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 第128章

作者:尹云白 标签: 打脸 宅斗 爽文 穿越重生

  “若是有了徐琳琅喜欢四皇子的流言,那么,徐琳琅就再无做太子妃的可能了,到时候,别说是做太子妃,就是做太子的姬妾,她也没有资格了。”

  “若是因为徐琳琅,我和四皇子不能走在一起,那么,就算因为流言,徐琳琅嫁给了四皇子,那四皇子心里对徐琳琅便只有厌恶,”

  彩蝶对蓝琪瑶佩服的五体投地:“小姐,你真是太聪明了,若是旁人,哪里能想出小姐这么高妙的主意,小姐有这样的头脑计谋,确实最适合做太子妃,最适合位主中宫的人。”

  蓝琪瑶在彩蝶耳边耳语一番。

  彩蝶得了吩咐,眉开眼笑道:“这也怨不得旁人,谁让她闲的没事儿跑去四皇子跟前显摆,这不是上赶着让我们拿她开刀吗。”

  没过了几日,便有流言在城外的灾民中传开:“最开始的时候旁的闺秀都去帮着太子爷赈灾,只有徐家大小姐帮着四皇子赈灾,可见是徐家大小姐心里是喜欢四皇子的。”

  “还有传言,四皇子也待徐琳琅不薄,二人时时共同去巡视灾民,时时一起在一个帐子里面看案册。”

  没有人说,巡视灾民的时候,旁边还跟着常茂、李瑱瑱和邓琬。

  也没有人提,在帐篷内看案册的时候,也有常茂、李瑱瑱和邓琬陪着。

  城外的灾民都道:“四皇子和徐家大小姐确实也般配,两人的模样都生的俊,郎才女貌的。”

  这几日,原本城西的灾民得了消息,城东的赈灾粮食也变成了杂粮粥和窝头,因着前些日子花用太大,城东的灾民不但吃食水平下降了,就连分量都降了不少看,城东的灾民不但吃不好,还吃不饱。

  城西的灾民暗自庆幸,他们随着四皇子搬到了城外,虽然吃的不好,但是顿顿都吃的好。

  这样一来,原本暗地里骂四皇子的灾民都开始夸赞起四皇子来,对四皇子朱棣很是敬仰。

  城外的灾民也喜欢徐琳琅,这个魏国公府的千金大小姐,过来赈灾的时候,和他们吃一样的食物,对他们嘘寒问暖,还给他们教五禽戏用来驱寒和强身健体,还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做游戏。

  灾民们认为,这四皇子和魏国公府的大小姐,确实是很般配嘛,原本只是听听流言,在这流言的影响下,灾民们愈发的希望,四皇子和徐琳琅若是真能成一对儿就好了。

  这话传来传去,再传到城内,就成了四皇子朱棣和魏国公府大小姐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这股流言,暗暗汹涌。

  连蓝琪瑶都没有想到,流言会传的这般像真的似的。

  蓝府内,蓝琪瑶问一旁的彩蝶:“彩蝶,你说我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卑鄙。”

  彩蝶刚要回答,就听见自家小姐又开了口。

  蓝琪瑶口中喃喃:“不,这不卑鄙,这样很公平,因为,就算是我嫁给了太子,我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永远都会留给他,所以,就算我没有和她在一起,他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也只能是我的,这很公平。”

  应天府城外,赈灾主帐中。

  大德子得了这传言,忙去禀告朱棣:“爷,也不知怎的,这灾民们都很是希望您和琳琅小姐在一处呢,这希望着希望着,说的倒像是你和琳琅小姐真的成了一对儿呢。”

  大德子见朱棣依然端着一本书,丝毫不为之所动,忙道:“爷,你赶紧压一压这传言吧,不然的话,琪瑶小姐肯定会误会啊,还有,这也会影响琳琅小姐日后婚配啊。”

  朱棣摆了摆手:“你瞧不见这些日子赈济灾民都忙成了什么样子吗,哪有功夫管这事儿,下去吧。”

  大德子一脸的不可思议,自己爷这是怎么了,以前因为怕琪瑶小姐多想,自家爷可是从来不和旁的姑娘多说话啊,如今这么大的事情,自家爷怎么倒是不在乎起来了。

  还有,他是一个大老爷们儿,他不在意,可是这对琳琅小姐的影响可不小啊,这琳琅小姐以后,还怎么说亲啊。

  大德子也不敢多质疑,悻悻的退下了,得了,自己不过是个当奴才的,自己爷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魏国公府内,徐琳琅打完了自己绣的荷包上络子的最后一个结。

  烛光之下,用素色蜀锦打底的荷包发出莹润的光泽。上面用最细的绸丝绣着一丛竹子。

  竹子栩栩如生,是徐琳琅将一根绸线分做十六根,劈成比蛛丝还细的丝线,又亲自调制了十八种不同的绿色染料亲手染了丝线绣成的。

  这一从小小的竹子,深绿浅绿,新绿墨绿,每一个竹节,都有细微的绿色的变化,就是因着这变幻的绿,这丛翠竹,栩栩如生。

  所以,明明只是简单的荷包,却有了举世无比的精妙。任是何人,看了这荷包,都会念念不忘。

  荷包的被面,用和素色蜀锦同色的丝线绣着两行小字:

