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23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发现了两处错误,都是写错了字,只好稍微修改了一下,整体看起来改动的地方虽有些突兀,却也不算难看。

云及呼了口气,再检查了一遍,便收起自己的东西,摸着跳动的胸口,拉响了考棚的铃铛。

监考官走过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试卷,按捺住心里的激动,面无表情的收走了卷子。

云及提着考篮出了考棚,他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出来的。

主考官正端正的坐在上方的椅子上,面色严肃得翻动着试卷。云及心虚的瞄了一眼县令苏徐宁,在他以为要被发现的时候,立即撇过脑袋。

苏徐宁自己出的题目,虽然看似死板,实则很灵活。叫你写春,实际上并非真正春,而是要去春这个季节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他一方面诧异这考生年龄如此之小,二方面是觉得对方可能是来玩玩的。可是一看前面的墨义,虽然解释的很稚嫩,但可以看出每一句话其背后都蕴含了较为深刻的理,唯一的几个贴经题也全对。

最后一题写诗,苏徐宁本来已经不抱念想了。这么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没学过如何写诗,或者是才刚刚接触到,但是他看到了什么?

这个孩子不仅仅写出来了,还写的不错。

“昨夜西风扫落红,半生云卷半舒瞳。”此句妙哉,有种荒凉过后的闲适之感,再看后面两句,虽明显没有前两句那么合拍,但是意境上比起前两句更为深远。

第45章 管尚轩

县试本来就比较水,县令虽然做了密封线,但是这东西形同虚设。

他偷偷翻看了一下云及的籍贯。嗯,父十里塘村姜氏族嫡支脉姜汤臣,母十块田村姜黎氏,有长辈姜贺氏。苏徐宁脑袋中闪过一丝熟悉,似乎这姜黎氏之名听过,还有姜云及,莫不是之前有见到过?

苏徐宁又瞟了一眼云及,却没任何熟悉之感。

陆陆续续有人交了卷儿,也容不得苏徐宁再多想了。他又翻看了几人的试卷,年纪大点儿的墨义和诗都做的不错,年纪稍小一点儿的就不是那么如意了。但没有一人的诗作可以和第一份姜云及的比肩啊。

苏徐宁自然不能武断,这些卷子至少也得有三人同阅,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出结果。

三日后便是县试最后一轮——面试。他倒是对这个只有七岁的小娃子好奇得很。若是一个可造之材才,那可就意味大了。培养一个厉害的读书人,可比上交的赋税多一成更有价值。

要是自己的地盘儿出了个大文豪,苏徐宁不敢想象自己的前途有多光明。咳咳,何况自己也不是挺有文化的么,至少现在比那小孩儿强多了。

终于等到了考试结束,大门一开,又是欢声笑语,又是怨声载道的。云及乖巧的提着考篮儿走着,忽的一人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这位,我看你是第一个交卷的,不知答的如何?”

“这位大哥,问问题前不应该自报家门吗?”云及白了他一眼,反问道。

“抱歉,是在下疏忽,在下乃乐旭县中管家书铺管尚轩,今年十一,目前跟随父亲学习。”管尚轩俯身一礼。

云及亦是礼道:“我是十里塘樗夫子的学生姜云及。”

“等等,小兄弟说自己是姜云及,请问你父亲可是名唤汤臣?”管尚轩惊喜道。

“正是。”云及诧异,这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父亲?

“家父管飞鸿,乃是令尊的同窗好友,家父在家时时常提起这位英才,可惜天不随人……”管尚轩忽觉得云及的脸色不太对,立即转口道:“抱歉,我……呵呵,我们不说这件事了,我只是想问问你,这次考的怎么样?”

