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11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如果自己就是那个说话算话的人(实际上就是),那么罗马这边肯定会有人直接抛来一些要求的。直接答应,这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但直接回绝,这好像也不太好。这些日子她塑造的形象太过友好了,反而不适合这种事。

想想看人设崩塌的公众人物吧...多的是粉转黑。

陈嫣并不想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至少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说的严重一些,说不定会给她一直以来主导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很大影响。毕竟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才刚刚开始,可以说任何一点儿震荡都是难以承受的。

这场谈判持续了十多天,最终在两方都精疲力竭的时候结束...怎么说呢,虽说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大家总算达成了彼此都认可的结果,即使这个结果并不那么合心意。

只能说,大家都有妥协吧。不过这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谈判的必然了。

这次的谈判结果被写成了契约,根据契约的内容,陈嫣的货物不再由各路大小商人分销,这项权力交给了罗马本身。当然,罗马本身也不可能卖货,所以货物会由一些人分割。

罗马的大贵族们借此渔利就很简单了。

他们有的自己就有商业能力,成为分销商很简单。有的并不在商业上有多少能力,就可以收其他商人的好处...在这件事上,大家都能简单地赚到钱。

合约的内容主要说明了陈嫣贩运到罗马的各种商品比例,特别是一些意义比较特别的商品,更是得好好讨论。相比之下,如镜子、香水之类的奢侈品,利润虽然惊人,却不值得特别进行规定,陈嫣愿意贩来多少就能贩来多少!至于罗马贵族们自己要怎么‘分赃’,那属于他们自己关起门来再讨论的事。

丝绸、糖、胡椒等等商品,罗马人都希望陈嫣能给出一个承诺,保证比较稳定的供应——准确的说,是稳定增长地供应!毕竟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来,这些受欢迎产品的需求是逐年扩大的。

一些人原本只用那么一点儿,但在习惯之后就会用更多(只要没有经济上的难处)。而形成风潮之后,原本并不消费这些的,也会渐渐消费...其实这就是培养市场了。

而除了贩卖过来的商品,陈嫣当然也希望从罗马得到一些商品。罗马的宝石、亚麻布、硝石等,全都是很好的货物,对于陈嫣的产业帝国来说也非常重要。

在这一谈判过程中,陈嫣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件商品会成为争论的核心焦点...那就是油脂。

陈嫣是真的没有想到,不是丝绸,不是糖...居然是油脂。

但后来转念一想,又觉得没问题啊!在这个时代,油脂其实就是非常重要的军工产品(民用当然有,但需要政府调节的只能是军工方面了)。

这个时候的军械,大到投石机这样的大型器械润滑,小到金属盔甲的保养,都需要油脂!可以说,养活军队这件事里,油脂的开销并不弱于粮草或者军饷等方面!但是大家经常注意到的却只是粮草和军饷,而忽略了油脂。

这可能和紧迫性有关,没有粮草是没办法养军的,人都要饿死了,再强调战斗力就很可笑了。军饷的问题次之,但在古代社会也很重要...熟悉古代军事的就会知道,古代军队虽然也有国家之类的信念支撑,但和现代军队还是差别很大的,不能拿现代军队的一些常识去思考古代军队。

比如近代历史上的很多人民军队,就可以不要军饷战斗,只要能保家卫国,只要能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只要能实现心中的主义——这在古代社会几乎是不能想象的,即使极端情况下也不能。

军队的军饷一旦不到位,闹饷就是必然的!而每次军队闹饷,解决不及时就能发展成为大灾难!

油脂的作用更多是维持军队的战斗力,毕竟武器要是不行了,战斗力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更别说一些精英部队,这些部队要保证士兵训练的体力,就得让士兵吃肉吃油...从这个角度来说,油脂也是士兵这个战争‘工具’的润滑剂了。

现如今的罗马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军团的战斗力上!从这一点上来说,罗马的油脂消耗量是巨大的!

而油脂这个问题么,说实在的,东西方世界都缺!

罗马稍微比大汉要好那么一点儿,一方面是罗马的人口密度远不如大汉,负担要比大汉征服轻一点儿。另一方面,罗马在外有很多行省,行省多的是游牧区,这个角度来说,罗马的肉食要比大汉多。

这个时候虽然罗马有橄榄油什么的,但动物脂肪依旧是油脂的重要来源。

但是这种‘好那么一点儿’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好那么一点儿,缺是肯定缺的!

