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第66章

作者:景福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苏鹤亭赶忙推着元宁转了个身,脸也黑了下来,这帮臭小子,真是无法无天惯了!

  一排十余个人,整齐划一,遛鸟放水,蔚为壮观。

  元宁何曾见过这个?早就臊得满脸通红。

  伴随着哗啦啦水声的,还有男人彼此之间的荤话。

  苏鹤亭恨不能把那些人的嘴都堵上,但这一点暂时来说还做不到,只好抬手把元宁的耳朵给堵上了,一边扭头狠狠瞪了这些莽汉子一眼。

  汉子们觉得背后凉飕飕的,但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夏天露水重,他们在野外睡了一宿,身上被露水打得半湿,风一吹过来,可不凉飕飕的么!

  放完了水,汉子们就开始张罗着做饭。

  元宁想到他们放了水都没洗手,就觉得有些恶心,忙跟苏鹤亭说:“我还是回城再说吧。”

  苏鹤亭走过去,在准备做饭的两个汉子屁股上踢了一脚,骂道:“洗手了没?你们就做饭!也不嫌恶心!”

  想到这俩人刚刚还用遛完鸟的手去抓食材了,他也不由得一阵恶心,“你们慢慢吃,我和小朱先走了!”

  但忙碌了多半宿,其实元宁也已经很饿了,走出一段路去,辨了辨方向,发现这里和自己种玉米的地方不太远,就和苏鹤亭商量了一下,绕了个道,来到了玉米地前。

  饱满的玉米棒子,裹着层层绿色外衣,甩着淡褐色的胡须在地里招摇。

  因为这是新品种,本地人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有毒无毒,所以并没有人过来偷采。

  元宁从驴背上下来,让苏鹤亭在外面等着,她钻进玉米地里,摘了四个玉米出来,然后两人找干柴生火。

  元宁选的这几个玉米都不是太嫩,烤着吃正好。

  架在火堆上,一边转动一边说着闲话,不多时,耳朵里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爆响声,鼻子里闻见的也是阵阵烤玉米特有的甜香。

  元宁烤玉米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把玉米皮扒掉,所以,烤出来的玉米干干净净的,表面还泛着一层淡淡的油光,一看就觉得非常美味。

  才从火堆上方挪开的玉米还很烫手,元宁一边呼气一边两只手来回倒腾,把玉米上残留的一点皮扒掉,然后大大咬了一口,却被烫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烤玉米

  “哎——”苏鹤亭来不及阻止,见她被烫成这样,忙伸手替她再张开的嘴边扇风,埋怨道,“你这么着急做什么?难道这东西还能长了腿自己跑掉不成?”

  元宁嘿嘿笑着,含糊不清说道:“这不是饿了么!”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会露出小女孩才有的娇憨之态。

  苏鹤亭也不忍责备了,把她手里的玉米拿过去,用手扇了半天,试了试不太烫了,才重新递还给她,“慢慢吃,这不是还有呢?”

  他烤的那个也差不多能吃了,就从火上拿下来,放在干净的玉米披上,又把另外两个玉米处理了一下,继续烤。

  元宁很快啃完了一个玉米,一转头,看到苏鹤亭只顾着烤玉米,还一口都没吃呢,忙说:“你也吃呀,新鲜烤出来的,特别好吃!”

  苏鹤亭两只手都占着呢,就努了努嘴,“喏,这个也不烫了,你先吃吧。”

  有了一个玉米垫底,元宁已经没那么饿了,拿起玉米,想了想,一掰两半,递给苏鹤亭一半,把他手里烤着的玉米拿了一个过来,“这回都有的吃了。”

  苏鹤亭看着那烤的色泽金黄的玉米,肚子也不受控制叫了一声,他便没有拒绝。

  直至万万没想到,这东西烤出来竟然这样鲜美,简直称得上色香味俱全了!

  元宁一边啃着玉米一边跟他说:“你看,这种东西,蒸煮了和烤了已经非常美味了吧?如果磨成面粉,也是一种粮食,如果碾成粗粉,吃起来可能有些粗糙,但是煮粥是极好的。

  “若是碾成细粉,再掺一点白面,做出来的食物就非常美味了。关键是,这东西的产量还不错,若是条件允许的话,还能间种一些豆类。”

  苏鹤亭频频点头,“之前说过的话还算数吧?”

  “算啊!”元宁点头,“若不是这一次饿极了,我肯定不会过来摘,再说,不让你尝试一下,你肯定认为我是在说空话。”

  苏鹤亭轻笑一声,“不会。”

  两人把玉米吃完,地上的灰烬和垃圾都挖了个坑,埋起来,才重新上驴回城。

  苏鹤亭将元宁送回家中,叮嘱她好好休息,才返回县衙。

  除了处理日常公务之外,经过昨晚受训的那些人便可以继续在天庆县范围内做压井了。

  他想着,除了做灌溉用,也可以做生活用,现今人们打水都是用辘辘,井绳是需要经常更换的,要不然日晒雨淋的,很容易断。

  而且春夏秋冬也就罢了,到了冬天,打水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偏生,人这一生,怎么都离不开水。

  天庆县城内,有三口共用的大水井。

  他让方砚去给工地上送了个信,让他们抽了几个人回来,在县城里做压井,不过时间安排在了晚上,因为不想影响白天百姓们取水,也不想让他们都知道,这压井是怎么做的。

  到了转过天来,百姓们去打水,就发现这水井自己不会用了!

