的生意,没想到串个门儿就遇到了。

该说自家财富遍布广呢?还是缘分呢?

待黎清看过帕子后,枚大娘子又将其呈到姜氏面前。

姜氏接过那绣帕,乍一看,那帕子上的红花骨朵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不由得啧啧赞叹道:“枚大娘子这绣技不输于秀坊之中的极品绣娘啊。”接着,姜氏又呵呵笑道:“我这媳妇只通晓文人书法和厨艺,对女工那是不敢恭维,所以她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娘子别介意。”

枚大娘子抿嘴一笑,揶揄道:“原来清娘不会绣工啊,怪不得会说自己资质愚钝了,不过我们女人能够绣点花儿也是好的,不知清娘能否裁衣。”

“裁衣我倒是会,不过我缝制的东西就像漏了风似的难看,所以一般都是我娘来缝制。”黎清越说越觉得不好意思,尤其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没想到和古代女人聊天,她们交流的是这些东西。

来到古代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和后宅妇人聊天呢。她抱着万分的热情,结果得到的却是一瓢冷水。对于什么女工,她的动手能力是极差的,所以学了几个月都没学会,还不如做点别的。

黎清想到当年她也是对绣技抱着十二万分的信心,奈何最后败给了动手能力。

她实在是招架不住。

“呵呵呵,以后做衣裳可以来找我哟,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日没什么事儿做,就喜欢侍弄这些。”枚大娘子热切的邀请黎清。在她看来,黎清周身的气派都不像是个穷的,这些应该是平日有专门的绣娘来做的。

她绝对想不到黎清是从村子里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这个地位。

“好啊。”黎清满口答应。

姜氏不由得多看了枚大娘子几眼。这枚大娘子可真奇怪,一方面她热情的让人觉得挺好的,但是这样的热情居是装出来的,另一方面还极力的想要帮助她们。

还好自家儿媳及时止住了方才自己想要炫技的心。

一旦自己暴露了,那么将来自己一定很麻烦,枚大娘子一看就知道不是很好摆脱的人。

枚大娘子一听,觉得黎清这么乖,一定是给很好拿捏的人,以后参加一些宴会的时候也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哎呀,你这泼皮赶紧将你那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拿下去,才不过小有成就,哪里能够拿出来丢人现眼?”枚老夫人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对枚大娘子说道。

一旁的丫鬟捂着嘴偷偷的笑,枚大娘子白了她一眼,收起了那方帕子,交给丫鬟,让她好生收回去,给人一种宝贝的不得了的模样。

“看吧,我就说你学艺不精还爱显摆,还请俩位莫看笑话,我们家的就是这个脾性。”

“哈哈哈,老夫人说哪里话?比起大娘子来,我可什么都不会,要是照了老夫人的话,我还不得无地自容啊。”黎清见形式不对,赶紧打圆场。

“对啊,清娘比我还不会呢,好歹我还能绣绣花,虽然老太太您不爱看,但我喜欢呀。”枚大娘子反驳道。“你说是不是?清娘。”

黎清茫茫然的点点头,这枚大娘子的戏可真多,整个戏精似的,方才还傲娇了。黎清鸡皮疙瘩都出来了。殊不知当年的她也撒过娇,只不过现在又长了几岁,拉不下这个脸罢了。黎清看了看天,觉得时候不早了,给了姜氏一个暗暗的眼神,姜氏会意,于是两人起身向两位娘子辞行。

“天色不早,我与阿娘叨扰许久,现在该回去了。”黎清对枚老夫人一礼,准备离去。

下午他们还得去拜访花府呢。

“怎么不留下?等用过午膳再离去也不迟,今日老爷与姜小公子两人在院子里舞剑,玩儿的个酣畅淋漓,你家就在我们家对面,我知晓回去一定是冷锅冷灶,还不如就留下,咱吃顿热乎的呢。”枚大娘子赶忙拦住两人。

岂有客人上门而不献出美食之礼?

要是让邻居饿着肚子走了,他日怎么面对众人的言语眼神?

“多谢两位夫人的好意,只是因着我儿只有这一日闲余,而下午需要拜访另一位邻居,只能辜负了此等美事了。”

黎清再三恳求下,枚府的没法,只能放人了。本身又是对门,只不过两家略微有些错开,大致是对着的,走些路便可以到家了。

虽然这么做有些对不住,但黎清也不是十分迁就的人。

云及只有一天,说一天那便是一天。

回到自家府邸,下人已经将热腾腾的饭菜准备好了。

一家人匆匆吃了,撤了碗筷,便聊起天来。

“何如?”黎清对云及道。

“枚大人对武学感兴趣,约我省试之后一起耍剑。”云及抓了一把果干,攥在手里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