  愿君如竹,

  常青常茂。

  这两行小字,有对常茂的美好祝愿,还含了常茂的名字。

  因着是用和素锦同样的颜色,只有细细看,才能发现这两行小字的存在。

  因着做这荷包的绣工繁复,很是费事费力,再加上徐琳琅每天都要为赈灾奔波忙乱,所以直到现在,才把这荷包做好。

  阿筠不禁赞叹:“小姐,你做这个荷包简直太漂亮了,比你当初在老夫人寿宴上绣的那只小白猫可爱一千倍一万倍,你这绣工,别说是普通的绣娘,就算是宫里最好的绣娘,在你面前也得自惭形秽。”

  “郑国公要是收到了你这个荷包,一定很是欣喜,郑国公也真是有福气。”

  徐琳琅把绣着竹子的荷包拿起来,上面坠着墨绿的玉珠,打着精美的络子,垂着丝滑的丝绦。

  徐琳琅摇了摇这荷包,却又把荷包收在了匣子里面。

  秋檀急道:“这好容易做好了,小姐你不赶紧送出去还收着干什么啊。”

  徐琳琅摇了摇头:“这样的时候,还送什么荷包,先把我和四皇子这流言平息了吧,秋檀,你去找几个可靠人,极力把这流言压下来,还要,也要查查,关于我和四皇子的流言,是怎么起来的。”

  秋檀应了是,却也犯了难,这次的流言,愈传愈烈,根本不想以前压流言的时候那般容易的彻底压下去。

  这归其原因,好像就在于,灾民和老百姓们,都很是希望自己小姐能和四皇子在一起。

  唉,就算这流言能压下去,这灾民和百姓们的愿望可是压不下去啊。

  秋檀一阵头疼,是谁起的这流言,自己若是找出那个最初乱说的人,定然要扒了他的皮,都怪这人,挡了小姐和常公子的姻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2-16 20:32:57~2020-02-17 20:16: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pring 10瓶;林狗蛋 9瓶;38570651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 九十七

  秋檀这几日忙着在压流言,只觉苦不堪言。

  关于徐琳琅喜欢朱棣的流言是压下去了,但是灾民和应天府百姓希望徐琳琅和四皇子在一起的美好希望却始终都在。

  灾民和应天府的百姓都道:“四皇子和琳琅小姐两个人那等的模样,那等的气度,一看就很是般配啊。”

  流言最初是蓝琪瑶放出来的,可是当蓝琪瑶听彩蝶说了流言朝着百姓希望徐琳琅和四皇子在一起的方向走去的时候,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彩蝶看蓝琪瑶的脸色变了,开口安慰道:“小姐,你也别动气了,别把那些无知百姓的话放在眼里,他们大字不识一个,都是粗人,不过是乱点鸳鸯罢了,他们说的话,怎么能作数。”

  “再说了,这么多年,四皇子心里可是只有你一个,可不是轻易就能被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所能左右的。”

  蓝琪瑶有些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下来一些。

  彩蝶又道:“小姐,眼下这流言倒是不是最重要的,这几日,咱们东城这里,募捐一点儿都不顺利,太子爷愁的嘴上都起了泡,这样的时候,你若是能想出个法子让募捐顺利一点儿,太子殿下定然会记得你的好,也会认为你比那李琼玉更有本事。”

  听到彩蝶这一番话,蓝琪瑶明白了眼前的事情孰轻孰重。眼下,最要紧的是东城的赈灾,而非把注意力放在四皇子和徐琳琅身上,自己只要装作听了流言和四皇子生了嫌隙的样子,四皇子自然会主动疏远徐琳琅,并且厌恶徐琳琅。

  眼下,四皇子那边,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不理他,就是最好的方法。

  这次募捐,是胡珺儿提出来,李琼玉主持,冯城璧和自己配合着的,李琼玉毛遂自荐,要了这主持募捐的差事,为的就是能够出一出风头,既能让太子爷对她青睐有加,又能在在百姓间谋个好名声。

  可是她明显把募捐一事想的太简单了,当李琼玉开始募捐,才发现这事情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应天府的各个达官贵人倒是纷纷响应,可是再怎么响应,达官贵人们也拿不出多少银子来,现在大明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官员们拿不出多少银子,这是必然。

  就算是有其他来财产之路积攒了银子,那也不能拿出来啊,若是拿了出来,不就是告诉世人,他的一直有不正道的财路吗。

  至于那些商户,银子自然是充足,可是这大明开国以来,为了建城,和那些富商大贾“借”了多次银子。这几次三番下来,商贾们被折磨的苦不堪言,听闻这次是募捐而不是强制,商贾们便只是象征性的出些银子。

