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64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之前还要守着云及考试,现在云及长大了,已经长到她胸口一般高,她也不用一直守着了,尚轩和安云两会照顾好他的。

古代的孩子多半都知世早,在七岁之前是幼稚阶段,七岁之后就逐渐走向成熟,等到了十六岁就可以肩负起兵役了。

黎清自然也不会放任自家娃子不管。

只是改变了教育策略,更多的是实际行动的榜样。

翌日,天还未亮,街道上就已经走着三三两两的读书人了。听说这次参加院试的有接近二百五十人,却只录取一百人,直接咔嚓掉其中的五分之三。

若是云及此次成了秀才,他便不会在村学里读书了。樗夫子可以继续教他,但是樗夫子却让云及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届时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县学,另一个便是考进洛阳书院。云及好像有意愿进入书院就读,进入书院可不容易,书院考核的内容比科考还可怕,走的都是些偏门暗法。

能够进去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去县学就读。考秀才很容易,考举人就不容易了,一个是录取名额的下降,另一个是难度的增大。往后的考试就不会再考诗词,而是直接考经义策问,也没有面试。

云及想要往上走,所面临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管尚轩亦是如此。

虽然管家在乐旭算是一个大族,又与沐州穹县的方家结为姻亲。但是管家的能力也紧紧限制于这一隅,没有能够让管尚轩直接获得秀才称号的本事。所以管尚轩也只能靠考试,一步一步的上去。

云及几人吃了早饭,带着同样的装备通过检查之后进了考场。在这期间发生了个小插曲,有人身上被搜出了小抄。这就很尴尬了,夹带小抄入内,直接取消考试资格,被监考官派人扔出了考院儿。

那个被发现作弊的书生拼命的否认,说自己没有作弊,小抄不是他的,他没有做过小抄,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可是证据确凿,就算那书生在门前撞破了头,也不可能放他进去考试了。

围观者众,皆大为惋惜。

这好端端的靠实力不行吗?偏要走这旁门左道,这下子曝光于人前,丢了名声,失了脸面。

那书生失魂落魄,考篮也不要了,往客栈里钻,躲在里面不肯出来。

“云及,走吧,别看了。”管尚轩拉着云及进入考棚。

“我觉得那个人是被冤枉的。”

“何以见得?”刘安云道。

云及沉默了半晌,轻轻吐出两个字:“直觉。”而且他还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种预感转瞬即逝。

“别多想,我们就要考试了,还是找个好棚子吧。”管尚轩拍了拍云及的肩膀。云及只是疑惑了一会儿,便将全身心都投入进了考试中。

他觉得自己面试的运气不会差,但是这第二场考试是硬战,必须好好打下去。

经义与策问,只有两种题型,但却是科考最难的两种。

云及认真的磨好了墨,再仔细的看题。

幸运的是,经义题都书樗夫子平日里讲过的,只需要他稍加润色就可以做答。云及提笔先在草稿纸上写上答案,经义一共五题,每一题大约用时一刻钟。

策问也同样是五道,看题目就感觉很多了,云及仔细读下去,却发现考题似乎没有表面上的那般简单。

云及只好坐下来仔细思考着,反正时间很充足,他还能耗的起。

之前自家娘亲有买过策问题的册子给他们研究,再加上樗夫子每次都会讲到策论,云及对策问题目的做答还是有一定的心得的。

策问须得小心谨慎,稍不注意自己的观点可能偏了,导致文章产生了歧义,后果很严重的。

云及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往草稿纸上写自己的答案。云及不知道,由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考题,所以策问的题目都出的很简单。都是一些对经典的解读,以及经义的理解性回答。

只有最后一个题涉及到了对家国政治的看法。

比如第一题:问:《孟子》有“性善”之说,《中庸》言天命之谓性,其旨同否?孟子言:君子三乐,何解?君子慎独?慎独之为何?周子《太极图说》言“五性感动而善恶分”《通书》言“诚无为,几善恶”,其义若何?

状元是我儿砸

第121章 云及陷入思想桎梏

第一题到此处还未完结,后面还有几个问。相当于一个策问实际上问了很多问题。

好在之前的经义五题用的时间尚且不多,否则这策问五道,恐怕时间不够。

云及虽然心里感觉不慌不忙,但手底下的笔速却暴露了他。他写着写着,汗水不自觉的析了出来。云及只能停下来,掏出手帕擦汗,然后又低头奋笔疾书。

时间一分一厘的流逝,云及越写越进入状态,连午时过了也未曾感知。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他才恍然松了一口气。

他和时间赛跑成功了。

云及写完一个题便眷抄一个题,保证每一个字都不弄错。

他又检查了一遍,发现其实时间不多了,也就放弃了填饱五脏庙的想法,转而又仔细检查起来。

这一次不容有差错。

果然没有几个人提前交卷,大家都尽量挨到考试结束。

直到监考官都催促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将卷子交出去。

因为没有提前交卷,所以云及出来的时候很挤。通道实在是太小了,他一个人被护在中间,挤出了百人齐出的大军。等到了街上就好了,人都散开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出结果。

之前黎清说了不来接他们了,所以几个人也没有逗留,而是直接去了芋头食肆。

云及早就饿了。

今天的题量实在太大太深,以至于他忘记了补充体力,做题实在是太消耗了。

“回来啦!”

