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第127章

作者:天泠 标签: 穿越重生

  男子就坐在大堂北面靠墙的一张方桌旁,以端木绯的角度,只能看到他正捧着一个茶盅半垂着侧脸,五官不甚清晰,却是气质温润儒雅。

  他只是这样静静地坐于轮椅之上,就散发着一种如玉似月的气质。

  让端木绯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八个字——

  公子无双,光风霁月。

  如果说这大堂里有哪个男子当得起这八个字的话,恐怕也唯有他了。

  端木绯指着那男子道:“应该是他吧。”

  “就是他。无宸公子。”云华直点头,凑到她们耳边道,“绯妹妹,你的眼睛还是这么亮!”

  端木纭、舞阳和涵星三人也是好奇地打量着那气质卓绝的男子,涵星脱口赞了一句:“名不虚传,当得起‘无尘公子’这个称号。”

  十几年前,温无宸年纪轻轻中了状元,簪花游街时,有人赞了他一句“君子无尘”,之后这句话流传开去,众人便开始唤他“无宸公子”。

  一楼的大堂里,一片喧哗热闹,人头攒动,那些学子书生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侃侃而谈,说得是面红耳赤,情绪颇为激动的样子。

  涵星随口问道:“云华姐姐,下面刚刚都说了些什么?”

  云华看着此刻堂中某个站立在一张桌旁的蓝衣学子道:“他们在说流民之事,说这半年来京中流民不绝,以致窃贼乞丐成患,都是朝廷‘无为’之故。”

  丹桂唏嘘地接口道:“他们觉得流民成患是因为朝廷不肯赈灾,官员腐败,层层盘剥,以致到百姓手上所剩无几,那些两淮灾民走投无路,只能背井离乡,逃到京城……”

  端木绯微微皱眉,半垂眼帘,看着下方又一个青衣学子激动地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说道:“……照鄙人看,咱们应该上万民书,呈交皇上,让皇上知道百姓之苦,不能让小人蒙蔽圣听。”

  “吏治不清,民由何安!”那蓝衣学子振臂高呼道。

  二人一声声、一句句说得豪情壮志,实际上却空乏得很,舞阳无趣地收回目光。

  云华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指着靠近大门的一桌道:“舞阳,涵星,你们看那桌,那位穿玄青衣袍的学子说话还颇有几分见地,他提出要尽快安定在京的流民,登记造册,鼓励其开荒,为雇佣流民的商户、农户减赋减税,只有将流民变良民,才能解当务之急……”

  舞阳点了点头,此人的观点倒是务实多了,不是那等“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咯噔。”

  这时,又有一个灰衣学子猛地站起身来,撞得身后的凳子与青石板地面发出刺耳的噪音。

  “就算是上万民书又如何?!”灰衣学子拔高嗓门,冷声道,“这万民书能到皇帝手中吗?!如今朝堂宦官当道,所有的奏章都要经过那些司礼监内侍之手,他们想让皇上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连那些朝中大臣都要对司礼监内侍前倨后恭……”

  “宦官当道,是以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啊!”蓝衣学子仰首叹道,一副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

  “成兄说的是啊。”另一个褐衣学子叹息着附和道,“小生也曾听过员外郎秦忠杰曾上奏哀求皇上废东西两厂,然而,那奏章直接就被驳下,之后没多久秦忠杰更是明升暗贬,被驱逐出京,去了偏远蜀州赴任……”

  “还有五年前的曾御史,因为得罪司礼监掌印太监岑振兴,被革职查办。”

  “……”

  一个接着一个的年轻学子站起身来,对着岑振兴等內侍太监口诛笔伐,尤其那些身着布衣、出身贫寒的学子,场顿时沸腾起来。

  但在坐也有一些是官宦人家出身的读书人,这些人自然知道东西两厂的厉害,哪里敢多言。

  眼看着这大堂就像是一锅煮沸的开水般,丹桂小声地说道:“他们再这么辩下去,今天别说这辩会,连状元楼都要关门了……”

  她话还没说完,就听下面传来一道少年意气的声音:“无宸公子,你对此又怎么看?”

  这一句话落下后,大堂四周的声音仿佛瞬间被收走似的,雅雀无声,连雅座里的丹桂也忘了说话,几个姑娘都挤在窗口朝温无宸的方向看了过去。

  这状元楼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个温润出尘的男子身上。

  温无宸放下了手里的茶盅,嘴角逸出一抹浅笑,如和风霁月,却是沉默。

  “哼!”一声不屑的冷哼声骤然响起,刚才那灰衣学子目光如箭地射向了温无宸,发出充满挑衅意味的质疑声,“无宸公子,你是不是不敢说?!什么无宸公子,还不是怕了那些阉人,你也不过如此而已!”

