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66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那位秦王上位后只知晓吃喝玩乐,将你在世时原本就繁重的赋税又连连加重,终于,受不了压榨的庶民们和六国中人前仆后继、群起而反,致使天下处处叛军……咦?陛下你这眼神想说……是否是想说大秦铁骑天下无敌?……呵,自然是天下无敌,但陛下你别忘了秦国军队一半被你派到了百越南征,一半在北地修筑长城和攻打匈奴。当然,关中秦国的军队和名将还是有的,所以虽然打的费力,但叛军主力也被包围在了巨鹿,即将在被秦国打败,可这位秦王就像当初赵国怀疑李牧一样,功高震主,咸阳的那位秦王为此而断了秦军粮草,逼的几十万秦军反倒投降敌人,开始转头攻打秦国。叛军至此长驱直入,没过多久便攻破咸阳城,六国于你秦国有亡国大仇,又岂会放过。整个咸阳都被活生生屠戮了一遍,这次不仅仅是你的子女,整个秦国的嬴姓赵氏宗族都被屠杀殆尽,将咸阳宫的珍宝财物瓜分殆尽!你梦想的大秦帝国千秋万世,在你死后短短三年就亡国灭种!——此乃陛下死后家国下场,为其三!”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他的大秦帝国竟是二世而亡!

  最后一个字的话音落下,似乎连嬴政周遭的空气都凝固住了。

  明夷从来没见过嬴政神色如此巨变过,哪怕是当初面对李牧追杀命在垂危、或者是自己刚刚下药时都没有。

  不可置信的震惊和暴怒、稀少的惶恐和心痛、又混杂了无处发泄的杀意……种种复杂的情绪混合着出现在那张容貌上,让他看起来森寒冰冷到了极点!

  如果不是现在动弹不得又被绑住了嘴,明夷想象不到这样一个怒火滔天的秦王会做出什么事。

  看见嬴政又一次挣扎起来,为了防止他发出声音被外面人发现,明夷皱了皱眉头,趴上去压制住他,这才发现他的全身肌肉都已经绷紧了,连牙关都紧紧咬住。

  大约十几秒之后,理智回笼的嬴政意识到因为药物而动弹不了的身体挣扎也没用,才重新停止动作。

  明夷抬起一点头向他看去,嬴政冷漠偏头,避开她落下的一缕头发。

  明夷谨慎的等待一两分钟,确定他不再挣扎以后爬起来,从案几中拿起竹简,用刻刀快速的在上面刻好了一封允许她出宫的王令。

  这些天不止一次的用过这个,上面要写规格模式和书辞之类,明夷都已经很熟悉了,原样复写一遍不在话下。

  刻好之后,明夷摸出嬴政腰间的铜质王印,在竹简上面盖下一个鲜红印记。

  大功告成!

  嬴政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一连串动作。

  跟嬴政讲前世之事(人生攻击)已经浪费了足够多时间,不能再耽误下去。

  明夷伪造好王令之后,拿起自己的随身物品和剑就打算出去,想了想,决定还是在和嬴政告个别。

  半蹲在秦王面前,明夷温和的说道“临走之时,我还有几句话想和陛下说,权当告别。”

  “首先便是,放在水中的是草乌,有剧毒,量少可麻痹昏厥,量多者致死,然而我为人心善,只放了一点点,否则陛下此刻已经魂归黄泉,那个水壶中的是甘草,可以解毒,陛下记得回头多喝些。”

  “还有,如果不是陛下时常挥退所有人,然后又询问我前世之事,还对华阳太后造谣我侍寝过,今日焉能我同陛下二人在房内这么长时间,却无人怀疑陛下安危,只当你我二人在房内嬉戏。再以及我常常奉陛下恩准出宫,现在出去想必也无多少人怀疑。”

  明夷本来还想总结一句“自作自受”说给嬴政听,又觉得做人不要太刻薄,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

