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172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她的《棉桑纪要》取得了成功,对天齐百姓来说,是传承万世的福泽。有福运之人,有这样的相貌也就说的过去了,怪不得上天都要帮助她。

苟银已经默认了前天晚上官家遇到的那件其事是上天的意思了。如果官家真的没看错的话,那纸鹤变纸,就是凡人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推给老天爷。

“内侍大人,多年不见,您的风采依旧。”黎清笑着调侃道。

“黎娘子也是风华正茂,恍若当年呐!”苟银一本正经的夸赞道。

姜氏呆呆地站在黎清身旁,听着他们的对话。两人认识?难道是当年阿清带云及上京城那件事认识的?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宣旨吧,待会儿咱家还得回去复命呢,姜家有黎娘子和姜云及撑着,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苟银忍不住多提点了两句。

实在是对这家人喜欢的紧,就没管住这张嘴。

“是。”黎清带着姜家一众,包括丫鬟小厮,跪了满院子。

“妇人姜黎氏携姜家二十三口接旨。”

“朕膺昊天之眷命,累世而永光,今锦州姜黎氏,德行昭彰,物事织业,为我天齐开丝棉之曙光,惠及天下百姓,朕甚慰之,特以表彰,封其为织锦娘子,属诰命二品,享权,赐京郊地皮二百亩,宝物若干,其子姜云及乃童子出身,为我天齐未来之栋材,特许其入学国子监,从师顾右丞,三年后可参考礼部省试,望其不负朕之心意。”

云及当下心中一凉。

陛下这是要他三年后参考,亦如娘亲那日所问。

“圣旨已读完,接旨吧。”苟银将那块布帛合拢,递出来。黎清伸手接过,带着众人又磕了个头,“陛下万岁,万万岁。”

“咱家的旨意已经带到,黎娘子,这些年辛苦了。”苟银笑得一脸褶子,落在黎清眼中让她觉得有些慎人。

“在这上京城,您这背后站的是官家,只要不出格,问题不大。”

这位黎清目前在天齐的声望与那福州的妈祖娘娘有的一比。只可惜都是当年事,若是最近她没有做出什么大事来,上京人哪里还能信服呢?

“还有一件事,咱家听到陛下说什么天意,黎娘子家的这位,还是要好生看护啊,刀子是两面的,刀刃会伤人。”

“还请大内侍明示,小妇人不懂。”黎清一脸懵。

苟银拉着黎清的衣袖,道一旁去,身后的人都不敢转身。

云及正处在慌乱之中,陛下让他去国子监学习,意味着他三年后才能参加省试,为什么不让他现在去?他明明可以的。

第305章 果真是个戏精

陛下又是如何得知他来了呢?难道是礼部省试名单还要陛下过目吗?

“这圣旨本来只有一道,几年前就准备好了的,前夜陛下收到了神迹,才加上了后头的话,我说着这么清楚,你该明白了。”

黎清瞪大双眸,浑身颤栗,连气息都粗了几分,急忙道:“我姜家于天齐,绝无二心,什么神迹?小妇人只知道云及一心都在读书上,只求以后为国效力,造福百姓,完成他父亲的遗愿,还请大内侍明察。”

苟银摆摆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我姜家是天齐的姜家,云及也是天齐的云及。”黎清再补充道。

“黎娘子的话,咱会如时禀告官家。”苟银知道这是吓到面前的女子了。小小的书生确实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何况云及白的就像一张白纸。看来确实是上天将人才降临到天齐来,未来的天齐一定会更好。

黎清微微点头,她看向云及,眸子里自然而然的闪现出泪花。

“咱家旨意已经传到,就要回去复命了。”苟银说着就往外走。

“大内侍留步。”黎清眼神招来春华,春华立刻跑进屋里抱了两箱子来。

“怎得?”苟银以为黎清是要留他喝茶。

黎清道:“我知大内侍公务繁忙,也不敢多做挽留,这里是我们带来的锦州特产,还请大内侍笑纳,还有这个,是我献给皇帝陛下的,多谢他对我们的照拂。”

在苟银眼中,此时的黎清特别真实。给了他一种入了寻常百姓家,受到了他们厚待的感觉。

怪不得陛下会对她如此包容,毕竟只要是和天意沾边的,那就是犯了皇室大忌讳。你是承天的,那我是什么?就是这样的道理。

但是这个姜黎氏身上,乃至于她的家人身上都能让人感受到温暖,那是一种有温度的感觉。

上京的高门大户身上完全没有的东西,因为他们受到了来自于体制内以及礼数的束缚,表面上仿似拒人千里之外。只有这个黎娘子。一个出身布衣,却在他们这些人面前都丝毫不畏惧的黎娘子。在她身上,苟银看到了久违的朴实。

“你的东西,咱家收下了,你献给官家的东西,咱家检查之后才能呈上。”

“多谢大内侍。”黎清拉着云及与姜氏拜送走苟银。

直到看不见影子了,黎清才立刻将云及抱在怀中,“小白。”黎清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她手中还拽着那张圣旨。

姜氏在旁,颇有些心酸,道:“阿清,我们进去吧。”

“娘亲,云及不能参加这次的省试了。”云及已然带了哭腔。

“我们进去说。”如果说她之前在苟银面前是演的,那么现在在云及面前,那就是真正的愧疚感。

是自己亲手破灭了云及现阶段的希望。

云及从黎清手上接了那圣旨,打开一看,和苟银念的一点儿也没有误差,他现在是国子监的一员了。

一个小小的锦州白身出身的子弟,居然也有进入国子监的机会,他是欢喜吗?他不欢喜,按照他本来的计划,应该是直接省试的,他有信心可以通过省试,难道是官家不相信他的实力吗?

