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029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须臾,她抬眼看向了章岚问道:“岚姐儿,你怎么想?”

  这件事不仅是看章家的意愿,更要看女儿的意愿。

  章岚转头看向了笼子里那只蔫蔫的小雏鸟,道:“大皇子殿下是端木四姑娘的表哥。”

  章岚答得意味不明,楚氏却是若有所思,再一次想起了昨日在宣国公府的一幕幕。要不是大皇子当时下水相救,恐怕女儿现在的境地只会更难。

  楚氏想起了端木绯,想起了端木宪,又反复咀嚼着女儿传达的这几句话。大皇子的品行看着比他下头两个弟弟要好多了。

  楚氏攥紧了手里的帕子,眸光闪烁,好一会儿,才又道:“岚姐儿,你不如进宫见见贵妃再说。”再看看吧。楚氏在心里告诉自己。

  “是,母亲。”章岚对着楚氏福了福,目光又忍不住朝她的小雏鸟看去,然后道,“母亲,我还要回去看书,先告退了。”

  “看书?”楚氏一脸莫名地看看女儿,又看看那个鸟笼。女儿这副样子可不像是要去看书。

  章岚正色道:“我刚刚从鸟市那边还买了一本养鸟的书,我要回去仔细读读。既然决定养鸟,就要好好照顾它。”

  “……”楚氏差点没笑出来,眸子里闪烁着浓浓的笑意。

  她这个女儿啊,自小就是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仔细妥帖,就是养个花,也要把什么《洛阳牡丹记》、《二如亭群芳谱》、《种树花》等等书都通读一遍。

  楚氏挥了挥手,笑道:“好了,去吧,你自个儿玩去吧。”

  章岚闻言小脸一僵,想说她不是去玩,是去读书,但终究还是咽了回去,给楚氏福了福身后,就带着捧着鸟笼的大丫鬟下去了。

  鸟笼里的小雏鸟撅着屁股,发出奶声奶气的嘤嘤声,引得章岚一边走,一边就忍不住朝它看去。

  丫鬟笑吟吟地说道:“姑娘,待会儿奴婢用藤条和干草给它做个小窝吧。”

  章岚“嗯”了一声,两人一鸟出了左次间,说话声和步履声渐渐远去。

  章岚一走,楚氏嘴角的笑意顿时一收,眉心微蹙。

  一旁的李嬷嬷朝章岚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低声道:“夫人,姑娘说她是被人推下水的。”

第714章 风起

  楚氏的手下意识地捏紧了帕子,手背的线条绷得紧紧。

  “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是谁推的,但岚姐儿落水后,三皇子妃就在那附近,”楚氏眸色幽深,声音微冷,沉声道,“这件事必是谢向菱所为!”

  李嬷嬷的脸色难看极了,咬牙又道:“夫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报官呢?”

  李嬷嬷是楚氏的陪嫁丫鬟,贴身服侍多年,后来又嫁给了章家的管事,是楚氏的心腹。

  她是看着章岚长大的,自是心疼章岚,一听是谢向菱推了章岚,气得不轻,巴不得谢向菱吃点苦头。

  楚氏淡声道:“如果报官,或者找人指认是三皇子妃所为,会怎么样?”

  “……”李嬷嬷不解地看着楚氏。

  楚氏抚了抚衣袖,那半垂的眼睫在下眼睑留下淡淡的阴影,温婉之中透出一抹冷峻,徐徐道:“那样,三皇子不就名正言顺地可以休妻了?”

  楚氏和楚老太爷夫妇为了这件事商议过,谢向菱推人下湖不假,但没出人命,按照大盛律法,顶多判个徒五年,反而便宜了三皇子,等于平白给三皇子送了休妻的借口。

  对于谢向菱而言,其实也没什么实质的损失,谢向菱自谢家倒下后,就有几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架势,说是见人就咬的疯狗也不为过。

  所以,他们不如装作不知道。三皇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对夫妻俩,一个一心休妻,一个破罐子破摔,两人狗咬狗,闹得两败俱伤,她才能解恨!