  靠在墙边的嬴政听完后面色冷漠。

  如果是平日里,这番话的一定能惹到他勃然大怒,但在刚才的打击中回过神后,嬴政觉得这世上已经无人无事能够再给他的心理造成剧烈打击了。

  嬴政佛了。

  走出房门后,明夷微笑对赵高表示秦王今日心情不好,想要静一静,让谁也不要进去打扰,大约半个时辰后再进入房内服侍秦王。

  赵高连连称诺。

  明夷又将嬴政的王令给他看,让其准备了一辆马车出宫。

  这次赵高疑惑了。

  “夜色已降,陛下何以令姝女在此时出蕲年宫?”赵高问道。

  “陛下所想,我如何知晓。”明夷说道。

  赵高还是心怀疑虑,犹豫着看向房间内,不知该不该进房间内向秦王一问。

  明夷一声叹息,做了一个附耳过来的手势,小声对赵高说道“陛下许是因为无人教导,不通黄赤之道,刚才有些……所以恼羞成怒,暂时不想再见到我。”

  赵高脸色微变。

  “此等秘事,你可千万不要宣之人口。”明夷嘱咐道。

  “这是自然。”赵高陪着笑说道。

  他疯了不要命了才会将秦王房中之事说出去。

  “所以,陛下还在恼怒,我不敢忤逆他,在城外逛一圈就回来。”明夷说道。

  “只是雍城中现在恐怕还有些混乱……”赵高犹豫着说道。

  明夷举了举自己手中长剑,笑的温和。

  “无妨,我准备了长剑傍身。”明夷说道。

  “难怪姝女拿了把剑出来,刚才我还在疑惑,您真是深谋远虑。”赵高立刻讨好的说道。

  坐上赵高准备的马车离开蕲年宫,以秦王宫的穷奢极欲,哪怕是在这种混乱之际,派来服侍的人都有十余位。

  明夷忍不住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在走入还有些混乱的雍城中以后,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摆脱这些宫女宦官和侍卫,夺了马匹狂奔出去。

第69章

  冬日里,天空已经下起了雪。

  离开蕲年宫时,明夷特地在身上披了一领狐裘披风,披在身上遮掩住大部分身形,然后再将随身的小包裹藏在里面夹带出来,因此没被发现。

  这领出自秦王宫的狐裘披风雪白无暇、柔软丰厚,哪怕比不上当年孟尝君想方设法从昭王手中偷出的那件披风,也相差不远了,如果拿出去贩卖必然价值数百金,在夜色中无比显眼。

  雍城中,各处都有厮杀之声,那是跟随吕不韦的人已经在穷途末路的拼死一搏。

  打晕了几个,又用匕首割断缰绳抢了马匹飞奔而出,明夷无视了身后的惊慌追喊声,沿着长街狂奔而出。

  向前,就是雍城的城门。

  城门口,正有八九辆马车想要突袭而出,一群身手利落的护卫与秦兵交战正酣。

  明夷身体微微向前倾,不闪不避的迎面狂奔而来,一手控制着缰绳,而另一手干脆利落解下咽喉处的披风系带。

  ——十丈……五丈……三丈!

  ——一丈!

  已经有秦兵注意到这个狂奔而来的少女,一边大喊什么人,一边手持着刀戈冲上来!

  就在即将接近的那一霎那,明夷右手中的披风猛然狠甩而出,凌空遮住面前三两个秦兵的视线,同时闪电般跃下马匹,又在马身上狠狠捅了一刀!

  “吁——!”

  马匹受痛而发狂,开始不受控制的在这方寸之间飞跳,无差别攻击起人来!

  趁此机会,明夷在一片混乱中反手夺下城门口的火把,直接点燃了马尾巴和周围所有可燃的物品!

  这一幕与当初嬴政面对李牧追杀是点燃千里马的尾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了巨大混乱。

  秦兵暴怒,直接将明夷判定了成了敌人,大声呼喊着“吕贼受死”,持剑砍过来!

  明夷反手拔出长剑,一边对付这些秦兵,一边伺机想从混乱中再抢一匹马跑出去。

  正在与秦兵交战的那帮人也注意到了她行为,纷纷效仿着抢夺火把来点燃周遭一切,甚至还有几个不顾庶民生死,直接朝一旁的稻草房顶扔去。

  这些人做事可比明夷狠多了,甚至还狠心牺牲了两三辆马车,将其一一点燃后任其冲撞秦兵!