两人哭成一团,在旁不明所以的姜氏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关闭大门。”黎清对木阳道。

木阳现在还处在震惊中,别说他,这一院子的丫鬟小厮都处在震惊中。

他们家大娘子被封为了织锦娘子,同二品诰命。小公子还没入朝呢,大娘子先有了封号。这是天齐建朝来从未有过的,大娘子先破了这个例。

要说封,封县主也好啊,织锦娘子,真够独特的。

“国子监一般是四品以上官员之子才有机会去的,陛下此举意在让云及再锻炼几年。”黎清缓缓松开云及,两人坐在榻上。

姜氏掏出手帕给云及擦了擦脸。

“淮安。”

“娘子有何吩咐?”

“去贡院那边,看看是否有云及的考位。”

“是。”淮安拱手转身。

“娘亲,我想亲自去,你陪我去。”云及拉着黎清的袖子,眸子里能见血丝,可知他是有多么的难过了。

黎清伸手覆上云及的后脑勺,盯着云及的脸,片刻之后。

“好,娘陪你去。”

两人起身,云及自己整理仪容,黎清则是让姜氏去清理方才苟银送过来的赏赐,春华从旁协助,登记入册。

如果她没听错的话,官家好像赏赐了一片京郊的土地给她。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呀。

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不能显现,黎清稳住自己。

云及站在香樟树下透过树叶的缝隙远望天空,那缝隙中透出来的光芒刺着他的眼睛,忽然一阵风过,他眼中的光一闪一闪的。

唉!

行吧,就这样,等他三年之后十七岁再考吧。

“小白,来,马车准备好了。”黎清向云及招手,两人并排着走向马车。

“日上三竿了,早朝还没结束?”皇后上官氏坐在软凳上逗弄着小孩,那孩子是而今太子妃新生的,不过半岁。

“是的,娘娘,适才内侍传来消息,让娘娘别等陛下用膳了,今日朝堂讨论激烈,大臣不满陛下未经门下私自制诏。”

“哦?竟有这回事?诏曰何?”上官氏端起一旁桌上的热茶,小口喝着。

“是为了诏封织锦娘子一事。”见上官氏皱眉,女官接着补充道:“就是那位为娘娘制衣的锦州姜黎氏,据奴所知,而今黎氏已经举家搬迁至上京,陛下看在她的贡献的份上,给她赐予了封号,并特许其子入国子监。”

“一个小小的平民,也能有如此殊荣?”上官氏眉头皱的更厉害了,女官赶紧提醒道:“娘娘平眉,注意身子。”

上官氏道:“诏书上是什么理由?”

“据说这位黎娘子当年锦州天灾时有救万民之功,再加上推广棉花种植,也是福泽天齐的功劳,所以陛下封赏了她,并将其作为典范传唱。”

“原是如此,怪不得没有经过门下,门下向来是不喜欢这样的事迹的,一定会驳回。”

第306章 真的没有座次(月票100加更)

“所以陛下才在朝堂之上与他们吵了起来,现在朝堂分两派,一派跟随陛下旨意,而另一派则是责怪陛下违背祖制。”

上官氏纤手半举,示意女官不要再说下去,“后宫不得干政,不过这黎娘子我倒是想见见,三月二十三是个不错的日子,踏青赏花,邀她来,我倒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人能得到陛下的奖赏。”

“是。”女官躬身一礼,缓缓退下。

黎清此时还不知道皇后上官氏的邀请,她正陪着云及。只要黎清出门,燕青便是车夫。

见云及正在发呆,黎清摇了摇他的肩膀,“小白。”

“嗯,娘亲。”云及身子轻颤,从走神之中醒过来。“我想学骑马,以后出门就不坐马车了。”

“好,娘给你找马术师傅,你有武功底子,学起来一定很快。”黎清微微一笑。

“那是必须的。”云及傲娇一笑,接着说:“我想通了,大不了十七岁嘛,功名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伴在娘亲和奶奶身边。”

黎清看着云及眸子里的血丝逐渐消退下去,可见他确实暂放了。

“或许陛下的意思是你的阅历依然不够,还得锻炼才能成才,为天齐所用。”

“年龄是个问题,我没有让人能够信服的资本。”云及心里对自己的短板清楚的很,所以决定要多创作,让自己的诗作广为流传。

之前年纪更小的时候,娘亲怕他乱发言,让自己被人揪住了小辫子,现在他懂得了,大不了让娘亲帮忙参考,有些诗句确实不能乱传。

在黎清眼里,云及是没有经历过太多风浪的人,他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是直接咏物,得出一种伤逝的结论。还有就是悼亡词了,云及对自己的父亲一直饱含着思念。

这也是黎清坚持不嫁的原因,她这辈子能养一个云及已经够了。

“年龄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做的事,是否是正确的。”黎清道。

“娘说的没错。”云及的声音忽然有些沙哑,咳嗽几声之后才稍微正常了。

变声期的男孩儿啊!

黎清在心里偷笑。

车子一路走完了朱雀,又到了青龙大街。贡院在礼礼部旁边,为的就是考官能够来回方便,最终马车停在了考院儿旁。

黎清带着帽子,遮住了自己的脸及肩膀,云及则身穿书生长袍,带着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