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第73章

作者:遗忘li 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穿越重生

  别人的看法,嬴政从来不在乎!

  嬴政想了想,眉眼间又带着些许傲慢的说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明日朕就下令,让秦国境内唯有秦王可用“朕”自称,违者通通问罪为隶臣妾!”

  这事早该干起来了!

  明夷“……”

  明夷挣扎着问道“不过一个称呼而已,是否罚的太重了。”

  隶臣妾就是奴隶的意思,在这个时代当奴隶,就是每日每夜的操劳不休,相当于已经预定了一生的悲惨命运。

  嬴政微微不悦,冷淡说道“冒犯君王是死罪,朕已然放宽刑法。”

  “将人罚做嬴政,那陛下还不如直接死刑。”明夷淡淡的说道。

  “那岂不是白白浪费。”嬴政淡然说道。

  人活着还可以做牛做马,给他的建设大秦帝国添砖加瓦,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明夷“……”

  明夷继续挣扎着说道“但六国中人还是有许多会自称为朕,比如说楚国的屈原大夫。”

  六国还有这么多人你罚不过来,就别祸害自己国家的子民了!

  “随他们去,等哪日时机合适时,正好以“自称为“朕”,是冒犯秦王”为由攻打。”嬴政更加淡然的说道。

  虽然说有没有正当理由都会攻打六国,但师出有名更好!

  明夷“……”

  跟这种暴君没什么好说的了,明夷彻底闭口不言。

  很好,从今天起,秦国就又要多一条苛刻律法了!

 

第76章

  韩国的所有土地从此归于秦国治下,秦王大笔一挥,将此地改名为颍川郡。

  按理来说一郡的郡治应当是此郡最繁华的地方,也就是新政,但为了防止将来统治时受到了新政旧韩贵族的干扰,秦王只好建郡治于阳翟。

  那个投降了秦国的韩国人腾,才华着实不错,秦王将他封分为了南阳太守,想要让他先干个几年,将来再继续提拔到咸阳当内史。

  因为颍川郡暂时还没定下太守的人选,得回到咸阳以后再挑人上任,所以这段时间,只好先让南阳太守腾暂时掌管颍川郡了。

  也就是说腾一步登天,相当于掌管了原来韩国的所有地盘!

  激动的腾来到韩王宫给嬴政三叩九拜,指天发誓对秦王从此忠心耿耿!

  秦王亲手将人扶起来,又温言勉励了一番,这才令他离开。

  看着腾像当初李斯一样斗志昂扬、大步离开的背影,秦王满意一笑。

  锦衣玉食动人心,就像是以后给赵国的郭开封高官一样,给六国中愿意投降秦国的人优厚待遇,可以让很多人心生动摇。

  说起李斯,姬明夷那天夜里所说的话又一次浮现在脑海中。

  秦王唇边的微笑转瞬即逝,重新恢复到冷漠神色。

  二世而亡……

  这句话就像梦魇一样,时时刻刻缠绕在嬴政心头。

  ——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这是韩非所说过的话。

  韩国国小力弱,当今韩王治国也很不靠谱,虽然亲儿子韩非每天都要上书要求法治,然而韩王从来都没有听纳过,而是自己发挥“术治”。

  然而他实在没有韩昭侯的才华,不靠谱的君王加上不靠谱的变法,让韩国所推行的法律和政令常常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衰弱。

  但这并不是说韩国没有优点了。

  在农业这方面,韩国就做的很好,铁铧铁镢铁锄铁镰等大量铁农具的推广应用,再加上用粪便施肥和使用牛耕的精耕细作,韩国每年的农业收成都相当不错,有些地方还实现了一年两熟。

  秦王这次亲自来韩国,除了想要知道韩国弓弩刀剑的制造方法以外,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将“一年两熟”的粮食收成推广到秦国去。

  一想到明年后年要爆发的饥荒、蝗灾和瘟疫,秦王就头疼。

  至于遇上姬明夷,纯属是意外之喜。

  为了此事,秦王甚至不惜穿上普通服饰,亲自去新郑周围的田地里考察。

  百无聊赖的明夷跟着一起去了。

  在考察询问了大半个月以后,秦王终于心满意足。

  韩国之所以能一年两熟,是因为这里的农人掐着时间点轮番种植豆麦,咸阳周边与新郑的气温相差不远,应当也可以实行。

  为了以防万一,秦王甚至还命令蒙恬重金(和武力)找了十几户擅长种地的农人,直接和铁匠放在一起打包回咸阳。

  站在田边的泥土小路上,明夷折了一支麦穗放在手中把玩,还没有成熟的麦穗青绿,颗粒饱满。

  身边的嬴政刚刚结束了和农人的一轮对话,正举起水囊喝水解渴,远方遥遥站着蒙恬等人护卫安全。

  这些天待在秦王身边,明夷也间接听了一耳朵的各种农业知识,忍不住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好感度上升了不少。

  在没有杂交水稻和各种科技农药的这个时代,粮食是用来活命的。

  农人哪怕多收获一斗粮食,有时候也意味着他们不用为了节约口粮,而偷偷溺死压死刚出生的婴儿。

  能为了农耕这么尽心竭力,甚至还亲自换上普通衣服去问路边庶民,恐怕如今的各国诸侯中也只有嬴政会这么干了。

  以前真是看错了,没想到嬴政也有爱民的一面!

