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626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然而事实是事实, 王温舒却一点儿也不可怜她, 反而觉得她这一切都是自找的!好好的,只做自己的生意就是了, 再忙也忙不到这个程度——这倒是真话,集团内也有业务格外繁忙的时期,特别是一些陈嫣亲自挂帅的项目上马的时候,陈嫣也不得清闲。

但是, 那种忙碌和如今分.身乏术,甚至一地鸡毛的忙碌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了。

这都是因为陈嫣现在可以说是‘身兼两职’...一方面, 她是集团的大boss。另一方面, 现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编书工作, 她也在其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没办法,比她更专业的,没有她通管理,比她更通管理的,不如她善经营...各方面都比她强的嘛,或许存在,但人家肯定不会在长安围着这些事打转。

只能说,幸亏太学项目还在讨论中,而且预计也不太可能让她在其中做什么,不然的话,陈嫣才真是忙的飞起!

“那群名士编书做注,争的他们的名利。你涉足其中能得什么?聪明一些就该早早避开才是!”王温舒冷哼一声,道:“你如今怕是连个‘名’都捞不到!”

怎么说呢,王温舒这话也不错,陈嫣确实连个‘名’都没有捞到,字面意义上的。现在在做编书工作的,朝廷这边负责协调、组织等工作的官吏就不用说了,肯定都是有名有姓有编制的。而名士,甚至他们自带的弟子助理,只要人数不过分,也都有一个最低的‘津贴’可以拿,算是朝廷认可了。

只有陈嫣,她做的工作很多,但明面上的一切都和她没什么关系。

职务上面,她是个女子,这种事确实没办法。给女子授官、授爵的事情在封建社会有,但那是极其罕见的特例,一般也只发生在既成事实上(比如某地爆发战争,一位女性领导众人打仗,并且还赢了。这种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朝廷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嘉奖了...)。

这里直接给陈嫣安排一个正经位置,也不现实。

当然,如果刘彻拍脑袋想主意,就是想做这种操作,那也不是不行,历史上谁还没有几个例外呢?这种事情说到底也不关乎国家存亡,君王硬是要做一回非主流,也没有人非得和他硬刚...硬刚也没有用。

但,就算刘彻非要拍脑袋想主意,陈嫣却是不会拍脑袋想主意的。

这个虚名什么用都没有,拿了之后反而会因为‘犯禁’,被学术界的一帮学者仇视,何必呢!现在她在编书一事之中没有任何官方的身份,可是她的地位一点儿也不低,大家也尊重她。想必借助这件事,她在学术界的威望也会大涨。

事实上,任何一个参与编书的人都会威望大涨。这就是资历!将来和人装逼的时候就说‘老朽不才,元朔年间为天下纂书做注,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作...’。可以想见,这些编好的书籍会成为很长时间内国家的‘标准’。或许有人会觉得有些‘标准’的水平不太够,但不得不承认人家就是正统!

这就像是学生见了小时候教科书的某位文章作者,该‘久仰久仰’的时候是躲不掉的!

别说陈嫣一个做生意的,在学术界威望大涨没什么用!实际上,任何时代,成为一个话语权很强的人,或者和话语权很强的人搞好关系,这都是稳赚不赔的。

就说这些年吧,陈嫣其实有很多生意是反传统的,一些老派的学者未必没有意见。而这些人一旦有意见,那可就麻烦了!见过现代的舆论杀人么,这个时代也差不多!

现代舆论的力量看起来比古代大,但现代舆论的圈子也大啊,力量经过稀释之后也就不打眼了。古代舆论本身的力量就不弱了,关键是他的圈子很小很封闭,所以只要动用这份力量,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然而,因为陈嫣和学术界的关系好,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虽说一个学者的态度不能和私交相混,但事实就是,能够做到分的清清楚楚的,始终是少之又少...人始终是人啊!

陈嫣每年给大学者赞助,这笔赞助当然不是直接给的...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直接拿钱呢!她都是以学术的名义,资助这些有办学或者做研究的学者做相关工作。现阶段,不少学院都有她的资助,还有一些古籍复原、经典研究工作,也是拿了她的经费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当初拿钱的时候没有拒绝,后面只要陈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瑕疵,这些人是不好意思翻脸的。不然他们成什么人了,成一个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混账?

不过如果陈嫣真的有原则上的问题,而且还被外界发现了,他们是会翻脸的。因为他们也不可能要这样的人的钱,这种钱谁也不敢拿——这个时代的学术界虽然没有发展到道德洁癖的程度,不少名士还有黑料,但道德始终是不同学派共同的追求。

一个道德破产的人,学术圈子都会纷纷与之划清界限...不然的话,就会有自己也跟着风评被害的风险。

商人在古代农业社会是得不到好评价的,很多时候也会被攻击为为富不仁,事实上,古代绝大多数时候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商人也都是不怎么光彩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陈嫣可以说是带着原罪的!

学术界能对她的所作所为全都视而不见,全面淡化存在感,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成就了!而陈嫣做到了!

