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10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众人的目光瞬间不善起来。

  明夷“……”

  这事解释不清楚,今天就不用活着走出这道门了。

  明夷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那个楚国使者的话,二是先镇定的转头看向姬丹,温和说道“太子好记性,还记得我当年跟谁师傅游历赵国时,恰巧与太子有过几面之缘。”

  “后来师傅被邀请去保护车队,路遇大雨,山体滑坡,我无意中摔下山崖,后来迫于局势,我无奈与还是秦国长公子的赵政同行一段时间直至函谷关前分开,转头与信陵君带领下的五国联军汇合,此事魏国龙阳君也知晓。”

  “在之后我为了探望母亲,才再次前往秦国。”

  楚国使者不关注这些事情,已经一手按剑半坐起来,不善的问道“我楚国至宝为何在你手中!”

  明夷神色依旧镇定,继续平静道“此事我正想说,后来前往秦国之后,秦王为了赏赐我当时保护他的那一段旅途,便将太阿剑赐下。”

  听完这个解释以后,楚国使者手中的剑已经出鞘一截,露出雪亮寒光。

  “这么说,你与秦王关系甚善?”

  “去秦国探望母亲?原来这是个秦人!”

  “呵,不料我各国会盟之所,竟混进来一个秦国细作进来!”

  “莫再多说,为防生乱,将这女子拖下去斩了便是!”

  “斩她之前,我要先拿回我楚国至宝!”

  ……

  看着满堂人都议论着要处死师姐姬明夷,屈渊紧张的握紧了手指,有心想要说上一二劝解之语,却又不敢,最后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建平君。

  处在所有恶意目光的焦点中心,明夷总算是明白嬴政他拉的仇恨值有多高了。

  这时,上座的建平君抬手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

  建平君带着点惋惜的一声低叹息,问道“姝女还有何话想要说?若是没有,我也容不得一秦人窥测我等……”

  下一秒,雪一般的剑光瞬间出鞘!

  明夷一脚踢翻了面前案几,太阿剑的剑尖稳稳对准了对面的楚国使者咽喉。

  “大胆,诸国会盟之所岂容你放肆!”当即有人暴怒道。

  谁料那少女神色比他们还要冷漠愤怒。

  “还望君上慎言,我国破家亡、父亡母囚、颠沛流离将近十载皆因秦国而起,尔等又岂能说我与秦王亲善,是那不仁不义之人!”明夷怒道。

  众人都为她话中含义惊了一惊。

  “这……”

  “家父——周天子姬延。”明夷冷冷说道“秦国丞相吕不韦率军攻破洛阳,将我八百年赫赫宗周毁于一旦,我一心立志抗秦,又岂会与秦王亲善!”

  各国使者立刻将目光投向了这少女的师弟。

  “这女子说的话可是真的?”

  “我师姐姬明夷,确实是周朝王姬。”屈渊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要护送秦王长公子回秦国,还接受秦王赏赐……”上方的建平君说着似有些疑惑,“……莫非你这段话为了保命而说给我等听而已?”

  “极是,若当真一心抗秦,为何不效仿专诸聂政的侠义之举,趁机杀了那秦王!”

  明夷一声冷笑,用眼角的余光淡淡撇了那刚才发话的男子一眼,紧接着轻藐移开。

  “齐楚燕赵魏,在座何国不曾败于秦人手中,秦国无道、本应当戮力抗秦,尔等却来问责我当年一个十岁雉女不曾杀人?”明夷讥笑道。

  众人哑然。

  虽然极少数的时候,人会抛弃礼义廉耻,但大多数时,他们还会是在意这种面子工程的,而在座的众人,恰好还没到那种视脸皮如无物的境界。

  最先开口的那楚国使者试着挪动了一下身体,明夷立刻在他咽喉处划出一道血痕。

  “此事是我等唐突了,姝女还是先放下剑来。”建平君温和诚恳的说道。

  明夷看了他一眼,面色稍缓。

  “建平君既然已经发话,我又焉能置之不理。”明夷说道,随后将长剑收回剑鞘,转身坐回了竹席上。

  楚国使者抹了抹自己脖子上的血痕,脸上闪过一丝恼怒,强忍着平心静气说道“不论如何,太阿剑为我楚国至宝,还望姝女归还,我愿意以五百金相换。”

  “虽然曾是楚国之物,但已然是我之物,焉有还人的道理,此事恕难从命。”明夷平静说道。

  “那是暴秦从我楚国手中抢走的!你莫要行无礼之事!”楚国使者怒道。

  “若以这位楚使口中之礼,那有朝一日鲁国的遗孤冒出,向楚王讨要孔子的遗物,楚王可否要归还?”明夷挑眉反问道。

  十四年前,楚国的春申君带兵灭了鲁国。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上坐的建平君不耐的拧了拧眉头。

  “此事还是稍后再议为妙,我等言归正传,还望姝女详谈秦国风土人情。”建平君温和说道。

  “这是自然。”明夷点头说道。

  秦国的国情,她耳濡目染,还真知道不少,但那些都不能说。

  明夷正挑挑拣拣的,打算将一些人人都知晓的情报说给在场的人听,突然一个侍者推门而入。

  侍者进门后单膝跪地,然后对上方的建平君说道“君上,秦军急攻魏国,水淹魏国都城大梁!”

