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158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驻马狂奔,感受清风拂过脸颊,吹的黑发飞舞起来,那感觉再自在不过。

  只是苦了那些便装跟在周围保护帝后的侍卫,一路追逐,生怕跟丢了人。

  如今的长安学宫可谓是人才济济,毕竟诸子百家全部都被始皇帝武力安置在了此处,这群人最初还哭过喊过暴秦,但发现咸阳除了律法稍微严苛一些,给他们的待遇和齐国差不多时,也就安心居住下来了,并且开始想方设法的向始皇帝谄媚,以求得自己的学说在新朝得到重用。

  之前长安学宫占据主要地位的,是以百里风为首的机关师、子阳的医家和法家、农家,总体来说治国耍嘴皮子不行,但干起实事来,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这些诸子百家来了之后,隐隐就和之前这批人分成两派,一派治国理念、一派专研科技,幸好因为侧重点不同,两派目前还可以称得上和平共处。

  明夷隐瞒身份,低调的来到了学宫。

  百里风和他一个名叫张苍的小弟前来迎接了帝后。

  他最近在和徐夫人聊着怎么改善铸铁技术,实在不想浪费时间,闲聊几句后,就让小弟继续去接待帝后,自己者又回到了剑庐旁边。

  名换张苍的少年唇红齿白,年不及弱冠,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又精通计算,听到明夷的身份之后也没有过多惊讶,只是以礼相待。

  明夷一时间好感上升,听到他与李斯韩非一样是荀子的弟子,就确定这少年就是将来编写《九章算术》的张苍。

  这少年将来还有个弟子会是贾谊,就是写了《过秦论》的那位。

  明夷心生好奇,忍不住与这少年多聊了几句,然后就听到后者高谈阔论了一番“人乳的养生长寿功效”和“常孕女子不可幸”的见解。

  “……”

  笑容渐渐消失的明夷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我观郎君年岁尚小,不知妻妾几何?”

  “不过十余人而已。”张苍笑容腼腆的说道。

  啧。

  笑容彻底消失,明夷平静说道:“带我去见百里祭酒,我想询问显微镜做的如何了。”

  张苍连忙带路到百里风的铸剑炉前。

  说起来徐夫人和百里风这也是一对老冤家了。

  根据明夷后来询问所知晓的,百里风当初帮助徐夫人在赵国修建了一个机关复杂的地宫,于是修好之后徐夫人却因为钱才被盗贼偷取而付不出赎金,百里风还以为他故意不交工钱,愤怒的拿走了他收藏的所有匕首宝剑抵债。

  徐夫人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后来拜托了盖聂大侠帮自己重新从盗贼手中拿回钱财,想重新赎回宝剑,却发现天下已经找不到此人,又急又气,根本猜不到百里风当时正隐姓埋名的混在鲁班传人里偷取知识……

  就这样,一错过就错过了将近十年。

第169章

  巨大的打铁炉火光融融,十几个仆役手推鼓风机,不断倒入一筐筐的木炭,使火炉更加灼热!

  那火炉里正在铸造的铁矿并非是如今铁匠惯常使用的、石头一样的块铁,竟然是散发着灼热赤红色光芒的明亮铁水!

  百里风和徐夫人站在铁炉前指指点点,不时低声交谈着什么,徐夫人手中拿了一包纯黑色的粉末,正犹豫要不要往铁水当中放入一些。

  “这是在做什么?”明夷走过去问道。

  百里风压抑着兴奋回答道:“此乃徐先生所想出的炒钢之法,若是以鼓风木炭,将铁矿加热至如同水状一般,在灌入模具当中成型,则可以免去以往敲打之苦,是锻造铁器变得轻而易举!”

  “炒钢……”明夷轻声喃喃道。

  能在历史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炒钢技术,如果真的能被发明出来,那绝对值得重视!