不只是学术大佬们得了陈嫣的好处,不好说坏话,就是还没有出门闯荡的年轻学生也是一样——陈嫣在各个学院里设置了奖学金!学习成绩好、且家境差的可以申请。

家贫学子在这件事上是受益了的,等到将来走出书院也会记得这个好。或许关键的事情上帮不上什么忙,但陈嫣本来也不指望他们帮什么忙,只要不会给她制造麻烦,她就谢天谢地了!

而且,就算是那些没有拿过奖学金的学子,也会对陈嫣抱有好感。无他,只因为这些学者是一个群体的,如果自己的同窗能因为奖学金受益,他们是很难对送出这样好处的人有恶感的。

这就像是后世的大学,某个富豪给学校设立奖学金。即使是那些自觉没有资格竞争这个奖学金的学生,也会对这个富豪有好感。不管怎么说,是学生整体受益了,如果这种人越来越多,对所有学生也是有好处的。

而且有钱人的钱,人家自己可以决定怎么花。这种情况下,人家愿意支持教育事业,这总是能让在教育中受益的人本能地高看一眼的。

这件事做了这些年,效果渐渐就起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受益,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即使是原本不明白陈嫣所作所为,真的以为她是一个心向学界的人的下属,这个时候也看出意思来了。

“捞不到名利也就罢了...”陈嫣满不在乎地道:“也不图那点儿名利...该记得我好处的人始终是记得的。”

陈嫣在编书工作中做的事情其实很不好形容,笼统地说,她就是一个做杂活儿的,给各位学者行方便。听起来有点儿像宋飞熊在研究所做的工作,但陈嫣又没到宋飞熊那个程度,人家那可是‘大管家’!

一边,她得想办法给大家协调关系...正如预料中的,编书工作中一旦有什么分歧的,持不同意见的人就能给打出猪脑子来!而劝和的,估计会被两方,甚至三方围殴。

当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得陈嫣去调解了。陈嫣之所以能够调解,是因为她确实懂行!另外也是因为她被当作是天子的代言人。前者让大家信服她,后者让大家不得不信服她。

其实陈嫣并不稀罕做这个,她已经参与进了这个项目里,想刷的声望总能刷到,根本不用做这种琐碎、繁重,且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的工作。但关键是,能做这件事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她本身就是最合适的一个!

一开始是有人尝试着找她‘仲裁’,是的,一开始是编书编委会主动找她的,她只是被动接受,后来才变成常态。刘彻那里知道了,这才补了一个半是过了明路的说法。

按照这个说法,她也算是编委会的顾问之一,可以参与到编委会的工作中。这并不是官职,实际上,也确实有女子在这个位置上,所以她也不算扎眼——有的名士精心教育子女,女儿并不比儿子差的也有,在传承稀少的情况下,大家也不好挑剔对方是男是女了。

陈嫣这个身份和她所做的工作其实并不相符,不过大家都能领会精神。说白了,这就是天子给陈嫣过明路,没人不懂。

这个时候看遍整个朝廷,能做刘彻代理人的,要么是天子御用的学者,要么干脆就是官员。

关键是,即使是天子御用的学者,也有门户之见,不可能公正客观地看待各个学派,如此仲裁地合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官员,虽然能够淡化自己的学派出身,稍微公正一些,可他们的专业性又是一个很受怀疑的问题。

比如公孙弘吧,他刚刚从左内史上升职了,如今是御史大夫,这可是三公了!

他是有名的学而优则仕,学者从政,他是最佳代表之一。毕竟当初举孝廉,他被推荐来长安,可不是只靠他的孝顺!然而,即便是他,真正的大学者们都是看不上眼的!

无他,纯粹学术水平来说,他确实无法在顶尖那一撮站住脚。

公孙弘有天赋、肯下苦功,当年牧猪读书的事情外界不知道吹了多少遍了!然而一个事实就是,他读书发奋很晚,读书的时候也不能真的专心于读书。这种情况下,就算再有天赋、再努力又怎样?难道其他人就不努力,就没天赋了?

事实就是,华夏自古人多,争到精英那个级别,谁都是极端努力的,拼的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点点微乎其微的天赋差别。

公孙弘的天赋有多高暂且不论,但他基础差却是明摆着的。两个学者,同样有天赋,同样努力。然而其中一个从小刻苦打基础,青年时代也能够专心认真读书。而另一个,少时只当是一个小吏培养,好不容易中年发奋了,却有生计上的忧虑,不得不一边谋生一边读书。

不得不说,后者会更有社会上的经验,运用知识做实事的时候或许更有优势,情商也会更高。但就学术而论学术,肯定是前者水平更高啊!少年时代、青少年时代,这都是学习的最佳年纪,记忆力、反应能力等等都在巅峰,之后再学习,总归不如...更别提积累上的差别了。

而这样的公孙弘,已经是学术水平最高的官员之一了。

相比之下,陈嫣就不同了。她从小在未央宫长大,是刘启膝头启的蒙!后来跟着刘彻蹭这个时代最高的师资力量。后来也因为刘彻的关系,在不知道多少名士学者学习,这些学者的课有钱都上不到!然而对于陈嫣来说却是想听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