  好在旁边还有专门人等着,负责教会他们怎么使用。

  老百姓们传播起这种事来才叫一个迅速,不消两个时辰,全城的百姓都会使用压井了。

  压井取水,省时省力,便是小孩子也能操作。

  而且,井台下面,还修了一个简易的渗水井,洒出来的水会全部渗透进去,井台别的地方都还是干的,这就意味着,到了冬天,来打水的人也不必担心,井台周围一走一打滑了。

  能够遇到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太爷,天庆县的百姓,全都额手称庆。

  倏忽间,又是几日过去,伯钟的生日到了。

  可这之前伯钟盼苏鹤亭的消息怎么都盼不来,跑去县衙后门那边堵人吧,却又听说县太爷下乡走访去了。

  伯钟垂头丧气回到家中,仲灵忙问:“大哥,怎么样了?”

  伯钟摇了摇头,神情沮丧,“苏大哥不在城里!早知道就不把钱都给他了!”现在兄妹几个手里一文钱也没有,怎么给姐姐惊喜!

  仲灵,咬了咬唇,“大哥,你别急,我来想法子。”

  伯钟叹气,“你能有什么法子?”

  仲灵微微一笑,“你别忘了,当初在乡下的时候,长姐把很多零钱都交给我保管了。”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花钱那才是恨不能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不过,元宁基本上也没动用过,给仲灵的钱,她买什么都是用卖东西换来的钱直接买。

  仲灵所需要购买的就只是有油盐酱醋这些。

  所以还真攒下来不少钱。

  仲灵跑进房间,从床底下抱了瓦罐出来,两兄妹一起去西屋。

  仲灵倒提着瓦罐,把里头的钱哗啦啦全都倒了出来。

  伯钟差点兴奋地叫喊出声,赶忙伸手把嘴捂住了,过了一阵才小声问:“有这么多?”

  装了半罐子钱的瓦罐分量并不轻,仲灵微微喘了口气,才说:“这里大部分是乡下长姐随手给我的钱,还有一小部分是我的零花钱。大哥,快数数有多少!”

  伯钟便扒拉着钱一五一十数了起来。

  才数了没一半,叔毓就闯了进来,“张婶问……哇!大哥,二姐,你们哪来这么多钱?”

  仲灵赶忙伸手把他的嘴给捂住了,“你小点声!别忘了今日是什么日子!”

  为了给姐姐送惊喜,他们特意请了一天假。

  叔毓点头示意自己不会喊叫了,把二姐的手拿开,小声说道:“张婶问你们中午想吃什么。另外,薛先生也说,今日就算不去学堂,也要去他那边一趟。”

  伯钟气恼地瞪了他一眼,“都是你不好!忽然之间闯进来,我都忘了数到多少了!”

  仲灵道:“要么,就别数了,我估摸着下馆子也够,但是咱们那这么多铜钱过去,怕人家馆子里给咱们脸子看,不如就让张婶多买点鱼肉什么的,咱们回来自己做着吃,也更自在些。”

  伯钟点头答应,拿了个钱袋子,就要装钱,忽然听见院子里有苏鹤亭的声音,立刻停手一溜烟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大叫:“苏大哥!”

  他决定了,若是苏大哥把之前商量好的事都给忘了,他就……他就再也不那般崇拜他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庆生

  苏鹤亭手里拿着好几串红艳艳的糖葫芦,正把其中一串递给牵着张婶裙子的季秀。

  季秀接过糖葫芦,甜甜喊了一声“哥哥”,就跑到一边啃糖葫芦去了。

  苏鹤亭一扭头看到伯钟出来了,就冲他招了招手,“来,你们把这糖葫芦分一分。”

  伯钟接了糖葫芦没急着吃,而是先问:“苏大哥,你不是下乡去了?”

  “怎么?”苏鹤亭挑眉,“你以为我把之前咱们约好的事情给忘了?”

  伯钟脸红了红,没吭声。

  苏鹤亭在他头上揉了两把,笑道:“傻小子!苏大哥既然和你们约好了,怎么会忘呢!放心好啦!都准备妥当了!”

  伯钟好奇,“那……苏大哥打算怎么给我过生日?”

  苏鹤亭弹了他脑门一下,神神秘秘地道:“过会儿你就知道啦!”

  张婶去提着菜篮子,笑盈盈地道:“那我就先去啦!”

  苏鹤亭点点头,张婶去了不多时,和方砚一同回来了,两人抱着大抱的荷花和莲蓬回来了。

  张婶篮子里还有几斤菱角和荸荠。

  张婶让刘嫂子去把荷花分别插到各个屋子里去,仲灵就领着叔毓想要去剥莲蓬。

  张婶满脸慈爱,道:“你们先去吃糖葫芦,吃完了再来也没时间。”

  刘嫂子插完了荷花出来便自己剥莲蓬,张婶则去把菱角和荸荠都蒸上了。

  伯钟缠着苏鹤亭,“苏大哥,不会就这么简单吧?”

  苏鹤亭失笑:“怎么可能!你呀,就安心等着吧!”

  元宁从工作室出来,看到苏鹤亭还微微有些惊讶,毕竟从那日做好第一口压水井之后,他们就好些天没见面了。

  苏鹤亭也没提她过生日的事,就跟她说了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眼瞅着都要中午了,元宁出言挽留:“中午就在这边吃吧。”

  苏鹤亭点头答应。

  这时后门传来敲门声,伯钟急忙跑过去开门,就看到方砚笑眯眯站在门外,“小伯钟,你把桌子都安排妥当了没有?”

  伯钟一呆,没反应过来。

  方砚推着他往里走,“我们公子在外头叫了一桌酒席,你不安排桌子,饭菜往哪儿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