姜氏下午的时候赶到了县城,见到云及几人归来,忙笑着相迎。

“奶奶。”云及跑过去牵着姜氏的手。

“姜奶奶。”剩下的几人异口同声喊道。

“哎,都考的如何?”姜氏一脸奶奶笑。她看这几人愉快的模样,判定应该考的还不错。

管尚轩道:“还行。”

“不管考得如何,奶奶只要你们用尽全力就好。”姜氏招呼着几人进去吃饭,临近晚上,店铺已经关门了,也落得个清净。

桌上,云及几人正在火热的讨论着这次的考题,云及是几个人当众年纪最小的,也是天赋最高的。

在座的,除了那个来拜访贤达的学生年龄最大,十九岁之外,其他的学生都挺小的。管尚轩今年十四,刘安云十五六。整体来说天赋都不错,比及云及就显得逊色多了。

又三日,这三日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三个书生被发现死在房间里,其中有一个就是那天被发现家带小抄赶出考场的。

一时之间,乐旭百姓哗然。听闻仵作验尸得出全都是老鼠药给药死的。

云及听闻之后,躲在房间里,半日不出。

那书生作弊这件事他怀疑过的,但是为什么会死人?

苏徐宁很快介入此事,那三个书生的家长集体围堵在县衙门口,口里一直喊着找出真凶,碎尸万段。

毕竟培养一个读书人不容易,读书人很花钱的。那个被扔出考场的学生家里只来了个年迈的婆婆,听说是家里只剩她和孙子两个相依为命了。

当旁人将他孙子在考场上的事儿告诉她时,她悲戚的叫了一声冤枉,便气绝了。无奈,苏徐宁只好自己掏钱把两人运回家中葬了。

结果去得衙役回来说,那家人家徒四壁,除了点土豆就没有别的粮食了。而且此人在村子里的风评极好,十分孝顺。

苏徐宁结合这一老一小的表现,觉得此事大为蹊跷。

一个毫无财力又品德高尚的人,怎么会作弊,后面被人杀死了呢?所以其中定然有鬼。

为今这件事和面试搅在一起了,苏徐宁只能先完成面试之后,再亲自调查此事。

管尚轩找到黎清,给黎清说明了云及的异样。

“清姨,云及一直和我说,那个书生没有作弊,但是书生却死了,这件事对云及的打击很大,明日若是榜上有名,那么就要面试了,我怕影响到他发挥。”

黎清道:“谢谢你告诉我,我去找他谈谈。”管尚轩重重的点头,道:“嗯。”

天快黑了,黎清拉着云及在几乎没什么人的街道上走着。路并不是石板铺的那种,而是人们踩出来的。大概宽五六米的泥路,偶尔还有动物的粪便,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躺在路上,上面还有被碾过去的痕迹。

像石板铺的,那只能在县城中的某些地方看到。

“娘亲,我们为啥出来啊?”云及显然还有点不明所以,照着以前,黎清早就催促他睡觉了,今日怎生的还有闲情逸致去散步?

黎清停下来,道:“小白。”

“娘亲。”云及眨了眨眼睛,仿佛像一个天真的孩子。

“你觉得凡事顺其自然好呢?还是从中促成某种条件,助力其滋生好呢?”

云及很好奇,他家娘亲为何会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他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两者应当有个前提。”

“哦?”黎清倒是对云及的回答略有些满意,能够在问题中找到自己的观点,黎清接着道:“如果真的要你选择其中一件,不存在前提呢?”

“这……”云及犹豫了许久,最终选择了后者,他给出的答案是:“顺其自然虽然是顺应了天命,但是在这人世间没有哪一件事不是人从中作梗弄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

黎清笑了笑:“促进事务的发展固然是好的,牺牲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做事,若都图利益二字,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又或者说我们在精神上参与了别人的事,又会怎么呢?”

“结果是这世间再无温情,并且秩序混乱,戈矛不止,还有人的痛苦。”云及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黎清顺势道:“你真的以为那个书生没有作弊?亦或者是,你是不是将你自己带入了那个书生?”

云及瞳孔微缩,半晌都没有回答。

“云及,这世事多无常,又多有常,你不能因为别人的遭遇而上身到了自己,娘知道云及是个懂事儿的孩子,但是仅凭直觉就能够判定对方有没有真正的罪孽,你不觉得会显得很单薄吗?”

黎清半蹲着身体,到了和云及一样的高度。她定眼看着云及稚嫩的脸。

云及从来没有见过自家娘亲这般认真的看着他,顿然一股子羞怯之心作祟,不敢直视黎清。

第122章 笔试第一

“我这里有一本书,我希望你能够理解其中的奥义。”黎清从背的包里拿出一本《老子》递到云及手上。

云及拿着封面一看,这书夫子让他读过,只是没有注解,他单纯的靠着自己的理解,记忆了一遍。而娘亲给他的这本是王弼注的《老子》善本。

想要得到这样的书根本不容易,娘亲怎么会搞到手?

黎清直起身子摸了摸云及的脑袋道:“其实我只想和你说一点,这世道上要发生的事儿多了去了,你想管,管得过来吗?你现在有能力去做这样的事儿吗?就算那个书生真的是冤枉的,依照你现在的能力,连发语权都没有,何必要在一旁独自生闷气呢?还是多读书吧!你的心性还差得远呢。”

云及神色黯然,娘亲说的何尝不是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