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6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不过这也正常,刘启并不是那种子嗣艰难的天子,光是儿子,如今已经长成的也有十几个之多,公主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甚至还要更多一些——说来也是奇怪,虽然公主皇子出生的数量差不多,但就是皇子要夭折地多一些。

寿公主与审公主,既不居长,也不算年幼,甚至母亲也不得宠,连母宠子抱都轮不到。对于有着三十来个子女的天子来说,不太记得了也实属寻常。

“父皇,儿臣新学女红,给父皇做了一件绵袍...”

“父皇,儿臣随傅母、女官学《诗》《辞》,想请父皇看看...”

有宫婢奉上两位公主带来的东西,一是一件冬日穿的绵袍,此时没有棉花,里头塞的当然是丝绵。一是一份功课,好几册的竹简,倒是比旁边的绵袍还要重的多了。

刘启的表情很是玩味,这两个女儿他当然是不了解的,但是回忆了这么一会儿也该想起一些东西了。就他所知的,无论是寿公主刘婉,还是审公主刘妙,都是最常见的那种汉公主。

女红?那和公主有何干系!诗书?要他何用!自然...脾气也是不怎么好的。

呈上来的绵袍刘启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其中的猫腻了,新学女红就能做出这样精致的绵袍?怕是做到走火入魔也做不出来!这必然是有巧手宫人代做的。刘婉能最后收个针就算是用心了。

至于刘妙的功课,才展开一角刘启就放下了。说是功课,其实就是抄写而已,只是那一手字啊!说坏不算坏,普通十岁出头的孩子能写出这么多字就算是不错了。但审公主刘妙是一般孩子吗?

生长在大汉宫廷中,若真是爱读书,必然有人教,而且教的人都是极优秀的!

刘妙继承了大多数大汉公主的特点,不爱学习。这也就罢了,毕竟那么多公主都是这样的——公主只要锦衣玉食、金尊玉贵地长大,将来寻一门好亲事,到了婆家依旧受尽尊荣,这就够了。

学识?谁在意那个!

只是明明不好诗书,如今又做出这副样子,天子都觉得有些腻味了。

天子做父亲的心肠本就因为地位特殊,比普通人少得多,分的人又多,对于这样从来见不了几面的女儿真没有什么慈父情怀!

挥挥手让宦官将东西拿下去,然后才结束饔食。立刻又有宫人将长案、餐具一一撤下去,将凭几、引枕等物拿上来,让天子坐地更舒服一些。

看到引枕的时候天子笑了起来,并不用宫人上手,自己将其垫到了后背。宫人一点也不惊讶,这正是嫣翁主刚刚学会最简单的女红后做的第一件成品。要让少府东西织室的巧工看了自然是贻笑大方,但考虑到嫣翁主方当幼龄,才刚刚学习这个,已经很好了!

天子也赞不绝口,日日都要用这个...除了引枕,还有之后陆续做的其他枕头!

刘启调整了一下引枕,在角度满意之后和两个女儿说了几句话,借口乏了就让她们退下。

等到两位金枝玉叶的公主退下,正好有少府的人送来新一批的衣物,这些都是冬日用得着的。到后来发现还有几个枕头,刘启指着送东西的少府丞笑道:“你们这些人送来的东西永远都是表面光鲜,实际却是不堪用的!”

能被派来送东西的少府丞自然是少府中和天子打交道比较多、更加了解天子的少府丞,不然光是少府丞就有六个了更不要说少府其他官员了!谁又不想抢着在天子面前露脸?

这位少府丞立即下拜:“臣惶恐...”

这样说着,少府丞却不怎么紧张,因为他看得出来天子心情很好...估计天子又要炫耀自己的‘小骄傲’了。

“阿嫣年初的时候给我做枕头,不像你们,要么玉石竹木,要么皮革丝绵。不是咯的头疼,就是软到骨头疼!可见是更用心的。”

陈嫣观察力当然不是普通孩子可比,她早就发现天子大舅睡不惯软枕,至于硬枕更不用说,用多了还头疼来着!于是牛刀小试做出了塞粟米的枕头,软硬适中,就是材料相比少府做的那些玉枕、丝枕要粗陋的多。

后来她又从少府找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搞到的茶籽,做了个有助于睡眠的茶籽枕头——此时已经在利用茶叶了,但多是作为一味药材。这些茶籽虽然属于贱物,但真心比珠宝玉石更加难得,也就是作为皇家私库的少府了,储存东西的时候根本不考虑需不需要,秉承的就是天下有的就得收入,这才不知道什么时候储存了一批茶籽。

好在陈嫣发现的时候还没坏。

陈嫣用的材料很朴素,但天子用着最舒心,做的人有没有花心思在上面也就很明显了。

少府丞对于天子的‘无端指责’向来是唾面自干,特别是对比项还是天子心爱的嫣翁主...只需要笑着附和就好了。

反正天子高兴了,得好处的还是他们这些人。

旁边的宫人见天子心绪好转,也渐渐放下心来。虽不知道这一回能保持多久,但至少暂时可以轻松一些了。

送完东西后的少府丞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听取天子的意见,一部分东西要送回少府修改...不不不,当然不是天子所用之物需要改,本质上刘启并不是一个对外物特别吹毛求疵的皇帝。

而是少府送来的一批‘翁主衣饰’,显然天子不太满意。

好不容易说完了这个,又有人禀报...是在关中各地巡视的太子加急送回的书信,一到未央宫没有人敢耽搁,立刻呈送天子。

刘启展开了儿子的书信,从他的脸色看不出书信里的东西是好是坏,但服侍天子多年的宫人已经察觉到了天子那难以抑制的怒火!屏气敛声,头压的低低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谁都承受不起来自天子的怒火。

一时之间,本来已经大地回春的温室殿再次进入了寒冬。

“好、好、好!这就是我汉家的柱石!”书信竹简被扔到怒极反笑,其他人更是噤若寒蝉。

殿内的气氛已然结冰。

旁边静室商议天子新用养身方的侍医也得出了结果,只是这个时候没有人敢于说话,只伏跪于一旁。天子愤怒起身,他们只能看到陛下的衣摆与足衣一晃而过。

天子已经走到殿门了,回头看了看侍医,语气忽又平静了下来。

“...阿嫣已经在回长安的路上了...让太医令回去从太医中甄选出一批擅长小儿科的侍医备用。”

第6章 蓼莪(3)

西汉初用颛顼历,十月为年初,此时天气已经相当寒凉了。

特别是关中地处北方,也就是后世陕西渭河一带,虽说古早时期和后世气温有一定差异,但其实主要体现在夏季——此时北方大地的夏季还活动着大量的鳄鱼、犀牛、大象,仿佛是热带世界一样!

而冬天,其实是一样寒冷。

十月十六,这一日从早上起就天阴阴的,有经验的老人知道恐怕要下雪,除非是有要事的,不然都窝在家中不出门了。此时物质缺乏,即使是生活在都城长安、天子脚下的国人也大多缺乏取暖、避寒的工具。

光是一件厚实保暖的衣物就是稀罕物件了!

每逢冬天国人无事肯定是呆在家中,若是冻出个好歹,以此时的医疗水平...也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了。

雪刚开始下的时候并不大,雪粒子比粟米差不多,然后就越下越大,仿佛飞絮一样。

此时长安城很安静,忽然有飞马自御道上驰过,显然是传递重要消息的骑士,看方向是往未央宫去。

直到午后,尚冠里堂邑侯府第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