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319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虽然这一炉烧出来的瓷器并不完美,气泡太多了,釉色不均匀...林林总总的问题可不少,甚至烧坏的个数也多了一些。但这些都不重要!当那些负责烧陶的工匠,拿起瓷器摸了摸。确定这是他们烧制的,这才由惊异转为激动。

他们这些人确实不太在意技术进步之类的事情,因为那并不能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不过他们到底大多是传承了数代的工匠,对于自己的手艺必然有一种天然的自豪!

此时烧制出明显超出一筹的作品,激动是当然的。

陈嫣看着这些成品含笑点头——如果让她找问题,她可以在这些瓷器上挑出太多的问题了!这和她见过的瓷器像是两种不同的产物,差的太远了。但她没有那样,因为她心里明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才刚刚开始呢!

王无期也很激动,摸着一个泛着淡淡青色的瓷瓶,兴奋地擦了又擦,简直不敢相信有那么光滑的手感。

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王无期这才和其他人一起祝贺了陈嫣。

“祝贺翁主...翁主想要的陶器一定能成!”

陈嫣笑了起来:“这不是陶器了,这该是瓷器!嗯,‘瓷’者,从次从瓦——若是叫不惯,也可称之为‘玉陶’。”

喜滋滋地看着这些成品,陈嫣也是很欣慰了!心里已经开始打主意,要在周围圈地,办瓷器作坊。不过长安附近地贵,一会儿功夫也圈不来合适的地,陈嫣只能考虑怎么挖自家老母亲的墙角。她记得不错的话,刘嫖手上的地是挺多的。

“窑炉不错!”在开心地宣布‘瓷器’之名后,陈嫣就要开始论功行赏了。有功必赏,有错就罚,这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长久生存的道理。

研究小组每个人都是重奖就不说了,在场的负责在新窑炉工作的,每个人也能领奖品!另外就是整个砖厂了,算是见者有份、同沾喜气,都给了奖赏。

王无期虽然早知道陈嫣是个大方人,可真的亲眼见她如此行事,还是觉得令人惊讶。

“原来翁主要的便是玉陶这样的,”王无期点了点头,陈嫣之前就说过了,她要烧的并不是陶器,而是一种比陶器更好,像是玉器一样的东西。

陈嫣并不觉得自己说的很模糊,毕竟从她的角度来说,这么形容已经很明显了。但在王无期以及其他人耳朵里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们又没见过瓷器,此时陈嫣说像玉器,要么觉得她是在开玩笑,要么就是直接想了一个玉器的样子。

现在见到实物了,王无期总算是满足了好奇心...原来是这样的啊。

此时站的不远的一个烧陶工,看年纪已经不小了,总有五十岁上下。他这样的工人,厉害的地方从来不是体力,而是他们一辈子积攒下来的技术。

此时他也在细看那些不太完美的瓷器,似乎很惊讶的样子,道:“这倒是与那边的一些美陶相似,不过更好一些了。”

陈嫣听在耳中,大吃了一惊,立刻召人追问:“南方的陶器?那是什么?可与我们这玉陶相提并论么?”

那烧陶工有些慌张,但还是很快恢复过来,像陈嫣解释了一下情况。

其实事情也很简单,所谓南方的陶器,其实就是比较原始的青瓷。

原始瓷器从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只是这种瓷器很多都是误打误撞中诞生的。一不小心用了高岭土,一不小心今天的窑内温度比平常的要搞...emmmm,多种巧合的产物。

这种瓷器非常粗陋,也没有太多好说的!

不过此时南方流行的青瓷倒是有一点儿不同,其并不是意外的产物,而是南方豪强意外得到这种瓷器后,刻意与之靠拢而得到。

但说到底,还是原始青瓷,离她这边还远着呢!她这边今天也只是牛刀小试而已,真等到进行瓷器生产,必然还有一番工作要做——比如做胚的时候要更均匀更博,烧的时候对于火候的把握要更精!

尝试不同的燃料,木柴因为无法保持温度始终衡定,会导致瓷器的颜色也更加灵动。但相较而言就缺乏烧煤和烧炭的均匀、鲜亮...总之,都可以试试看嘛!

剩下的,就看这些工人的工艺了...当然,研究小组也可以继续研究。只是接下来就不必听她的想法了,她的想法基本上已经倒了出来。如果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想法,弄出历史上没出现,但确实好用的成品,那也很好啊!

