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17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燕太子丹顿时感到一丝不悦。

  “此事孤早有决断,师傅便不必多虑了。”燕丹平静说道。

  鞠武看出燕丹的不悦,心中叹息,只好再问道“此事王上可曾知晓?”

  “尚且不知。”燕丹说道。

  “殿下不如先向王上禀报一声,在行处断。”鞠武说道。

  “父王竟然已经命令孤监管燕国国事,孤自然能做主。”燕太子丹说道。

  鞠武又劝说了几句,耐何燕丹已经打定了主意,直接命令宦官将这份王令传召了出去,给众大臣看!

  看到了这封变法的王令,燕国的宫廷贵族们瞬间炸了!纷纷对着燕太子丹破口大骂!

  ——商人不得贩卖粮食!农人秋收时的税收,必须依照当年田中所得粮食的收入征收!公卿贵族除了嫡长子之外,其余必须要服徭役!

  没有商人来往经商致富,他们的钱财珠宝怎么从六国传来!

  要统一税收,他们还怎么瞒报每年的税收,然后从中取出一部分贴补家用!

  至于除了嫡长子外的儿子都要服徭役,他们承欢膝下的幼儿,哪里受得了这种苦楚!

  公卿大臣们坚决不接受这份王令,更别提实施下去,集体大罢工了。

  如果一份王令从上到下都无人执行,那这王令也和废纸没什么两样。

  但就算是这样,公卿大臣们也没有满足,他们不仅罢工,还无视了在宫中因为此事气得七窍生烟的燕丹,纷纷向燕国王宫挤去,言称太子误国,跪着要求面见王上!

  这样的大场面在燕国百年难得一遇,终于惊动了自从太子回国以后,就一直待在王宫中垂拱而治(吃喝玩乐)的燕王喜。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在明夷眼中,与光绪皇帝百日维新变法时,八旗官兵团团包围在颐和园之外,如丧考妣、哭天喊地的求慈禧太后做主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闻燕太子丹如此倒行逆施,或者说,其实是被这燕国朝堂上下、不论公卿还是将军,都站在同一阵营反对的架势弄害怕了,燕王喜勃然大怒,当场撤了太子的监国之权,并且将其软禁在了宫中。

  做完这些事后,公卿贵族们终于满意了,纷纷跪在地下高呼王上英明。

  燕国的王宫外,就有之前三公九卿们来时乘坐的马匹或马车,见此事解决,公卿贵族们也不在包围王宫,纷纷骑上马匹或坐上马车离开。

  看着大臣们远去的背影,宫门口前,一直威严冷淡的燕王喜终于松开了袖中捏紧的拳头,身体虚脱的扶住了一旁宫门。

  燕丹这个逆子,竟然能把宗室贵族、三公九卿和握有兵权的将军同时激起怒火!

  没有了愿意效忠的大臣,一国诸侯也就失去了所谓的权利,若是再一个不好将诸侯拉下王位,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需要知道,天下乱了这么多年以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例子还在前头摆着!

  燕太子丹骤然失势的消息传来黄金台,引起了一阵短暂的骚乱。

  既然太子已经被软禁在宫中,那么他们这些太子门客,可还要继续待在此处?

  消息传出来不过几日,就开始有一些墙头草般的门客为了防止牵连到自己,断断续续离开黄金台。

  幸好,一个人的到来,阻止了门客的树倒猢狲散。

  燕太子丹的老师——鞠武。

  带着几十个武士的鞠武到了以后,怒斥了门客的忘恩负义之举,将他们说到心中羞愧,没有再离开黄金台才罢休。

  他骂人的时候,明夷就站在一旁,双手抱胸靠在木柱上旁观。

  见鞠武骂完然后向自己走来,明夷说道,“其实这些人虽然有几分本事,但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若是想要离开,先生何必阻拦。”

  鞠武沉着的目光缓缓扫过面前女子,然后说道“姬女同我来,我有事同你说。”

  明夷讶异的挑了挑眉,跟在鞠武身后,进入了一间有人把守的密室。

  被鞠武叫来的,不只有明夷,还有荆轲。

  “先生有何事?”荆轲问道。

  “尔等为太子门客,深受太子恩德,如今也是报恩之时了,王宫中的太子殿下,有令传来给二位大侠。”鞠武沉声说道。

  明夷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先生但讲无妨,我若能做到,必为太子效犬马之劳。”荆轲微微挑眉,当即拍桌保证道。

  对于荆轲而言,这个在太子困顿之际效劳的机会,不仅仅是为了报答太子燕丹的恩德,还是自己有出人头地、一飞冲天的机会!

  鞠武沉默片刻,凝望着二人的脸孔,一字一顿说道“偷窃虎符,以及效仿……专诸之事。”

  虎符,掌握一国之兵权。

  专诸,以刺杀吴王而扬名天下。

  霎那间寂静。

  身边的荆轲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明夷就已经轻吸一口凉气。

  “先生莫怪我直言,如今太子不过是偶有困顿,何至如此兵行险招?”明夷问道。

  鞠武苦笑了一声,缓缓摇头。

  “因太子先前意欲变法之事,如今公卿贵族全部上书王上,言太子无德,不如废除其储君之位,改立其他公子为太子。”鞠武说道。

  先前得罪燕国大部分大臣的报应来了!