  毕竟,他们这些年,已经为应天府的建设出了不少银子。

  募捐不来多少银子,灾民吃着上顿没下顿,太子爷愁眉不展,李琼玉也倍感挫败。

  这样的时候,若是自己能够脱颖而出想出法子,其中意义,非比寻常。

  为此,蓝琪瑶这几日,一门心思翻阅关于募捐的书籍,以期能够得到募捐的良策。

  就在蓝琪瑶翻阅书籍的这几日,朱棣和徐琳琅多次一探讨赈灾之法,最后得出一个方法,不过,这法子以前倒是没有用过,这表面上看来,是能够行的通,至于在实行的过程中究竟会怎么样倒是没有人知道了。

  既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问题,自然是不能一上来就大规模施展,需得先试一试,知道这个法子妥当了再去告诉太子和李琼玉她们。

  李琼玉胡珺儿冯城璧等人在艰难的募捐的时候,朱棣、徐琳琅和常茂开始一同拜访应天府内的几个商人。

  和李琼玉冯城璧几个人不一样,朱棣和徐琳琅她们拜访的不是应天府最大的几个富商,而是几个并不算巨富,但是在应天府城外又大片荒地的商人。

  那些富商见四皇子、郑国公和魏国公府大小姐登门而来,以为他们是过来募捐的,俱很是愁苦。

  这些年,他们可是连“借”带捐,给朝廷出过不少银子了,这积少成多,他们并非巨富之家,这几次三番、三番几次,他们根本受不住啊。

  可是等到四皇子说明了来意,那几位商贾的眼中的愁苦都放了放。原来,这三位不是来要银子的。

  朱棣说,眼下应天府流民众多,穿衣吃饭,俱成问题,希望这家商贾,能和他们一起帮帮这些灾民,说起帮,却不是让他们白出银子。

  这几位商贾,都是在应天府城外有大片荒地的,之前因为开荒的成本太大,遂一直搁置着等待时机。

  朱棣提出,让这些商贾雇佣这些流民开垦荒地,这样一来,流民就能自己挣出穿衣吃饭的银子,商贾们的土地也得到了开垦。

  那几个商贾刚说之前没有开垦,就是因为银子不充裕,眼下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拿出来这么多钱。

  徐琳琅盈盈走出,道:“我们早已想到了你们的现银不见得充裕,所以,我们决定,若是你们能够雇佣流民开垦荒地,官府会给你补贴五分之一的工钱。”

  若是有了商家的加入,那么上面拨下来的赈灾银子,至少可以多支撑四个月。

  那商人面露难色,一脸吃亏的样子,道:“五分之一的工钱,这也不够多啊,就算是只出剩下的五分之四,我也出不起啊。”

  “要不,几位贵人,你们再涨涨这补贴,涨到二分之一怎么样,若是能到二分之一,我们立马就把这事情定下来,若是只能补五分之一,那这买卖,我便做不成。”

  徐琳琅笑笑:“赈灾的银子实在有限,官府最多也只能出五分之一了。”

  “你若是能出得了这剩下的五分之四,官府便给你们补这剩下的五分之一,若是你们实在出不起,那官府也只得再去找那些能够出的起剩下的五分之四的商人了。”

  “有个道理我还是要给你提个醒儿,若是没有雇佣灾民这回事,你们自己雇人开垦,你们便得出全部的工钱,所以,你们要不要趁着现在有补贴的机会,雇佣灾民开垦荒地就自己决定吧,不过,你们得在明晚之前就做决定,若是明晚之前我们还没有得到消息,那我们便去找别的需要雇佣人干活的商人商量了。”

  “应天府内,这能出得起剩下五分之四工钱的商家,可不在少数。”

  语罢,徐琳琅给常茂和朱棣使了个眼色,又朝那商人拱了拱手,道了告辞。

  常茂有些不解,问徐琳琅:“我们既然上门过来,就是为了和他们商量妥当,若是他们觉得五分之一太少,我们是不是再多给他们补贴一点儿他们就能当场应下来。”

  徐琳琅笑笑:“若是我们再加补贴的银子,这事情便是像我们求着他们了,但是往细了想,我们给补贴让他们雇佣流民开垦荒地是一个互利互惠的法子,可不只是为了解我们赈灾的燃眉之急。”

  “我这样走了,就是为了让他们也生出紧迫,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他们不趁着这个机会把荒地开出来,那么以后再想开,可就没有人给他们补贴一个子儿了。”

  “我们觉得紧迫,也得让他们觉得紧迫才是。”

  “还有,眼下是我们上门来找他们,若是这法子行的好,我们便只需要写出几张告示招徕用工人的商人,他们用工,官府会有补贴,到时候,就是商人们争着抢着要做这买卖了,哪里还用我们挨家挨户的登门。”

  常茂听了徐琳琅的理由和筹划,赞叹徐琳琅虽是闺阁千金,却也有颇高的经商之才,自己钟鸣鼎食多年,在这方面就及不上徐琳琅。

上一篇:东宫娇女在七零

下一篇:拯救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