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54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几秒之后。

  “陛下所言甚是。”明夷拊掌而笑,真诚的说道。

  从前有个强大国家的诸侯。

  这个诸侯做了很多守株待兔邯郸学步买椟还珠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蠢事。

  现在,他要再做一遍。

  ——————

  秦国以北,上郡边关。

  还未到冬日,带着寒意的瑟瑟冷风就已经自北拂面而来,吹动枯黄的杂草。

  一场大战刚刚结束。

  横亘垭口、毛石土筑的长城哨所上,鬓发斑白的年老将军手持布帕,擦拭着手中长剑剑槽里凝结成黑红色的血痂。

  长城下,胡人已经败退离开。

  秦兵们精疲力竭的从战场上找到还活着的人,三三两两地将受伤的人抬回城门里。

  一个不过十七八岁的秦兵被同伴背在身后,看着手臂上的刀伤和向外冒的鲜血忍不住哆嗦就流下泪来,那是之前的战斗中被一个胡人小头目用铁刀所砍伤的。

  大丈夫不怕受伤和痛苦,但他怕邪风入体,没几日便一命呜呼。

  秦兵见过很多同伴,他们在战场上生死搏杀捡回一条命,却十有七八因为受了一点外伤而浑身高热,伤口肿胀流脓,哪怕有医者诊治也没用,没过几日就死在了营帐的病床上,生还者寥寥无几。

  背着伤兵的那个年轻秦兵是他同乡,此刻也心中酸涩难当,强压着用平静的语气说道“莫怕,回营之后,我用烧红的铁块给你烙伤口,忍一忍痛,便不会邪风入体了。”

  受伤的士兵苦涩一笑,心中明了他是在安慰自己。

  因为怕死而用铁块烙伤口的多了去了,可因此而死的人还是居高不下,甚至死的更快。

  “大兄……”受伤的秦兵哽咽着说道“……我母只有我一子,恐年老之后无人照顾,你回乡之后,求你照顾一二,我在墙角的老鼠洞里攒了两千多钱,就全都送你了。”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年轻秦兵疾言厉色的说道。

  ……

  两个士兵一边说着话,一边跟随人流走入城门之内。

  长城上,几个蒙家的仆役奉家里小主人蒙恬的命令,千里迢迢的来找蒙骜老将军,

  “是孙儿蒙恬来的书信?”蒙骜将青铜剑插回腰间剑鞘,回头问道“何事?”

  仆役言说不知,将蒙恬亲笔所写的信笺恭敬递给老将军。

  将那丝绸所写的家信一目十行看完之后,蒙骜点头说道“他有心了。”

  随后就看也没看那当做礼物的几个铜壶,让仆役顺便再跑一趟,将那些新奇药物直接送到伤兵营帐中。

  受伤之后,邪风、火、毒入体之事哪里那么容易解决?

  就连神医扁鹊也对此束手无策。

  但这到底是孙子的一片关心,随手弃置也不好。

第56章

  在酒精成功提炼完毕的三日以后,明夷习惯性的想要出宫,却被赵高阻拦在宫殿外。

  “姬女见谅,只是陛下有令,“酒精”之物既已经制成,便无需再出宫了。”赵高笑眯眯的说道。

  又是嬴政在找事!

  明夷闭上眼睛,用指尖揉着太阳穴来缓解头痛情绪,几秒后平静的说道“我要面见陛下。”

  “这……”

  赵高犹豫着没有动。

  “我知陛下曾说我无故不得离开偏殿,但陛下未曾说过禁止我见他。”明夷平静的说道。

  赵高依旧挡在门前没有推开。

  见他这样,明夷神色立刻一沉,冷冷说道“我要面见陛下,你不去禀告,还在此做何?”

  考虑到秦王确实对这眼前少女态度特殊,赵高不再犹豫,立刻赔笑着说道“我即刻就去,您勿怪!”

  不多时,赵高重新来到偏殿,带着比先前还要热情些许的笑容说道“陛下应允一见。”

  明夷施施然站起来,跟在赵高后面又走向寝宫。

  寝宫的殿堂里,一个脸色微黑、文士模样的中年男子正大气也不敢喘的垂首站在阶下,额头因为紧张已经流下汗来。

  上方端坐的年少秦王垂眸看着中年男子呈现上的竹简和关中河流地图,片刻之后将手中竹简放下,平静开口道“此事若成,确实是利国利民。”

  中年男子听的心头一喜。

  嬴政挥手招来宦官,开始书写王令。

  “传朕谕令——封韩人郑国为少府少监,令其征发民夫,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嬴政平静的说道。

  没想到国君交予的计策会如此轻易被采纳和实行,中年男子微微一愣,随后大喜过望。

  中年男人双膝一跪,叩地高声说道“谢陛下恩典。”

  秦王挥手让他退下离开。

  就在这时,明夷走了进来。

  那中年男子站起来抬头一看,只见秦王近宦带领一身着华服的美貌少女走来,还以为是后宫妃嫔之流,微微一点头后,就立刻趋步向旁退避离开,以示避嫌和恭敬。

  刚踏入宫殿的明夷脚步微微一顿,回忆那句“谢陛下恩典”的口音,看着中年男子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

  “韩国人?”明夷喃喃问道。

  嬴政从坐席上站起来走到她身边,说道“韩人郑国,”

  明夷眼神瞬间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原来是他……来修渠的?”