  徐夫人也见到了明夷走来,她身份早已非同以往,立刻拱手抱拳行以一礼。

  “正是,非但如此,我还发现若以碳粉加入钢铁当中,碳粉量少,铁器柔韧而硬度不足,碳粉量高,铁器则坚硬而易碎。”徐夫人说道。

  明夷越听眼睛越亮,微笑道:“此事若成,那农具便再可以不用木头而用铁器,天下庶民不知可以少受多少苦累,我先在此谢过二位了。”

  徐夫人哈哈一笑,说道:“不敢当娘娘道谢。”

  铁炉旁边吵得厉害,又灼热至极,明夷与百里风走到了一边的绿树浓荫下。

  “显微镜造的如何?”明夷问道。

  自从攻打下齐国以后,整个齐国所有透明无色的水晶源源不断运给百里风,其中步伐可以制造成透明无色水晶杯一般的大块水晶。

  “已有眉目,不出一月便可得出。”百里风淡定说道,他成竹在胸。

  “那便好。”明夷笑道。

  中医固然有成效,但若想真正解决杀伤力最大的传染病,还是去要研究细菌。

  而想要研究细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意识到细菌的存在。

  “就是有一事很是烦躁,那些儒家之人,总说我们这些是旁门小道,比不得他们的治国理念、圣人之道,又嫉妒我等得到了陛下重用,所以常有为难之举。”百里风意有所指地说道。

  他追寻天地至理,哪里算得上旁边小道!

  如今姬明夷都成为秦国帝后了,应该能帮忙出个头吧。

  这……

  明夷沉思一下,并没有轻率的给出承诺。

  事实上不止儒家,法家、黄老之学……几大治国流派都有这种看不起科学的想法,区别只在于或轻或重而已。

  单纯的去将儒家之人训斥一番,让其不再为难,这自然容易得很,但真正难以改变的,确实,他们根深蒂固的“旁门小道”思想。

  “我知晓了,自会处理。”明夷平静说道。

  临走时,明夷从徐夫人口中得到了师傅的下落。

  抛去刚去齐国,齐国就被灭了的心塞,盖聂和龙阳君决定南下百越,然后再去关外的匈奴走上一圈。

  如今天下,也就只有这两个地方还不是秦国地盘了。

  此外,盖聂也听说了明夷被封为大秦帝后,并且诞下公子公主的消息,让他转告一声恭喜和保重,过几年就再来咸阳看徒弟。

  明夷犹豫片刻,问道:“那先生可知屈渊的下落?”

  “他回楚国,与自己的养父宋玉住在一起了。”徐夫人说道。

  那也不错。

  回到咸阳宫后,明夷先去看了两个躺在摇篮床里的子女。

  扶苏和阿巽这几个月来吃的白白嫩嫩,已经不是刚出生时的小猴子一样,遗传自父亲嬴政的漆黑眼睛大而有神,打着哈欠开始闭眼酣睡时很是可爱。

  明夷罕见地升起了一点慈母心肠,想要将两个孩子抱在臂弯中逗弄片刻。

  可惜抱孩子需要技术,刚把孩子抱起来,明夷就因为不小心没有抱住颈椎,而使孩子半个脑袋凌空。

  “哇——”

  刚刚陷入酣睡的扶苏当即大哭起来。

  连忙扶好孩子的颈椎,回忆了番这种情况下,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怎么做,明夷尽量温柔的说道:“别哭了,再哭揍你。”

  “哇——哇——哇——”

  扶苏的哭喊越发尖锐,吵的一旁的妹妹也开始哭起来。

  “娘娘,需将孩子抱于臂弯中摇晃。”乳母大的胆子说道。

  公子才几个月大,单纯恐吓听不懂啊!

  “怎么如此大哭?”正巧踏进来的嬴政说道。

  明夷眼睛一亮,如同看到了救星,立刻将扶苏塞到了嬴政怀中。

  “扶苏哭了,你哄哄他……”顿了顿,明夷又原话说道:“……只需将孩子抱于臂弯中摇晃即可。”

  嬴政用眼角的余光望了她一眼,似笑非笑道:“明夷这母媪也当得太过潦草,连哄个婴孩都不会。”

  明夷双手抱臂,微笑道:“多说无用,陛下试试?”

