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535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陈嫣是没有注意过蜡烛生意最近的账单了...也是,虽然这门生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小了,但在整个集团中实在称不上多有存在感。过了最开始的发展期,陈嫣就没有特别关注过了——也正是因为此,所以她不知道,宫中是这门生意的大客户!可以说占了总共效益的一成半,如果单单拿长安的蜡烛消费来说,宫中更是能占到夸张的一半左右!

这还是宫中还有一半用着油灯呢!

这也不奇怪,这个时代一个贵族的消费可以抵得上几千上万个普通人,类似一个县城的整个消费市场只是由两三个土豪撑起来,这太常见呢!皇宫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大号加强版土豪,所以说古代的商人许多都想做皇商呢!和皇宫做生意,别提多赚了!

“竟然是这样...”陈娇若有所思,道:“明日便召来少府丞,令少府多多采购这蜡烛,整个宫中都用上最好!”

这个陈娇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那些少府的官员,可是很赚的!其中一项来钱的法子就是收孝敬或者干股——皇宫所用虽然都是少府供给,但少府也不是什么都生产,也不是什么都能生产的最好,所以少不了为了宫廷所需对外采购的!

别小看这点儿采购量,宫中有名有姓的贵人并不多,就不多做计数了。但是光是宫人就有数万,这还只是长乐宫、未央宫两宫的,真要算上其他一些没那么重要的宫殿,以及上林苑那边的,数目就更不得了了!

这些人,即使是最底层的宫人,其消费能力也顶的上民间一个中产之家了(有十金家产的人家)。别看这些底层宫人生活辛苦,手头上也没钱,那也只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而已,实际上宫廷分配在他们身上的开支是清清楚楚的!

以一个宫女来说,春夏秋冬四季衣裳至少要发两套吧?这还不是一次就完的,而是每年都发!不可能让宫廷中的人穿旧了、破了的衣服,这不在于皇家是不是体恤人,而是不能丢了脸面!所以即使是做粗使杂活儿的也是如此!最多就是做衣裳的布料没那么好罢了。

衣服是这样,别的地方也是这样。比如说伙食,他们吃的并不好,但是当初给他们每人划定的伙食费并不算低,在民间足够一个人好吃好喝了!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宫中的‘物价’不一样罢了!经过重重吃拿卡要,供货商们还要赚取超额利润,被克扣的可不就是这些底层宫人了。不过这种克扣也是有限度的,还是那句话,宫廷要脸面,真的让一些宫人饿的面黄肌瘦,一眼看过去也不像样子!

这样一算,宫廷实在是个过于庞大的消费市场!要不是少府本身就有很强的供应能力,外面的商人只能跟在后面喝些汤汤水水,这个时代早就崛起一批‘皇商’了!

人人都抢着给皇宫供给,少府的人自然就能够得好处了。这种事,刘彻和陈娇这对夫妻也知道,只不过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做的不过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所谓和光同尘罢了。

现在既然陈嫣的蜡烛供给宫中了,陈娇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关照自家人。

便笑着道:“这等小事我还是做得到的...趁着如今还在这个位置上,帮些小忙。”确实是小忙,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

别管陈娇这个皇后受不受天子的喜爱,她在皇后这个位置上一天,就是少府的主人一天,这种采购一件商品的小事,她吩咐下去,少府立刻就会不打折扣地完成——她这个皇后再势弱,想要开除少府某个官员还是很简单的。只要不是一把手这种,皇帝也不会为了这种事特意和皇后纠缠。

陈嫣却是摇了摇头:“并不用...大姐不知呢,这蜡烛如今是供不应求,烛坊出多少就能卖多少!每季还未产出,今岁的产出就会被卖出大半...这还是保险起见,怕生产时出现什么意外导致减产,不然未来产出全部放出,立刻也能被吞下。”

“宫中忽然要加大供应,这也不是小数目了,恐怕烛坊反而难处理。”这就等于是有人插队买东西。虽然对于商家来说赚谁的钱都是赚,但可以的话还是希望和到处维持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的。

陈娇静静听着,也是一笑:“也对,阿嫣你做生意的本事我最知道了,弄出来的这些何愁买卖呢...这些年当初的生意每岁给我送红利,我都拿的手热,生怕那些生意没赚那么多钱,你是在故意补贴我。后来听母亲说了交通号的干股被许多人家拿着,如今开始赚钱了,大家赚的多...这才知道...”

说起来陈娇在宫里的日子过的好,除了刘彻给了她皇后的尊重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她足够有钱了。

说到底,一个皇后能不能站住脚跟,这还是要看天子是不是宠爱,以及自己是不是有儿女。这两样都没有的皇后,就算是皇帝再给尊重,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宫人和宫妃们固然不敢当面让她不快,可是其他时候呢?

真的想要怠慢一个她这样的皇后,办法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有的是办法让她生气也没办法处理任何人!

而陈娇有钱,有钱并不一定有一切,在这个权本位的时代更是如此。但不得不承认,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所以陈娇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宫中生活...一个有钱且舍得撒钱的皇后,就算不得天子宠爱,没有儿子傍身,宫人也是抢着奉承的。

就算是为了钱嘛!

看看陈娇这些年在宫里的开销,抛开刘彻常常对外的大规模赏赐不谈,两个人其实相差无几!不过陈娇也不在乎这些就是了,她从小就没有缺过钱,对于她来说钱真的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能用来让自己过的舒心,那就花啊!

