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43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嬴政来找韩非有什么事,虽然没有说出口过,但她猜也能猜的出来。

  “嗯……”嬴政垂眸,将她的手拉入怀中,淡淡说道:“……若是朕上一是晚死几年,兴许也能见到天下庶民叛乱。”

  大厦崩塌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上一世即便他还活着,没有胡亥横征暴敛,再过上几年,刑徒越积越多,用以耕作交税的庶民越来越少,再加上阿房宫和长城等工程,庶民也必定会群起而反。

  只是以他之能,见势不对后,必定会当即遣散徭役,用以安抚庶民,再修改律法好弥补缺失,再加上秦国兵威绝非虚名,有叛乱也不过一两年就足以平定。

  “看来陛下是当真思索过你的大秦帝国有何缺陷了,那……我所提的另一事呢?”明夷微笑问道。

  不以一己喜恶而肆意诛杀人命,如果可以,爱天下之民如爱子再好不过。

  黑袍青年因为她的问询而微微挑眉,夕阳的残光从车窗内透漏进来,照映在他脸上,越发显得疏朗锋锐。

  嬴政平静说道:“关于此事,朕做不到……”

  前世今生,不论是在赵国时受人欺凌,还是回国后与兄弟母亲争权夺利,之后的一统天下,他皆是自己一步步拼搏而来,何曾受过半点陌生之人善待。既然不曾受到善待,又为何要反而要求他去无私以报、爱庶民如子。

  明夷依旧在微笑,只有一双眼睛微微冷了下去。

  “……不过,明夷曾同我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所以往后此事,还需你多操劳了。”嬴政紧接着又说道。

  话说的不早不晚,刚好卡在她翻脸的前一秒。

  明夷愣了一下,说道:“你让我劝谏你?”

  “自然,你看高渐离和张良,朕不就因你而放过他们了。”嬴政平静说道。

  明夷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但你身为大秦之主,又受秦国庶民百姓供养,自然应当为他们筹谋福祉,何必非要我来劝谏。”明夷奇道。

  “朕可以继位当上秦王,是因为父王子楚是先代秦王,与庶民何干?”嬴政慢条斯理的反问道。

  “那你总受了秦国庶民百姓供养。”明夷说道。

  “是,但朕不也派遣出军队攻打他国,使秦国百姓免受他国欺辱,况且一应政务处理,也全多亏于朕。”嬴政淡然说道。

  嬴政那理所当然的姿态,仿佛他说的话全是真理一样。

  明夷感觉到自己有点懵逼。

  就算现在的君主都把国家子民当成自己的私产,难道就没有半点君王应当爱护子民的理念了?

  等等,好像还真没有。

  虽然墨家有兼爱非攻,儒家有君主应当仁德爱民,但嬴政接受的可是法家理论。

  而法家理论就是应当把庶民当成牲口一样驱使对待!

  明夷忍不住吐槽道:“陛下这使秦国百姓免受他国欺辱的方法可真新颖……稍等,我快被你绕晕了。”

  “没有绕晕,明夷只需记住以后需要常伴于朕身边,好使朕不至于再以一己喜恶诛杀他人就好!”嬴政断然说道,同时给整件事情拍板下了结论。

  明夷用手按着额头,蹙眉说道:“这就说笑了,你真想做什么,还是我能拦的住的?”

  “是,但朕一向担忧你我之间有龌龊矛盾,又岂会不顾你的意愿。”嬴政说道。

  “陛下可以偷偷下令。”明夷说道。

  作为秦王,真想瞒她点什么事轻而易举。

  数息安静。

  “……那便改改,朕不会再以一己喜恶诛杀他人,但若无爱妻在旁时时劝谏,恐怕又会重蹈前世之覆辙,驱使百万庶民修建骊山、长城和阿房宫。”嬴政平静说道。

  明夷愣了几秒,反应过来嬴政弦外之音以后,突然弯腰笑出声来。

  “哈哈……陛下……陛下当初给我的信上,说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言语如此直白,怎么现在却如此拐弯抹角?”

第153章

  没得到想要的回答,还被狠狠笑了一通,嬴政瞬间感到了不悦,冷下脸来,一直到回咸阳宫以后,神色都没恢复正常。

  明夷丝毫不以为意,慢悠悠的跟上他的步伐。

  走到寝宫门前,嬴政停下脚步,低头望着她平静问道:“还要去偏殿安歇?”

  站在低一阶的青石台阶上,明夷沉默了一下。

  天空已经彻底暗淡了,只有太阳落下的西方还有隐约一丝红光,带着寒意的夜风悠悠吹过楼台宫阙、千栉万瓦,也吹动对面青年玄黑色的广袖和袍角。

  认真思考过后,明夷温和的说道:“方才在马车上相谈之事,答案能否请陛下慎重相告一次。”

  嬴政微微皱眉,平静说道:“明夷何必在意。”

  “兴许对陛下而言无关轻重,对于我而言却不可不提。”明夷说道,语气温和却毫不退让。

  像因为宫人不小心泄露了行踪,而将身边服侍的所有宫女宦官全部诛杀这种事情,她永远接受不了。

  这是三观问题,也许一时的浓情蜜意可以遮掩过去,但久而久之相处,她绝对接受不了。

  要么她被嬴政改变,要么嬴政被他改变。

  明夷不想改变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失去,唯有思想永远属于自我,如果连思想都被改变,那她也就不再是她。