  嬴政自信一笑,低头开始摇晃手臂。

  ……

  “哇——哇——哇——”

  乳母连忙将小公子接过,然后抱入怀中,轻车熟路的摇动摆晃,安抚小公子重新入睡。

  黑衣的年轻君王神色一派平静,若无其事的负手身后,与明夷一同步出宫殿,都默契的不再提起殿内孩子大哭。

  彼此对望一眼,已然达成心有灵犀的协议。

  果然,这种连说话都不会的孩子,还是交由宫人照料为妙,等到一岁多听得懂话(恐吓)时,再行父母之责也不迟。

  在将大量的武器融化,并且锻造成了质量上佳的秦半两钱以后,近一年来天下动荡不休的“物贱钱贵”局面终于稳定了下来,不至于出现一块玉佩、一卷丝绸只能卖几个钱的奇葩情况。

  这么多的秦半两钱流通出去,为了防止有人想要趁机谋私利,然后又折腾出什么幺蛾子,秦始皇在各郡设立一个由咸阳内史直接管辖的“钱兑令”,负责将六国各地的旧币和秦半两等价兑换。

  这本来只是权宜之计,但等到动荡完毕后,嬴政也不打算撤销此“钱兑”之地了。

  在这次的动荡里,这“钱兑”之地除了换钱币以外,还可以在官买官卖之间调控一郡之地的百物之价,免得有奸商趁机发财,所发挥的作用出乎意料,也许可以保存下来再做他用。

  连年征战,再加上这次的动荡,秦国以外的大商人十不存一,魏国大梁还有齐国商贸都荒废了许多。并

  因为这事,嬴政又下令将商人的税务减轻,从原来的“五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改成了“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

  相当于减轻了一半的税收,好刺激商贸小贩,来往各地运送货物。

  此令一出,天下虽然主流说法还是仇恨咒骂,但也终于有了一些微弱的商人声音,夸赞起了秦始皇。

  将这些大事办完以后,闲不下来的秦始皇开始命令天下各地的豪门富户迁到咸阳来居住!

  其中——巴郡之地的寡妇清赫然在列!

  因为这一辈子明夷带来的蝴蝶效应,寡妇清这些年广泛种植棉花,又制棉衣织棉布,广销天下,所得钱财又大多散发给庶民,如今在巴蜀之地的声望如日中天,比上辈子还要强了一倍有余,堪称是小封君一样的存在,和那因为打通西域上路而立下大功的乌氏倮都不相伯仲。

  这种商人在嬴政眼里,就是影响他秦国律法和皇权的问题人物,必须放在咸阳就近看管才会安心!

  几十万有钱人来到咸阳,间接把整个咸阳城的房屋住宅价格都炒高了一波,很多人都不得不去城郊居住,即便如此,还是拥堵挤塞!

  幸好嬴政对此早有预料,趁机划分了咸阳城和对面的长安学宫为重心,规定了只要交上小小一笔钱财,这些富户就可以开始在渭水两岸建造宅邸。

  以这些富户各自在家乡的地位,怎么能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交一点钱算什么?重要的是要在这咸阳城有一配得上身份的豪华宅邸,于是,渭水两岸轰轰烈烈的修房开始了,不出几年,这一整片地盘就会成为一座巨大的新城!

  数以十万计的工匠民夫沿着滔滔河水伐木建宅,又加上周围送水送食之人,迁来的各地富户操着不同口音语言在咸阳城中走动。

  遥遥望去,这是一片比往日繁盛无数倍的景象,让人喜悦难掩。

  为此,嬴政最近开始爱好在批阅完奏折之后,在夕阳之下于明夷一起站在咸阳宫的最高处,然后看着远方的咸阳城谈天说地,顺便表达对未来“天下第一城”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