云及道:“感觉还行,若是没考上,我便明年再来。”

“别这么说,我相信云兄一定能考上的。”管尚轩笑呵呵道。

“借你吉言。”

管尚轩不管云及怎么想的,自顾自的攀上了云及的肩膀,做出了哥俩好的样子。

云及觉得这人仿佛有些自来熟,令他不太自在。

见着了姜氏和黎清,云及从管尚轩手臂下挣脱出来,对他一礼,道:“管大哥,我家长辈在外等候,不便多叨扰,再会。”

“好,下次再会。”管尚轩挠了挠脑袋,笑道。

两人拜别之后,云及提着篮子到了黎清身旁,刚到篮子就被姜氏拿走了。

“娘亲,这次我提前做完了,题目里还叫作诗,我写了一首,觉得还不错,等会儿我背给娘亲听呀。”云及开心道。

“好啊,那娘亲可要听听,咱们家小白小可爱写了一首什么诗呢。”

黎清摸着云及的头发,云及七岁,还扎着两个波波,若是眉间点上一颗朱砂痣,便像极了善财童子。如果再带个项圈,哪咤也别跑了。

就是该死的萌萌哒。

每次黎清见到都忍不住撸两把,直到云及头发快要乱了才罢手。

“三日之后前两场考试结果会张榜,上榜之人才可参加第三场面试,娘,我们是家去还是在此地等待呢?”黎清问道。三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已经在县城里逗留了三日,姜氏有种想回家的冲动,但是她对孙子又充满了期待,想多陪一陪,但一想到花销,便打住了这个想法。

“不若我回家看看,你在此地陪伴云及我也是十分放心的,毕竟三个人的花销比两个人的大,明日一早我便回乡下去。”

黎清犹豫了一会儿:“也罢,你一个人小心些。”

“我自省的。”姜氏道。

“三日后便是最后一场,小白要记住,遇事不可慌乱,宁愿慢一点。”在黎清的认知里,云及前两场必然是会通过的,哪怕不是第一,却也不会出现名落孙山的状况。

“记住了,娘亲。”云及本来走在前面,他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背对黎清道:“今日我碰到了管叔叔的儿子管尚轩。”

“管尚轩?”

黎清恍然想起了云及口中的管叔叔是谁了,管飞鸿的儿子。记忆中是有这么一个孩子,经常出现在姜汤臣的话里,还说两家要结为兄弟。不过黎清暂时对兄弟之事闭口不言。世间之事变数太大,切不可过早的下了框子,反倒圈不住鱼了。

“若是他有心与你结交,你就当作朋友,这是你父亲友人的儿子,理应与你做朋友。”姜氏听到了管尚轩,自然就想起了管大娘,这是她的好姐妹。管家对自家帮助可多了,现在孙子又见到了管尚轩,真是缘分呐。

“好的,奶奶。”

黎清牵着云及的手,三人朝客栈而去。

天还不亮,县试前两场的结果便已经张贴在了墙上,两个衙役守着,底下围了一群读书人。按照规矩,是两场综合排名,入榜者可参加第三场。

“中啦,我中啦!榜上有名,嘿嘿嘿。”一男子激动的手舞足蹈。

一时之间,场面出现两种极端,和一种是入榜者无不高兴,二是落榜者颇有丧家犬的意味。

云及还在睡梦中,黎清则早早的就起床替他看榜了。照例从第一看下去,见云及在第三的位置上,黎清缓步回了客栈,此时云及已经起身。

“娘,我去看看红榜。”

“去吧!”这种事还是亲自见见最好,黎清虽然已经知道结果,却并不阻拦云及。

天已大亮,完整的云被撕成了一片一片的飘洒在天幕,太阳从云的缝隙里溜进来照在大地上。

这一次云及只背了一个小包,里面放着笔墨纸砚,以防不时之需。

县试的最后一场是面试,面试见人,比起前两场来说,难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第46章 面试

云及面带笑容,迈着小步子走进面试场。且不料今日来的不是很早,前面排了几十人。于是这个队伍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情况,一个小矮子站在队伍里,生生的使得长队出现了一道堑。

一旁维持秩序的衙役偷偷抿着嘴笑,这种情况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那个小矮子就是云及,云及因为年龄的缘故,特别的凸显出他的矮。

每一个人面试出来的人面部都似乎意味不明,这让外面等待的人莫名的多了几分紧张。

云及也如他们一样心里没底。每个人进去时间有长有短,大概等了一个多时辰,轮到了云及。

主考官依然是苏徐宁,他身旁坐了几位副考官。有面色严肃的,也有淡然的。苏徐宁坐在主位上,不过三十几岁的他看起来正泰安然。

“你是十里塘村姜氏族姜云及,祖父姜景言,父姜汤臣,两代秀才。”

苏徐宁此话说的既是问句也是陈述句,对于云及来说他只需回答便好。

“回大人,正是。”

早在齐太宗时期,就已经取消了对主考官老师的叫法,以促成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天子的门生。

“你师从何处?如何学习?”