如果可以的话,罗马肯定希望陈嫣能贩来一些油脂。哪怕并不比现在罗马的油脂便宜,这也是值得的。

这个问题就很难办了...陈嫣之所以能贩来一些油脂,并不是因为大汉的油脂市场已经饱和。只是觉得这样能丰富货源清单,同时也是维持油脂的价格。

事实上,她的绝大多数油脂还是在大汉内部消耗掉了!而现在大汉内部对油脂的消耗么,可以说是有多少就能吞下多少,从来不存在库存的概念!堪称是一大俏货!

因为油脂的走俏,陈嫣是一直尽力找油脂的!除了最早大豆中榨出了素油,然后又引进了芝麻等可以榨油的农作物(芝麻可以榨麻油,麻油价格贵,不会用来做‘工业用油’,但麻油替代了一部分食品油的份额,自然就有一部分原本的劣质食品油可以流入工业用油的市场了)。

包括西方的橄榄,也更多是为了橄榄油引进的。

素油之外,动物油脂也没有放弃。

最开始,陈嫣是和北方游牧民族合作(不只是匈奴,北方的游牧民族很多的,甚至大汉自己本身就有一部分国民过着牧民生活)。在北方,牲畜是很宝贵的,但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冻死牲畜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大规模冻死的牲畜,人吃不完,甚至没机会吃!很多时候被剥皮之后就遗弃了。

陈嫣当时打上了这个生意,一部分作为冰鲜肉,运到了食品价格高昂的大城市(临淄、长安就是其中的代表,肉是真的贵)。另一部分则是就地处理,大锅做肉松,肉松这种食品陈嫣本身是做军粮的。

热量高、味道不错、携带方便...运输贩卖也很容易,作为军粮是真的不错。

但是真的生产出来之后,却不只是军粮了!

军队的确采购了肉松,他们发现肉松携带容易,补充能量更是好用...唯一的缺点是稍贵,这玩意儿的原材料是肉啊!就算陈嫣拿的是低成本的肉,那也是肉,再加上运输和加工,价格便宜不到哪里去!

军队买肉松,除了精锐部队真的会在长途奔袭、急行军的时候拿这个当干粮的一部分发下去,其他的军队能用肉松煮煮粥就算是好待遇了。

相比之下,条件不错的行商更青睐用这个做干粮。

另外,城市居民也愿意花钱买肉松——因为原材料几乎等同于白送了,运输成本又比冰鲜肉还低,并且不受季节显示,所以肉松很便宜。因为只要一点儿就能起味儿,很多人不能随心所欲吃肉,却能花点儿钱买肉松开开荤。

这个定位,倒是很像斯帕姆罐头了...

而在各种肉类加工中,不少废料都能再次加工,提取出油脂来!这种油脂入口可能有点儿问题,但用来做器械保养什么的绝对好用——其实陈嫣知道,不少人贪图这种油脂便宜,也有用来吃的。

这不是什么好事,但陈嫣也很难阻止...她说过了,这些油脂便宜归便宜,最好不要用来吃,但是没用。

对于吃不起油脂的人家来说,这多少是个选择。

顺便一说,这种油脂的不卫生,以及别的多多少少的问题,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真的不是什么问题——这并不是洗地,而是真实情况。这个时候普通老百姓的寿命并不算长,虽然有大量夭折的孩子极大拉低了平均寿命,但人的寿数不长也是直观事实。

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了。

普通人,四五十岁死很正常...这个年纪是坚持不到多少疾病暴发的——后世老年病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是活到那个年纪了,过去积累的问题就暴发了。而在这个时代,普通人甚至没资格有所谓的‘老年病’。

这就是现实。

现代还有不少国家批评农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提及因为污染多出来的肺结核,甚至癌症。但说实在的,在后世那个大争之世,继续做农业国,那就是国际生活中被压榨的对象。

看看非洲和拉美一些弱小国家,国内确实没有因为工业而污染,而使得民众患上一些‘工业病’。但看看人均寿命就知道了,远远不如工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