  “夫人说的是。”李嬷嬷这才恍然大悟,可饶是如此,还是觉得如鲠在喉,就像是猜到了狗屎一般,让人觉得憋屈得很。

  李嬷嬷没有再说什么,她尚且觉得不甘,更别说楚氏了。楚氏也是权衡利害,不想轻轻放过三皇子夫妇,才咬牙做出这个决定。

  李嬷嬷心里暗暗叹气。

  楚氏慢慢地饮了口茶水,有些心不在焉。比起三皇子夫妇,其实她现在更愁的是大皇子。

  大皇子是皇帝的长子,现在封炎的身世早就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封炎为大盛拿下了怀州,一时风头无人能及,现在他凯旋而归,他们这些皇子怕是会更加尴尬吧。

  她知道她的双亲都是向着封炎的,所以,若大皇子有意皇位,将来封炎和大皇子必然会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死不休,那么,这门婚事肯定是不妥的。

  可是昨日的事终究对女儿的名声有碍,女儿将来的婚事肯定会变得艰难。

  若是女儿年龄还小也就罢了,再过几年,事情也就淡了,可是女儿都已经及笄了,她的年龄也拖不起了。

  楚氏抬手揉了揉眉心,再次叹了口气。

  不止是楚氏,朝堂百官以及京中各府也都为了封炎回京的事,在私底下议论纷纷,也同时拭目以待,想看看封炎的下一步动作,也想看看岑隐对封炎的归来会做出什么应对。

  然而,正当不少人迟疑着要不要去安平长公主府拜访封炎时,却又发现才刚回京的封炎居然又离京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离京的。

  于是,众人又开始暗暗地猜测封炎到底是在玩什么花样。

  有人猜测,封炎昨日返京是想投石问路,试探岑隐。

  有人猜测,封炎是打算先跟岑隐谈好条件。

  有人猜测,封炎又突然离京是不是和岑隐谈判失败,那么封炎的下一步会不会直接逼宫。

  也有人由逼宫联想到封炎可能不是独自回来的,说不定他把南境军也带回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京中因为这些猜测暗潮汹涌,京城上方仿佛笼罩着一层浓浓的阴云般,让人感觉到暴风雨欲来的紧绷。

  有道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万一南境军对上了禁军三大营,无论哪方胜出,都必然会有所损伤,他们这些人即便不想掺和到这场权力之争中,恐怕也会遭池鱼之殃。

  只是想想,不少朝臣勋贵就觉得寝食难安,思来想去,只能去内阁打听消息,然而,内阁一直装聋作哑,反倒显得高深莫测。

  在这种前途茫茫的气氛下,众人更不安了,一个个提心吊胆,生怕一睁眼得到的下一个消息就是封炎率南境军打到了京城外。

  有人觉得惊恐,相反地,也有人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跃跃欲试。

  于是,在五月初四每旬一次的太和殿朝议中,江德深迫不及待地第一个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在满朝文武百官灼灼的目光中,他义正言辞地当众弹劾了封炎,又细数了封炎的几宗罪状:

  “其一,封炎奉命率军去南境,却自作主张擅自出兵南怀,就结果而言,他打下了怀州,有功,却也有侥幸的成分。若然运气不佳,没能拿下南怀,岂不是用我大盛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涉险!故封炎虽然有功,但应该罚,免得人人仿效,无视朝廷法纪!”

  “其二,封炎乃带兵将领,却擅自回京,又擅自离京,无视军纪礼法!”

  “其三,三日前在宣国公夫人的寿宴上,封炎于众目睽睽下,以火铳伤了三皇子殿下,出手歹毒,嚣张跋扈,分明就是排除异己!此等歪风不可助长!”

  “其四,封炎持有火器,这火器又是从何而来?”

  江德深有条不紊地徐徐道来,说着,目光就看向了不远处的兵部左侍郎,拱手问道:“黄大人,敢问兵部可有给南境配火器?”

  兵部左侍郎心中忐忑,偏偏如今兵部尚书沈从南北撤了职,兵部尚书之位至今还空着,他这个兵部左侍郎也就难免被拱到最前方,代表着兵部。

  黄侍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艰声回道:“不曾。”

  江德深对于黄侍郎的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应该说,他早就提前调查过了,这才敢以此为由头来弹劾封炎。

  江德深的瞳孔更亮了,目光又朝正前方的岑隐看去。

  坐于上首的岑隐如常般穿着一袭大红麒麟袍,气定神闲地饮着茶,那慢条斯理的动作明明十分优雅,可是由他做来,一举一动之间却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睥睨万物的妖魅,与胸有城府的高深莫测。

  江德深一边盯着岑隐的面庞,一边接着道:“岑督主,封炎的火器来历不明,私藏火器乃是大罪,必须彻查!”