副考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和缓不要吓着了云及这孩子。

云及就算天赋再过惊人也是一个村娃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县里,还是因为考试。平日里相处的人物都相对单纯,除了村子里针对于自家的一些不良因素之外,云及确实没有经过任何的大风大浪。

忽然面对几个有深厚官气的考官,内心都慌了,不过他强装着镇定,回答道:“学生师从村学樗夫子,平日里家母多有教导,夫子有好解时,家母会责令学生虚心学习,夫子之不足,家母亦会提点一二。”

“噢?这么说来你的老师有两位一是村学的夫子,二就是你的母亲?”副考官颇为惊讶,没想到一介女流之辈竟有这般能力。不过想一想,整个天齐朝皆是如此,举国上下的母亲都恨不得儿子多读书考状元,看来这位母亲也是如此了。

“是的。”

苏徐宁见云及礼数很是周全,小小年纪身上竟然带有公子气概,与之前进来的那些都大有不同,对云及的好感又上了一个度。

没想到十里塘一个村子竟然能够养出这般孩子,甚好啊!之前也听说过十里塘桑神显灵,看来这还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空可去考察一番。

“可是读完了《四书经义》?”

“学生在夫子的教授下,粗略的读完了《四书经义》。”云及答道。

“那本官便考考你。”苏徐宁道。“何谓君子有三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学生认为,人在世并要讲求一个孝字,双亲健在,有孝可依,此乃父母俱存之乐也,加上兄弟无故,兄友弟恭,是所谓家庭安康,这是人活在这世上最基础的,最后便是乐教于天下,即先闻道理,而后再传承,我想最后乐教育天下,应当是一份广阔的胸襟与情怀,学无所类别,教也应当广而教之,这是王天下都不能体会的快乐。”

“你七岁稚龄便有如此的见识,着实令我们惊艳了一把,确实很有天赋。”苏徐宁微微的点头,心道:“此子前途无量。”

几位考官对视了一下眼神,纷纷点头,随后朝着苏徐宁看了一眼,苏徐宁正襟危坐道:“你回去吧!等张榜。”

“是,学生告退。”

云及拱手行了个礼,退出了门。

天上丝丝缕缕的云逐渐散开,露出久违的蓝天与阳光的笑容。三月的风吹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

外面排着的长队因为时间太久而站的懒懒散散。见到里面的人出来,立刻又精神了许多,出来一个便进去一个。云及径直走出了门。

黎清正坐在一个小吃摊儿上吸溜吸溜地吃着面条,忽然瞥见云及的身影。她将筷子搁在碗上,起身向云及迎去。

“诶诶诶,你还没给钱呢。”小吃摊主急忙追出来喊道。

黎清头也不回的招了招手道:“片刻即回,再煮一碗面。”

“小白。”

黎清站在云及不远处,朝着云及喊了一声儿。云及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迅速搜索。

“娘亲。”

“快过午时了,饿了吧,娘请你吃面。”黎清拉着云及的手奔向小吃摊儿,小吃摊的摊主已经煮好了一碗面,端到小白面前。

“快吃吧,趁热吃。”黎清递了一双筷子给云及,并将他取下来的布包挂在桌角。

摊主擦了擦旁边的桌子,道:“这位娘子,我见这孩子是从考院里出来,这么小就能科考了呀,一定是个聪明的娃子。”说完摊主嘿嘿嘿的笑了几声。

黎清笑着点点头,一脸宠溺的看着自家娃子,觉得云及长的还蛮帅的。五官还未长开,有一丝丝的明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