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 第148章

作者:袖侧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他道:“你心胸宽广,甚好。只大姐的确劳累,该好好休息休息。你不必操心。”

  谢玉璋才不操心李珍珍,她只会觉得李珍珍受的惩罚太轻。李固领她的好就行。

  只李固这话一出,他对李珍珍和她的心态,谢玉璋便全摸透了。

  世间的男人有一个共通的特性——他们希望身边的女人都能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身边的女人”包含了妻、妾、母、姐、妹。

  而高位的男人对女人的宠和好,又都具有另一个共通性——一切的好,都是在自己能掌控的前提下。

  正如咥力特勒那样喜欢她,也曾经在人群中痴痴望她,可一旦他意识到她是一个他掌控不了的女人,他的手就毫不犹豫地握住了刀柄。

  谢玉璋便更加温柔宽容了,道:“那我去看看贵妃娘娘吧。”

  李固想了想,事情已经过去了几日了,也该她们两个碰个面了,何况谢玉璋已经表明了态度。便允了。

  李珍珍没想到第一个来看自己的女人竟然是谢玉璋。

  因她是打着“养病”的名义禁足的,李固便明令了崔氏和邓氏不必过来,毕竟一个是孕妇,一个养幼儿。崔邓二人都谴了身边的体面人过来问候,也把皇帝的命令婉转传达了。

  看到谢玉璋,李珍珍叹了口气,道:“你要想骂我就骂我吧。”

  谢玉璋道:“我已经在心里边骂了好几天了,现在不想骂了。”

  她眼泪说掉就掉:“我都跟娘娘说了那么多了,娘娘怎么就不明白呢!”

  李珍珍道:“你别哭。我实是心疼十一。他是个皇帝呢,怎么对自己喜欢的人就只能干看着。”

  谢玉璋道:“我对娘娘一片真心,娘娘便半点都不心疼了?”

  李珍珍尴尬半晌,道:“我真的是觉得十一配你是配得上的。”

  谢玉璋道:“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事。”

  李珍珍头痛:“唉,我不管了。你们两个的事我实在是也看不明白了。”

  谢玉璋道:“我跟陛下就根本无事,倒是娘娘的事,我提心吊胆好几天了!”

  李珍珍问:“我有什么事,不就是关几天,等十一消气就好了。”

  谢玉璋叹了口气,道:“娘娘,你的心真大啊……”

  谢玉璋给李珍珍讲了武帝当场绞死窥探圣踪的妃嫔之事。

  李珍珍怔了半天。

  谢玉璋又道:“还有吓死我的事,娘娘你竟然给陛下用了那种香。你难道以为陛下就察觉不出来吗?陛下当时就可生气了,我劝了又劝。”

  那天房间里发生的事,毕竟连她自己都未曾告诉过林斐,谢玉璋更笃定李固也是决不会告诉别人的。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全由她一张嘴来说。

  “娘娘,倘有人今天能给陛下用催情香,是不是明天也可以给陛下下丹顶红了?娘娘啊!”谢玉璋道,“你可知陛下为什么这样生气了吧!”

  李珍珍脸色发白。

  谢玉璋道:“娘娘,我知道你和陛下姐弟情深,心里不当个事。可永宁再看不下去了,娘娘你醒醒,你的十一弟,他现在……是皇帝了。”

  李固登基之初,李珍珍也曾想过“以后不一样了”。

  前世,张芬很快入主中宫,李珍珍这份清醒便一直都在。然今生张芬落败,中宫后位空悬,三年里后宫以她为尊,李固又对她优容太过,与崔、邓二人全不一样。渐渐地,她这份警惕心就在宫墙里消磨了。

  内心里隐隐总觉得,李固得了天下,是从河西起家,河西本该是她李家的。此“李”却成了彼“李”,李固欠她的。很明显李固自己也因为这份“欠”,对她愧疚。

  李珍珍便觉得,无论她做了什么,总有河西这份情兜底,李固总不会对她怎么样的。

  “陛下为什么第二日便整顿宫规,娘娘明白了吗?”谢玉璋把这锅甩在了李固头上,“原该是贤妃娘娘做这个事的,娘娘有孕了,陛下也不肯拖,硬将我提溜出来,指派了这份活。娘娘,我看陛下这次是下了决心了,要把‘后宅’整顿成真正的‘后宫’了。”

  “娘娘啊,永宁能说的也就是这些了。话或许不中听,但永宁一片心,皆在这里了。娘娘听不听,永宁也不管了。”

  “昔日我离开河西前,老大人说,河西有他在,叫我在漠北万事都不必怕。总之今天永宁对娘娘掏心掏肺,也无愧于心了。”

  李珍珍听她提起李铭,眼泪淌下来。

  “永宁。”她哽咽,“你竟还记得我爹的好!”