第117章

  侍者的话说出口以后,负责前来游说各国的魏国使者脸色顷刻间煞白如雪,其他人也是一片慌乱,嘈杂的窃窃私语顿时响彻在这个房间里面。

  没有人还有心情在这种情况下商量合纵攻秦,都忙着去和自家幕僚、王上、臣子商量这突发事件带来的变故,打听魏国如今的境况。

  聚会在一片慌乱中结束。

  见已经有使者告辞离开,明夷想要趁乱低调离开,对身边的屈渊说道“你可要同我一块回去?”

  屈渊用下巴指了一下那边正在与侍者不知窃窃私语什么的建平君,低声说道“我还要与建平君说一些话,师姐自去。”

  明夷点点头,也没再多说什么,跟随人流出了这间偏殿,然后一路沿着之前的小径离开。

  稷下学宫外面的殿堂里,辩论依旧沸沸扬扬,邓陵君已经讲完了自己今日的学说,不知去往何处,取而代之的是三五士子聚集在一起,与身边身着黑衣的墨家弟子或谈天说地,或言及治国政策,竹席旁的案几上还摆着一盘盘时令鲜果和美酒,看上去悠闲自在、旷然至极。

  明夷看了两眼后,就向大殿门口走去,耳边却突然传来一声极低的呼唤。

  “姝女。”

  明夷停下脚步循声望去,见依旧是一身墨家弟子装扮的百里风正懒散的背靠在木柱上,就离自己不远。

  他靠在栏杆上盯着高台发呆,似乎根本没有发出那声声音。

  这是在玩什么把戏?

  见他一副不想光明正大过来打招呼的态度,明夷想了想,索性装出被其他人辩论吸引的样子,朝那边走过去,然后无意中路过百里风。

  就在身体交错的那一刹那,一个纸条被飞快地塞入明夷掌心。

  明夷抬头向他望去。

  百里风有些倦怠地垂下眼皮,开始闭目养神,似乎根本不认识她。

  霜寒露重、月上中天。

  离开的时候可没有马车可以乘坐,好在来齐国时的第一天,那个稷下学宫免费提供的小院里,明夷还存放了一匹马在马厩处,交给马夫看管照养。

  去马厩领马出来,远远跑了一段路,确定附近再不会有什么带来麻烦的人以后,明夷从袖子中摸出刚才那个小纸条打开。

  昏暗的月光下,几个细若粟米的小字清晰写在白纸上。

  ——建平君意欲谋反,齐国恐有兵变,到时我若不幸遇上危难,还望相护。

  战乱中,所有既定的规则秩序全部被破坏,没有人敢担保自己会安然无恙,哪怕是一个普通士兵,都有可能因为腹中饥饿而随便闯入一户人家,然后烧杀抢掠。

  所以百里风才要先给自己想办法做点保护措施。

  这消息还真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明夷将手中纸条一点点撕成碎末,然后一把扔进了稷门旁边,一个看门老兵点燃的火盆里,看着纸条慢慢变成灰烬后,才继续骑马离开。

  至于百里风,如果齐国真的爆发内斗,那么到时候根据情况,能保护一把自然要保护。

  毕竟在这个时代,想找到一个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人才,要比找到什么华南虎、大熊猫难度大多了。

  前两种动物,如今山野间可不算稀少,而百里风,说不定这整个战国时代都只有一个!

  明夷没有先回梧台,而是趁着夜色里,去了安置在齐国的秦国使馆。

  两国缔结互相帮助的盟约时,都要互相交换质子以示诚信,这使馆本来是给来齐国为质的秦国公子所建造居住的,早几十年前,也确实居住过那时的秦王公子。

  但以如今秦国的实力,除非是极其特殊的情况,比如说长平之战时,否则齐国也没胆量去向秦国要求秦王把自己的儿子或兄弟派来秦国,因此使馆也怕随之空置下来,只是给来齐国的秦国使者偶尔居住。

  明夷预料到了使馆里面必然会有秦国人,却没有预料到会有什么人,因此看到尉缭时,还颇有些吃惊的。

  吃惊过后,就是惊喜了。

  把消息告诉给尉缭听,要比把消息告诉给一个普通秦国使者,更容易引起重视。

  而站在明夷对面的尉缭,同样有些惊讶,以及惊喜。

  “我原本打算明日前去拜访您,没想到姝女却先来一步了。”尉缭愉悦的说道。

  “有什么事情?”明夷问道。

  尉缭没有开口,而是先毕恭毕敬的拿出一个机关锁复杂的铜箱,用特制的钥匙打开以后,从中拿出一封信件。

  “此乃陛下让我日夜兼程转交给您。”尉缭说道。

  这想必就是上次问题的回复了。

  嬴政会有什么反应?

  明夷手指在半空中停顿了几秒,然后才慢慢接过信笺。

  见对面少女只是摩擦着手中信纸,手指都捏着信纸边缘捏到发白,却迟迟没有打开,尉缭好心提醒道“姝女不打开看看?”

  “这就打开。”明夷淡淡说道。

  决定人生轨迹的时刻到了。

  就好像这齐国边境潮湿冰凉的海水,也一起灌进了心脏里也一样,随着潮起潮落的水流而起伏不定起来,海风几乎扰乱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