而陈娇的钱从哪儿来?一方面是她自己的私产。她嫁给刘彻的时候,皇家专门为皇后的聘礼(汉代给皇后的聘礼是真的非常夸张,后面朝代不能相比,这大概也是因为认可了皇后的小君地位吧,后面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虽然聘礼依旧很多,但对比皇室其他方面的开销,实在称不上多令人咋舌),还有刘嫖、太皇太后为她准备的嫁妆!特别是太皇太后给她的那些,那时候搬掉了太皇太后大半私库。

后来太皇太后去世,陈娇依旧是那个分到最多东西的...

不过这些私产虽然多,但多只是物件,或者类似庄园这样的不动产。虽然很多财产也会带来进项,但流动资金相比起庞大的资金总量还是少的可怜!陈娇不可能过买东西度日的日子吧?所以她开销的主要来源其实是陈嫣这边。

当年陈嫣生意刚刚起步的时候找陈娇和刘嫖等人,还有一些别的亲戚拉过投资。

这个举动倒不是为了筹钱,实际上陈嫣自己有钱!而且她真的缺钱,找刘嫖、陈娇、太皇太后...特别是先帝还在世的时候,无论是谁,说一声,谁还会不借给她吗?甚至说借都是客气的,其实就是‘给’!

拉这些人投资,主要是给陈嫣撑腰用的。而且那个时候陈嫣年纪小,名字拿出去说虽然响亮,却不够服人,所以...

当时的那些生意,可都是一些好生意!就算他们占的股份都不多,但是总利润高,分到他们手上的也就是天文数字了!

当时刘嫖和陈娇投资最多,毕竟是为了支持陈嫣么。现在她们的红利收入也最高...当初那些亲朋可以说是既高兴又后悔了,后悔的是当初怎么不想方设法多入股一些呢——说实话,就算他们想入股多一些也可能是白想...陈嫣又不是缺钱,她只是想找些人来撑场面而已!

也就是刘嫖和陈娇,她们是自己人,别说是投资了,陈嫣直接给她们钱又如何呢?

所以现在的陈娇是真的有钱,有的时候看起来比刘彻还阔气!刘彻虽然比陈娇有钱很多,但他花钱的地方也多呢!仔细分配私人的钱、国家的钱,总是有一种捉襟见肘,怎么都不够用的感觉(刘彻未来会怀念现在的,因为现在还有文景之治的底子在,对匈奴战争也不是最烧钱的时候,日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缺钱)。

相比起刘彻,陈娇就真是轻松愉快了,她是怎么随便花都花不到底的感觉...她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具体的情况都是身边的亲信在打理...反正她从来不缺钱就是了,何必还关注余额呢。

陈嫣听陈娇这样说,笑了起来,有点得意的样子。笑完之后道:“大姐你就等着吧,这一回我送你个礼物!...这些年赚了许多钱,除了吃一些用一些,竟没有什么地方使,这回我好不容易回来,先王大姐身上花钱罢!”

她这话一说,陈娇好奇了起来——一般二般的花钱,陈嫣恐怕提都不会提。既然她特意提起,这里面就有别的说头了。然而之后不管她怎么问,陈嫣都不肯说了!

等到两姐妹去了浴室沐浴,都泡在浴桶中了,陈娇还在追问这个问题。陈嫣无法,只能转移话题,道:“大姐有没有觉得那个韩美人有些古怪...”

“嗯?怎么好端端的说起她来了?”陈娇有点儿不太开心了,她就是这个性格,有的时候挺情绪化的,像个小孩子一样。

陈嫣只能解释了一番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然后道:“韩美人看我的眼神很是古怪,愤怒、厌恶之类都可以理解,但唯独没有看第一次见的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她以前见过我,而且不是一般的一面之缘。”

陈娇听她这样说,也陷入了沉思。此前她没有注意过韩兰有什么问题...是的,她在意韩兰,甚至韩兰就是她想要自请废后的直接原因,但实际上韩兰对她来说也就是这样了。对于韩兰本人,陈娇反而毫无兴趣。

不过陈嫣不提还好,一提她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貌似韩兰看她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不过因为她并不在意,所以不明显而已。

“加些热汤来!”陈娇一边吩咐宫女,一边对还在沉思中的陈嫣道:“别想了,此事有什么可想的?若真是心中好奇,回头我让人将那韩美人查个清清楚楚,还怕看不出蛛丝马迹?”

第288章 采薇(14)

陈娇的话并不算是说大话, 别看陈嫣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 别说齐地这样的地方一呼百应了,就算是往现在开发不完全的江南地区, 甚至南洋诸国、天竺各邦,她都是有自己的影响渠道的。但真的说起长安这一亩三分地, 她真有可能没陈娇管用。

长安这个地方, 因为其特殊性, 是各方力量渗透最严重, 同时也是各方势力最无力的地方——虽然外界五花八门的势力,凡是像点儿样子的具体安排上了,但正是因为各方势力云集, 所以任何一方都讨不了好!

再加上有皇帝坐镇, 所谓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不只是说说而已!

一个国家的国都对于国君的意义真是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甚至可以和国家一定程度上等同!在古代的动员条件、组织条件、政令执行条件等条件下, 所谓皇权下县, 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理想状态。

从制度上这是可行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来看, 那就是现实打脸场面。历朝历代其实都没有对底层行政单位真正有效的控制,区别在于有些朝代组织更加成熟, 所以对底层地方影响更大一些。这不是那个时候的制度有什么问题(就算制度有问题, 制度的问题也没来得及表现多少), 而是技术手段不行。

华夏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而不是一个个的城邦国家,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要渗透到极小的地方,这实在是太难了!这就像是古代帝国是有疆域极限的,一旦军队在一定时间无法从帝国核心地区赶到边域,这块土地的实际控制权就有疑义了!

就算名义上属于帝国,实际上也是相当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