第172章 有女同车(5)

陈嫣以前倒是知道这个时代有‘原始瓷器’, 但这种知道并不来自于生活经验, 而来自于上辈子的历史课。在她的印象中,其实原始瓷器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都没什么进展。瓷器工艺的进步由‘偶然’过渡到‘自发’阶段,这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虽然华夏被称之为‘瓷器之国’, 但瓷器成为这个民族的招牌, 其实是比较靠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 对外的普遍标签应该是‘丝国’。

对于这辈子生活在西汉的陈嫣来说, 她实在没有机会接触到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技术是很粗陋的,别说与后世那些精美绝伦的瓷器相比了, 就是比如今工艺已经成熟的陶器, 那也不够格呢!

而陈嫣呢,命好,成为了这个国家金字塔顶端一小撮的人。处在她的位置, 平常用的东西必然是最好的,漆器、青铜器,再不然水晶的、玉的、玛瑙的,总之都是好东西, 不是好东西也到不了她面前。

原始瓷器自然不在此列。

不过既然她现在已经打算做瓷器了, 那么知己知彼,还是要了解一下情况的。

索性最近王温舒闲得发慌,她也不烦别人了, 让王温舒给自己搜罗了一批市面上能够找到的瓷器...如果可以, 再找来一个能烧瓷器的工匠。

王温舒当时正蹲在她家正院屋檐下, 眼不错地盯着屋檐坠雨珠子。那一日下了小雨,到处都湿漉漉的,没什么意思。听她的嘱托,啧啧了两声,一边说她没事找事做,另一边顶着雨,就要溜溜达达出去。

陈嫣看不过眼,叫住了他:“这就走?且住呢!”

陈嫣让人将自己的油布伞拿了出来,这玩意儿她让人制出来后只是送人,并没有卖过。据说如今市面上也有仿制的,用来卖给普通人家,用料就多有不及了。懂行的都说,不如陈嫣家出的。

此时很多贵族家中都养着各种工匠,这些工匠做出来的东西也不用来卖,就是满足贵族的私人享受。古代为什么能够在技术极落后的情况下搞出那么多好东西?就和贵族这种不惜工本地享受有关。

以百人、千人,甚至万人奉一人!以此让这个时代的极个别人过上了后世人才有的日子!

陈嫣承认,没有一些现代商品,她的日子过得挺不顺的。但凭良心说,除开消遣娱乐方面的,她的日子是全面优于上辈子的——现代物资确实极为丰富,但作为普通人能够享受到的也就是极小的那一部分了,并不会比西汉生活着的陈嫣更多。

此时外面用的雨伞,都以‘春雨堂’徽记的为上佳,要是哪家用的雨伞不是春雨堂的,则被认为是赶流行不到家之辈,即东施效颦...还不如不赶这个流行呢。

而所谓的‘春雨堂’,其实就是陈嫣用来安置工匠的一处房产。陈嫣有很多工匠,都分配到了不同的作坊,但还得有一些工匠帮她完成时不时冒出来的‘奇思妙想’,这些工匠就住在春雨堂。

陈嫣手上这把雨伞当然也是春雨堂出品,而且因为是给陈嫣自用的,所以格外用心!不是素色伞,而是想办法再伞面上染上了团!

撑起来抬头看,正如青天明月,有彩云一缕缕。另外,伞檐上一角,坠下了一条水晶链子,链子上还有一个小巧的银铃铛。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声响。银子其实不值什么,关键是手工精致,看着竟然是不惜工本的样子。

陈嫣将雨伞塞在了王温舒手上:“正下雨,带着伞去罢!”

王温舒嘟囔了句什么,陈嫣听不清,但也没问。只是继续道:“就算是有马车,也有上下马车的时候呢!带着罢!”

出了门,王温舒撑开了雨伞...其实他也是有雨伞的,不过今天没带出门而已。但他的雨伞就和陈嫣的完全不一样了,用了玄色布料,并无其他装饰。他用着倒是很好,心里赞叹过陈嫣总算弄出一件有实用意义的玩意儿了。

但现在看陈嫣自己的雨伞,一种哭笑不得的情绪又弥漫了上来。

“净弄些没用的...”说是这么说,却是伸手拨弄了一下伞檐上坠下来的水晶链子,果然铃铛发出了细细碎碎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