  “而且,封炎这次从怀州回京,也不知道带了多少人马,恐有逼宫之嫌!”

  江德深心下冷笑,笃定封炎这次栽定了。

  虽然现在看来岑隐是暂时挑了封炎,但是岑隐此人专权独断,不容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若是让岑隐觉得封炎对他的地位有所威胁,岑隐十有八九会弃了封炎。

  江德深的心思不难猜,此刻在场的文武百官多数也猜到了,神情各异。

  不少人心里都觉得封炎这回怕是不妙了,暗叹这少年人稍稍一得志行事就太过招摇。

  端木宪背后出了一身冷汗,赶忙出列,对着江德深斥道:“江大人此言差矣。自古以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瞬息万变,南境在数千里之外,若是事事回禀,哪里来得及,照江大人所言,以后大盛将帅该如何领军作战,还要谁敢带兵?”

  端木宪知道封炎私自回京这一条大概避不过了,就当睁眼瞎直接不提,只抓着江德深话中的漏洞步步紧逼。

  “哎,江大人从来只在京城这安逸之地,当然不知前方将士何其艰辛。”

  端木宪语带嘲讽,就差直说江德深这是何不食肉糜了!

  端木宪这番话倒是引来在场不少武将的感触,心有戚戚焉地微微颔首,觉得首辅所言不假。

  一个中年武将大胆地出列,抱拳附和道:“端木大人说的是。战场上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若是等待京城这边的回应,怕是这怀州也拿不下来了。”

  这中年武将心里当然有他自己的小心思。

  如今看来,大皇子太过温吞,二皇子、三皇子品行有亏,封炎文有端木家和宣国公府的支持,武有兵权在手,又是正统,岑隐在朝中虽然支手遮天,却没有兵权,总不可能永远把持朝政。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争这从龙之功最好的时机,等到大势定下,他再去向封炎示好,那就泯然众人,不值钱了。

  廖御史紧接着也出列,自承恩公府倒下后,他就投效了三皇子与江德深,此刻自然是以江德深马首是瞻。

  廖御史慷慨激昂地提出质疑:“那封炎私藏火器,又该当何罪!”

  “有道是,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封炎拿下怀州,是功,可他私藏火器,是罪,前者该赏,后者该刑,其功难掩其罪。”

  廖御史字字句句铿锵有力,令人难以反驳。

  端木宪冷笑了一声,从容地应对道:“廖大人既不曾亲眼见,又不曾亲审,如何知道封炎是私藏火器?也许那火铳是从南怀收缴得来呢!”

  廖御史毫不退缩,反驳道:“若是从南怀收缴得来,就该上交朝廷才是!”

  “……”

  太和殿上,一干人等人正锋相对地越吵越凶,空气中火花四射。

  但大部分的朝臣皆是沉默,他们大都在注意岑隐的脸色。

  岑隐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只是任由他们吵成一团,自己坐在高背大椅上,悠闲饮茶,仿佛事不关己般。

  江德深原本信心满满,觉得岑隐定会立刻借这个机会治罪封炎,就算不治罪,也会给个下马威,却没想到岑隐迟迟没有表态,让他心里渐渐地有些没底了。

  江德深给廖御史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直接请示岑隐,然而,没等廖御史开口,岑隐这边先有了动作。

  岑隐一边放下茶盅,一边淡声道:“若是没别的事,大家就都散了吧。”

  岑隐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满朝文武心里都是惊疑不定,对岑隐的态度更加难以琢磨了。

  岑隐没在意众人到底怎么想,毫不留恋地起身离开了,在众人的目光相送出,出了太和殿。

  微风习习,那玄色绣着麒麟的斗篷随风起舞,猎猎作响,那只麒麟似乎在张牙舞爪地咆哮着……

  岑隐走了,其他大臣再留在这里也无用,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太和殿。

  端木宪一边出殿,一边目光怔怔地盯着斗篷上的那只麒麟,眸光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哥,”游君集下了太和殿前的汉白玉石阶,悄悄地凑到了端木宪耳边问道,“你说,岑督主这到底是什么打算?”

  “……”端木宪也不明白,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对,也只能淡然一笑,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