  嬴政平静的凝视着眼前女子,许久后,才缓缓说道:“可以,朕从此以后,不会再因他人小过而诛杀人命。”

  他在她面前,总是退让。

  想到这一点,嬴政心中感到不悦,可看到面前容颜精致如画的女子笑逐颜开时,又无奈感觉到那丝不悦飞快消融。

  明夷几步上前,一把挽过嬴政的胳膊。

  “那天下庶民呢?”明夷笑问道。

  “不过是使大秦民安物阜、家给人足而已,本就是朕分内之责。”嬴政说道,将态度表达得清楚无疑。

  今日与韩非的一番详谈,已然证明《商君书》当中的驶民之术不再适合统一后的大秦帝国,变法必然进行。

  况且重来一次,统一天下对他而言已然不算挑战,也许应当重新设个目标了。

  这回答太令人心满意足了,明夷手指立刻暗示性的在他掌心挠了挠。

  “回寝宫?”明夷微笑问道。

  面对邀请,一整个冬日都独守空床的嬴政立刻心动了,可惜想到请店里还剩下的那一半奏折,只好惋惜说道:“朕先去处理朝政。”

  好吧。

  明夷先独自回到了寝殿。

  因为今天与韩非的谈话,明夷让宫女从书架上取来了关于秦国军法的竹简,然后细看起来。

  有些事情不了解不知道,了解完以后才发现,六国输给秦国实在不冤!

  如果说训练时开弓拉箭射不中目标、士兵不到岗执勤、上一级有绝对权利处死下一级士兵、 敢在战场上逃跑……统统都要被处罚,甚至还要被处死这些规定,都还属于严苛但正常的范围,那么“三年之内没有砍掉敌人一个头的士兵会被罚配边疆、战争中小队里杀死敌人的数目还不如自己队友死去的多,那这个小队生还下的士兵统统都要被处死”这些规定,可就是堪称残酷至极!

  秦国士兵上战场为什么拼命击杀敌人?

  因为不拼命别说田地钱财,就连自己的脑袋也会在回去之后被上级砍掉!

  “真是暴秦……”明夷看着感慨道。

  一双手搭在肩上,嬴政不悦的声音响起。

  “暴秦?”

  明夷合拢手中竹简,淡然自若的说道:“陛下听错了,什么暴秦,我根本没有说。”

  “朕不曾听错,竟敢诽谤大秦,实在当罚以重刑!”嬴政挑眉说道,同时一手将人抱起。

  明夷将手揽上他的脖颈,懒洋洋的在他脸侧亲了一口。

  “好啊,我任由陛下惩处。”

  ……

  床榻前,丝绸帷幔层层叠叠的飘落。

  明夷将凌乱的长发挽在耳后,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再动弹。

  嬴政以手支额,另一只手摸上她的小腹,不知在思考什么,最后惋惜的看了她一眼。

  “陛下,此事随缘罢。”明夷慵懒说道。

  她对孩子不怎么期盼,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当什么母亲!

  “上一世,朕的长子早已出生……”嬴政不赞同的说道。

  都已然弱冠之年了,还是没有子嗣诞生,和周围十七八岁就已然当了父亲的秦人相比,已然落后了一大截。

  “……可见终究还是你我之因,朕还需多多宠幸才对。”嬴政若有所思的说道。

  明夷“……”

  明夷将被衾掀过自己的头顶,懒得理他。

  等到第二天起床时,周围服侍的宦官宫女心情都很激动。

  整整一整个冬日,陛下都冷着一张脸,连带着他们这些人都心惊胆战,到现在终于恢复正常了!

  关于在统一之后,无法再靠打仗来拥有爵位田地,到时天下之人该怎么拥有上升渠道这件事,明夷向嬴政提出了可以各地创办学校和科举制。

  虽然到清朝末年以后,用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因为八股文已经彻底僵化,但这套方法能从隋朝一直流行到清末,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科举制推行开来以后,可以有效防止像魏晋时期一样让士族做大。

  对此,嬴政冷静说道:“你所说“学校”秦国已有,名唤作学室,所有的秦国官吏皆从学室学习而来,无需再多费心神,明夷,并非所有后世之法度皆适用如今。”

  “我自然知晓,但学室所学都太过死板了,况且只教导少数要当小吏的孩童,应当加以改进。”明夷同样平静地说道。

  提出改进意见,当然不能头脑一热就来。

  明夷提前了解了整个秦国上下的学室制度以后,才来到嬴政面前提此事。

  若论起治国学说,秦国不是魏国齐国那般有的是百家名士,这么多年也就出了一个商鞅的法家而已,但要说起秦国上下识文断字、懂得数学、甚至擅长骑马驾车舞剑的人,那恐怕比六国还要多一点。

  而在法家的愚民政策里守住这最后一点文化之火的,就是秦国的公立小学——学室。

  学室遍布在秦国的各地郡县,意在培养精通秦国法律的小吏,把小孩子聚集在一起以后,全部都交给狱吏教导文字、数学和最基本的军事,最后分为文吏和武吏,每隔几年就流水线的出上一批毕业生,然后投放到全国各地当小官。

  “你想怎么改?”嬴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