  怀着这种诡异的感动心情,明夷对身边嬴政说道“粮食种植收获与天气冷暖有关,若是想要将一年两熟广而推之,陛下不妨试试秦岭淮河以南,也就是楚国的那一片地方。”

  植物这东西天气越暖长得越好。

  像是青藏高原这种寒冷地区,一年一熟就不错了,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北方地区的温带可以达到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而南方的亚热带则可以一年二至三熟。

  至于可以一年三熟的热带地区,中国几乎没有,不予考虑。

  “此话怎讲?”嬴政问道。

  “越往南边温度越高,一年到头粮食可以生长的时间也就越长,如今楚国大多以水稻鱼羹为食,而少食小麦,但小麦与水稻的种植时间不一样,若是掐算时间轮流种植,应当可以小麦水稻一年两收。”明夷说道。

  就连初中历史书上都提过,在宋代,南方就已经实现了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两年三熟,既在水稻和冬小麦中间的一个月空闲时,再种上一茬青菜。

  只可惜真正高产的那些农作物——玉米红薯土豆之类,这个时代根本没有。

  听完她的话以后,嬴政心中激动!

  毕竟之前姬明夷从来不说没有把握之话,而且她先前所提出的酒精、输血之法都已经一一验证!

  农为国之本,若是收获的粮食当真能多上一倍……

  但沉思片刻后,嬴政又缓缓摇了摇头。

  看着嬴政摇头,明夷垂下眼睫,淡淡的说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寻找农家的人询问验证。”

  此农家并非路边的农人,而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奉神农为祖师,主要的理念就是研究怎么种地。

  “并非不信你的话……”嬴政解释了一句,“……但是楚国多瘴气疫病,人口较少。”

  人少,自然种田的人也少。

  这确实是个问题,想起以前见到的过的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明夷眉头微微一蹙。

  “真可惜。”明夷叹着气说道“若能将南边改造成鱼米之乡,不知天下多少人能活。”

  嬴政又想出一个办法,说道“也不是不行,等到统一天下之后,大量往南边迁民便是。”

  嬴政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飞快推测计算这道政令带来的好处坏处。

  现在那里还是楚国地盘,当然不行!

  但统一之后,派人去楚地试试这种种粮方法,如果可以,将来攻打匈奴的军队口粮也就有了!到时候把人口众多的齐楚赵之人通通迁到南边去开荒耕地!正好打散当地豪强的旧有力量,让他们没力气造反!

  至于到了那满是瘴气的楚地会不会得病而亡,就全看天意了。

  “陛下刚才不是还说南边有瘴气疫病……”明夷幽幽说道。

  “若是真能照你所说,能得如今一年所收获的两倍至三倍粮食,因病死几个庶民又何妨?”嬴政不以为意道。

  “但是……”

  明夷苦恼着,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大量种植粮食是为了不饿死人,如果为了粮食而开荒,而让无数人因此得上疫病死去,岂非本末倒置?

  就在此时,明夷耳边又传来了嬴政扼腕叹息的声音。

  “可惜现在南边还不是秦国之地,否则此法若成,就有余粮攻打燕赵齐魏了。”

  攻打?

  明夷眼睛眯起,不动声色地提问道“敢问陛下如此关注韩国耕粮之事,可是为了以后开战做准备?”

  嬴政正接过了明夷手中的麦穗低头观察,闻言头也不抬的平静说道“自然是,你也知晓,这两年秦国本来应当攻打下卷邑、篸地、有诡等城池……”

  嬴政说着带了点惋惜,“……可惜明年后年秦国会有饥荒,只好暂缓战事了。”

  在心里清点完麦穗上面结出的麦粒,和咸阳附近的做完比较以后,嬴政将麦穗重新塞回了姬明夷手上,一抬头就看到了布衣少女的难看脸色。

  “……你怎么了?”嬴政问道。

  明夷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一把将手中的麦穗随手就扔到了麦田里,然后转身离开!

  嬴政也有爱民的一面!

  爱个鬼!

  日光下,黑衣的俊美秦王看着少女背影微微蹙眉。

  即便以他的心智,也想不明白姬明夷怎么突然不悦。

  ………………

  咸阳不能长期没有君主。

  在花了月余时间将韩国事情处理完毕以后,嬴政就开始启程回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