  终于反应过来他话中含义的荆轲脸色一白

  明夷没有在说话,手指轻敲桌面,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从鞠武说了要他们做虎符、专诸之事以后,就一直没有说话的荆轲开口了。

  “此等国家大事,我才能低劣,恐不足以胜任。”荆轲有些羞愧的低声说道。

  鞠武眸色当场一厉。

  “荆轲先生剑术高明,放眼燕国也无几人,莫要再推脱了。”鞠武说道,声音平静冷然。

  荆轲没有说话。

  明夷手中轻点门外看守的黑甲武士,在鞠武看不见的地方,对荆轲轻轻摇头。

  ——听到如此密事,若是拒绝不答应,鞠武为了不泄密,也绝不会让他们活着走出这里。

  荆轲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我不过是担忧自己才能会给太子殿下误事而已,既然蒙鞠武先生与太子不气弃,我自当效力。”

  鞠武眉头这才一松,拍着荆轲的肩膀,赞叹他是难得的侠义之士。

  

第125章

  这一年,燕国发生了一场动乱。

  从燕国大将手中的一半虎符失窃,引得燕王震怒开始,到深夜里燕国王宫突然燃起大火,燕王喜被发现□□的死在床榻之上,这一切发生不过是在转瞬之间。

  短短几日内,燕国朝堂已经是天翻地覆。

  在人人都慌乱的六神无主时,之前被燕王软禁在深宫中的太子丹理所当然的站出来了。

  作为先代燕王的嫡长子、召告天下的太子,他开始主持朝中大局,并且命人调查事情因由,追杀那竟然敢刺杀燕王的神秘刺客。

  以及,准备自己的登基大典。

  不是没有公卿大臣反对燕太子丹的登基,甚至还有一些抱有野心的三公九卿,开始意图扶植其他的公子上位。

  当然,这些三公九卿拿出的理由也很正当。

  燕王刚刚贬斥完太子丹,就虎符失窃、被人刺杀,作为太子的燕丹名正言顺登上王位,这一切太过巧合,太子恐有弑父嫌疑。

  为了避嫌,太子还是暂缓登上燕王之位为妙,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让燕国有人主持大局,太子还是退位让贤为妙。

  有鉴于燕太子丹之前的变法行为,朝堂上反对的人还不少,联合起来拧成了一股不算小的势力,聚集在一起拖延燕丹的登基时间。

  就在这时,鞠武神兵天降般地从辽东一地带领十万大军来到蓟城,明言支持燕太子丹登基。

  燕国和赵国秦国一样,要长期对抗胡人,因此长年累月的在北方修筑长城和部下大军,这十万军队,是整个燕国的精锐之师。

  蓟城能调动军队的原因很简单,他拿了燕太子丹的王令,以及终于合二为一而完整的虎符。

  看着这驻扎在蓟城外的十万大军,之前还大声叫嚣着燕太子有弑父嫌疑,不配登基为燕王的大臣们瞬间安静如鸡,不但放弃了试图扶持其他公子登上王位,有些格外擅长见风转舵的,甚至已经开始奉承起燕太子丹。

  在鞠武的全力支持和威逼利诱下,燕国都城中的局面终于勉强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并且让燕太子丹重新登上了王位。

  而燕丹登上王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鞠武为上将军,统领燕国大军,这算是对一直帮助他的老师的回报,但同时,这位燕王丹又下了一道命令。

  ——上将军鞠武镇守蓟城,无燕王之令,不得擅自离开。

  听到这个消息时,明夷眉眼间忍不住流露出几分讥讽。

  “看来燕王陛下对他的师傅也不尽然信任,不知鞠武接到此王令时,心中作何感想。”明夷说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鞠武一手将姬丹扶持上燕王之位,结果他成为燕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疑心和提防起鞠武。

  听见女子大逆不道的话,高渐离手中轻快悠扬的筑声骤然停止。

  “姬女慎言!”高渐离低声说道,神色严厉。

  她如今还是在燕太子,不,如今是燕王的黄金台内当门客,却对燕王口出不敬,若是流传出去,必定引来祸患。

  明夷沉默。

  如果嬴政在身边,那他必定会与自己一同讽刺,或是探讨此事将会带来的变故,将来亲过是否可以从中得利、或者是周围国家会做出什么应对……

  如果嬴政在身边,她还可以跟他说很多事情。

  明夷想远在咸阳的嬴政了。

  “不知荆轲大侠伤势如何?”明夷转而问道。

  她与荆轲一个被派去偷窃虎符,一个被派去刺杀燕王,都受了轻重程度不一的伤势。

  令明夷感到惊讶的是,荆轲的伤势居然比她还要重一些。要知道荆轲领的是去大将手中偷窃护符的任务,而难度更大一些,并且有被秋后算账可能的刺杀燕王任务则被推脱给了她,理由是女子更容易混入宫中。

  “不算严重,孙吴正在照料于他。”高渐离温和的说道。

  “那便好。”明夷同样温和说道。

  等到高渐离走后,明夷走回自己的房间,让婢女拿来药物放在一旁,开始换药。

  明夷一点点解下繁重的衣裳,然后露出自己的肩膀。

  白皙的肩头上,一道剑伤横贯而出,留出不大不小的竖长型伤疤,表面上看起来倒还好,只是因为伤口贯穿身体的原因,实际上疼起来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