  温无宸还是没说话,四周再次陷入死寂,空气瞬间就变得沉甸甸的,颇有种风雨欲来的危机感。

  一个着靛色云纹锦袍、打扮还颇为华贵的俊雅公子站起身来,试图缓和局面:“这位兄台且冷静,我们今日来此是为以文会友,还是不要妄议朝政的好……”自古以来,妄议朝政都是大忌。

  “这位公子,你若是畏惧,还是速速离去得好。”成姓的蓝衣学子冷声道,“也免得我们这些妄议朝政之人连累了你。”

  那蓝衣学子说话的同时,一道修长如修竹的身形出现在状元楼的大门口,青年穿一袭青碧织金锦袍,腰环玉带,背光下,青年绝美的脸庞在阴影中显得有些模糊,却掩不住他的绝世风姿。

  他一出现,就吸引了大堂中不少人的注意力,一瞬间气氛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青年随意地在大堂的角落里找了个座位与人拼桌,小二急忙给他上了茶水。

  大堂里,那些不认识他的人只是暗暗赞叹那张堪称倾国的脸庞,而某些个认识他的人则脸色一变,差点被口水呛到,比如那着靛色锦袍的公子,心跳砰砰加快。

  这……这不是——

  东厂督主岑隐吗?!

  众人皆是心里咯噔一下,噤若寒蝉。

  看来这东厂果然耳目众多,这才一会儿功夫,这里的事竟然就传到了岑隐耳中。

  雅座里的云华和丹桂当然是认识岑隐的,面面相觑。

  丹桂想起刚才自己随口说再这么辩下去没准连状元楼都要关门,忍不住心道:不会被自己的乌鸦嘴给说中了吧?!

  丹桂的樱唇动了动,迟疑着是不是该离开这里。东厂拿人一向不管对方的身份,她们这要是莫名其妙卷入到这些学子们一时热血冲头惹来的事端里,那也太冤了!

  “蓁蓁,”端木纭看到岑隐出现在这里,也有些惊讶,却是嘴角微翘道,“督主上次帮了你大忙,我们一会儿得去道谢才行。”

  “嗯。”端木绯笑眯眯地应了一声。

  舞阳和涵星不由互看了一眼,隐约猜到端木纭在说猎宫的事,神色有些僵硬,心道:端木纭和端木绯这对姐妹,果然是亲姐妹。姐妹俩都心大得很,这旁人看到这位岑督主都是避且不及,她竟然还敢过去找岑隐搭话。

  这时,下方的大堂又是一道激动高亢的男音伴随着抚掌声传来。

  “成兄说的不错!我们读书考取功名就是想为国为民出一份力,”灰衣学子重重地击掌两下,说着,讽刺的目光看向了那靛色衣袍的公子,义正言辞地斥道,“像兄台你这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之人,就算是入朝为官,也不过是再多一个趋炎附势之人罢了!”

  “成兄,刘兄,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与这等人还是少说为妙。”那青衣学子也是朗声附和道。

  这番话说得就有些诛心了,那着靛色锦袍的公子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眼角不由瞥向岑隐的方向,迟疑着他是该坐下,还是趁机甩袖走人的好……

  “敢问宦臣如何把持朝政?”,一道清雅温和的男音倏然响起。

  那声音彷如山涧清澈的溪流淌过,不疾不徐,从容淡定。

  众人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看向了温无宸,而他正抬眼看着那慷慨激昂的灰衣学子,眼神清亮。

  那灰衣学子立刻就答道:“比如那司礼监秉笔太监岑隐,所有上达天听的奏章皆要经他之手,他甚至还替皇上批阅奏章,这难道还不是把持朝政?!”他的语气义愤填膺,咄咄逼人。

  与他四目相对的温无宸还是那般平静,如那皓月当空,笑容清浅似水。

  他抿了口茶,方才缓缓道:“今上在位十四年,每年从各地送往京城的奏章不知凡几,这些奏章先由众位内阁大臣批阅,秉笔太监的职责便是按照众位内阁大臣票拟的结果替皇上朱笔批红,其中的国政要事则由皇上亲自御批。这十几年来,经朱笔批红的奏章至少超过四万件。”

  温无宸从头到尾语气淡淡,似乎只是在陈述某个事实,然而那语外之音却仿佛在说,这位兄台莫非以为那些内阁大臣会放任秉笔太监在奏章上随意胡为不成?

  灰衣学子一时语结,他不过是一介寒门学子,对于那些朝堂之事,所知泛泛。

  “无宸公子所言正是。”又一个三十来岁、着柳黄色锦袍的男子站起身来笑着,试图转移话题,“大家来自大盛各方,今日难得相聚一堂,就由在下来请各位喝一杯水酒。”男子故作从容,却完不敢看向岑隐的方向,只想轻描淡写地赶紧带过这个话题。

  可是,那几个学子正义愤着,根本就不给面子。

  “水酒就不必了。兄台也说了,这难得的机会相聚一堂,鄙人只想求教无宸公子,”成姓蓝衣学子嘲讽地抬眼看着温无宸挑衅道,“不知道公子对那东厂又有何看法?……谁人不知东厂骄横跋扈,肆意拿人,根本视官府为无物!”