  不过也幸好在这种不计代价的疯狂行为下,城门口的秦兵终于被冲散开来。

  明夷正看准了一匹马打算跑过去翻身而上,身边的一辆马车却突然打开车门,从中伸出一只肥胖的手和脑袋。

  “快快上来!”那胖子擦着头上的汗说道。

  有免费的马车乘,明夷也就不再舍近求远,反手一撑跳上马车。

  “哐当——!哐当——!”

  随着几声强行以蛮力踏破木栏杆和铁蒺藜声响,突围成功的四五辆马车在夜色中绝尘而去!

  车厢中,明夷凝神认出了那个胖子是谁——当初代替吕不韦管理洛阳封地、特别擅长谄媚逢迎的胖子吕文。

  “多谢相助。”明夷点头说道。

  吕文还没有从刚才的打斗中回过神来,惊魂未定的喘息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无妨,若非姝女先以火攻扰乱秦兵,我们也没有这么容易就能离开。”

  马车中还有另一个文人样子的男子,是吕不韦的门客,名字叫做司空马,低声询问了吕文这少女是谁,又知道她曾经与秦王在洛阳同行后,脸色就不对起来。

  “你与秦王交善?”司空马沉着声音说道,脸色相当难看。

  这是一个回答不好,就要再立马打一场的问题。

  明夷立刻冷笑一声,带着微微厌恶的说道“我若是当真与秦王交善,又岂会刚才闯出城门,我与你们如今都在躲避秦兵追杀,难道还看不出我之前立场?”

  司空马心中怀疑更重,冷漠说道“我跟随吕丞相多年,跟随丞相的人中绝对无你。”

  说这句话时,他手指已经摸上了腰间剑柄。

  明夷神色坦然自若,好像根本没有看来他要拔出的剑,淡淡说道“我之前并非吕不韦之人,而是长安君之人,当初长安君想要逃回封地时,还是我帮他收罗的游侠。”

  司空马依旧有些怀疑,担心这陌生女子在逃亡路上向秦国人告密,于是又问了许多当初长安君第一次造反时设法离开咸阳的细节,明夷都一一对答如流,毕竟这事就是她一手操办的。

  司空马这才放下三分心来,相信这少女暂且和他们是同一阵营。

  不过两方人到底也不熟识,一夜无眠的逃跑到天亮以后,这几辆马车在一处荒僻的山岭间停下。

  再打来野兽吃烤肉当早餐后,明夷看出司空马防备自己,向这几个人提出了告辞。

  然后吕文友情赠送了一套身份证明。

  作为商人,这些需要来往各地的验传总是常备在身边,有商鞅逃跑的前车之鉴在前,他们逃跑时也不敢忘了带,免得也因此而落到五马分尸下场。

  吕文友情赠送的这套就是一个与明夷条件大概相似的少年,是洛阳一个和他有些关系的商人儿子,这次跟他来雍地本是为了混个前程,只是也不知在兵乱中是生是死了。

  这正是明夷现在急迫需要的,便也不再客气地收下了。

  秦国已经容不下他们这些吕不韦余党,司空马、吕文这一行人打算去赵国求生存。

  看着马车在杂草荒芜的土路间渐行渐远,明夷转身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平定了叛乱之后,秦王就应当要回到咸阳了,就冲临走时放的那波嘲讽,嬴政恐怕把自己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肯定会搜索追捕。

  所以,这时候在往咸阳走就是死路一条。

  明夷思考片刻,决定向巴蜀之地走。

  当初想方设法从火海里抢救出来的那点棉花种子,明夷现在还随身带着,只是棉花种子最多也就三年的保质期,再不种植,恐怕一个能发芽的棉花都没有了,如果是那样也就太可惜了。

  这个时代的棉花应当还在印度那边,虽然明夷不清楚这点种子是怎么样从印度传到缅甸、缅甸传到百越、百越又传来楚国的过程,但也明白它的重要。

  如果再不播种,恐怕有生之年都没有机会见到棉花了。

  其实严格来讲,棉花最好还是应当在气候温暖的南方种植,然而现在再花小一年时间跑去楚国不现实,幸好巴蜀之地气候湿热温暖,也可以勉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