  “再没人像你这样。”

  “他们,都把我爹忘了!”

第134章

  谢玉璋红着眼睛回到紫宸殿。

  李固讶然:“怎么了?你们两个吵架了?”

  谢玉璋道:“才没有呢。只是提起了老大人,我们都难过了。”把李铭当年那句话又说了一遍。

  李固沉默良久,道:“你还记得大人,很好。”

  谢玉璋擦擦眼睛,轻声道:“陛下真的很敬爱老大人呢。”

  李固道:“没有大人收我为义子,我不知道今天会在哪里,也许早就是沙场上一抔黄土。”

  那倒真是极有可能的。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因为李铭,李固才脱颖而出,成了那“将”。

  于那时的李固而言,李铭是个须得抬头仰望的强大的男人吧?他一定很向往成为李铭那样的男人吧?

  谢玉璋凝目看着李固。

  李固抬眸,微怔,问:“怎了?”

  谢玉璋道:“陛下现在,已经强于老大人了。”

  李固怔住,看着她,许久都没有说话。

  谢玉璋先打破了这份沉默,她说:“时候不早了,臣妾先告退了。”

  李固道:“还早。”

  谢玉璋道:“今天六局的人又给我整理出来一些旧典章,我要拿回去好好归整呢。”

  李固沉吟片刻,道:“这样拿来拿去太麻烦了。你今天先回去,明日起,就来宫里弄,若有什么不清楚,也方便召人垂询。”

  谢玉璋:“……”

  谢玉璋待要说话,李固什么也没说,只右手指节在榻几上轻轻地扣了几下。

  谢玉璋目光移过去,那只手指节正扣在她给杨怀深的那封信上。谢玉璋再抬眼,视线和李固撞在一起。

  过了片刻,谢玉璋败下来,垂首道:“是。”

  李固颔首:“去吧。”

  谢玉璋走出紫宸殿,叹了口气。都怪李珍珍,叫李固反客为主了。

  老实人一直被欺负,有朝一日醒过来,发现原来自己拳头比较大,就麻烦了。

  两个內侍抱着六局新搜罗出来的册子,跟在她身后。没走多久,迎面遇上了林谘。

  谢玉璋看到林谘就高兴起来,唤道:“三哥!”

  林谘早就看到她了,他望了一眼她身后的紫宸殿,微笑应道:“殿下。”

  谢玉璋道:“三哥怎么今天还当值,今天休沐呢。”

  林谘道:“今日要和陛下去莫公那里。”

  谢玉璋拊掌:“今天吗?正好呢,天气这么好,莫公心情一定也好。”

  林谘便笑起来,如琼花绽放。

  美人总是让人心情好的。谢玉璋在草原这么多年,回到中原尤其爱看林谘这样的风华美人。

  谢玉璋走后,李固也跟着走出紫宸殿,绕着殿外边栏走了半圈,原也只是看天气好,透透气。没想到会看到这样一幕。

  他蹙起眉头,一直看着谢玉璋和林谘道别,两个人分朝两个方向而去。

  李固转身,折了回去。

  是日傍晚,林谘引着李固来到了平康坊。这里和谢玉璋住的崇仁坊全然不同,鱼龙混杂,屋舍低矮杂乱。

  李固敲开了一扇院门,一个老者打开了院门。

  李固道:“老丈,路过此处,讨杯水喝。”

  老者道:“此处只有井水,恐贵客喝不惯。”

  李固道:“昔日横穿戈壁,泥水、马尿也喝过。”

  老者道:“客人请进。”将门打开。

  李固迈进了简陋的小院。

  ……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已经幽昏,李固踏出了小院。

  林谘和胡进在巷子口的茶棚里等他,见他走来,都站起。

  林谘叉手:“陛下,如何?”

  李固只颔首道:“明日再来。”

  他上马,道:“明日争取蹭顿饭。”

  胡进愕然。林谘勾起嘴角。

  皇帝笑了笑,道:“值得。”

  第二日,谢玉璋将之前带出宫的典章册子一并都带回来了,先去见李固。只她来得早,李固还没下朝。

  良辰道:“陛下说,殿下如果来了,让奴婢先带殿下过去。”

  谢玉璋便跟着良辰去了。走到半路,她停下,问:“陛下安排了我在哪里做事?”

  良辰躬身道:“朝霞宫。”

  朝霞宫没有高桌高椅,竟还和从前一样低榻矮几,席地而坐。

  槅扇都打开,阳光洒进正堂里。谢玉璋听见了叮咚叮咚的声音,转头,却见檐角挂着串串风铃。

  “怎地还有风铃?”她问。

  这不可能是她从前的风铃,八年了,那些风铃风吹雨打,早就该朽烂了。这些风铃都是簇新的。

  且这座宫殿显然是空了许久,并无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