  温无宸与他四目相对,仍是神色淡淡,道:“东厂,即东缉事厂,乃太祖皇帝所设,其职责为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彼此制衡。侦缉、拿人本就是太祖皇帝创立东厂之用意……”

  “温无宸,你不过是借着太祖皇帝来当挡箭牌罢了!”那成姓蓝衣学子愤然地打断了温无宸,抬手指着他的鼻子,“东厂嚣张跋扈,人人皆知,没想到你堂堂公子无宸不过沽名钓誉,也是那种畏惧强权、阿谀奉承之人!”

  温无宸看着那成姓学子,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笑而不语。

  “啪啪啪……”

  一阵击掌声骤然响起,声音不大,但在这寂静的状元楼里却分外响亮。

  众人起初还以为又是哪个书生意气的学子,却不想击掌的竟然是不久前刚进门的那个绝色青年,不少知其身份之人暗道不妙。

  “我才知道原来我东厂行事如此嚣张跋扈,倒是我督导不利。”岑隐阴柔的声音不紧不慢,如道家常般,不见一丝怒意,却听得不少人心里凉嗖嗖的,仿佛心口骤然出现几个大窟窿,寒风呼呼穿过。

  本来岑隐便服出行,在场某些人即便是认识他,也只得假作不识,可是现在岑隐几乎是自报身份,他们也不好再视而不见,包括那靛袍公子在内的十来人都三三两两地站起身来,对着岑隐作揖道:“见过督主。”

  在京中,会被称为“督主”的也就两人,眼前这个青年不过是弱冠年华,又把东厂挂在嘴边,自然就是岑隐了。

  其他人都吓蒙了,特别是那些刚刚还慷慨激扬、忠君为国的几个学子们,他们是对如今的朝政颇为不满,恨不得扫奸佞清圣听,一展抱负,却也没打算把命丢在这里。

  十年寒窗苦,也就是为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四周再次陷入一片死寂,空气凝固,没有人敢再出声,那几个学子更是脸色惨白,真怕下一瞬那些如狼似虎的厂卫们就蜂拥而入,把他们一一拿下。

  岑隐环视众人,淡然一笑,漫不经心掸了掸衣袖,说道:“今日这辩会也颇有几分意思,不过,这朝堂也好,民间也罢,都要讲究个各司其职,方能成事。”

  岑隐比在座的不少学子都要年轻,此刻他老气横秋地以长辈的语气训斥着这一屋子的人,却没有人敢出声反驳。

  “现在都腊月了,春闱在即,你们既然是来考试的,就该好好温书备考,莫要四处乱跑,免得招惹祸端!”

  岑隐的嘴角一直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温和而不见一丝戾气,却是听得众人如坠冰窖,总觉得他话中带话。

  四周的空气中越来越压抑,不少学子都是暗暗地捏着拳头,面露羞辱之色。

  岑隐似乎恍然不觉,他缓缓站起身来,从袖中随手掏出一个银锞子作为茶钱,跟着就朝状元楼外走去。

  这一楼的人几乎都目送着他的背影,近乎屏息。

  “蹬蹬蹬。”

  一阵下楼的步履声传来,端木纭拉着端木绯一起下了楼。

  姐妹俩出了状元楼后,便看到岑隐站在一辆紫帷金漆马车旁,正要上车。

  “督主。”

  端木纭笑着出声喊住了岑隐,岑隐身子一顿,转身朝姐妹俩看来,那妖魅的眼眸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中显得柔和了不少。

  “端木姑娘。”他随和地唤了一声。

  端木纭与端木绯携手上前,端木纭郑重其事地福了福:“多谢督主对舍妹的照拂。”

  她看着笑语盈盈,落落大方,仿佛刚才在状元楼中发生的一切没有在她心头留下一点痕迹。

  端木绯乖巧地随姐姐一起行礼,眉眼弯弯。

  看着姐妹俩,岑隐的嘴角微微翘起,瞳孔中似乎又亮了一分,道:“你们上次送去的糕点我已经收到了。”

  顿了一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味道很好。”

  “那是自然。”端木绯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一副沾沾自喜的小模样,“那可是我和姐姐亲手做的。”

  “督主喜欢就好。下次我和妹妹再给督主做些送去。”端木纭含笑接口道。

  岑隐怔了怔,笑着对姐妹俩拱了拱手,“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我还有公务在身,就告辞了。”说完,他就转身上了马车。

  紫色的镶边车帘落下后,就把马车外的两个姑娘隔绝在外,岑隐从袖中掏出了一块婴儿手掌大小的圆形白玉佩,正中雕着展翅的云雀,边上刻着一圈云纹,刀工娴熟,玉质温润。

  岑隐眼帘半垂,看着掌心的玉佩,手指轻轻摩挲着,那长翘的眼睫微颤,在眼窝处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