  “对。”嬴政说道。

  总算来了……

  嬴政负手看那中年文士的背影的目光宛若看一块金砖,神色中有着难以掩饰的愉悦。

  郑国——一个每天为了消弱秦国国力而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埋头苦干、夙兴夜寐……最后终于成功以一己之力让秦国更加强大的奸细!

  在六国拼命抵抗暴秦来犯的路途上,哪怕是最弱小的韩国,也曾经拼尽全力的努力过——比如说由韩王提出、郑国主持的疲秦之计。

  说来韩国也是可怜倒霉又愚蠢。

  有秦国这种今天抢个上党郡、明天抢个阳城、后天再抢个负黍、堪比虎狼一样的邻居,但凡是个正常人智商的国王都得愁白头发。

  已经连续数代韩王都活得胆战心惊了,生怕一觉醒来就是秦军来犯、国家灭亡。

  坐以待毙当然不行,但光明正大的撕破脸拼死一搏又没有勇气。

  目前在位的韩王安对秦国又怕又恨,于是就想出一个削弱秦国国力的好主意——疲秦之计。

  整个计划是这样的——效仿春秋时期的越国忽悠吴国搞大工程,由韩国人里面超级擅长水利工程的郑国跳槽去秦国打工,同样忽悠秦王在关中地区大肆修建水利工程,时间越长工人越多难度越大越好,最好让整个秦国上下都疲于修渠,将国力消耗的一干二净!

  秦国国力消耗干净以后,自然就没有多余的心力来攻打韩国了!

  这个计策如果不看后来结果的话,单独一听真是棒棒哒!

  于是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伤害零点五。

  疲秦之计进行了十年,秦国国力消耗了不少,但收获更大!

  郑国花了十年时间打通泾水东注洛水,成功修建了郑国渠。

  此渠一成,不但灌溉了关中土地四万余顷,还成功改善了土壤质量,让每亩地的收获都达到了六石四斗的超高产量。

  关中沃野千里,成了不逊于巴蜀之地的粮仓。

  综上所述,疲秦之计是个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范。

  满腔的雄心壮志想要炫耀又无人理解,嬴政想了想,勉为其难地看向姬明夷,修眉俊目一如往常波澜不惊,漆黑眼睛中却含蓄地闪烁着一丝得意。

  “后来韩国灭国以后,朕特地下令表彰赏赐郑国,言若非他修建郑国渠,使关中沃野千里粮草不尽,秦国焉能在与赵国连番大战之后,犹有余力粮草攻打韩国,当真是有大功于秦国。”嬴政声音低微的说道。

  明夷“……”

  真歹毒,郑国都亡国了,还要这么狠的落井下石,往别人心上捅刀子。

  靠的有些近,明夷向旁边挪一步,远离耳边的轻微热源。

  明夷目光一转,见侍从宦官们都站的远,没法听到嬴政的话,才同样小声的说道“他心中虽然想要对秦不利,但不论其心单论其行,所建郑国渠却将关东变成天下粮仓,堪称功在万民,陛下你还在韩国灭亡以后特意去嘲讽一番,是否太过气量狭小!”

  嬴政一声冷笑,“郑国最初建渠之时,只知道向少府要钱要粮,大量征发徭役庶民,而不顾开凿进度,若非疲秦之计事发后朕以性命胁迫,逼他用心修建郑国渠,还不知他会生出何种事端……”

  明夷一惊,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

  “……所以,未曾依律将郑国问罪处斩,已是朕宽容大度。”炫耀完毕,嬴政恢复到正常的音量冷冷说道“你有何事?”

  明夷回过神来,飞快的温和微笑道“陛下什么时候放我出宫?”

  “你何时招供?”嬴政眼也不抬地反问道。

  “你究竟还要在此事上纠缠多久,反正我不管说何话你也不会信……”话说到一半,见他脸色开始变冷,明夷话锋一转,立刻微笑着吹捧道“陛下你心怀天下,即将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德被天下,何必着眼于区区小事?”

  ——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赶快去忙着统一六国吧,别在这件小事上死磕了行吗!

  嬴政将那几句话在心里反复默念几遍,惊奇道“没想到你文采不错。”

  嬴政一直以为姬明夷是那种专注于拳头而学识稀缺的女子。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你何时让我离开?”明夷微笑说道。

  嬴政淡淡凝视着姬明夷那张微笑弧度完美的脸几秒,缓缓开口道“其实有一件事朕想一问……”

  “陛下请讲。”明夷从善如流道。

  “你为何能每日对他人都含笑以对?”嬴政问道。

  嬴政从前未意识到这点,皆是因为她在自己面前虽然也爱端着温和的微笑表情,但遇到事情之后也未曾刻意掩饰情绪。

  仔细回忆,那些鲜活的神情似乎都是在他面前。

  而对子阳、蒙恬等诸多人事时,才是真的极少显露真正情绪,这也太过擅长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